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摩晝經▪P3

  ..續本文上一頁于一邊時,首陀羅旅者、或首陀羅之下仆來,彼[首陀羅旅者、或首陀羅之下仆]立于彼處,同議其事,而言:“拘薩羅國之波斯匿王是如是言。”語彼王之語,咨問彼王之咨問之時,得爲王或副王否

  ”

  “瞿昙!不也。”

  八

  “阿摩晝!汝正如此:“昔之婆羅門諸仙人--猶如阿蛇摩、婆摩、婆摩提婆、耶婆提伽、鴦耆羅、跋羅陀皤阇、婆摩吒、迦葉、婆咎--是創造秘典、歌誦秘典者;今之婆羅門,不過是集受彼等古秘典之聖句、誦語、仿效而誦、仿效而語,模仿所說而說、所語而語、所告而告而已。如是我[阿摩晝]與師俱誦彼等之秘典者。”而因此故,汝成爲仙人,或入仙人之道,應無是處。

  九

  阿摩晝!汝意如何

  汝未聞婆羅門長老之師,或師師之說耶

  昔之婆羅門諸仙人--猶如阿吒摩……[乃至]……婆咎--是創造秘典、歌誦秘典者;今之婆羅門,不過是集受彼等古秘典之聖句、誦語,仿效而誦、仿效而語,模仿所說而說、所語而語、所告而告而已。今,汝及汝師爲如是:彼等(古仙人)善沐浴、塗油、整發髯、華鬘璎珞飾身、著白衣、耽溺于五欲樂耶

  ”

  “瞿昙!不也。”

  一十

  “今,汝及汝師爲如是:食彼等[仙所食]之白米飯、種種湯、種種之加味[食]耶

  ”

  “瞿昙!不也。”

  “今,汝及汝師爲如是:彼等[仙人]令美裝之婦人奉侍耶

  ”

  “瞿昙!不也。”

  “今,汝及汝師爲如是:彼等[仙人]裝飾尾毛馬車,以長棒鞭打而運行耶

  ”

  “瞿昙!不也。”

  “今,汝及汝師爲如是:彼等[仙人]深掘濠池、堅闩、高築城牆,由背長劍之丈夫守護耶

  ”

  “瞿昙!不也。”

  “如是,阿摩晝!汝與汝師,皆非爲仙人,或俱足仙人道之人。然者,阿摩晝!不論任何人,凡對我有疑有惑者,當問我,我爲之說明。”

  十一

  爾時,世尊始出大精舍經行。時阿摩晝青年婆羅門,隨世尊之經行而行,于佛身乞數叁十二大人相。阿摩晝于佛身,除二相,盡觀到其他之大人相。(然,)叁十二大人相,即于馬陰藏相及廣長舌相,生起疑念而心不定,不起信心。

  十二

  世尊知此事,以示神通力,令阿摩晝得見世尊之馬陰藏,世尊更出舌,以舐兩耳竅、兩鼻孔,以舌覆全圓之[面]額。

  時,阿摩晝如是思惟:“沙門瞿昙,叁十二大人相,悉無不具備。”向世尊如是

  言:

  “瞿昙!然,今我等多用多忙,應去矣。”

  “阿摩晝!當隨意。”

  時,阿摩晝乘馬車而去。

  一叁

  爾時,婆羅門沸伽羅婆羅,與婆羅門之大衆俱,從郁伽羅出,于己學園,坐待阿摩晝。時阿摩晝,赴往其學園。行至車乘可通行之處,而下車乘,步行至婆羅門沸伽羅婆羅之處。至已問訊沸伽羅婆羅,坐于一面。沸伽羅婆羅,如是告阿摩晝

  曰:

  一四

  “阿摩晝!見彼尊者瞿昙否

  ”

  “我等見尊者瞿昙。”阿摩晝!對彼瞿昙之傳聞,知所場之名聲,不相違耶

  彼尊者瞿昙,實如是人而不相違耶

  ”

  “對尊者瞿昙之傳聞,如所場之名聲,不相違,彼尊者瞿昙,實如是人而不相違。彼實俱備叁十二大人相而無所缺。”

  “阿摩晝!汝與沙門瞿昙之間,有何對談耶

  ”

  “我與沙門瞿昙,有可對談。”

  “如何對談耶

  ”

  阿摩晝與世尊之對談,盡語告沸伽羅婆羅。

  一五

  如是言時,沸伽羅婆羅,告阿摩晝言:“咄,何是我等之似是而非學者!如是方法之行動結果,其身壞死後,當墮地獄。阿摩晝!汝立語以攻擊彼瞿昙,卻被瞿昙暴露我等之秘事。咄,何是我等之似是而非學者!如是方法之行動結果,其身壞

  死後,當墮地獄。”彼忿怒,踢阿摩晝足而退,欲直往見世尊。

  一六

  爾時,其他之婆羅門等,告沸伽羅娑羅言:“今日,時既遲矣,非可往見沙門瞿昙。尊者沸伽羅娑羅,應于明日往見沙門瞿昙。”

  如是沸伽羅娑羅,于自己家准備嚼食、啖食,令載于車,即由郁伽羅,赴往伊車能伽羅林。至車乘可通行之處,而下車乘,步行至世尊之處。至已,與世尊互相問訊,交談言辭後,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沸伽羅娑羅如是言曰:

  一七

  “瞿昙!我弟子阿摩晝,來此處耶

  ”

  “汝之弟子阿摩晝,曾來此處。”

  “瞿昙!有與阿摩晝作何對談耶

  ”

  “有。”

  “爲如何之對談耶

  ”

  爾時,世尊從對談之一切,語沸伽羅娑羅。如是語已,沸伽羅娑羅言世尊曰:

  “瞿昙!阿摩晝是愚者,願尊者瞿昙容忍阿摩晝。”

  “婆羅門,阿摩晝是爲安樂之身。”

  一八

  爾時,沸伽羅娑羅婆羅門,于佛身乞數叁十二大人相。沸伽羅娑羅,于佛之叁十二相中,除二相外,都已承認。[唯]對馬陰相和廣長舌二大人相,生起疑念而心不定,不起信心。

  一九

  世尊知此事,世尊示神通力,令沸伽羅娑羅得見世尊之馬陰藏。更出舌,以舐兩耳之竅、兩鼻孔,以舌覆全圓之[面]額。

  時,沸伽羅娑羅如是思惟:“瞿昙具備叁十二之大人相,無有所缺。”如是白世尊曰:“尊者瞿昙從今日與比丘衆俱,聽受我食事。”世尊默然承諾。

  二0

  爾時,沸伽羅娑羅,知世尊承諾,以時告世尊言:“尊者瞿昙,時至,食事准備已成。”時,世尊于清晨,著下衣,持上衣及缽,與比丘衆俱,往沸伽羅娑羅之家,往已,坐于所設之座。

  爾時,沸伽羅娑羅,親手與美食之嚼食、啖食,供飨世尊,以至滿足;年少婆羅門等,以接待諸比丘衆。時,沸伽羅娑羅見世尊,食竟洗缽與手,持一低座,坐于一面。

  二一

  對坐于一面之沸伽羅娑羅,世尊作有順序之說話。即說:布施、持戒、生天,諸欲之災厄、邪惡與汙穢,出離之利益。 世尊知沸伽羅娑羅心從順、柔軟、除障礙、躍跳生起信念時,即說儲佛證悟之法義,即苦、苦之集、苦之滅、苦滅之道。恰如無汙穢之白布,正可染色,如是,沸伽羅娑羅,于其座遠離塵垢,生如是法眼:“凡任何之物,集起之法,皆是滅盡之

  法。”

  二二

  爾時,沸伽羅娑羅見法、達法、悟法、深入法、離疑、去惑、得無畏,唯依師[世尊]之教,不依其他,而白世尊曰:“善哉瞿昙!善哉瞿昙!猶如扶倒者,開露蔽覆,示迷者于道,黑暗中持來明燈,使具眼者見諸物,瞿昙如是以種種方便說

  法。瞿昙!此我及妻子、弟子、眷屬等俱,歸依尊者瞿昙、法及比丘衆。尊者瞿昙攝受我,從今日以至命終,歸依爲優婆塞。尊者瞿昙若來郁伽羅,其他優婆塞之家者,懇請至沸伽羅娑羅之家。茲令青年婆羅門之男女,問訊、起迎、供與座席及水,

  以起信心,當爲彼等之利益安樂。”

  [世尊曰:]“婆羅門!其言亦善。”

  注:

  1 .原語arahat前有譯爲阿羅漢、應供、應真,今譯爲真人。

  2 .原語bandhupadapacca是“由親族之足出生”之意義,依覺音注,謂bandhu是(親族) brahma是(梵天)之意。想,這應由婆羅門族之親密所言之語。若從婆羅門族言者,婆羅門是從梵天之口、刹帝利是從梵天之胸脅、毗舍族是由臍、首陀羅族由膝、沙門是由足生。茲,指沙門謂卑賤之意者,以譯爲“下劣。”

  3 .原語sakya是有“能力”之義故,而譯爲“能”與娑伽樹之娑迦Sakka有關連吧。

  4 .原文yakkho(夜叉),于覺音注有sakko-devaraja故譯爲“帝釋”。

  5 .原文assa-putena vadhitva,另一本有bhassaputena vadhitva覺音注雲bhasmaputena sise charikam okiritva(于灰之容器,撒灰于頭。)今從此而譯之。

  

  

《阿摩晝經》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種德經本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