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佛必經之路—圓滿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門願 (七)由法施引導財施的意義回歸淨土▪P2

  ..續本文上一頁聞、辟支佛、菩薩及諸佛因地修行的差別方法,而令衆生在聞法、知法、辦法下,選擇與自己根器相應的法門而修。

  (9)衆生不能因財施而得到廣辨諸法的智慧。相對的,如果我們學行法施,則能廣泛爲衆生分辨諸法,令衆生由聽法、解法、修法、得法中證果、解脫。如爲衆生分辨有漏法、無漏法、色法、無色法、有爲法、無爲法、善法、不善法、無記法、常法、無常法、有法、無法,及分辨一切諸法實相清淨、不可破、不可壞的道理。以上諸法只是略說其名相,廣說無量。(大智度論、菩薩善戒經卷四、菩薩地持經卷四、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四)

  以上僅是略談法施勝于財施的原因。並不是說因爲法施勝過財施,所以我們只要行法施,不必行財施。而是在明白法施勝于財施的道理後,更要在行財施之余,進一步兼行法施。由法施究竟之理來引導財施,才能一步步地與布施波羅蜜相應,進入“本願”—菩薩因地學布施之行的修持行列。

  7.由布施法門來分辨自己是在行入世慈悲心還是出世慈悲心?

  以財施普濟衆生,乃是一個入世菩薩行者實踐“入世慈悲心”的表現。而以法施化導衆生,則是一個出世菩薩行者實踐“出世慈悲心”的表現。爲什麼這樣說呢?

  從大乘經典中處處可見,一個初發心菩薩修學布施時,一定先從“財施”入門,因爲衆生能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必定是以自我能察覺的當務之急(如病痛與生計上的困難等現實利益所需)爲契機。布施修學的層次,也是順此而入門。但是當解決了衆生當務之急—民生困難或者是病痛所需,一定要再以“出世佛法”開導衆生,令其種下未來修學解脫及佛道的善種。

  因爲入世的財施如濟病、濟貧所施,只能暫時解決衆生當生的外在生活或生理上適時需要,並不能給予衆生做“心理及精神”上徹底的調適與根治。而且因我們塵欲心太重,在“入世心極深的情況下”,必然與“入世結緣的衆生”生生世世結下不可分割的情緣果報,而將成佛時間,指向不可思議的無量阿僧祇劫以後。

  一個菩薩行者,唯有用“出世的佛法”滋潤、開導衆生無始以來“久病”的心靈,爲自己及爲衆生指引出一條“長遠”出苦的道路,才能由初發心的入世布施修因,而進一步踏上出世“法施”的學習階段。也就是從“入世塵欲心的慈悲衆生”,提升到“不染塵欲心,以出世之心慈悲的衆生”的修學程度。而且唯有運用佛法引導衆生財施與法施俱行,以此財、法二施的功德心回向佛道,學習以出世慈悲心的心態,步入學佛的修行道路,才能真正進入與佛道相應的“布施波羅蜜”的學法正途。

  而以現在衆生的根器來說,留在這個世界,以布施法門修學出世慈悲心,真是難上加難。還是先求生淨土,再回入娑婆,力行布施法門,就有如囊中取物般的輕松自在了。

  由上所述,學佛者當可分辨自已是在行入世慈悲心,抑是出世慈悲行?至此應該甚爲明了!

  8.財施、法施圓滿成就佛道

  當一個菩薩行者握穩財施與法施的“航行心盤”,踏入“布施行”的船舫,由財施與法施的相輔行進間,必能在無盡濟渡衆生的航行中,獲得人天尊貴的富樂果報,生生世世延續出世慈悲心的法施心舵,真正做到“先以欲鈎牽,然後入佛智”—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菩薩弘法事業的度生原則。而當財施、法施具足時,就是學佛者福德與智慧圓滿成就的時候。所謂渡布施河到彼岸,至此而真正達到布施圓滿的境界—成就究竟無上的佛果。

  而一個菩薩行者,修持到何種程度,才能證明其財施、法施圓滿具足成就呢?這個問題,將在下一個願說明。

  9.本願總結—回歸淨土

  一個菩薩行者在無量劫以來,正是經過凡夫無數的最初布施發心—不淨施,而後經過善知識的指點,啓發成佛之心,醒悟不淨施的心態與果報,正是障礙佛道的逆增上緣。于是從聽聞、學習“布施”的正確發心開始,一點一滴糾正、反省、去除“不淨施”的心態。在無數劫修學與佛道相應的“布施”法門以來,從入世而出世—財施而法施,再出出世而入世—法施而財施,發大慈悲心,以身作則,實踐與成佛法門相應的布施發心;並引導衆生走向正確的成佛法門—首先修學與佛道相應的“布施之行”。因而積集了無數的福德資糧。

  當這位修廣大福的衆生聽聞佛名時,一念將聞名功德,回向淨土,必與佛力相應,臨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當其回入十方世界度衆生時,必生尊貴之家,在“續聞彌陀聖名”之際,定能蒙佛加被,啓迪其宿世福慧之心,從“感懷、學習彌陀聖德”的實踐中,啓發堅固的菩薩學法、利生行願,因利生行爲不斷,而生生世世獲得人天尊貴的果報。因人天尊貴果報不斷,而使學法、利生之行綿延不絕。

  一個菩薩行者,就是這樣從“本願”聽聞佛名的啓發中,感懷彌陀聖德,而發廣大心,在利生不斷的菩薩道上,弘揚彌陀聖德,接引衆生,稱念彌陀,修學彌陀本願思想,而在生生世世獲得人天尊貴果報的菩薩道上,續佛慧命,廣度衆生,完成與彌陀成佛行願相應的宏大悲願理想。

  而本願只是布施波羅蜜的基礎,一個初發心菩薩在力行本願所說的布施修持次第後,如何深入大菩薩的布施之行而不退轉,這是下一個願“布施圓滿願”所要說明的內容。

  

《成佛必經之路—圓滿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門願 (七)由法施引導財施的意義回歸淨土》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