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佛接引,往生西方,只想滿足眼前的幸福快樂,抽空念念佛,上上佛寺,供僧植福,圖個家庭平安,求佛庇佑,將佛法當作哲理的休閑研究而已。否則任何「最初」發心學佛、念佛的善男信女,都應遵從釋迦牟尼佛所說叁藏「經」、「戒」的指引來修學,遵從釋迦牟尼佛所說「淨土真谛」來修學念佛法門。
(9)如何修學淨土才能與大勢至菩薩念佛法相應?
出世八正道的修行過程,是一脈相通的,有了生死正見——聞慧的初步導引下,才有依出世正見的認識而深入思惟正見真谛的覺悟;有了日常生活中將行爲上的正語、正業、正命導入思慧的實踐中(前已說明),才有正念解脫之道,深入修慧——對真理自我的覺醒;有了平素生活間經年累月不斷的將身心投入對真理自覺的正念修慧中,才有漸入正定,親證無漏慧的可能。這是任何一個初機學佛者欲踏上了脫生死的修行道路所必須經過聞、思、修、證的根本實踐過程。而一分念佛者在依淨土正見的指引下,深入思惟淨土正見真谛的同時,必須依淨土經論往生淨土的實踐方法——每天精進念佛(在家居士至少早晚固定時間念佛。如時間允許,可到佛寺參加精進佛七,甚至在日常工作允許下,加長念佛時間,乃至做到全天誦經、念佛爲最佳。)再將日常的行爲——正語、正業、正命導入往生淨土資糧的勸修、實踐中(前已說明),于日積月累不斷的將身心投入對淨土、念佛,定、慧等持的正念修慧中,必能親證大勢至圓通章所說:「若衆生心,憶佛、念佛(以淨土正見之心念佛、憶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業障頓消,心地開明,與極樂「寂滅、解脫」國如泥洹的涅槃慧見相應),亦即是實踐這第十一個「正定解脫」願淨業因行的往生資糧。將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必能在西方淨土中于阿彌陀佛這第十一個「淨土中的天人都在正定之中,必至寂滅涅槃」根本修行導引誓願下,速得涅槃解脫之果。
關于念佛者正念、正定相關實踐的方法,淨土經論中以及古今的高僧大德已爲我們闡釋的極爲清楚,在此不做論述,俟後面相關大願再略予引述。下篇就以這第十一個願——「正定解脫」願將前面十個願貫穿起來,做個扼要的結束。
以正定解脫願略結前面十個願
從極樂世界天人衆生聞法修行的情形談起
以阿含禅修的角度而言,從出世正見到進入正定解脫的過程,乃是一個禅行者踏上了脫生死曆程最重要的修行關鍵。一個智信的念佛者如何以世間正見引入生死正見,進而在念佛的知解上與淨土世界正報、依報的涅槃正見相應,則是加強一分念佛者對西方淨土世界理性的認識,在日常用功時,逐漸成就與西方淨土世界涅槃正見相應的正定念佛資糧,臨命終時,決定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具有相關性的生西因素。而當一分念佛者依淨土涅槃正見之心念佛,成就了正定往生資糧,未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在清淨的國度裏,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依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的教化下,如何聞法、如何修行、如何深入正定之中,則是成就淨業神通及與阿彌陀佛前十個成佛本願相應最重要的修行成果關鍵。現在就以這第十一個願「極樂世界的天人,都在正定之中,必至滅度」的誓願爲中心,來綜合討論與前面十個願整體融通問題。將前十個願,依禅行者修持正定的觀點略爲貫穿起來,如此便能約略的明白佛的願力與修行者的自力兩者之間的相融相成的問題。
首先從『無量壽經』及『阿彌陀經』來綜合了解極樂世界天人衆生聞法修行的情形。
1、佛力使嚴麗塵境演說妙法
因阿彌陀佛曆劫修行以來不可思議的善根、智慧、福德力量,以及救度衆生的堅固願力究竟成就的緣故,招感了淨土世界的依報澄靜之境——無數的清淨寶樹、寶網……自然之鳥,在佛力的如被下,演說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無量的妙法音聲,其妙法之音,遍布流通整個極樂佛國。如果佛國裏的任何衆生,聽到這般清淨微妙的佛法聲音,均會一心沈浸在殊妙的法音裏,領會其中的義理,如法修行。因爲受到深妙佛法的熏陶,使得隱藏在八識田中多劫的煩惱業習,自然得到降伏,內心充滿了法喜快樂,所得的禅樂法益,就好象已經解脫的比丘證入滅盡叁界煩惱的正定之中所得的叁昧法樂一樣。天人衆生又因宿世皆曾熏習佛法,一定能夠在殊妙的法音裏,散發宿世熏修的佛種善根,漸漸斷除無明惑業,深入甚深法忍之中,得證不退轉菩提的果位,未來回入十方世界,廣度衆生,與阿彌陀佛一樣的成就佛果,完成度生的大悲本願。
2、阿彌陀佛在七寶講堂爲大衆說法
阿彌陀佛在莊嚴的七寶講堂中,爲國中所有的聲聞、菩薩、天人說法。佛國衆生,親聽阿彌陀佛演說微妙的佛法,無不歡喜雀躍,解悟成就佛道的甚深義理,漸次得證出離叁界的道果。正當阿彌陀佛爲大衆說法之時,佛國中的各個角落,因爲阿彌陀佛德風所感,自然而有微風吹起;七寶行樹受到微風吹拂,發出五種美妙的音聲,贊歎佛法!樹中無量的鮮妙香華,隨著和風四處飄散,自在地供養在講堂中說法的導師——阿彌陀佛及聞法大衆。法會聽衆處在這樣一個正報、依報相攝相應的殊勝因緣聚會中——「受到佛力的加持,有天然助道的聞法環境,又有佛陀親自說法教化,適時獲得佛法的實質利益」,當然身、識充滿了最極清淨的寂靜怡悅之樂!這即是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二字至極清淨快樂的源由。
3、七寶池水應機說法
當極樂世界的菩薩大衆和聲聞行者進入七寶池中淨身時……,隨著個人宿世所修菩提悲願的深淺以及所種解脫慧根的多寡,均會自在地聽到寶池內晶瑩的水波揚溢出各種天然的微妙法音。有的聽到贊頌、解說「佛」義的聲音;有的聽到歌頌講解「法」義的音聲;有的聽到稱歎講演「僧」義的法音;有的聽到贊美演說「寂靜解脫」之義的聲音;有的聽到清揚訴頌「苦空無我」的寂然法音;有的聽到講解菩薩大悲願力的大乘真谛;有的聽到廣演六度波羅蜜的菩薩自利利他之道……。寶池之中有如許微妙的無量佛法聲音,均隨佛國中衆生宿世所種福德、智慧深淺的法緣而自然歡喜聽聞,心心相應修行。無論寶池中的澄瑩心水演說何種佛法音聲,基本上都一定與清淨、離欲、寂滅、解脫的根本修行真義相應……。
4、勸聞佛法,增上品位
由上可知,我們念佛者,如果在地球人間修學淨土法門時,能夠在念佛之余,隨緣聽聞法師或者善知識講解甚深了脫生死的根本修行法門,隨緣聽聞講解大乘菩薩道按部就班的修持層次,進而了解十方諸佛修成不可思議的智慧光明之甚深行持曆程……,在八識田中多種聞法的智慧資糧,如此更能在諸佛修證大乘淨土法義正確的理解下,鞏固我們對淨土世界緣起存在的信心,念佛往生的信願。將來生西因緣成熟,轉生西方極樂佛國之際,于淨土中,所聽、所見、所思、所獲得的般若智慧,必定隨著我們前世聞法、念佛、寂定因緣的差異,而有廣狹深淺的差別因緣。一個懂得淨土真義的念佛者口中所念出來的佛,與一個不懂淨土法門的念佛者所念的佛,其內心所得的定境效果,所産生的智慧內容,以及對阿彌陀佛大悲本願層次上的認知,絕對有著程度上的深淺不同。大家今生帶著何種程度的佛法正見、淨土資糧回向西方極樂世界,將來一定隨著個人宿世所種淨土正見的因行深淺而得到與佛國世界中別業相應的果,因此而形成了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說的九品蓮華的修行果位差別。當然無論我們念佛者前世帶著何種程度的淨業因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那種清淨聞法的殊勝環境裏,任何的天人衆生,必定會隨著個人宿世罪障的忏除,而由淺入深的漸漸在寂靜智慧的啓迪之下,得到涅槃解脫之果。從以上所述,得到一個結論,就是:當一個對淨土世界具有涅槃正見的念佛者今世生西因緣成熟,在轉生西方淨土之際,當下便能在那種寂然清淨宛如涅槃境界的國度裏(令我作佛,國如泥洹),享受澄瑩幻化的六塵法境演說廣妙的佛法音聲,身識自在地沈浸在清淨安穩的微妙禅樂之中,與漏盡比丘所得寂滅解脫的法樂果報相仿佛(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于無爲泥洹之道)。在此正報、依報、無爲法樂叁者和合的情況下,自然身心具備了解脫正見的資糧,必能在涅槃正見的導引下,如理思惟生死解脫的真谛,而與出世八正道的涅槃真理相應,逐漸深入正定之中,獲得寂滅解脫的涅槃聖果,而達成了法藏比丘這第十一個「極樂世界的天人,都在正定之中,必至滅度」的大悲本願。
5、佛國衆生聞法、修定,斷絕叁惡道業行
因爲極樂世界的天人衆生,皆是在聞法、修定之中,沒有邪定聚及不定聚,就是生在佛國七寶宮殿根性較差的胎生天人,依『無量壽經』卷下所說,也沒有任何一念的惡事意識生起,而産生刑罰行爲。因此其國天人的身心意識自然遠離殺盜淫妄十惡業的罪念業行,斷絕了鬼神、畜生、地獄叁途惡道的通路,使得佛國世界的天人沒有墮落叁惡道的憂患,因而滿足了阿彌陀佛第一個成佛大願:「國中沒有地獄、餓鬼、畜生叁途惡道。(另注:近年來有一本淨土書籍,其中講述極樂世界的衆生,有種種回憶地球人間塵事煩惱的貪心邪念,與『無量壽經』所說極樂世界的天人衆生都在正定之中沒有邪定聚及不定聚的經義不合,有違淨土正理——佛力、自力、正報、依報相融相攝的甚深因果關系,請讀者們注意。)
6、中品生西者因戒德所感先證須陀洹果
依佛經說,證了聲聞初果的聖果,便斷盡了叁界的見惑,沒有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見解上不正確的看法與迷惑,徹底斬除了障礙投生人道的邪知邪見因緣,未來生中不再墮落鬼神、畜生、地獄叁惡道去,一心投入出世解脫的聖道中永無休止的往了生脫死的目標前進。『觀無量壽佛經』第十六觀九品蓮華經文中說:「有叁種戒法,成就中品中生。」叁種戒法即:
一、一天…
《淨土探究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