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摩晝經▪P2

  ..續本文上一頁聞婆羅門大長老阇梨等之說耶

  康哈耶那族,從何處來,康哈耶那族之祖先是何人耶

  ”

  “尊者瞿昙!我承如是聞,如尊者瞿昙所言。康哈耶那族,由此而來,彼是康哈耶那族之祖先。”

  二二

  如是言時,青年婆羅門等,大呼[大]喊:“阿摩晝青年婆羅門是惡生者,阿摩畫青年婆羅門非是良家子,阿摩晝青年婆羅門是釋迦族婢女之子,阿摩晝青年婆羅門之主人,是釋迦族。我等認爲沙門瞿昙是正說,不以爲在毀難他人。”

  二叁

  爾時,世尊如是思惟:“此等青年婆羅門,以婢女之子孫攻擊阿摩晝青年婆羅門,有過呵酷。然,我令解[其攻擊。]”

  時,世尊告彼等青年婆羅門曰:“青年婆羅門等!汝等勿以婢女子孫之語,攻擊阿摩晝青年婆羅門。彼康哈(黑)成爲偉大之仙人。彼往南方民問,學習梵天咒後,來甘蔗王之處,懇求玉女廣達盧比。甘蔗王曰:“咄!此輩無過是我下婢子孫,而

  敢懇求王女廣達盧比[爲妻]。”對彼起憤怒心,欲拉馬蹄形箭,彼箭射不出亦取不下。青年婆羅門等!時,諸大臣、諸侍臣以近康哈仙人,如是曰:

  “尊者!令王平安!尊者!令王平安!”

  [仙人曰:]“王當平安,然,王若向下方[地]放箭,王之領土,悉至破裂。”

  [諸大臣曰:]“尊者田令王平安!亦令國土平安!”

  [仙人曰:]“王當平安,然,王若向上方[天空]放箭,王之領土,七年悉不降雨。”

  [諸大臣曰:]“尊者!令王平安!令國土平安!令降雨!”

  [仙人曰:]“王當平安,國土亦平安,亦降雨。然,王應爲第一王子立此箭,王子平安,而身毛不動。”

  青年婆羅門等!時,諸大臣告甘蔗王曰:“甘蔗王應向第一王子立箭。王子平安,而身毛不動。”

  時,甘蔗王向第一王子立箭,王子[真是]平安,身毛不動。時,王怖畏,戰栗于天罰,而與之王女廣達盧比。青年婆羅門等!汝等勿以下婢子孫之語,攻擊阿摩晝青年婆羅門,此有過酷,彼康哈是偉大仙人。”

  二四

  爾時,世尊告阿摩晝青年婆羅門曰:

  “阿摩晝!汝意如何

  今刹帝利之童子,與婆羅門童女同棲,同棲之結果而生男子。由此刹帝利童子,婆羅門童女所生之男子,在婆羅門之間,得受座席或水否

  ”

  “瞿昙!可得。”

  “又,婆羅門對彼,于亡者祭祀會,或于祝宴,或于犧牲祭,或于飨宴,得給于

  食事否

  ”

  “瞿昙!得給與食事。”

  “又,婆羅門對彼,傳授咒文否

  ”

  “瞿昙!傳授。”

  “又,婆羅門女之間,不排除彼否

  ”

  “瞿昙!不排除。”

  “又,刹帝利爲彼行刹帝利即位灌頂否

  ”

  “瞿昙!不爲之。”

  “何以故

  ”

  “瞿昙!母系不純故。”

  二五

  “阿摩晝!汝意如何

  今有婆羅門之童子,與刹一帝利之童女同棲,同棲結果而生男子。由此婆羅門之童子,而刹一帝利之童女,而生男子,于婆羅門之間,得受座席或水否

  ”

  “瞿昙!得受。”

  “又,婆羅門對彼,于亡者祭祀會,或于祝宴,或于犧牲祭,或于飨宴,得給與食事否

  ”

  “瞿昙!得給與食事。”

  “又,婆羅門對彼,傳授咒文否

  ”

  “瞿昙!傳授。”

  “又,婆羅門女之間,不排除彼否

  ”

  “瞿昙!不排除。”

  “又,刹帝利爲彼行刹帝即位灌頂否

  ”

  “瞿昙!不爲之。”

  “何以故

  ”

  “瞿昙!父系不純故。”

  二六

  “阿摩晝!如是不論女與女之比較、男與男之比較,刹帝利爲優而婆羅門爲劣。阿摩晝!汝意如何

  今或有婆羅門作任何惡事,婆羅門之衆人,剃彼頭,撒灰[于頭及身,]追放出國土或城市。如是,彼于婆羅門之間,得受座席或水否

  ”

  “瞿昙!不得。”

  “又,婆羅門對彼,于亡者祭祀會,或于祝宴,或于犧牲祭,或于飨宴,得給與食事否

  ”

  “瞿昙!不得給與食事。”

  “又,婆羅門對彼,傳授咒文否

  ”

  “瞿昙!不傳授。”

  “又,婆羅門女之間,無排斥彼否

  ”

  “瞿昙!排斥。”

  二七

  “阿摩晝!汝意如何

  今或有刹帝利作任何惡事,刹帝利之衆人,剃彼頭,撒灰,追放出國土或城市。如是,彼于婆羅門之間,得受座席或水否

  ”

  “瞿昙!得受。”

  “又,婆羅門對彼,于亡者祭祀會,或于祝宴,或于犧牲祭,或于飨宴,給與食事否

  ”

  “瞿昙!給與食事。”

  “又,婆羅門對彼,傳授咒文否

  ”

  “瞿昙!傳授。”

  “又,婆羅門女之間,不排斥彼否

  ”

  “瞿昙!不排斥。”

  “然者!阿摩晝!茲有一刹帝利,犯最上之罪惡,刹帝利之衆人,剃彼頭,撤灰,追放出國土或城市。阿摩晝!刹帝利雖犯如是最上罪,刹帝利尚爲優,婆羅門爲劣者。 二八

  阿摩晝!梵天常童子言此偈曰:

  “人人尊種姓

  刹帝利最勝

  人天之衆中

  智德人最尊”

  阿摩晝!梵天常童子,善說是偈而不拙,善說是偈而不拙,具意義而非無意義。我亦承認此,我亦如是說:

  “人人尊種姓

  刹帝利最勝

  人天之衆中

  智德人最尊”

  第二 誦品

  一

  “瞿昙!其德[行]者何耶

  其智[明]者何耶

  ”

  “阿摩晝!所謂成就此無上智德者,生之論議、姓之論議、慢之論議””不說此等“汝有我程度之資格,汝無我程度之資格。”阿摩晝!有說娶嫁,或嫁娶,始有生之論議、姓之論議、慢之論議--謂有說此等“汝有我程度之資格,汝無我程度之資格。”阿摩晝!或被束縛于生之論議,或被束縛于姓之論議,或被束縛于慢之論講,或被束縛論嫁娶之衆人,甚實遠離成就無上之智德。阿摩晝!斷除束縛于生之論議、姓之論議、慢之論議及論嫁娶已,則實成就無上之智德。”

  二

  “瞿昙!何者爲德[行]?何者爲智[明]耶

  ”

  “阿摩晝!今如來出現于世,[如來是]應供、等正覺者……乃至……阿摩晝!比丘以戒具足。[沙門果經四0--六叁參照。]

  ……乃至……達初禅而住。此亦彼德[行]之一分……乃至……達第四禅而住。此亦彼德[行]之一分。阿摩晝!此是其德[行]。[同經七五--八二參照。]

  ……乃至……心專注于知見……乃至……此亦彼智[明]之一分……乃至……更不再生。此亦彼智[明]之一分。,阿摩晝!此是其智[明]。(同經八叁--九八參照。)

  阿摩晝!如是之比丘,稱爲智成就、德行成就。阿摩晝!比此智、德成就更高超,或優勝此智、德更成就者,皆未曾有。

  叁

  阿摩晝!對此無上智、德成就之失敗因由有四。何者爲四

  阿摩晝!有沙門或

  婆羅門,未到達此智、德成就之境地,則擔捧修道者之資具,爲食落果實之行者,深入空閑之森林。彼不過于爲智、德成就者之侍者而已。阿摩晝!此爲無上智、德成就之失敗之第一因由。

  阿摩晝!更有沙門或婆羅門、未到達此無上智、德成就之境地,未到達食落果實之境地,則取鋤、籠,“我是食莖、根、果之行者”,深入空閑之森林。彼不過于爲智、德成就者之侍者而已。阿摩晝!此爲無上智、德成就之失敗之第二因由。

  阿摩晝!又,更有沙門或婆羅門,未到達此無上智、德成就之境地,未到達食落果實之境地,未到達食根、莖、果之境地,則于村裏、市鎮作護摩堂而事火。彼不過于爲智、德成就者之侍者而已。阿摩晝!此爲無上智、德成就之失敗之第叁因

  由。

  阿摩晝!又,更有沙門或婆羅門,未到達此無上智、德成就之境地,未到達食落果實之境地,未到達食根、莖、果之境地,未到達事人之境地,而于四衢大道造四門之家屋:“若有由此四方來之沙門或婆羅門者,我當盡力供養。”彼不過于爲

  智、德成就者之侍者而已。阿摩晝!此爲無上智、德成就之失敗之第四因由。

  阿摩晝!如是此等四種是無上智、德成就之失敗因由。 四

  阿摩晝!汝意如何

  汝與汝師俱承認有此無上智、德之資格否

  ”

  “瞿昙!不承認。瞿昙!我與我師俱如何之資格,如何可爲無上智、德成就者耶

  瞿昙!我與我師俱于遠離無上智、德成就耶

  ”

  “阿摩晝!汝意如何

  汝亦達得無上智、德成就,而擔捧修道者之資俱,“我與我師俱應食落果實,而入空閑之森林”耶

  ”

  “瞿昙!不也。”

  “阿摩晝!汝意如何

  汝不到達比無上智、德之境地,未到達食落果實之境地,而取鋤、籠,“我與我師俱應食根、莖、果[實]者”,而入空閑之森林耶

  ”

  “瞿昙!不也。”

  “阿摩晝!汝意如何

  汝與汝師俱未到達此無上智、德成就之境地,未到達食落果實之境地,未到達食根、莖、果之境地,而于村裏、市鎮作護摩堂,爲事火者耶

  ”

  “瞿昙!不也。”

  “阿摩晝!汝意如何

  汝與汝師俱未到達此無上智、德成就之境地,未到達食落果實之境地,未到達食根、莖、果之境地,未到達事人之境地,則于四衢大道造四門之家屋:“若有由此四方來之沙門或婆羅門者,我當盡力供養”而住耶

  ”

  “瞿昙!不也。”

  五

  “阿摩晝!汝與汝師皆俱缺乏無上智、德成就之資格者。又俱有四種,使無上智、德成就失敗之因,汝與汝師亦應皆俱缺乏資格者。阿摩晝!汝師婆羅門沸伽羅婆羅,作是言:“禿頭沙門,卑俗、習黑法、下劣之彼等,是何物!敢與精通叁明之婆羅門對談!”然而其自己惡劣行者,未到達[智、德]之成就。阿摩晝!應見師婆羅門沸伽羅婆羅之言,令汝受如何程度之災禍!

  六

   阿摩晝!婆羅門沸伽羅婆羅,雖受拘薩羅國波斯匿王之供養,向且不許當面與彼。若有與彼相談,則于隔幕而談。阿摩晝!純正受施食者,拘薩羅國之波斯匿王,如何不與當面耶

  阿摩晝!應見師婆羅門沸伽羅婆羅之言,令汝受如何程度之災

  禍!

  七

  阿摩晝!汝意如何

  今拘薩羅國之波斯匿王,或坐象首,或生于馬背,或立車之敷物上,而[與]大臣或諸王子,有某些相議。若王離其處,立…

《阿摩晝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種德經本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