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竺摩法師法語錄▪P15

  ..續本文上一頁,舍報脫塵埃。

   怡保聞人丘裕源夫人,梁梅英居士,已於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廿一日下午叁時,舍報西歸。居士名門閨秀,出身望族,相夫教子,賢淑]

  。今兒女成名,皆能爲社會服務,造福人群,洵一門俊秀,蘭桂騰芳也。居士中年薰陶佛法,發心學佛,皈依叁寶,受持五戒,爲近事女,樂善好施,人所贊歎!夫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無所幸免,所幸者,居士能受佛化,奉行衆善,已作福業而歸;且子孝孫賢,女婿親屬等皆能秉依教訓,奉佛行善,無所牽挂,安心瞑目,去無遺憾矣。山僧今來相送,敬贈一偈,以助往生。偈曰:

   世間一切有爲法,猶如作夢及幻化,

   觑破其中真實相,無往不利常安樂。封!

  

  二八 爲江夫人起棺

   拈香雲:

   此處緣盡,何妨他往;

   那邊有路,浩浩蕩蕩!

   江太夫人,心嚴居士,自汝舍報,今已數日,浮生若夢,爲歡短促。曠劫輪回,生死相續;今遇佛法,應求解脫;聽我念佛,放下塵俗,淨念相繼,可趨大覺!偈雲:

   前頭一條光明路,放開胸懷自在行!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起!

  二九 爲巴東色海陳榮照心耀紳士起棺

   (一)起 棺

   本從無始來,起向無終去,去來本無相,何來業障除?

   只因無明動,業風吹將來,煩惱迷自性,百千障門開。

   飄流生死海,沈淪事可哀!今欲複自性,惟依佛蓮臺。

   大覺破迷惘,智光掃塵埃,性淨複本源,諸佛歎善哉!起!

   (二)安 土

   有生必有滅,入土以爲安。

   塵勞爲佛事,權作淨土看!

  

  叁十 爲楊永謙心奕居士安靈

   (一)起 棺

   諸法本性空,原無有起滅,所以有起滅,

   起自無始劫,不覺無明動,業識牽將來;

   業風吹不停,生滅相現前。非福受下沈,

   福業自上升,居士善根力,心與道相應,

   一念起塵劫,冥然曆千程。彌陀與輔弼,

   叁聖遠相迎,蓮胎開德水,長浴無垢人!

   起!起!起!

   (二)舉 火

   人生本是假,何必當做真,四大歸原素,六塵分別生。

   奔馳寒暄易,胡爲勞其身!一朝無常到,條成無主魂。

   六親非我有,財富歸他人,六窗遭關閉,一靈越頂門。

   黑暗與光明,自應清濁分,正念重提起,惟以佛爲親。

   舉火偈雲:

   一把無情火,燒卻業報身。

   法空性自現,非假亦非真。燒!

  

  叁一 爲陳少英居士起棺

   (一)起 棺

   陳居士爲一忠誠之佛教徒,皈依叁寶,弘揚佛法,垂四十年,成績昭著,人所共知。今彼已於佛紀二五叁二年戊辰六月十六日,即公元一九八八年七月廿九日上午叁時西逝,高齡八十又二,佛教失一護法幹城,衆所共惜!居士曾任福建女校教師,菩提學校校長,馬來西亞佛學院佛史教授,及佛總正化學園園長等教職。承邀起棺,敬說偈曰:

   諸法本無生,亦無有起滅,所以有起滅,妄想有分別,

   妄想能造業,循業有流轉,茫茫生死海,飄蕩何其遠?

   爲善往上升,作惡必下沈,所幸得人身,又聞正法音,

   念佛淨叁業,自然超凡塵,一片光明景,叁聖期相迎!起!

   (一)舉 火

   人生如夢,幻體不堅;

   觀空五蘊,透視塵緣。

   陳少英心明居士!汝辭塵世,今將一周,現在汝之親戚眷屬,及諸山 大德長老,雲集於菩提學院,念佛誦經,助汝往生西方,不再戀此虛幻之 塵世。

   居士學佛多年,曾親近慈航菩薩,研究佛法,多聞薰習,如理作意, 於我佛聖教已深有理解,應知此身乃地水火風四大所成,六塵緣影所現, 其性本空,何能久留?在人生之生老病死四階段中,今已走到最後階段, 吾人在石火電光中亦在此奉送最後一程。仰祈佛光照耀,法力扶持,冀其 空人我之高山,撤除一切是非障礙。破無明殼,登大光明之寶殿,渡生死 海,立大涅槃之彼岸。情何能己,偈表寸忱:

   一把無情火,燒崩五蘊山,

   叁障俱寂滅,九蓮自高攀。燒!

  

  叁二 爲拿督劉惠城晉紳說法

   (一)起 棺

   金烏從東起,玉兔向西飛;

   時間不倒流,童叟兩無欺!

   拿督劉公惠城長者!人生數十年,霎時過去,公之辭世,忽告一周矣。今日于府,雲集僧尼大德,爲公舉行起棺儀式。

   人生在世,渺渺茫茫,生不帶一文而來,死亦不赉一物而去,熙攘奔走,所爲何事?其亦富貴之追求,利祿之爭奪耳!不得者則終日愁眉苦臉,擾困方寸;得之者則百年光寵,轉眼成空。今長者以曾蒙佛化,善知諸法性空,了無實在,故棋高一著,凡有作爲,不與人同。所謂「取諸社會,還諸社會」,故生平慷慨,樂善助人,效須達之布施,發心奉法,如菩薩之濟貧。夫生既爲善,死必得安,放下凡情,一心念佛,必得往生,可 以無遺憾矣。今邀山僧起棺,爲之說偈警省曰:

   前路迷蒙不開朗,欣聞念佛忽見光;

   只須循此光明去,無往不利不吉祥。起!

   (二)荼  

   四大能造法,五蘊合爲身;

   迷之輪六道,悟則入一真。

   拿督劉居士荼 ,即火化色身也。色身爲衆業招感,乃人生受報之本 。故維摩經說:「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爲苦 爲惱,衆病所集,明智者所不怙」。是知人生有大患,爲有色身,若無色 身,何患之有哉!

   吾人學佛之目的,在勤修道業,息滅貪瞠,破此虛幻有爲之色身,而 證清淨無漏之佛身。經又雲:「佛身者何?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 ,從五分法身生,從慈悲喜舍生,從六波羅蜜生」。若能領悟至此地田,則神力往生淨土,樂在其中矣。然荼 一句,又如何薦取呢?偈曰:

   一把智慧炬,焚去有漏身;

   得契無爲樂,不滅亦不生。燒!

  

  叁叁 爲鄭秋月居士封棺說法

   人生不長久,壽命刹那間;

   在世多行善,身後得清涼!

   佛陀說:人生無常,生命短促,口氣不來,便是來生。心月居士!今天忽辭世,臨終無苦痛,就得解脫,這是學佛者的好瑞相。學佛人在平時能多念佛,多修善行與人有利,多積福德資糧,臨終舍報,必定是輕松安詳。

   居士自皈依叁寶,學佛修行已多年,吾人以佛法的因緣,結爲佛友,今日緣盡舍離,少了一個忠實的善友,心裏有些難過,但人生無常,終歸於空,這是沒辦法的,也是無可奈何的;所幸的是你已得佛法好處,多念佛號,心中熱惱消除,自然會得真正的安樂。「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望你帶得去是善業功德,那些帶不去的東西,不必再眷戀了。

   你的家眷,都在你身邊助念八小時,他們都能成家立業,善行孝道, 光大門楣,你可安慰,不須挂念。他們最感恩的是聽你的教訓,皈依佛教 ,家庭佛化,誠心行善,都是你留下的功德,你應該歡喜,應該安慰。現 在我說一偈,爲你賦別,偈雲:

   淨土叁資糧,平生已薰習,

   種熟今應脫,願生安樂國!封!

  

《竺摩法師法語錄》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