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解答初學之人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疑問▪P2

  ..續本文上一頁牽(念佛的功德利益),然後入佛智」「方便導引」念佛,種下未來學佛的善因緣之意在其間。雖然過去「觀世音菩薩靈感錄中」有記載,有「冤獄之人」在牢獄中,稱念觀音聖號及誦《普門品》,他的冤獄之災,得以洗清的實例,但是終究屬于少數中特例中的特例。

  7.大乘經典經常有「因中說果」的意思是什麼?

  (1)《地藏經》中「因中說果」的經文

  什麼是「因中說果」?當知大乘經典中許多「經句」都含有「因中說果」之意。如《地藏經》中說:「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食頃之間,是人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這段經文也是「因中說果」。

  又如《地藏經》說:「閻浮衆生于此大士有大因緣,是諸衆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叁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現在殊妙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尊貴家。」這段經文,也是「因中說果」。

  又如《地藏經》說:「一切衆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這段經文,也是「因中說果」。

  爲何說「以上所舉經文」皆是「因中說果」?

  如《地藏經》說,如果有相貌醜陋又經常生病的女人,只要用像吃飯的時間(如十五分鍾至半小時至內)發恭敬心、志誠心、合掌稱念「地藏菩薩」聖號,禮拜地藏菩薩聖像,亦即至心合掌用恭敬心仰觀地藏菩薩聖像,稱念一句地藏菩薩,頂禮地藏菩薩聖像一拜,在一稱一拜間經過「十五分鍾至半小時」的時間(食頃之間),這個「志心瞻禮」地藏菩薩的醜陋又多病的女人,經過這一生後,未來世中的千萬劫中的每一世,投生在十方世界中任何人間的時候,皆是面如滿月,福相具足。

  (2)這位瞻禮地藏菩薩聖像的女人,如果後來犯下五戒,死後會不會墮落鬼道之中?

  試問:若是這個醜陋又多病的女人,在「食頃之間」「志心瞻禮」地藏菩薩聖像後,不再「念佛」及行「禮忏」,又做出「犯下五戒」的行爲(如外遇「邪淫」、墮胎等事),又在日常生活中與「子女、父母、夫妻……」等相處不好,經常爲了小事「打妄語」,傷及「一家和樂」及親朋好友之間的「和樂」,請問:這種情況下,這位犯下五戒的女人死後會不會墮入鬼道之中?

  因爲「不守五戒」便不能得人身,尤其牽涉「邪淫、墮胎、殺生之事」,如果這位女人在世之中只有種下于「食頃之間」「志心瞻禮」地藏菩薩聖像的「微薄善因」,之後在數十年之間都是處于「深重的散亂心、嫉妒心、瞋怒心、對立心、淫蕩心、爭鬥心中」渡過,且犯下「邪淫、墮胎等嚴重的殺生行爲」,依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業緣因果觀點而言:「所造業力先成熟者則先遭受果報」。也就是說,如果「犯下五戒」的因果比「瞻禮地藏聖像的「善因」還要「重大」,那麼「嚴重殺生、破戒」的果報會先受報。而什麼叫做「業力先成熟」呢?

  (3)什麼叫做「所造業力先成熟者先遭受果報」?

  依《成實論》說:「具足身口意重相,臨終不改所造重相心影,是報先熟,故名爲熟。如五逆罪,因造罪之時思重、事重(以瞋毒心、深惡心造罪),心決定故,業則決定。以心力重故,先受報應……。只要是發心強者,無論爲善或者做惡,來世便會先感生天或入地獄的定業果報。」

  由此可知,「因爲今世的那一種『心念最重』,臨終前不改其畢生所累積的最重、最強烈的『心力』、『心影』」,便會依其臨終所現「重相心影」,牽引我們去「受報」,不論行善或者造惡都一樣。也就是說,前述所說那位于「食頃之間」「志心瞻禮」地藏菩薩聖像的女人,如果後來在數十年間所造其他「惡業」的「深重罪業心念」(如邪淫、墮胎、殺生……等行爲)所顯現的「重相心影」(罪相業力)勝過「志心瞻禮」地藏菩薩聖像的「向心力、憶念力」,甚至後來把曾經「志心瞻禮」地藏菩薩聖像的這件事「模糊了,記憶不清了,淡忘了、完全遺忘了」,一生之中皆在「深重的散亂心與情愛心中渡過(凡夫俗子皆然),又犯下「邪淫、墮胎、殺生等」罪行,試問:在這種情況下,來世會到那裏去受報呢?自然是「鬼道」,如果又加上「邪淫」、「墮胎次數比較多」,恐怕連「鬼道」也無份,甚至墮入「畜生道」乃至「地獄道中」。豈能因「一生之中」只有「十五分鍾至半小時」(食頃之間)的「志心瞻禮」「地藏菩薩聖號」而消除之後(數十年間)所造「墮胎殺生」之罪報呢?

  (4)如果一生中只有極短的時間瞻禮地藏菩薩聖像不能因此絕對往生善道,爲何《地藏經》中卻說這位「志心瞻禮者」能夠未來世中千萬劫中相貌圓滿?

  如是,爲何《地藏經》中卻說:這個「醜陋又多病的女人,在(食頃之間,大約十五分鍾至半小時的時間)志心瞻禮「地藏菩薩」聖像後,未來世中的千萬劫中的每一世受生之間,皆是「相貌圓滿,福德充沛」呢?(按相貌圓滿的「圓滿」二字,具有多重意思,如涵蓋全身厚實相、圓滿相、姣好相、多福相、人緣相、令人樂于親近相。)

  當知這是「地藏菩薩」的「悲願力」,要渡一切具有善業、惡業的衆生皆能在「此生之中」因「稱念地藏菩薩」,因「志心瞻禮地藏菩薩」聖像,而于當生之中就種下「未來世中」「相貌圓滿」的「善因」,並且你只要在「今世」就因「志心瞻禮地藏菩薩聖像」種下「未來世中」相貌圓滿的「善因」,未來世中地藏菩薩還會爲你做信佛、學佛的「善因緣」,令你輾轉見聞佛法,皈依佛教,再繼續「志心瞻禮地藏菩薩聖像」……,種下未來世中「百千億劫」中獲得「相貌圓滿」的果報……。所以說《地藏經》中所說「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食頃之間,是人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這段經文,有鼓勵、勸修、提攜衆生往未來世中「相貌圓滿」的果報路上行進的意味在其間,是「因中說果」。

  (5)如果「醜陋又多病的女人」終生「誦經」不斷,臨終必生天上

  相對的,如果有「醜陋又多病」的女人,一生之中日日之間皆是經常稱念地藏菩薩聖號,「志心瞻禮地藏菩薩像」,讀誦「地藏經」,臨終之際串連的心念皆是在「恭敬、尊重、追憶地藏菩薩的成佛悲願……」,死後何止投生人道,地藏菩薩會牽引你到「天上去……,仍然能見聞佛法……」。未來世中,乃至千萬劫中所受身形,相貌圓滿,……是不容置疑的事!

  其他列舉《地藏經》中所說章句,如娑婆世界的衆生,只要聽聞地藏菩薩聖號,見聞《地藏經》叁字、五字、一偈、一句之人,現世之中及未來世中百千萬生獲得端正身相,並且投生在「尊貴之家」。又如經文說,此世界的衆生臨命終時,只要聽聞一尊佛的名號,聽聞一尊菩薩的名號,或者聽聞大乘經典中一句經文、一句偈頌,皆能脫離「惡道」的果報(除造作五種無間罪的重罪衆生外),凡此《地藏經》的經文,爲何皆是「因中說果」的問題,將在另一個「佛網中」-「大乘淨土成佛之道」內之「寫給初入佛門之人」單元中「初學者應該從那一部經典入門介紹中」有詳述。「大乘淨土成佛之道」之網站本站有連結,請參閱!

  (6)稱念「觀音聖號」與讀誦《普門品》之人一定蒙受「觀音菩薩」加被

  同理,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所說許多類同《地藏經》內所述「衆生稱念觀音聖號」,能令觀音菩薩尋聲救苦,救拔其災難的經文,均與「地藏經」一樣有「鼓勵、勸勉、提攜念佛衆生及讀誦「普門品」之人,對觀世音菩薩的聖名及觀世音菩薩的「大悲願力」,生起「恭敬、贊歎、學習」的「善念」!尤其能夠啓發「一分菩提心」誦經、念佛者,從今生起,一定蒙受「觀音菩薩」悲願力加被,「牽引你未來世中」踏上「學佛道上的修行之路……」。

  (7)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並不是指短時間內「念佛」就能令「念佛者」解除痛苦、煩惱

  如《普門品》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由以上所釋「地藏經」中數處之「經文」「因中說果」之意,便可明白,「此段經文」亦是「因中說果」之意。並不是說,無論行善或者造惡的衆生、乃至正在遭受病苦(重症、癌症、喪父、喪母、喪子、喪夫、喪妻……正在痛苦萬分的衆生),甚至正在遭遇橫禍(因車禍重傷或身亡、因上吊身亡、因飛機失事重傷或身亡、因地震重傷或身亡。因海潚重病或身亡、因燒炭自殺身亡、因喝農藥自殺重殘或身亡……等種種情形,乃至正在患憂郁症、正在失戀之中、正在夫妻吵架、傷心之中……、正在失業之中……的衆生,只要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或者親人爲「生者」或者爲「亡者」稱念觀音聖號,觀音菩薩就會用「慈心智眼」觀見他的「痛苦」(或者觀見「亡靈」的痛苦),令他立刻「消除苦難」……或者超渡到善道去。經文不是此意!

  請看清楚:經上說,「一心稱名」,此「一心稱名」的「意義是非常深遠的」,什麼是「一心」?「一心」不僅是指用五分鍾、十分鍾、半小時的「短時間內」以「專一心、志誠心、虔誠心」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而已,因爲「短時間的稱念佛號」,並不能將「你正在現前乃至長期累積的痛苦、煩惱心念立刻消除」,所以經上所說的「一心」,尚包括「因長期用虔誠心、專志心稱念『佛號』」而達到「念佛時只有觀音菩薩」聖號的意念在其中,「沒有其他的雜思妄想湧現」,「內心達到平靜、祥和」的程度,就是念佛得「一心」的證明。這是指每日念佛一小時至二小時乃至叁小時內已經能夠令「內心」達到「只有一句佛號現前,自覺心念非常的平靜、祥和」的情況而言。這就不是「初學念佛」之人所能辦到的,不經過叁、五年的「每日用一小時至二小時」「認真念佛」是不容易做到的。

  (…

《解答初學之人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疑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