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P42

  ..續本文上一頁們學習。你知道嗎?外邊有很多人,他們的處境不佳,孤陋寡聞,好像躲在林森裏一樣不見天日,然而他們急切的追尋,默默地等待,渴望獲得究竟的解脫......”

  每一位菩薩都要發四宏誓願。就算末法時代,也是勇往直前,毫不懈怠。他永遠不去渡假:

  “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有些人說:“世界和平?了不可得。消災解殃?簡直是說夢話!”

  愈是不可能,愈是要去試一試!

  或者,他們又說:“社會和家庭的組織,逐漸解體,世界混亂人心惶惶。”正因爲這個原因,佛教才應該大行其道,拯救世人!就是因爲衆生太苦了,諸佛才出與于世。故六祖曾經說:“佛法難起。”

  假設人人都開悟了,已能離苦得樂,誰還需要佛法呢?法,就是藥。我們愈是創钜痛深,我們愈需要法藥的治療。

  可是有許多人會說泄氣話,諸如:“這是末法時代,不管你怎樣用功,終歸無效。你這樣幹太愚笨了,不管你做什麼,總是一無所獲白費心力。”

  但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愈不可能嗎?愈要努力!爲什麼?因爲我們愚蠢才有排除萬難,锲而不舍的精神。當前世局之所以岌岌可危,就是因爲太多聰明的禍國殃民,危害社會,做出傷天害理、損人利己的事情,因而橫逆和災難業生。假若一個人雖愚癡但他志向堅固,認定一個目標勇往前進,不避險難,百折不回,不謀己利,不怕吃虧——最後終會獲得豐碩的成果。如此則世界幸甚,人類幸甚。

  于是,我反省一下:“盡管我怎樣去珍惜,去保護這個身體,究竟有什麼用處呢?無常鬼終究會來。趁著還有些時間,不如好好地利用它,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菩薩不單不怕吃苦,他還甘願奉獻他的四肢原骸、頭目腦髓、國城妻子,一切一切,來饒益衆生。他說:“沒有關系,我只願一切衆生離苦得樂,我不願意斤斤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我與萬物同一本源,休戚相關,如指與臂,利人即是利己,唯有悲天憫人時刻以衆生苦難爲念,就是同體大悲,境智不二,心物統一。我的身體與天地同根,不離自性,了悟自他無疑;就是離念大智,幻化空身,即是清淨法身。”

  “于菩薩願,未曾休息。盡一切劫,心無疲倦。于一切苦,不生厭離。一切衆魔所不能動,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具行一切菩薩苦行。修菩薩行,精勤匪懈。于大乘願,恒不退轉。”

  —華嚴經十行品第八難得行—

  菩薩爲什麼要這樣做?因爲,菩薩深知不顧衆生苦難,只顧自己的自私態度,是行不通的。一切衆生,本與法界無有分別。萬物與我爲一,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無人無我,無依無住,更無地方可以匿藏。修行,是永恒的道路。

  “譬如鑽木以出于火,火事無量,而火不滅。菩薩如是化衆生事,無有窮盡,而在世間,常住不滅。”

  —華嚴經十行品第八難得行—

  弟子 果廷頂禮

  恒朝

  一九七九年七月叁十日 海洋農場

  師父上人慈鑒:

  今天,烈日當空,熱浪滾滾。獨個兒在甯靜的公路上拜,公路兩旁的古松參天,一切顯得分外谧靜。我們保持著緩和穩定的節奏:叁步、一拜。我的生命,有如電影一樣,一幕一幕在我眼前浮現,我清晰地看出自己那兒做錯了,那兒做對了。修道的路徑,如日下當中,高高的淩駕于一切諸法之上。修道,是一切光明的泉源。

  我願報答一切父母師長的深恩。我願一切友人,同證菩提,于法自在,任連騰騰,安穩愉悅。所有衆生是我的朋友,生生世世,我們都願聚在一起,真修實證,同登彼岸。一路上有很多路人,很多動物以及其他衆生,都向我們詢問同樣的問題:“你們是笃行實踐嗎?佛道可成嗎?我們皆可作佛嗎?

  有時候,他們不用言語來問,然而,大家同樣尋找一個究竟的皈依處。

  我們是同體、一心。

  一個青年人,供養野莓子。

  “這是我今早上在雷斯灣采的野莓子。”

  他也是個老朋友,在過去世我們曾經聚首。今生,他獨個兒駕著一部老爺卡車,在上面還用繩子縛著腳踏車。我們在路上遇到無數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衆生,他們心裏也明明知道,此時此地僅是世間上夢遊的一刹那,各人都在尋找圓滿靈性的路徑。他們聽到“佛教”,聽到“出家人”,或者“一心”的名詞,在心裏立刻發出共嗚;他們面對我們如親故舊,一種默默的親切感不禁油然而生。他們爲什麼在路邊停下來?不是要來看我們,而是來看看那鏡子裏的投影,也就是他們自己的尊容。

  雖然,現在是一九七九年的夏天,然而,這個旅程艱苦遙遠,漫無止境。一切衆生都是路途上的旅客。

  在路上拜了兩年多,才知道修道,是世界上唯一有價值的,也是唯一真實的法門。最大的布施,莫如法施。今天,這個青年朋友送來野莓子,他坐在地上,默默地看著我們拜。突然,華嚴經的一段經文在我心中顯得特別真切: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衆生供養、攝受衆生供養、代衆生受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真正的布施,就是確實斷除貪嗔癡,放下覆藏和假面具,息滅嫉妒、驕慢、疑惑,也就是明心見性,找回本來面目。這是最無上、最難得的布施。

  世上每一個人,都在找尋“真實”的東西。我們到外邊去找,殊不知道這個“真實”的東西,就是我們的自性。能夠如法布施,便是做個“真實”的人。清淨安穩,少欲知足,如一泓清水。慈悲喜舍的四無量心,有如剛從天降,潔白晶瑩的雪花;而這個“一心”,好像遼闊無際的虛空,廣大無邊。所以說:“在諸世界中,最難找到的,莫如真我。”

  在山腳的一個盆地裏,新建的房舍節比林立。園地上有些人在打網球、遊泳。兩年前我們路經洛杉矶一所假日俱樂部,跟這兒的景象差不多完全一樣。世上一切景象,皆是虛妄不實,瞬息萬變,周而複始,循環不息。衆生死此生彼:舊的一代死去,新的一代接踵而來,正如網球場上的球手輪流接替,玩著同樣的遊戲,在痛苦和追尋中,往複奔走,使網球賽一場一場持續下去,無有了期。

  今生能遇到佛法,是多麼幸運的事情!我衷心喜悅,甚至在我的骨子裏邊,也深深慶幸這個良機。逐漸地,回想起做一個“真人”的曆程有點不寒而栗。我在黑暗摸索許久,最後才走上正確的路途。自自然然地我們學會布施,有如天空普降甘露滋養萬物。一步一步,我們學會作而無作,行而無行的玄妙。

  經過整天的叩拜後,心裏覺得很踏實很清靜自在,不爲世間所染。叁個青年男子,背著書囊,在路旁稍歇,向我們要一點清水。其中一個問:

  “這位是誰?”他正打量上人的法相。

  另一個友善地開玩笑:“你的頭發長回來了!”

  接著,他又正經起來:“出家是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他的朋友正在端詳我們車上所貼的新聞告示,告示旁邊還挂著佛陀的聖像。然後,他擡起頭來,很肯定地說:“我想,叫他們不做出家人,更不容易!”

  真是一語道破,實獲我心。

  臨別時,他們說:“真偉大!爲大家拜,令一切衆生得到和平快樂......真好!”

  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顯示佛法無所不在,如秋空皓月,在一切衆生心湖中投影現象。菩薩道是我們自然的歸宿,雖然,這些青年人不知道,但他們也懂得如法布施:“心佛與衆生,是叁無差別。”

  衆生心就是佛,佛就是衆生。願我們共成佛道,早證究竟安樂!

  弟子 果廷頂禮

  修行者的消息

  (一九七九年八月~十月)

  恒實、恒朝法師著

  恒實

  一九七九年八月一日 海洋農場

  師父上人慈鑒:

  上人曾經在一九七叁年這樣教誨弟子:

  “如果你發了大願,就不能打妄想。假使你發了大願之後,即使打少許的妄想,也會把你的大願遮蔽了。所以不要打殺的妄想、盜的妄想、淫的妄想、妄語的妄想。”

  上人,弟子還是被舌頭牽著往地獄裏鎖。今天,我差點墮進獄裏去,使我墮落的不是我的舌頭,而是我的筆杆!

  今早,恒朝和我都感到很自在,顯得有點自滿。念早課後,彼此開始交換字條,題目是戒律。恒朝說:“能夠做一個圓滿的律師多好,嚴持戒律而神態安然,正所謂無功用道,不持而持,永遠不逾規矩!”

  就在此時,我找到機會去犯規,一旦失足,便鑄成大錯。我在便條上寫:“弘一律師多年來只穿一雙鞋子,走路很慢很慢,生怕踩到蟲子。”

  我把便條交給恒朝,在旁觀看他的反應。他沒有說什麼,于是我又故意做出一個滑稽的模樣,仿效別人緩步而行,戰戰兢兢地,生怕踩傷了昆蟲的樣子。然後我輕蔑地把手一揮,在便條上寫:“胡說!真有功夫的人不需要這樣造作!”

  意思就是:真正有道行的人,不需要著相。一個真正有德的律師,不用裝模作樣,應該自自然然。

  隨後,我們又交換其他的意見,在字條上討論袈裟的問題。我們彼此同意,持守戒律,是一個作佛弟子的最基本的條件。

  走到公路上,開始跪拜,立刻發覺自己所寫的字條和自我陶醉的態度發生作用,幾乎把我拖到地獄門頭去,因爲我已經破了許多戒律,如毀謗叁寶、毀謗正法、打妄語,兼犯了菩薩戒中的:(1)自贊毀他戒、(2) 輕慢師長戒、(3)無根謗戒、(4)慢人輕法師戒等等。

  我立刻低首下心自我忏悔,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如此放肆,如此隨便。中飯後,我又對恒朝寫了一張便條:

  “今天早上敘述有關弘一大師的故事,是犯了毀謗、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諸法的因緣。這是無量無邊罪行的淵薮,我一定要停止!我沒有資格去輕視大德高僧......太愚癡了!開這種開玩笑,有如把身體的四肢截斷!第一,我不知道那故事是否真實,只是耳聞而已。我應該明白弘一律師在戒律上的修行是精湛無疵,值得我們贊歎的。我的行爲多麼可恥,好比爲自己送葬,坐著直線快車投奔到地獄頭去。…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