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們把東西收拾好了搬回車裏,開始叁百五十裏的歸程。這班同伴,只爲了鼓勵我倆,不辭勞苦,長途跋涉,我很想說聲“多謝”,但我只能從心底裏默默感謝。
坐在上人身畔,如置身清泉,涼沁心脾。此時此際,萬念俱寂,大悲咒默默地在心裏往返萦回,有如心髒的跳動。一切都變得清晰,我的心神開朗,豪無窘迫之感,就算上人罵我、教訓我,也好像在我頭頂上灑甘露。我相信,佛在世時,在世尊的法會親聆法音,我們內心的喜悅亦不過如是。
上人伸手摩我們的頭頂,頓時覺得渾身發熱,一股電流,從頭頂沖到腳尖。上人問:“這瓜熟了沒有?”笑著用指節在我們兩個頭上輕輕敲了幾下。
那一天下午,在路上拜時,覺得輕松爽朗,飄飄欲仙。仰望晴空,只見萬裏天空中,浮著一朵大雲彩,壯似天龍,栩栩如生,在空中盤旋賓士。龍的每一部分,都剔透玲珑,尾巴、耳朵、足爪等等,配合得非常勻稱,惟妙惟肖。傍晚,看著天龍朝北去了,好像佑護著公路上駕駛的師兄弟。
在人生中,有些日子,特別難忘。而一九七七年的勞工節,將會深深地镌刻在我們腦海裏。正如華嚴公路上的由加利樹,會仃立良久,我們的願力,也恒不退轉。今生中能與不退菩薩爲伴侶,爲教增光,這一生就沒有白費了。
弟子 果真頂禮
恒朝
師父上人慈鑒:
星期日,金山寺的四衆弟子,都前來參加叁步一拜,他們每人容光煥發,和藹可親,沒有半點憂愁。每人面孔雖然各有不同,但每人的心境卻是大致相同——都是清靜無染、誠敬慈祥。啊!法友同沾法喜,其樂無窮。
你們全體前來慰問我們倆,使我們感動得流下眼淚,滴到我碗裏的面條上。
一位法師拿出一把小刀,在由加利樹上刻了一行小字,以便紀念今天的聚會。有一個過路的青年人,剛坐下來與我們共進午餐。突然,十幾位法友同時出現,令他驚奇不已。本來,他供養一個西瓜,預備與我們靜靜分享。就在此時,金山寺的法友蜂湧而至。上人用慈悲的手勢,示意請他留下來一塊用飯。他當時的感受與我相同,可以說是既驚又喜。
你們來得快,也離開得快。上人說:“沒有什麼大事情”,天際間那朵龍形的彩雲,盤旋了好幾個小時,而你們帶來的歡樂,也會在我們心裏蕩漾良久。
有一樁奇妙的事情,上人非常肯定地知道我們當天誦讀六祖壇經那段經文。也把在我心裏醞釀了好幾天的問題,逐一點破。事前我沒有跟任何人時論過,連恒實也不曉得。
“但我怎樣知道呢?”上人微笑著問。
上人慈悲願力,給恒實帶來極大的鼓舞。你們離開後,恒實的信心倍增,面上呈現出笑容,預備在公路上勇猛向前。
“但願我與我的法友,皆深入圓覺果海!”
弟子 果廷頂禮
恒朝
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
我倆拜過本鎮的中學,校門前的標語說“歡迎新同學”。一輛車子,疾馳而過,飛擲過來幾個雞蛋。恒實此時剛跪到地上,兩只雞蛋打中他的袈裟。(蛋打到地上去,卻濺濕他的袈裟。)但他無動于衷,只是慢慢地站起來,口裏念念有詞,繼續拜下去。
我們在曠野打坐。一輛車子駛過,向我們扔石頭。我們只管繼續坐,還要牢記師父的一句話:
“修行,就是不發脾氣。”
一件日趨明顯的事實:凡是我們發出去的電波,一定會反射回來。你目前所受的果報,來自你從前種下的因數。爲什麼要發脾氣?我們不能逃避果報,只好默默忍受著,並且不再招惹新麻煩。斷滅了貪嗔癡,終有一天,裏面的“珍寶”,會晶瑩閃爍。又像湖裏的水,寂而能照,照而能明。
我把車子的引擎關了,車頭燈熄掉,靜靜地走到僻靜的住宅區的一隅。(這個鎮上的規矩,晚上不准路人在車子裏睡覺。)午夜,忽然從睡中驚醒……一片嘈雜和笑罵聲。周圍都是車輛,一群青年人,正在開聯歡大會,在我們四邊,抽煙喝酒。
淩晨一點半,又醒來了。警察巡邏車的探照燈,照著我們。他們等待著,我們也等待著。五分鍾後,警察車終于離去了。
恒實
一九七七年九月九日
上個周末,在金輪寺,聆聽上人開示中道法門。刹那間,如閃電光,我心裏似有契悟。稍後,上人轉過身來問:“果真!你有什麼話要說嗎?”
此時,我掙紮已久的心坎,痙攣一陣,熱淚不覺簌簌流下。我的心,恍如打開了一扇門。我被上人的慈悲和威德,深深感動。他的力量,就是住持正法的力量,他不用絲毫造作就能化度我們反迷歸覺,改惡遷善。
佛法,是世間上最玄妙的東西。慢慢地我相信自己終有一天,能回複原本清淨。這種信心令我感到既謙卑又喜悅。同時,也深深地羞愧,暗歎自己改變得如此緩慢,這樣不成器和自私。上人不惜苦口婆心,諄諄善誘,而我只是用滿腦子的困惑、愚昧和自私去報答他。上人是大公無私、正直莊嚴的。他的光明,終于
打破我心淵裏的暗昧。此時悲喜交集,不能自禁,因而熱淚盈眶。弟子要開始新生命,從法化生——願法雨普潤叁千大千世界!
恒朝
一九七七年九月九日
清早,一蓮友夫婦和孩子把我們接回洛杉矶去,原來上人今天抵金輪寺。這是出乎意料的好消息!
在機場,當我與上人睹面相向,我內心的感觸,是前所未有的,那一種靈犀相通,心心相印的契合,超出任何親眷的感情,伸展到浩瀚遙遠的過去。在這幾秒鍾內,我感到周圍的一切,頓時消逝,面對著上人怡然微笑的面孔,我想入玄虛,沈浸在深遠而不可說的境界。上人究境是誰?如此熟稔,卻無法點破………或許,終有一天,我會明白。
恒實
一九七七年十月
師父上人慈鑒:以下是近來發生的一些境界
十月叁日:
在我生命的過程中,我經曆了很大的轉變,因此我對事物的看法截然不同了。在我的嘴巴裏、肚子裏,我嘗到修道的滋味,而我不願意放棄這個滋味。我要盡我所能,降伏這個猿猴之心。我要爲一切衆生爭取智慧、慈悲和覺悟,但要從我本身做起。我要助一切衆生離苦得樂,要與佛法契合爲一。我要效法曆代聖賢,報答諸佛之恩、父母師長之恩。上人的誓願,是要一切弟子成佛後,他才成佛。爲了圓滿上人的宏願,我必先要成佛。
我要把習氣除掉,但是集中精神,收攝心念,很不容易。稍爲分散精力,就要過很久才能恢複。吃得太多,作白日夢,在腦海裏和自己講話,向外東張西望——這一切都沒有意思,都要放下。但願如此。娑婆诃。
十月五日:
今天,我發現“返本還源”是超越言語的境界,我要把情愛之流,倒旋回到天真無邪,織塵不染的地步。童年時某些回憶,現在顯得異常清晰,有時候像親身重覆二十多年前的境界。這個境界曆久分明,有如聽錄音帶、或看電影。身體上官能的印象,都會從八識田中浮現出來。這種情形不是常常發生,間或出現,但卻足以給我們一種鼓舞。
十月七日:
看到另一個景象,自己是個純樸清淨的人,沒有半點淫欲——我的心已回複本源真性。智慧劍已從習性的汙坑裏,劈出一番新天地。長期性的毅力、願行、苦功,把淤泥化煉成金剛。但當我稍爲松懈,企圖用識心去研究這個境界之時,老毛病又出現了。我需要專心一志的拜、恒長不斷的拜,才能夠把這個境界變成現實。這是我在華嚴公路上的使命。
恒實
一九七七年十月八日
師父上人慈鑒:
剛念完晚課,誦讀華嚴經,現在可以寫信向師父請安。弟子們盼望寫信好幾天了,但時間表很緊湊,就像金山寺一樣,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衡量分配。否則會失去打坐、睡覺,或吃中飯的時間,而翌日拜起來便會出纰漏。例如今天,就不夠時間練太極拳。
在加維奧德市以南,預備朝北拜,再接上一號公路。上人,五個月前和今天,有顯著的不同。最大的轉變,是我們擁有個人的宇宙。當我們陷在泥濘裏拜,知道這是雜亂無章的妄想構成的境界。當強風把我們吹倒,當汽車不停地響喇叭,或者當一切靜止下來,骨節裏的痛楚完全消失——一切一切,我們知道應該埋怨誰,或者感謝誰。
很奇怪——每天我把妄想斬斷,滿以爲自己做得不錯。忽然“叭”的一聲,一輛油渣貨車會在我肘子四寸外按喇叭。每當我仔細反省,發覺就在那時,我正在打妄想。于是把金剛劍一揮,斬斷這個不速之客。這份工作,要念茲在茲,持續不斷。現在,要把“無念、無相、無住”的境界,打成一片,逐步邁進,自強不息。從早到晚孜孜不倦,包括早晚課及吃中飯的時候。爲什麼從前我沒有這樣做?因爲我現在正內攝其心,外抑其身,不說話,回光返照,念茲在茲,不離本位——這都需要精神集中。老實說,往昔我一向沒有拒絕貪、嗔、癡,他們是我叁個老朋友。正如上人慈悲地訓誨:
“果真!假如你有細如毫發的空隙,你也會從那兒溜出去,逃出道場。”
在叁步一拜的時候,我沒有逃避的余地。當你不能逃跑,要面對現實,你才知道自己一直沒有改變,仍舊被貪嗔癡,叁個老毛病,緊盤著翅膀,令你不能高飛。在修行之前,誰會想像到:使你輪回不息的心,也是令你解脫的心?而中間的過程,就是:遇上善知識,遵從訓誨,具足信心,選擇恰當的法門,躬行實踐。這種工作在起初會進行得很緩慢。以下的文章叫做:
電話支柱、欄杆、樹業:借假修真
按照佛教的說法,心是宇宙萬有的根源,包羅萬法。心裏還有一顆智慧的種子,叫做佛性、自性、真如實相、“零”等等。所可悲者佛性被妄塵遮蓋,無法顯現。自性,原本清淨光明,織塵不染,卻被塵勞所覆。修行,就是堅信佛性的存在,耕耘心地,開辟自性的智慧光明。
叁步一拜開始時,上人曾叮囑我:“不要打妄想!”爲什麼?因爲妄想在自性的明鏡上,蒙了一層陰影。若一念不生,回光返照,破執修真,自會慢慢消除了汙染的黑幕。
跪拜,能發動熱的能源,而戒律,能防止能源的外溢。時刻回光返照,能夠淨化火焰,倍增光明。回光返照,有多種方法,例如不說話、不張望、…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