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P31

  ..續本文上一頁懼,不把恐懼投射到他人身上,更不追求自我的利益,世界便立刻變成快樂的處所。

  導師的訓誨,賜予我堅信的力量,

  力量助我笃實踐履,

  勇氣消滅我的恐懼,

  布施自己,獲得快慰。

  當天,我陶醉在喜悅中,身心裏重重陰霾都被掃除淨盡了。慈悲源于布施,布施愈多,慈悲愈能增長。一念慈悲,會使你願意分擔別人的煩惱憂患。自性本具的慈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諸布施中法布施最爲殊勝,因爲它能予人最高的快樂。出家修道,是最大的慈悲,因爲你可以永恒不斷布施佛法,拔濟含識。

  在叁步一拜途中,我每次跪拜心裏都默念“南無華嚴海會佛菩薩”、“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每一跪拜,都緊接著念兩次佛號,一次菩薩號。單是默念聖號,也具足法施的功德,因其能使人心、佛性、宇宙,叁者溶彙一體,圓融無礙,充滿喜悅。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到無求處便無憂。”

  “知足常樂,能忍自安。”

  把自我的妄想,完全掃除,一念不生,是真快樂。華嚴經上又說:

  “菩薩發願,令一切衆生悉能圓滿說佛菩提道,常樂最上法施。”

  那一天早上,有許多佛友,一起來叁步一拜,“現身說法”。在公路上,有七位佛弟子,進修佛菩提道,令人稱羨。

  “菩薩修布施行,令一切衆生皆歡喜。”我的內心,不停地微笑。

  修行,是布施;

  布施能生歡喜心,

  歡喜能生慈悲心,

  慈悲心,助我們修行。

  那天過後,又怎樣呢?那個境界還在延續嗎?沒有。是一個境界,而境界源于自心,像氣候一樣,瞬息萬變,不可捉摸。境界來得很自然,我沒有祈求或期望它的來臨,境界走了之後我沒有執取。我承認,那是我二十九年來最快樂的一天。直至我把自己全部布施,我還會被煩惱急流沖激,有時煩惱,有時喜悅。我不願意如此下去,但我也沒有其他期待。我只願意一心一意地修道,學習布施,願意與經典的精神密息相通,合爲一體。

  “菩薩于念念中,增長圓滿布施行。”

  —華嚴經—

  弟子 果真頂禮

  恒朝

  一九七九年四月 士丁辰海灘附近

  師父上人慈鑒:

  我的志願日趨堅固,每天我所遇到的障礙、魔鬼,令我們更加安穩快樂。昨天,我跟一個“疑惑魔”糾纏良久。內心招外魔,與外境無涉及,後來明白了這個道理。弟子乃依止上人的光明,和自己的願力,結果降伏了魔軍。今天,世界似乎有很大的轉變,但是實際說來,世界沒有改變,改變的是我的心。

  卸下疑惑的重擔,有如漫天風雨後天開雲齊,重睹光明。此時萬裏無雲,一夕風月。我出家已經兩年,而唯一的道場,便是我的心地。

  所謂“直心是道場”。去年在香港(法界佛教總會訪問亞洲),我們一團人爬上崎岖的山路,將要到達西樂園(上人在筲箕灣馬山屯創立的道場),上人便說了如上的一句話。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腦海裏。今天,我仿佛又回到西樂園,像回到老家一樣。西樂園,清幽雅靜,是出于汙泥而不染的白蓮。在簡陋的崖穴裏,那竹籬茅舍,青苔斑駁,花木扶疏,甚爲超塵絕俗。好一個清淨道場。

  我的道場,即是我的心,也應該如此樸實無華。最重要的,是摒除嫉妒、驕慢、煩惱,腳踏實地,圓滿人道。目前,我唯一的工作,是清淨自心,打掃汙垢,做一個“無心道人”。對于過去、現在、未來,一念不生,也不存人、我、衆生、壽者四相之想。只要我依循自然的規律,隨順世緣,在塵出塵,依教奉行,一切皆會如意。

  我覺得自己從“零”開始,在浩浩無垠的荒野裏,建設新道埸。于念念中,降伏貪嗔癡,克己複禮,每一步要腳踏實地,真之又真。掃一切相,離一切法,“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最難的,是專心一意地跪拜。在曠野中餐風露宿,忍受諸苦,以便抵償往日所過金絲籠式的安閑生活時所結的業債。依順自然的旋律,就是持清淨戒,攝守身心。很明顯的,外面一無所有,而一切唯心所現。我老早遺忘了心地的道場,讓它野草業生,槁蓬匝地。西樂園,是我的心。十法界不離當念。如果我不好好地照顧這個道場,我究竟在修什麼?

  “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每當我思念華嚴經這句偈頌,我心裏便想:“經文說得真實不虛,但我從那兒開始呢?”

  次日,我便領悟到一個境界,令我了解,叁世諸佛,的確是唯心所造。自心是覺地,我應該從心地上做起。

  華嚴經又說:

  “菩薩圓滿去諸佛平等性,成就未來諸佛平等性,安住現在諸佛平等性。行于過去諸佛境界,安住未來諸佛境界,住于現在諸佛境界。證獲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善根,圓滿叁世諸佛種性。住于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所行,恒順叁世諸佛境界。”

  上個月,上人路過訪問,特別告訴我說:“明天是觀音聖誕,今晚在萬佛城的道場裏灑淨,開始打觀音七。你們大概很想念萬佛城吧!不要憂慮,每天叁步一拜,每天都是觀音七。每天你們都在萬佛城。”

  直心,就是萬佛城。當你有坦率誠懇的道心,無論到那兒去,你都在萬佛城。如果你的心是纡曲不直的,處身萬佛城,也等如外身廢墟一樣。

  弟子 果廷頂禮

  恒實

  一九七九年四月 加州海岸

  師父上人慈鑒:

  “言詞虛妄狡辯多,寶貴精神可成佛,

  夢中止語無所念,覺後原來一字沒。”

  這是上人在柏西域市贈弟子的偈頌。我的法名是果真,因爲我一向是個撒謊的人。

  我的口業很重,自從開始回光返照,反求諸己之後,才知道自己打妄語的習氣,簡直是徹入骨髓。

  華嚴經說:

  “菩薩學叁世諸佛真實語……得叁世諸佛無二語。”

  —華嚴經十行品—

  這兩個星期內,我曾對恒朝寫了幾張便條,每一次都引起他的誤解。這樣麻煩就多了,必須重新解釋一番。我的“護法”不相信我的話!這是往昔撒謊的業報,我發願不再寫便條——“原來一字沒”。

  當我更深一步地回光返照,我明白得更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不是把舌頭割斷了,而是把自我消滅,摒除“打妄語”的根本毛病。

  “上人,爲什麼會打妄語?”我問。

  “因爲他要顯長藏拙,所以便打妄語。你看是不是這樣?”上人回答。

  我明白: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向自己撒謊。老實說,連我也不相信我自己,我的心很不老實。

  “言詞虛妄狡辯多。”

  從早到晚,爲了自己的利益盤算,我的心變成纡曲不直。在我腦海裏,絮絮不休的言詞,來去穿插,沒有半點真誠。我不可以永遠爲自己找借口,無慚愧地欺騙下去。現在,我們正在湖邊拜,而我所寫下來的文字,有如飕飕風聲,毫不實際。

  上個月,某一次打坐的時候,我曾經在心裏問上人:“師父,弟子什麼時候才可以成佛?”

  上人也在我的耳邊默默地回答:“你什麼時候才會老實起來,不再跟自己說謊?”

  要淨化一個撒謊者的罪業,唯有恒守信心,嚴持戒律,克己複禮,不再自私自利。還要一心學習,不能絲毫苟且。把自己的善德,供養諸佛,回向予一切衆生。把染汙的自我,打回虛空,因爲自我從虛空而生,沒有半點真實。

  難怪直到目前,“自我”還控製我的生命。因爲我沒有足夠的善根去淨化它,沒有足夠的道德來感化自性裏的衆生。當我全心信仰“真我”的時候,我的言語也變成真實。

  怎樣去行呢?“寶貴精神可成佛,夢中止語無所念。”即是要修行!不要在言詞的窠巢中作活計,言詞是毛病。我要發掘自性的法寶;堅固金剛王寶劍,叁步一拜,和至淨不退轉的寶*輪。時時刻刻,要回光返照,真心忏悔。我要堅信法力的光明,把這條撒謊的舌根,轉爲“叁世諸佛不二言詞”。

  也要明白,在修行過程中,我要在汙濁的泥土裏,重新栽種健康的智慧根亥,使之發芽滋長,開花結果。我要小心耕耘,不能粗心大意。我要運用自性的智慧,隨心所欲,自在無礙,如白雲行空,舒卷自如。我要傾聽心裏的浪潮。凡事若勉強,即不是中道。這是華嚴經上所說:

  “雖複不依言語道,亦複不著無言說。”

  —十回向品—

  弟子 果真頂禮

  恒朝

  一九七九年四月 雷斯灣

  師父上人慈鑒:

  “菩薩將一切衆生經生死曠野險難之處,安隱得至薩婆若城,身及衆生不經患難,是故菩薩常應匪懈。”

  —華嚴十地品—

  每天我都吃飯、睡覺,和穿衣。這一方面,我毫不懈怠。爲什麼我要吃飯、睡覺、穿衣?因爲我要修行,不是爲了次日再吃飯、睡覺、穿衣。我所有的精力的焦點,應該集中到修行上,我應該自度度他。

  昨晚,自我反省:“你身處究竟道上,仍舊拖泥帶水,自欺欺人。你所得到的訓誨,如寶貴的明珠,萬劫難逢,然而你沒有正式履行這些訓誨。假使你要圓滿心願,度一切衆生,你必定要毫不懶惰,要真正用功和坐禅。”

  不要打妄想,最難放下的,應該把它放下。一切唯心所現,不是在外面。離妄即是覺。行住坐臥,絲毫不能苟且,要專一到極點,便可以到彼岸。何等簡單的教言,何等真實的道理!

  昨晚,正在打坐,猴子心正在掙紮,忽然,華嚴經的一段經文在我腦海裏出現:

  “心不妄取過去法,亦不貪著未來事,

  不于現在有所住,了達叁世悉空寂。”

  —十回向品—

  所有妄想,都源于叁世的觀念。當萬念歸一,非有非無,一切皆空,動靜一如。所以上人誨導致我們:

  “打坐和禮拜時要無心用道,不要想太多,一切的疑慮,讓它去好了。”

  執著呢?我思惟自己喜歡的事物、害怕的事物、想得到的東西、想舍棄的東西……東西、東西。我緊執著過去、現在、未來。“你什麼時候,才能脫下腦海裏的枷鎖?”當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華嚴經的另一段經文便浮現在腦海裏:

  “菩薩不住世法,樂出世間,知一切法皆如虛空,無所從來,不生不滅,無有真實,無所染著。”

  —十回向品—

  就是這麼簡單?這段經文足以助我歇止狂心。我不能夠像從前一…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