..續本文上一頁戌時,大限告盡,壽終內寢。居士中年南渡,久居槟島,相夫教子,爲閨阃之懿範,學佛行善,使家庭成佛化,子女依怙,親友贊美,故其逝世,無有遺憾。況有女業醫,壽人濟世,有子多能,爲社會服務;因女兒學佛,得有機緣接近佛法,聽經念佛,必可消災增福,念佛憶佛,臨終定蔔生西。今衆等宣揚佛號,以期助念往生,佛興鴻慈,必能哀愁濟拔,法念神力,得解脫安甯,爰以佛偈,示啓正念:
處世百年,統歸於空,借假修真,善與人同。
若能念佛,諸天景從,正念現前,佛國長春。封!
十九 爲顧瓊枝心勝居士封棺
人生不長久,命在呼吸間;
在世多行善,身後得清涼!
佛說人生無常,壽命短促,在呼吸間耳。心勝居士:你前晚猶能念佛禮佛,昨天早晨忽已逝世。無病解脫,這是學佛人好的瑞象。你入佛後曾在生前多修善行,與人有利,積善既多,身後必得善終。又你歸皈叁寶,已有數十年,我們以佛法的關系,結爲師友,今日你忽離去,我們少了一個老善友,心裏不免感悼;但人事無常,終歸於空,這是無可奈何的!不過汝已多聞佛法,多念彌陀,應知人生苦空無常,對於世事;不必再多眷戀,要放下塵緣,一心念佛,才得到真正的解脫!
人生在世縱有百般富裕,臨終一點也帶不去,唯有生平所作善事與功德,才能夠帶去。所以你可放下塵勞,不必挂念孝子賢孫,你的子女兒婿 ,受了你老學佛的影向和勸導,都能信奉佛法,皈依叁寶,奉行孝道,及 諸善事。這是你做的功德,你應歡喜,不須挂心,還要提起正念,隨我們 一心念佛,必得上生樂土。偈曰:
淨土叁資糧,多聞已熏習,
種熟今應脫,願生安樂國。封!
二十 爲李水仙心願居士封棺
人多生於世間,幾人能得百年?
縱使活到百歲,亦如過往雲煙!
李水仙心願居士!你很難得,壽長九十六歲,已於昨日逝世。世相無常,難以長久,人生如夢,瞬息過去。到去世之時,縱使金玉滿堂,亦帶不去,唯有自已所作之業力,常隨之俱去。你所作若是善的,必得上生樂邦,自在解脫。
居士在生,秉性仁慈,多修善行,故能福壽全歸。況有子女孫媳,多已成家立業,自立自給,故居士亦不須爲家庭兒女依戀。況汝在生曾參加竺園皈依叁寶,爲佛弟子,誦經念佛,種下菩提種子,故能臨終清醒念佛,正念不散,不爲妄心所亂,必得往生西方,親近阿彌陀佛,暨觀音勢至諸大菩薩,斷惑證真,成就佛事。今示一偈,護持正念,以助往生雲
我佛大慈悲,愍念衆生苦;
祈放淨光明,導證菩提果!封!
二一 爲林金婵心資居士封棺說法
(一)封 棺
積聚必銷散,崇高必墮落;
有合會當離,有生必有滅。
乃逢楊母林氏心資居士,已於叁月廿九日下午六時,大限到,已歸西,流年八十有五。居士原籍廣東潮州人,一九四
年南渡,爲家庭主婦,相夫教子,有孟母之風,爲閨阃懿範,一門俊秀,蘭桂騰芳。況夫人虔誠事佛,率子女皈依佛教,使家庭佛化,福慧雙修,遠近景慕。秉性仁和,慈善爲懷,生平多修善行,與人結緣,廣種福田。人生無常,生死誰免,所幸無疾而終,便是福壽全歸;積善而逝,揣想不升天府,亦期高登蓮界。孝子賢孫,侍奉左右含殓,應無遺憾;親朋戚友,來自遠近拜奠,定蔔安甯。承邀說法,開示正道,以啓光明之路;道侶誦經念佛,以期助念往生。偈曰:
此時須提起正念,把一切塵緣放下;
蒙佛力慈悲垂佑,臥棺如法界空廣。封!
(二)起 棺
處世猶如大夢,幾人覺而不迷?
幸得能聞正法,念佛可生西池。
楊夫人心資居士!爲汝封棺,迄已五日。今來送別一程,爲汝起棺。 佛於金剛經說,世間一切有爲之法,都是如夢如幻,如露如電,生滅無常 ,暫有還無,雖有假相,刹那即逝,不值貪戀。又如人的色身、壽命、財 物叁法,都是生滅無常的,佛經謂爲叁不堅法;其堅固者,亦有叁法,謂 法身、慧命、功德法財,常樂我淨,永遠不朽,福慧無量。今居士色身已 壞,壽命已盡,財物亦帶不去,則應聽吾等誦經說法,念佛往生,舍其叁 不堅,證取叁堅法,自利利他,功勳無量。爲說封棺偈雲:
前路蓦直去,中途莫疑滯;
一片光明藏,非空亦非色。起!
二二 爲淩慧貞慈薇居士封棺
(一)封 棺
貧富與賢愚,各自有因緣;
業力不思議,果報廣無邊。
人生與業力之關系,是分不開的;因業力是佛法中重要的一法,衆生輪回生死,莫不循業發趣;成佛作祖,亦由業力而來,因業有福業與非福業,造福業則享受優裕,造非福業則路徑坎坷。故人生之升沈,皆由業力,不從他生,乃因果之定律。
慧貞居士:溯汝前世,必造福業,亦曾造非福業;造福業故,今生家道裕隆,衣食具足,女淑孫賢,人所歆羨;造非福業故,罪累既積,業愆現前,冤家相逐,老病纏綿,辛酸數載,至盡天年,始得解脫。又以居士秉性慈和,宅心仁厚,自皈叁尊,每誦經禮佛以勤求福慧,曾受四戒,常 持齋布施以福利衆生。行既有善,歸必得所,此去前程,定蔔光明!今爲 汝開解佛法,意在提持正念,務須專心白業,幸勿再戀紅塵!又集衆僧大 德,爲汝臨終助念,汝在升沈關頭,宜回憶平生所作善事,生歡喜心,煩 自然消散,起清淨念,安養必期可登。際此封棺,聽吾偈曰:
人生如朝露,繁華轉眼空;
從此「蓦直去」,莫再望西東!封!
(二)起 棺
法性本無生,如何有起滅?只因無明動,聖凡遂分列。下沈六趣中, 惑業經然出,循報有死生,輪轉無休歇。上升爲四聖,清淨心明澈,無爲 且無漏,十地而超越。自從淪叁有,往來頻不絕,馬腹與驢胎,迷途歎咄 咄!今爲清信女,念佛持齋月,一心向淨土,蓮花蕊已茁,此身今生度, 棲神於禅悅。起!
二叁 爲張智添居士封棺
阿含經雲:
積聚必消散,崇高必墮墜,
有生必有滅,有合會當離。
人生在世,寒暄數易,百年壽命,彈指即逝。所以佛說世界有成住壞空,人生有生老異滅,大限到來,誰也難逃;惟善惡有報,升沈異路,因果至理,毫厘不爽。今維張太夫人智添居士,子孫滿堂,芝蘭挺秀,壽逾百年,富貴福祿,撒手塵寰,遺愛于人,音容缥缈,手澤長存。且生平持齋念佛,慈善爲懷,方便布施,福田深厚,一訣永別,定蔔棲蓮。令山僧率衆,同誦經聲,使之深入識田,虔念佛號,必定助汝往生。聽吾偈曰:
福壽全歸無遺憾,
身心解脫有余歡。封!
二四 爲溫丁貴心歸居士封棺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己,寂滅爲樂。
佛說:諸法不實,世界有成住壞空之幻相;人生無常,身體有生住異滅的變遷,縱壽考千歲,亦是生必有終。所以溫丁貴居士:你已於今日淩晨,辭離人世,回歸上界。要知人去什 都帶不去,唯有自己一生所做的善惡之業,可以帶去。若帶惡業去,則惡因惡果,去處即非善處;若帶善業去,必是光明的所在。居士在生,秉性純潔,宅心仁厚,喜做善事且信奉叁尊,爲叁寶弟子,一生仗義執言,多行善舉,並誡子女家眷,相率皈投佛門,奉行佛法,平日子女婚嫁,亦多尊依佛教儀式,家庭佛化,友朋歆羨。經雲:「生者爲善,死獲安樂,因果之理如是,無人可以轉變。」兒孫自有福祿,毋須分神挂戀,但願清淨其心,阿彌陀佛現前,世間萬般放下,冀登上界諸天。封!
二五 爲黃蔭文心觀居士臨終開示
漂泊叁有中,囹圄未能出,
幸今修禅悅,冀乎得解脫!
黃蔭文心觀居士,原籍廣西,現爲大馬公民。畢業燕京大學,在教育界服務多年,爲名教中人。嗣入政界,任廣西教育廳長,並在廣旭初氏掌政期間,曾代理省長閱月,及福建行政督察專員,福州法政學院院長,頗著政績。中日戰爭末期,應胡文虎氏之聘請,莅臨南洋任沙芭日報主編,星槟日報主筆,成爲新聞報界之顯赫人物。此皆居士在俗之工作。嗣遇雁蕩山僧,如逢故知,親近禅經,省悟前修,頓契佛理,乃發心皈依叁寶,進受五戒、菩薩戒,披戴袈裟,深爲喜悅,長齋茹素,俨然禅侶。受聘爲大馬佛學院教導主任,人生佛學中心主席,朝夕不辍,寫作佛書,此爲居士入佛時代之略影。人生如夢,世界空華,今既大限到來,五蘊宅空,舍 有漏之幻軀,七寶樓現,入莊嚴之樓閣,望甚幸甚!予欲無言,奈何爲偈:
不離娑婆界,望生兜率天,
平生懷大願,有緣期重來!封!
二六 爲優婆夷葉麗君心照居士安靈
諸法從本來,寂滅非言思,法爾恒如是,如何有起止?無明因風動,虛妄紛然馳,輪轉五趣中,循環歎無際
今幸遇佛法,歸戒得受持,自利複利他,息惡而行慈。一靈真不昧,樊籠得脫時,振奮念佛翮,飛神到蓮池,性天信空闊,翺翔永無期。起!
(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七日)
二七 爲梁梅英心慶居士封棺
爲人得豪富,從布施中來,
複能持五戒…
《竺摩法師法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