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P22

  ..續本文上一頁。”

  雖然,從某個角度來看,這種自治的修持好像怪難受;但公路上的壓力,正是我們需要的刺激,好不容易才磨掉積聚巳久的習氣毛病。這話聽起來像一個苦澀的經驗嗎?我不以爲然。能夠籍此減輕我的執著,弟子是多麼感激。上人說:“全世界的毛病,源于一個自我。如果沒有一個我,誰在不高興?誰覺得痛苦?自我是一個幻像,你應該忘了它。果真!還是快點死了好些。”

  這是良醫的忠告,把我們的舊傷連繃帶一齊扯掉了。淨土皆出于衆生的心念。世界上的好與壞,實際由我們的思想斷定。意念消淨時,人人受益,災難也會隨之消滅。思想汙穢時,人人受苦,而禍害也隨即降臨。

  上人常勸我們,應“現身說法,利樂衆生”。我開始明白由真心說出來的話比任何言辭響亮得多。如果心裏在說正法,口裏的言辭也會宣說正法。我從前不大了解一這道理——根本沒有地方隱藏,也無法掩飾我們人的過失及妄心。昨天我正拚命地打吃東西的妄想。今天剛巧一輛校車經過,那司機居然下車,帶來一包食物。他說:“你這樣子簡直像餓慌了一樣。”一個巴士司機,在公路上行駛五十哩的速度,又載著一班喧鬧的小孩子——居然也能聽到我的妄想!

  “說法”則是以身、語、意持戒。“現身說法”即是息滅所有的貪心、嗔心、無恥心,而拿出慈、悲、喜、舍心來施與一切衆生,“利樂衆生”就是消滅所有的自私貪欲。現在,我需要清淨心思及降伏妄想,這才是說法的正途。

  上人,您曾問我們有否碰見動物?奇怪,我們就立刻遇上一些毒蛇及毒蜘蛛。幾晚前,我們正預備坐禅,又有一條銀灰色的狐狸來窺探我們。

  還有另外一件怪事:有一天早上當我們在寂靜的公路上拜時,幾十裏的周圍了無人煙,也沒有屋宇及汽車的蹤迹。突然地從岩石、山與海之間,出現一個女人。她朝我們這邊走過來,身上穿著奇異的新衣服,腳上著名貴的皮鞋。她手中拿著一技長莖的花,走到我們身邊只說了一句“哈羅!”我們只管頂禮,她就離開了。對于她的來龍去脈,我一點也不知道。往往事情不只表面這麼簡單,我們發覺:唯一的保障,就是清淨意念及信心。敬祝

  法喜充滿!

  弟子 果廷頂禮

  修行者的消息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七九年一月)

  恒實、恒朝法師著

  恒實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八日 聖德古斯市

  師父上人慈鑒:

  身爲一個出家人,有一種說不出的安樂和滿足。出家人已經放棄一切私人生活及牽挂,他的家是四海,他的伴侶是千方衆生,他的皈依處是至淨無私的“無上福田僧”。世上還有比這個更圓滿、更快樂的使命嗎?幾個星期前,我目睹一項微妙精彩的“人生特寫”故事,我把它稱爲“出家人遇到激烈分子”:

  我們在聖德古斯拜時,從附近的大學,有位報章記者,來訪問恒朝。她被我們的行願所感動;她發覺我們一路上所用的衣物、食糧等,都是由路人發心供養,覺得甚爲驚訝。訪問完畢,她自己也帶來一點東西,供養叁寶。“我覺得你們所做的,非常偉大。”她說。

  第二天,當我們正在叩拜時,這位記者又出現了。但今天她的樣子很尴尬,充滿歉意。在她身旁站著另外一個學生,面上滿懷著敵意。“真對不起,但我還要問你們一些問題。”她呐呐地說。這些問題,完全在政治及經濟的範圍內,充滿了政治術語,及時下流行的一套詭辯。很明顯地,這位記者在她同學的批評及慫恿下,被迫得來再次訪問我們。

  這位同學把佛教徒形容成社會的寄生蟲,把叁步一拜視爲高層階級裏一種奢侈輕浮的遊戲。只有白人社會的資産階級,才可以玩這一套遊戲。

  這班激烈份子找錯了物件。恒朝的回答.令他們張口結舌。那記者是歡喜得說不出話來,而激烈份子被他辯得目瞪口呆。恒朝並不是一個對政治一竅不通的人。他對美國當代的政治遊戲摸得頂純熟。在他未出家之前,是美國維斯慶辛大學曆史系,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這是一間水准很高的大學。他成長的時期,正逢六十年代,飽嘗學生反抗戰爭、和平示威,及當時社會上所出現五花八門的花樣兒。對政治他絕不是門外漢。後來,他灰心了,感到政治不能徹底解決世界問題,才轉身來研究佛法。在佛法裏,他找到究竟拔除衆生苦的方法,才毅然放棄一切,出家辦道。

  以下是激烈份子與出家人對答的精粹:

  問:法界佛教總會的會員,是由什麼民族及階層的人士組織而成?

  答:我們來自“一切衆生”的等級。法界佛教總會是國際性的。佛法超越一切階層、種族、性別、年齡、國籍、經濟背景等等。佛法是以心傳心的法門,是衆生教、心教。它回複到原本無等級分別的自性上。

  問: 你怎樣可以逃避這些等級的區別?

  答:“一切唯心造”。如果你堅持要把世界劃分成貧對富,黑對白,有對無的話,世界也會變成如此。但是,稍微把目光轉移到右面兩寸或左面兩寸,你的感受已經截然不同。如果再把目光放得更遠大,包含整個圈子,你會發覺佛教是渾通圓融,遍照寰宇,如環無端。

  問:你們怎可以在這兒自自在在的朝聖?第叁世界的人,就力不足以享受這種特權。他們要面對更基本、更切身的問題,如怎樣填飽肚子。你們這種朝聖,僅能在一個豐衣足食的國家裏行得通。肚子飽了才可以坐在那兒,夢想出世的超逸,對嗎?

  答:一個真正了解人類的人,絕不會臆斷,說某一個人或某一個團體,在生命中唯一的目標就是填飽肚子。這只不過是某些政治份子采用的話幌子而已。第叁世界的人也是人,他們也研究生死的問題和他們本身的何去何從。這是每個衆生都思惟的問題。我們最近到了亞洲弘法訪問,路過不少貧闾陋巷、窮鄉僻壤的地方;這才是名符其實的第叁世界!但當地人民對佛法,卻出乎意料的愛戴歡喜,那份熱忱,與美國任何地區沒有兩樣。爲什麼有這樣的反應?因爲佛教是以心傳心的語言;每個衆生在心底中都認識佛法。它超越了“填飽肚子”這個膚淺的想法。佛法是我們本來家鄉。其他所有的事物,均是皮毛,虛幻不真。

  問:但是,你們如何促進世界生産?像軟骨的寄生蟲,躺在寺廟裏,真的能幫助他人嗎?

  答:在金山寺、國際譯經學院及萬佛城的四衆弟子,對世界的受苦衆生,有切心的關懷。但我們相信:“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不只是在口頭上說說,而是躬行實踐。我們有很多修行者,都是日中一食,有很多在家人甚至日食一缽。爲什麼呢?因爲在這個世界裏有很多人不夠吃。我們節省自己的食糧,息滅自己的貪心,無形中就促進了生産。

  並且,我們絕不攀緣。寺上的食用,全是由教友自願發心供養,公家也不會把錢花在買菜上。我們吃的蔬菜,一部份是自己菜園種的,一部份是從菜市場攤販上,別人不要的菜——我們把它撿回來,洗幹淨,便可以吃。我們所吃的,是美國人丟掉的垃圾。公家的錢,都用來建立道場、學校,或翻印經書。沒有人儲蓄私人財物,完全歸公家管理。我們所穿的衣服,也不是買來的,都利用他人丟了的廢物,也不注重新式時髦的花樣.在我們的道場裏,你找不到豪華的家具或“水床”。多數的出家人,及很多在家居士晚上也坐著睡,不躺下來,這叫做“不倒單”。出家人的宿舍,也不開暖爐,因爲大家甯可忍耐寒冷,好鍛煉身心,用功修行。

  我們不求名、不求利,沒有私人的生活或交際。僧尼都是嚴持戒律,潔身自愛。這是消除自私愛染的好方法。我們提倡真正的革命,從心地[方寸]開始。金山寺有叁大“宗旨”曰:

  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抱定我們叁大宗旨。

  舍命爲佛事,造命爲本事,革命爲僧事。

  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師一脈心傳。

  實在地履行這些宗旨,就是真正幫助第叁世界一切衆生。不要以爲,單向人類供應美國富裕的物資,便可以解決世界的問題。反過來說更應該把大家目前擁有的福報,鑄成無量功德,勤奮不懈,耕耘自性的園地,所己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啊!

  佛陀說,世界如此汙濁的原因,是因爲我們的心是汙濁。要洗滌世界塵垢,先要洗滌自心。不須要替別人洗衣服,佛教徒應該先把自己肮髒的衣服洗幹淨。世界上的毛病,源于自私自利。而佛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摒棄一切私欲,饒益一切衆生。

  如果你沒有其他的問題,我現在要繼續“叁步一拜”了。

  恒朝說畢,也結束了這次的訪問。

  星期日,恒朝把他的遭遇告訴我,然後說:“如果時間允許,我原本可以解釋詳細一點,但那天不是時候。我本來可以解釋慈悲及因果循環的兩個道理。從前,我懷有同樣的崇物觀念,及分歧性的政治思想。但慈悲及因果報應的兩個道理,大大地擴展我的心量,使我茅塞頓開。以前我的思想範圍非常狹窄,純粹把自己鎖到理論的樊籠裏。物質主義是單面性的,它只把世界劃分,而建立在鬥爭上。無論你從那一面來看——資本主義都是“死巷”,都是舍本逐末。人類不是只謀兩餐溫飽,或者只懂得貪求財物,那麼的簡單。”

  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我把自己的思想改變過來。我扪心自問,發覺自心內除了爲自己的利益著想外,還有其他的期望。我怎可以壟斷,所有衆生,只存著自私自利的心?佛教的基礎是慈悲喜舍,它包容一切衆生,巨細無遺;而階級鬥爭和分歧政策,卻是小器而充滿嗔恚。

  我們的上人,對階級有何看法?他說:

  “所有衆生都是我的家人,宇宙是我的身體,虛空是我的大學,我的名字了無形象,慈悲喜舍是我的功用。”

  當你領略這種真理,你還有暇在鬥爭的牛角尖中打轉嗎?還要替別人洗衣服嗎?

  “因果”,能斷定我們居住的國土。如果你不好好地修功立德,就算你有多大的福報,今生就可能失掉。就算不是今生,來世也會短缺。因果循環,才是操縱物質領域的規律呀!

  西方激烈份子的政治立場,其實包含極度的貢高…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