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P14

  ..續本文上一頁知識的指引,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不就是百分之百的捷徑嗎?

  弟子 果真頂禮

  摩洛灣

  蒙得裏

  叁藩市

  萬佛城

  十叁哩

  一叁五哩

  二四九哩

  一念

  

  恒朝

  一九七八年一月

  師父上人慈鑒:

  以下是今天的時間表:

  △早上叁時四十五分:起來,念早課。早上要穿上羊毛衣禦寒。公路上很僻靜,只聽靜,只聽見附近溪澗清流激湍的淙淙之聲。

  △五-六時:誦經、寫日記,點上油燈。

  △六-七時:在油加利樹叢內練太極拳,地面很滑。

  △七點十五分:駛車到拜的地方,走近聖德露芝亞山峽,迎而吹來一股清風。

  △七時半:又駛車回到紮營地點;忘記了一雙鞋子。

  △八時:從洛杉機市,來了四位居士,他們都穿著毛衣禦寒,前來參加叁步一拜。

  △九時:一位名叫李察的男人,前來參加跪拜。他說:“我覺得你們洋溢一種至誠懇切的神色,我願意跟你們一起拜,可以嗎?”他曾練習過瑜伽、太極、打坐等。他送來供養,到十點他便去上斑。他是位園丁。今年春假他曾去參訪萬佛城。

  △十時半:小息;念回向偈。在路邊准備中飯。

  △十時叁刻:車子的汽油用完了,原來汽油計度器壞了。

  △十一十一時半:坐禅。

  △十一時半—十二時一刻:念供養,吃中飯。此時路上一個男人,畢恭畢敬地走上來,拱手作揖,供養一包水果和紅玫瑰。

  △下午一-二時:詠觀音贊,大悲咒;恒實翻譯華嚴經的兜率天宮品。

  △二-六時:叁步一拜。拜完了,便駛車回到紮營的地方。行車時,我似乎“入了定”,心裏正盤算如何將供養食物運回萬佛城。在高速公路上,我看到一支小烏龜,它伸長脖子,好像很迷惑困窘地四處張望。當我清醒過來,要去救它的時候,已經太晚了。我把車子轉過來,還未來得及救它,只見迎面來了一輛巨大的粉紅色房車,把它輾得粉碎。我的肝髒一陣絞痛痙攣,深深痛惜小烏龜的死亡。差之毫厘,謬之千裏。若不是我精神恍惚,還可以及時搶救這小動物。可是我打了妄想,“入了定”,晚了幾秒鍾,卻斷送一條生命。

  △叁時:一個男人,走過交通堵塞的馬路,送來供養。他說:“我從來不曉得加州有一個萬佛城,我願意支援你們”

  △四時:在國立監獄的門前,一個女人向我們走來,恭敬地供養一卷福利糧票(美國政府發給貧民的補助)。她說:“請你替我的丈夫祈禱好嗎?他在牢裏。願主祝福你們!”

  △五時半:過路的車子裏有人嚷道:“你們這些混蛋,快給我滾!”

  △五時叁刻:一個男人,沿著公路旁的峭壁,朝我們走來。路又滑又崎岖,他差點摔了交,仍舊走上來供養金錢,然後說:“若有誠心,即使是狗的牙齒也會放光。”

  △六時:回向功德,叁皈依,禮拜上人。

  △六時半-七時半:坐禅。

  △七時半-八時半:念彌陀經、佛號;恒實翻譯華嚴經。

  △八時半-九時半:小睡。

  △九時半-十時半:練少林拳腳、運氣。

  *十時半-十一時一刻:念楞嚴咒、頂禮曆代祖師。

  △十一時一刻-十二時半:坐禅、閱讀萬佛城雜志。

  △十二時半:吹熄油燈,樹上的枭鳥“嗚嗚”低嗚,我隨即入睡

  弟子 果廷頂禮

  恒實

  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和諧市

  師父上人慈鑒:

  我們到了和諧市,這是僅有十八個人的小鎮。每天跪拜而行,但見四周山巒青翠,天空蔚藍,晨霧越來越濃。附近一帶的山地,還有響尾蛇。星期日,恒朝確實見到一支美洲豹。

  近日來,弟子知道的越來越少。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每天只采摘路旁的野菜充饑。在路邊采食野菜,正如受佛法的洗禮一樣,全靠緣法,不是用金錢買來的。從前,我不知道“一切唯心造”的涵意,整日心猿意馬往外賓士。到了現在我才領會如來藏性,不外自心,只要揭除情識的障幕,自性便全顯,了了分明。在路旁采野菜也是一樣。我們不會過分貪心,只要認清楚五、六種野菜,隨時隨地采摘一籃(但要留意小昆蟲,這也是它們的世界),洗滌幹淨,經過五分鍾的沸,便可以進食。近日來打坐時常常覺得虛火上升,正想找一些較爲苦澀的素菜來對治,碰巧我在田野裏找到蒲公英和野芥菜,煮食起來蠻合胃口。

  我們每天不斷地拜,生活越簡單,因而多年來積聚的虛僞和習氣逐漸消滅。最明顯的真理:一切有爲法,皆會殒滅。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和合而成;不管你如何保命全生,大限到來身壞命終、毛發不存。近來在美國民間興起“歸返自然”的運動,它的出發點是對的,但是走的路徑卻有偏差,在二十世紀“歸返自然”的運動裏,佛教將會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自性永恒不滅,是天下衆生與生俱來的珍寶。修道,是循著諸佛指引的路途,回複到最廣大、最“自然”的自性園地的法門。這是超越感官經驗的一種精神境界,別有一番風光。我們想就路還家,領略這種本地風光,必須回光反照。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即指此而言。上人在水鏡回天錄上形容的菩提樹,是在心地上栽培的。

  品種:覺悟 性能:玄妙

  産地:一切衆生的真心裏 時節:永恒

  描寫:參看華嚴經,妙不可言。

  我們的老爺車,不是一輛普通的車子。它是護法天龍的化身,誠心來護衛叁步一拜的我們。在某個月白風清的晚上,我不經意的看去,這輛車子簡直像一條龍!本來這車子早應壞了,但它要堅持到底。今年二月初,有一天大雨滂沱,雷電交加,車子不能發動,只好把它停在路邊。附近加油站的修理技工,想盡辦法,也未能把車子修好。我們只好留在附近拜。那天早上,我們本來打算開車到摩洛灣,找家洗衣店來烘幹衣服。但是後來不得不改變計劃。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忽然間,一部藍色的車子在我們身旁停下--原來是果才(駐萬佛城的藝術家),車子裏還有叁尊金黃色的佛像。他預備載我們一齊到洛杉矶金輪寺去。如果恒朝和我去了洗衣店,果才便沒法子找到我們。好吧!再試試車子。一發動引擎,車子毫無困難地開動了!

  果才說:“你的意思,是說那車子早知道我會到這兒來,于是故意不肯發動?”

  還有什麼方法來解釋呢?世間上奇妙的事情多著哩!一切玄妙,源于心頭的一個靈字。太不可思議了,南無阿彌陀佛!

  弟子 果真頂禮

  恒朝

  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叁日 摩洛灣

  師父上人慈鑒:

  今晨弟子寫了一篇短文,題目是“美國的佛教,摩洛灣的寫照”:

  美國的國民,是由世界各地民族組合而成的。他們都有共同的抱負--改過自新,從頭開始,開創新天地。他們一同來到新大陸,甯可離鄉背井,割愛辭親,找尋失落了的人間淨土。他們都懷有壯志和理想。時至今日,美國人民仍然抱著這種熱誠來開創自己的命運,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來建造人間的天國樂園。

  可是一直到現在,他們尚未找到天國樂園。其中一個原因,是找錯了地方。這情形好比法華經裏的富家子,離家出走。在他尚未離家以前,他的爹娘早已預料孩兒會飽經窮困饑寒,于是特地在他的衣裳裏縫了一粒無價的摩尼寶珠。這個兒子在外地飄泊,窮困潦倒,但他忘記了衣裏所藏的如意寶珠。價值連城的自家寶藏,不知利用,因而徒受饑寒之苦。

  美國人都像這個富家子:我們住在家裏日久生厭,便跑出來找自由。一味找尋更多、更大、更完美的事物;一味追求名利、跑車、房車等等,日新月異的新刺激。結果是徒勞無功--在世界上第一個富強的國家裏卻找不到極樂世界。物質的充裕,並未給人類帶來安息和自由。我們仍舊整日汲汲遑遑,莫知所適;我們的情緒要比二百年前開國時期更爲低落。我們越向外追求,離家便越遠,失落也越甚;

  差之毫厘,謬之千裏。

  目前,我們住在摩洛灣。這地方是典型美國人民的寫照;這個寫照,也很清晰地闡明佛教爲何能在美國萌芽生長。

  維真妮亞和約翰.麥更西夫婦,有四個小孩,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家庭。夫婦倆都是大學畢業生,起初在帕沙第納(加州西南部富裕的住宅區)定居,過著豐裕的物質生活。

  “那時候我們的欲海難填,我們不只要擁有彩色電視,而且還要追求其他的物質享受,欲望無窮,永不滿足”維真妮亞追憶當時的情況說。

  他們的經濟,日漸寬裕,然而內心卻日感空虛。這種空虛,不是物質享受所能彌補的。于是,在全家商議下,他們決定把彩色電視機、豪華汽車等等賣掉,然後買回來一輛老爺車,搬到山上去,住了叁年。

  維真妮亞繼續說:“這叁年來,我學會了節省,橡皮筋也不肯浪費,好像回複到純樸無華的幼稚園裏的生活。”

  可是,孩子需要上學。于是,他們搬到摩洛灣來,覺得這個地方清幽恬靜,沒鬧市的喧囂。

  不久,石油公司在此地開建寵大的工廠,地産驟然漲價,建築公司日夜督建,摩洛灣的人口頓時增加,而種種麻煩也紛至沓來,令人應接不暇。高速公路,日漸擁擠;從前是個安甯的小鎮,現在大部分的學生都犯了吸毒的毛病。

  維真妮亞又說:“我們都有點憂慮,我的孩子,是好孩子,但是,當毒品普遍流布于學府之間,教我們那能不擔心呢?”

  麥更西夫婦從叁藩市報章上閱到萬佛城的消息,又見到我們倆叁步一拜,于是,他們在當地發起擁護萬佛城的運動。當地居民,每天送來電油、食物、水等。我向他們解釋,僧團是“福田”,在家人供養叁寶,栽培福德。他們供養的物件,不是恒朝和我,而是通過我們,供養十方常住叁寶。

  “這個方法很好啊!”維真妮亞說,“就像栽種子一樣。我了解的不多,但聯想到萬佛城——這麼多快樂的面孔,肥沃的田園,堅固的建築物,我們的布施心自然被喚醒了。”她興高采烈的說。我爲她略釋五戒。她說:“美國人若願意行持五戒,世上的毛病就少了很多,對不對?”

  奇裏夫和維姬,是一對年輕夫婦,住在摩洛灣一所高價而擠迫的公寓式樓房裏。他們的生活並不安樂。

  “我們…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