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種德經本經▪P2

  ..續本文上一頁此,不適彼意,其時,而沙門瞿昙,言我曰:“婆羅門!其質問不應如是答。婆羅門!其質問應如是答。”其座所有之人,當如是輕蔑我曰:“此種德婆羅門,是無知、未熟者,彼雖答沙門瞿昙之質問,不能適其意。”若其會衆各如是輕蔑我,我名譽則損減,我名譽之減少,同時我受用亦減少。所以者何

  我等之受用,乃依于我之名譽故。嗚呼!若沙門瞿昙質問有關我師所傳授之叁吠陀,我答其質問,實可適得彼心。”

  十一

  爾時,世尊知種德婆羅門之心念,而如是思惟:“此種德婆羅門,是自尋煩惱。我對種德婆羅門,質問有關彼師所傳之叁吠陀。”

  爾時,世尊如是言種德婆羅門曰:“婆羅門!具足何者,婆羅門得稱爲婆羅門,言:“我是婆羅門。”且其言正當,而不墮妄語耶

  ”

  十二

  爾時,種德婆羅門,如是思惟:“嗚呼!此乃我所願、希望、願求:“沙門瞿昙對我,質問我師所傳授之叁吠陀。然者,對彼質問,我之回答,實能得適彼意。”今沙門瞿昙對我,質問我師傳授之叁吠陀,我之回答,實能得適彼心。”

  十叁

  爾時,種傳婆羅門,挺身正直,回視會衆,而白世尊曰:“瞿昙!于婆羅門,具五種特色者,得稱爲婆羅門,言:“我是婆羅門”,其言正當,而不墮妄語。何者爲五耶

  [一]卿!于婆羅門之母系父系俱爲正生,血統清淨,溯上至七代祖先,其系譜無可被責難。[二]彼讀誦聖典、持咒、精通叁吠陀、儀規、語源論、第五之古傳說,悉知語法論、順世論、及大人相。[叁]彼色美容麗,儀容相好如蓮花,有殊勝之容色、威嚴而無卑劣。(四)彼有德、修德、修增上德具足。[五]彼學高、[奉供物、奉酥油]之奉持護摩者中,爲第一或第二之賢者。瞿昙!于婆羅門,俱足此等五種特色者,得稱爲婆羅門,言:“我是婆羅門。”而其言正當,不墮妄語。”

  十四

  “婆羅門!此等五種特色中,除去一特色,俱是其他之四種特色者,亦得稱爲婆羅門,言:“我是婆羅門。”而其言正當,不墮妄語耶

  ”

  “瞿昙!可能。所以者何

  瞿昙!我等于五種中,可除去容色,容色何用焉

  [一]于婆羅門之母系父系俱是正生,血統清淨,溯上至七代祖先,其系譜無可被責難。[二]讀誦聖典、持咒、精通叁吠陀、儀規、語源論、第五之古傳說,悉知語法論、順世論、大人相。[叁]有德、修德、修增上德具足。[四]學高、奉持護摩者中第一或第二賢者。瞿昙!有此等之四種,婆羅門得稱爲婆羅門,言:“我是婆羅門上而其言正當,爲不墮妄語者。”

  十五

  “婆羅門!此等四種色中,除去一特色,具足其他叁種特色者,亦得稱爲婆羅門,言:“我是婆羅門。”而其言正當,不墮妄語耶

  ”

  “瞿昙!可能。所以看何

  瞿昙!我等于四種特色中,可除去諸咒,諸咒何用焉

  [一]于婆羅門之母系父系真是正生,血統清淨,其系譜無可被責難。[二]有德、修德、修增上德具足。[叁]學高、奉持護摩者中,爲第一或第二之賢者。瞿昙!具足此等叁種者,婆羅門得稱爲婆羅門,言:“我是婆羅門。”而其言正當,不墮妄

  語者。”

  十六

  “婆羅門!此等之叁種特色中,除去一特色,具足其他二種特色者,亦得稱爲婆羅門,言:“我是婆羅門。”而其言正當,不墮妄語耶

  ”

  “瞿昙!可能。所以者何

  瞿昙!我等于叁種中,可除去生,生何用焉

  [一]于婆羅門有德、修德、修增上德具足。[二]學高、于奉持護摩者中,爲第一或第二賢者。瞿昙!具足此等二種者,婆羅門得稱爲婆羅門,言:“我是婆羅門。”而其言正當,不墮妄語。”

  十七

  如是言時,彼等婆羅門,如是言種德婆羅門曰:“尊者種德!勿如是言,尊者種德!勿如是言。尊者種德,不唯輕損我等之容色、輕損咒、輕損生;尊者種德,甚墮入沙門瞿昙之言論也。”

  十八

  爾時,世尊言此等婆羅門曰:“婆羅門!汝等若爲種德婆羅門非博聞,種德婆羅門不善言論,種德婆羅門不賢明,若認爲種德婆羅門與沙門瞿昙,于如是言論、 對論是不充分者,則停止種德婆羅門,汝等與我對論。然,汝等婆羅門,若爲種德婆羅門是多聞,種德婆羅門是善言論,種德婆羅門是賢明,若認爲種德婆羅門與沙門瞿昙,于如是言論、對論是充分者,汝等則自默然,種德婆羅門當與我共相論議。”

  十九

  如是言時,種德婆羅門如次言曰:“尊者瞿昙請待。尊者瞿昙請默然。我于此等,當有善應答者。”

  爾時,種德婆羅門言此等婆羅門曰:“尊卿等勿作如是言,尊卿等勿作如是言:

  “尊者種德輕損我等之容色、輕損咒、輕損生,尊者種德甚墮入沙門瞿昙之言論。”卿等!我非輕損容包、咒或生。”

  二十

  爾時,種德婆羅門之拐,名爲鴦伽之年輕婆羅門,坐于彼侍衆中。時,種德婆羅門如是言彼等婆羅門曰:

  “尊卿等見此鴦伽耶

  ”

  “尊者!唯然。”

  “然,卿等!鴦伽青年婆羅門、色善容麗、儀容相好如蓮花,有殊勝之容色、威嚴而無卑劣。其容色除沙門瞿昙之外,于此會衆中,誰皆不能對比。卿等!鴦伽青年婆羅門,實誦讀聖典、持咒、精通叁吠陀、儀規、語源論、第五之古傳說,悉知語法論、順世論、大人相。我爲彼教授咒術。又,卿等!鴦伽青年婆羅門,母系父 系具是正生、血統清淨、溯上至七代祖先,其系譜無可責難。我知彼之母、父。卿等!若鴦伽青年婆羅門,是殺害生物、不與取、邪淫、妄語、飲酒者,卿等!此于彼容色有何益

  咒亦何用

  生亦何用。卿等!于婆羅門有德、修德、修增上德具足,又學高,于奉持護摩者中,爲第一或第二之賢者,卿等!具足此等二之婆羅門者,得稱爲婆羅門,言:“我是婆羅門。”而其言正當,不墮妄語。”

  二一

  “婆羅門!此等二種之特色中,除去一特色,具足其余之一者,得稱爲婆羅門,言:“我是婆羅門。”而其言當,不墮妄語耶

  ”

  “尊者瞿昙!不然。所以者何

  尊者瞿昙!慧由戒而清淨,戒由慧而清淨。凡有戒則有慧,有慧則有戒;凡有戒者則有慧,有慧者則有戒。戒與慧于此世間,稱爲最上者。瞿昙!猶如以手洗手,或如以足洗足。尊者瞿昙!如是,慧由戒而清淨,戒由慧而清淨。凡有戒則有慧,有慧則有戒;有慧者則有戒,有戒者則有慧。戒與慧于此世間,稱爲最上者。”

  二二

  “婆羅門!如是,慧由戒而清淨,戒由慧而清淨。凡有慧則有戒,有戒則有慧:凡有慧者則有戒,有戒者則有慧。戒與慧于此世間,稱爲最上者。婆羅門!然者,戒者何耶

  慧者何耶

  ”“尊者瞿昙!我等對此義,唯如此而已。善哉!于尊者瞿昙當明此說之意義。”

  二叁

  “婆羅門!然者,谛聽,善思念,我當說之。”

  種德婆羅門答世尊曰:“唯然,世尊。”

  世尊乃如是曰:“婆羅門!今,如來出現于世,[如來是]應供、等正覺……乃至……如是,婆羅門!比丘是戒具足。[參照沙門果經四0--六叁節。)

  ……乃至……達初禅而住……乃至……第二禅……乃至……第叁禅……乃至……第四禅而住……乃至……心專注于知見……乃至……此又彼慧之一分……乃至……證如……更不再生。此又彼慧一分。婆羅門!此爲其慧也。”[參照沙門果經七五--九八節。)

  二四

  如是說時,種德婆羅門白世尊言:“偉哉!尊者瞿昙,偉哉!尊者瞿昙。  尊者瞿昙!恰如扶起倒者、揭露蓋覆者、指導迷者于路、暗中持來油燈,使有眼者見諸色。尊者瞿昙,如是以種種方便,爲我說示法。我歸依世尊、法及比丘僧伽。尊者瞿昙,而我從今以後至命終,容受我歸依爲優婆塞。尊者瞿昙及比丘僧伽,悉容受我處,明日之請食。”

  世尊默然承諾。爾時,種德婆羅門知世尊承諾,則從坐起,敬禮世尊,行右繞體而離去。

  時,種德婆羅門,其夜于己家,准備美味硬、軟之食,以告世尊之食時:“尊者瞿昙!食事既備,時至矣。”

  二五

  爾時,世尊于晨疊著下衣,持缽、衣,與比丘衆,具往種德婆羅門之家,至已,坐于所設之座。種德婆羅門,以親手供美味殊勝之硬、軟食于以佛爲上首之比丘僧伽,皆令歡喜滿足。于世尊食已,淨手與缽時,取一低座,坐于一面。于一面坐已,種德婆羅門,如是白世尊曰:

  二六

  “尊者瞿昙!若我在會衆中之時,從座立起,向世尊瞿昙敬禮,會衆者將輕蔑我。會衆如是輕蔑者,我之名譽則損減;我名譽之減少,同時我受用亦之減少。所以者何,我等之受用,乃依我之名譽故。

  尊者瞿昙!若我于會衆[中]行合掌者,請尊者瞿昙,容納我如從座立起,同[世尊]敬禮。

  尊者瞿昙!若我于會衆中,取去頭巾,請尊者瞿昙,容納我如向[世尊]行頓首禮。

  尊者瞿昙!若我乘車時,由車下來,敬禮世尊瞿昙,會衆則將輕蔑我。會衆輕蔑者,我之名譽則損減;我名譽之減少,同時我受用亦減少。所以者何,我等之受用,乃依我之名譽故。

  尊者瞿昙!若我乘于車時,而挺直笞杖,請尊者瞿昙,容納我如下車向[世尊]行禮。

  尊者瞿昙!若我乘于時,手直下垂,請尊者瞿昙,容受我如向[世尊]行頓首禮。”

  二七

  爾時,世尊以法語教誡、激勵種德婆羅門,令歡喜,從座立起而去。

  

  

《種德經本經》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究羅檀頭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