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种德经本经

  相当于汉译长阿含卷第二二之种德经(大正藏一)。其内容是记述婆罗门之归佛,以描述婆罗门归依之心理,甚是意味深长。便啧啧闻佛之名称,欲阻止想诣佛处之种德

  婆罗门与其他婆罗门之间,有佛与婆罗门之比较论,其次彼至佛之处,彼种德之提出婆罗门之五特色,于顺次为佛所论破,遂认唯戒、定、慧三学为最上,由此三学之说法,

  最后而归依于佛。而且种德访佛前后,并于归佛之后,考虑彼之周围的蔑视,从自己名誉之失坠,延至切忧其收入之减少。于此窥见佛力之强,响及婆罗门之间。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与五百大比丘众俱,游行于鸯伽国而至瞻婆城,世尊住于瞻婆之伽伽莲池畔。

  尔时,种德婆罗门住瞻婆城。此城乃生活丰裕,有丰富之草、木、水、谷物之王领,是由摩揭陀王斯尼耶频毗婆罗所赐与净施之地。

  二

  尔时,瞻婆之婆罗门、居士等,如是闻:“由释迦族出家之释子沙门瞿昙,令与五百大比丘众,俱游行至瞻婆,住于伽伽莲池之畔。彼世尊瞿昙,如是美名称扬:“彼世尊是阿罗汉、等正觉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觉者、世尊。”世尊乃含括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此世界、沙门、婆罗门、天、人之众,宣示独自证悟。世尊宣说初善、中善、后亦善、具足文义完善、清净之梵行。能见如是之阿罗汉为幸福。”

  而住瞻婆之婆罗门、居士等成群结队,由瞻婆出发,诣伽伽莲池畔。

  三

  尔时,种德婆罗门为午睡而登上高楼。种德婆罗门,见住瞻婆之婆罗门、居士等成群结队,谓彼伽伽莲池之畔。见已而言侍从曰:

  “侍从者!以何故,住瞻婆之婆罗门、居士等成群结队,由瞻婆出发,而谓彼伽伽莲池畔耶

  ”

  “由释迦族出家之释子沙门瞿昙,与五百大比丘众,俱游行于鸯伽国,而至瞻婆,住于伽伽莲池之畔。彼世尊瞿昙,有如是之美名称扬:“彼世尊是阿罗汉、等正觉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觉者、世尊。”为见彼瞿昙,此等诸人往诣也。  “侍从者!然者,[汝]往住瞻婆之婆罗门、居士等处,至已,言住瞻婆之婆罗门、居士等曰。彼种德婆罗门言:“卿等请待,种德婆罗门亦欲往见沙门瞿昙。””

  侍从者应诺种德婆罗门,而往住瞻婆之婆罗门、居士处,至已,言住瞻婆之婆罗门、居士曰:“种德婆罗门如是言:“卿等请待,种德婆罗门亦欲往见沙门瞿昙。””

  四

  其时,五百婆罗门,因要务,由各国来住瞻婆。彼等婆罗门传闻:“种德婆罗门亦欲往见沙门瞿昙。”

  时,彼等婆罗门往种德婆罗门处,至已,如是言种德婆罗门曰:

  “尊者种德,欲往见沙门瞿昙,是真实耶

  ”

  “诸卿!我实如是念,我亦欲往见沙门瞿昙。”

  “尊者种德,不应往见沙门瞿昙,尊者种德往见沙门瞿昙甚不适当。若尊者种德往见沙门瞿昙,尊者种德之名声减少,沙门瞿昙之名声增扬。尊者种德之名声减,

  沙门瞿昙之名声增扬故,因此,尊者种德,不宜往见沙门瞿昙。反而,沙门瞿昙应来见尊者种德。

  五

  因为尊者种德之母系父系具是正生,血统清净,溯上至七代祖先,其系谱无可被责难。尊者种德之母系父系具是正生,血统清净,溯上至七代祖先,其系谱无可被责难故,因此,尊者种德,不应往见沙门瞿昙,反而,沙门瞿昙应来见尊者种德。

  尊者种德是有大财宝富者、大富裕者……乃至……尊者种德是读诵者、持咒者、精通三吠陀、仪规、语源论、第五之古传说,悉知语法论、顺世论、大人相。

  尊者种德是色美容丽、仪容相好如莲花,有殊胜之容色、威严而无卑劣也。

  尊者种德是有德、修德、修增上德具足。

  尊者种德是善言、善语者,语辞优雅、明了而音声清晰,令知明确之意义。

  尊者种德是诸师中之师,教授三百青年婆罗门诵咒文,众多青年从各国各地期望来尊者种德座前习咒语。

  尊者种德是年长、耆宿者,连经验丰富老年者。又,沙门瞿昙是年轻之青年出

  家者。

  尊者种德是摩揭陀国王斯尼耶频毗娑罗所尊敬、敬重、崇拜者。

  尊者种德是婆罗门沸伽罗娑罗所尊敬、敬重、崇拜者。

  尊者种德是生活于丰裕、丰富之草、木、水、谷物之王领,由摩揭陀国王斯尼耶频毗娑罗所赐与净施之地。尊者种德是生活于丰裕、丰富之草、木、水、谷物之

  王领,由摩揭陀国王斯尼耶频毗娑罗所赐与净施之地故,尊者种德不应往见沙门瞿昙。反而,沙门瞿昙应来见尊者种德。”

  六

  尊者婆罗门如是闻已,如是言彼等婆罗门曰:“卿等!然,听我言,我往见尊者沙门瞿昙,甚为至当,彼瞿昙来见我等,甚不至当。

  卿等!沙门瞿昙母系父系实是正生、血统清净、溯上至七代祖先,其系谱无可责难。沙门瞿昙母系父系俱是正生、血统清净、溯上至七代祖先,其系谱无可责难

  故,因此,尊者瞿昙不应来见我等,反而,我等应往见尊者瞿昙。

  沙门瞿昙是舍离众多亲族之出家者。

  沙门瞿昙,实是舍离藏于地下、及置于地上众多黄金之出家者。

  沙门瞿昙,实年轻有漆黑头发,血气旺盛,年轻之出家者。

  沙门瞿昙,且母、父实不同意,又母、父落泪满面,而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离俗家,而入出家之生活。

  沙门瞿昙,确实色美容丽、仪容相好如莲花,有殊胜之容色、威严而无卑劣。

  沙门瞿昙,确实戒具足,有高贵之传、有善德、成就善德者。

  沙门瞿昙,确实善言、善语者,语辞优雅、明了而音声清晰,令知明确之意义。

  沙门瞿昙,乃诸师中之师。

  沙门瞿昙,实灭欲、贪,心离动摇。

  沙门瞿昙,实是业论者、行为论者,彼为婆罗门所尊信之无过失者。

  沙门瞿昙,实由高贵刹帝利族而出家。

  卿等!沙门瞿昙,实由种族繁、有大财、大富裕而[出家]者。

  卿等!为与沙门瞿昙晤谈,实从外国、外地遥远而来。

  卿等!实有数千之天人归依沙门瞿昙。

  卿等!沙门瞿昙实名声称扬:“彼世尊是阿罗汉、等正觉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间解者、无上士、调御丈夫、人天师、觉者、世尊。”

  卿等!沙门瞿昙,实具足三十二大人相。

  卿等!沙门瞿昙,实“善来”之说者,或友善者、礼貌者、愉快和蔼者、易了解者、亲切仁慈者也。

  卿等!沙门瞿昙,实为四众所尊敬、敬重、崇拜。

  卿等!实众多之人天信仰沙门瞿昙。沙门瞿昙所止住之一切村镇,非人不恼人间。

  卿等!沙门瞿昙,有僧伽、有群众、群众之导师,被称为诸教祖中之最上者。

  又,彼沙门、婆罗门以微小之事得称誉;沙门瞿昙实不如是得名声。沙门瞿昙以无上明、行之具足得称誉。

  卿等!摩揭陀国王斯尼耶频毗婆罗及其诸王子、诸妃、诸侍从、诸大臣实俱归依沙门瞿昙。

  卿等!沸伽罗婆罗婆罗门及其诸子、诸夫人、诸侍者、诸臣实俱归依沙门瞿昙。

  卿等!沙门瞿昙实为摩揭陀国王斯尼耶频毗婆罗所尊敬、敬重、崇拜。

  卿等!沙门瞿昙,实为沸伽罗婆罗婆罗门所尊敬、敬重、崇拜。

  卿等!沙门瞿昙,实至瞻婆,住伽伽莲池畔。凡沙门、婆罗门来至我等之村地者,悉为我等之客。宾客是我等应尊敬、敬重、崇拜。到达瞻婆,而住瞻婆伽伽莲池畔之沙门瞿昙是我等之宾客。宾客是我等应尊敬、敬重、崇拜。因此,尊者瞿昙来兄我等甚不至当,我等往见彼尊者瞿昙才为应当。

  卿等!我实对彼尊者瞿昙,悉知如是之美德。但如是之美德,非能量尽尊者瞿昙之一切。所以者何,彼尊者瞿昙之美德,是不可量知。”

  七

  如是言时,彼等婆罗门,如是言种德婆罗门曰:“尊者种德,实赞叹沙门瞿昙。犹尊者瞿昙,则住离此处百由旬,为会见彼,有信仰心之诸人,当携食粮而往。然,我等俱往见沙门瞿昙。”如是种德婆罗门与婆罗门之群众,俱往伽伽莲池。

  八

  常通过林中时,种德婆罗门,心起如是念:“我君质问沙门瞿昙,其时,沙门瞿昙告我曰:“婆罗门!其质问不应如是询问;婆罗门!其质问应如是询问”者,因此,其座所有之人,当轻蔑我:“此种德婆罗门,是无知、未熟者,彼无适当之能力质问沙门瞿昙。”彼会众各如是轻蔑我,我名誉则损减。我名誉之减少,我受用亦减少。所以者何

  我等之受用,乃依于我之名誉故。又若沙门瞿昙有质问我,我虽答彼质问,因此,不适彼意。其时,而沙门瞿昙,言我曰:“婆罗门!其质问不应如是答;婆罗门!其质问应如是答。”其座所有之人,当如是蔑我曰:“此种德婆罗门,是无知、未熟者,被虽答沙门瞿昙之质问,不能过其意。”若其会众各如

  是轻蔑我,我名誉则损减。我名誉之减少,同时我受用亦减少。所以者何

  我等之受用,乃依于我之名誉故。然,已来如是之接近,不见沙门瞿昙,而从沙门瞿昙之处转回,其会众则轻蔑我曰:“种德婆罗门,是无知、未熟者,傲慢、恐长而彼不敢见沙门瞿昙,来至如是接近,不见沙门瞿昙,而从沙门瞿昙之处转回。”若其会众如是言者,我名誉则损减。我名誉之减少,同时我受用亦减少。所以者何

  我等之受用,乃依于我之名誉故。”

  九

  如是种德婆罗门,诣近世尊之住处,诣已,彼与世尊共相致意,交换感铭之语,而坐一面。瞻婆城之婆罗门、居士,或礼敬世尊而坐一面,或与世尊交换礼仪之致

  意而坐一面,或合掌而坐一面,或告其姓名而坐一面,或默然而坐一面。

  一十

  种德婆罗门坐后尚在深虑:“我君质问沙门瞿昙,其时,沙门瞿昙告我曰:“婆罗门!其质问不应如是问;婆罗门!其质问应如是询问”者,因此,其座所有之人,如是轻蔑我:“此种德婆罗门,是无知、未熟者,彼无适当之能力质问沙门瞿昙。”彼会众各如是轻蔑我,我名誉则损减。我名誉之减少,同时我受用亦减少。所以者何

  我等之受用,乃依于我之名誉故。又若沙门瞿昙有质问我,我虽答彼之质问,因…

《种德经本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究罗檀头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