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兵備戰的。換言之,世人大多數具有好勇鬥狠的劣根性。
我的家庭,與軍隊的關系很密切。家裏大多數親戚們都曾在陸海空叁軍裏服役。直至一九六O年代初期,反對越戰的運動,如燎原之火擴及全美,因此人們才痛定思痛研究戰爭和誅殺的問題。當時,歌壇中流行很多反抗戰爭的歌曲,深深地啓發我的良知。如印第安女歌手BUFFY ST.MARIE所作的“宇宙的戰士”,狄倫作的“戰爭的主宰”,以及“違戰者”等,都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像。
可是感人最深,令我心弦震蕩的是由彼得、保羅、瑪利合唱的“大孟荼羅”。不知道作曲者是誰,歌裏描寫一個拒絕赴戰,甘願坐牢的青年人。終于,他在監獄裏絕食而死。歌裏說:
“在大孟荼羅(生命之輪)中流轉,
你的時間只有一刹那,
勝負由你決定,
失敗了,就要獻出你的生命。”
這個觀念對我來說,頗爲新穎,似乎蘊藏著佛教的觀點。當時我也不願意去打仗,覺得它不合理,違背仁義,我很欽佩歌裏的青年人。歌裏有一段說:
“告訴獄卒,不用供他面包和水,
他決定絕食,直至戰爭停止。
他是個犧牲者,是個預言家,是個無賴,
他在做遊戲,他不能成功,不能改變,
戰爭已綿延千萬年!”
當時,我還不知道,青年人的路徑就是菩薩道。他抗議國家互相吞噬,他抗議嗔恨,鬥爭,他抗議政府殘民自肥,大量生産殺人利器,他抗議國家及社會的壓迫。到了最後,當他需要付出代價時,他毫不猶疑,爲真理舍生。
這首歌大大地把我從迷夢中驚醒。人類只懂得自相殘殺!最先進的科學家,頻頻推出新武器,活生生的老百姓在槍林彈雨下,變成血淋淋的肉堆--多瘋狂!而戰爭已經綿延千萬年。就在舊約聖經裏的記載,該隱殺害其弟亞伯,直至二十世紀的廣島原子彈爆炸,人類甘願忍受這種無情的殺戮。但是我們永遠想像不到一切衆生針對自己,殺害別人就等于割掉自己的肢體。那個槍手並不知道,當他扣板機去殺人的時候,他實在殺害了自己的一部份。
這種刀兵水火,荼毒生靈的慘劇,究竟爲了什麼?難道人類的使命,就是互相殘殺?我閱讀上人寫的水鏡回天錄:
“靜觀叁千大千世界,惡業彌漫......造成有形與無形等等戰爭。悲矣!痛哉!”
“今時者,何時也?乃衆生將滅亡之時也。縱觀法界,國與國戰,家與家戰,人與人戰,以致引起世界大戰。古人所謂”爭地以戰,殺人盈野”。深望各國元首,當體天地好生之德,發政施仁。倘有一人被殺,如吾殺之;一人被欺,如吾欺之。時刻反省,庶不致獲罪于天,是所禱也。”
真是說得針針見血!假設把一切衆生視爲親眷,便不會去殺人。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裏,更有如下的禁戒: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矛斧鬥戰之具,及惡網羅殺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薩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況殺一切衆生,不得畜殺衆生具。若故畜者,犯輕垢罪。”
—第十畜殺具戒—
“若佛子,不得爲利養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與師相伐,殺無量衆生。而菩薩尚不得入軍中往來,況作國賊。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第十一國使戒—
佛教慈悲的座右銘,是不殺生。一個比丘曾向上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人惡意侵犯我,是否可以還手?”而上人的答覆是:
“如果你因任何原因要跟人打架爭訟,就不可以算爲我的弟子。”
鬥爭和嗔恨,是殺生和戰爭的種子。曾有人說:“佛陀教導慈悲,即是不壓迫欺淩他人。我不是你的敵人,我是你的朋友啊!”
叁步一拜尚末開始之前,上人早已叮囑我倆,要特別留心小昆蟲和螞蟻,不要傷害它們。他說:“你殺害小昆蟲之後,它們都來到我這兒控訴說:“你的弟子是個壞蛋,他犯殺戒!””
一切衆生皆是我的眷屬。一切男人是我的父親和兄弟,一切女子是我的母親和姐妹。華嚴經上說:
“遠離一切殺生,不畜刀杖,不懷怨恨,有慚有愧,仁恕具足。于一切衆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薩尚不惡心惱諸衆生,何況于他起衆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殺害。”
—第二離垢地—
孝道是慈悲的根本。先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每天的考驗中,發覺自己還有很多殺人的習氣。即使是默默在心裏爭訟,也不配稱爲佛陀的弟子。人爲什麼殺生?因爲往昔曾殺生。業果循環不息,習氣不容易洗滌。殺生的果報是多病和夭折,因果是絲毫不爽的。華嚴第二地上說:
“殺生之罪,能令衆生墮于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吾人若不及早覺醒,戒除殺因殺緣殺法殺業等,絕難挽回浩劫,而獲安樂。......觀夫現代科學武器,日新月異,雖雲進化,不啻進毒。以人命爲兒戲試驗品,以強權滿足私欲。”
—水鏡回天錄—
上個月,路人曾向我們飛擲一個啤酒瓶,把車子的窗門打碎了。那是我對恒朝嗔惱的反應。這種嗔恨,好比原子彈,根源是一樣,程度不同而已。叁步一拜,令我體會到,唯有以身作則,躬行實踐,才能促進世界和平。我們的思想,直接影響全世界。假設我還抱著孩童時候“殺匪徒”的觀念,那麼我與一般戰士,和發明武器的科學家,沒有分別。
修道最究竟的目的,是消滅貪、嗔、癡,勤修戒定慧,並且協助一切衆生成佛。正如上人說:
“何不思洗滌身心,刷新積垢,痛改前非,生大慚愧,創造新生命,作一充滿活力之新偉人,爲法界衆生立功,爲萬國同胞立德,爲天下蒼生立箴規。所謂慈祥代天宣化,忠孝爲國教民。”
—水鏡回天錄—
這個世上的人類,都歡喜武器。可是,佛教已降臨美國,我們要學習培育慈悲仁愛的精神。佛教是人教、是衆生教、是心教。“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皆堪做佛。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我們拜,願一切衆生皆成佛道!
弟子 果真頂禮
恒朝
一九七九年七月十六日 海洋灣
“郊外的十字路口”
師父上人慈鑒:
今天是星期日下午,我們在海洋灣拜。這是第一號公路旁的一個小鎮,鎮裏有一個小型加油站、一間雜貨店、一座倉庫,以及幾椽茅舍。在雜貨店門前,一群青年人叁叁兩兩坐在樹蔭下的藤椅上,有的靠著他們的汽車和摩托車,在喝啤酒、吸煙、聊天。看上去是很熱鬧,其實他們悶得發慌。那股悶氣在空中徘徊蕩漾,有如早晨的濃霧,曆久不散。他們都有家,卻都不願意回家。他們的心,有如迷途的羔羊一樣傍徨無依;我了解這些人的心態,他們與我原是來自同一個大家庭的。
華嚴經上說:
“菩薩見諸衆生孤獨無依,生哀愍心。”
—十地品第叁發光地—
我們繞了一個彎,碰見兩個年輕人,他們開始戲弄讪笑恒實和我。其中一個身形骠悍的青年叫波比,身穿厚重的黑色皮外套,臉上蓄著胡子,他在雜貨店門前,釘上叁步一拜的新聞告示,同時對其他的人說:
“不要亂講話!不要打擾這兩個人,他們幹得很起勁,發大善心。”
“可是,他們很奇怪,太保守了,連啤酒也不喝......真掃興!”其中一個青年人接著說。
“假使你在路上拜了兩年多,你也會大大地改變哩!”
“兩年,這樣拜兩年?!”兩青年人難以置信。
“對啊!並且,他們是爲所的有人類拜。不簡單哩!所以不准你們搗蛋!”
“好吧,波比!就聽你的!”
于是,一群青年人都靜下來,悄悄地看著我們拜。
一輛巴士駛到雜貨店門前,波比連忙從他的摩托車上下來,前去指揮交通,好讓巴士停車。這條路很窄,來往的車輛又多。青年人又開始喧嘩嘻笑,企圖引起騷亂。波比大聲地命令;“不要沒有禮貌,對人客氣一點!”
于是,青年人又靜下來。
有位法師從巴士裏走出來。原來,一群信徒從萬佛城出發,前來探望我們,並且送來供養。
在郊區小村落的路口上,有無量數的衆生,來自無量數不同的世界,熙熙攘攘。在這巴士上,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他們都是思想純正,性格爽朗的青年人。在路邊的是兩個叁步一拜的出家人;在外面,擴音筒裏大聲地播唱滾石樂隊的流行歌曲;還有那些心靈孤寂的小夥子,他們說:“不要回家吧!坐久一點,我請大家喝啤酒!”
所有人類都是同一體性,彼此息息相關的。痛苦與快樂。凡庸和聖賢,清淨和汙染,解脫和纏縛,都在郊外的公路交界處,交織成一片。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本具有同一法性。外表的差別,無非是幻影,不值重視。諸法實相,是無二無疑,融會貫通的。
“一切法皆如,諸佛境亦然,及至無一法,如中有生滅。衆生妄分別,是佛是世界,了達法性者,無佛無世界。”
—華嚴經兜率宮中偈贊品—
我們一心跪拜,妄念不生,宇宙萬有,便融爲一體。佛教在美國出現,只是人類故事中的一個小插曲;一切衆生都要返本還源,回到自性上的萬佛城,因此佛教能順理成章的在美國發芽生根成長茁壯。世人多麼奇怪!房子和柵欄,窗戶和汽車,硬要分出個“你”,“我”,和“我所”。可是,無論我們怎樣分別,我們的本源不容分割。一切衆生本是同根所生,彼此息息相關,牽一發而動全身。沒有人能夠截斷衆生之間本然密切的連系,正如鐵絲網不能阻塞空氣流通;橋梁,不能妨礙河水流過是一樣的道理。
佛法能打破一切由妄想執著造成的柵欄和牆垣。到底你是誰?我是誰?過去、現在、未來,又到那兒去了?生死,只是假名詞。當然,說起來容易,但必須去身體力行才有效用。
今天,我更加體會到一切衆生的平等性。在這個小鎮上,外表上看我們雖然各有不同的面孔,其實只不過是各戴了一個假面具罷了。面具的後邊,還有一個沒有顔色、輪廓,不落形迹、領域的真面孔。我心裏想:“拜的不僅是兩個出家人,而是所有衆生,彼此只有一個心。我們沒有與這個一心分離,這個一心也不會把我們舍棄。”
這個面孔,就是佛陀的面…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