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探究 上冊▪P20

  ..續本文上一頁修勝福,就能獲得欲界天上的果報天眼通。其天眼所見處,與個人的福德、持戒力深淺,而有差別,又依其住處的廣狹遠近而分優劣。如經中說,欲界第一天四天王天的居處在須彌山腰(須彌山意,前已說明),第二天忉利天的住處在須彌山頂,第叁天焰摩天的住處已經遠離日月光明所能照到之處(所謂日月光明不一定是指我們這個太陽系的日月光明),第四天兜率天的住處,乃在「上升精細微妙,不接下界諸人、天境界」之處,第五天樂變化天,第六他化自在天的住處,都已層層超越以下諸天的境界。由此可知,欲界諸天的天眼通,以其個人所居境界及所獲福德爲所見範圍,已經遍及宇宙中的無數世界,不可以凡常思慮預計,何況是上界「色界」天人的天眼通!依經上說,色界初禅天的住處,就如同一千個四天下那麼廣大無邊,意指初禅天的住處,有如無量無數個星球世界的範圍那麼廣大,不可測知;二禅天的住處有如二千個四天下那麼的廣大無盡;叁禅天的住處,猶如叁千個四天下一樣的廣遠無際;四禅天住處,已經不是用人類言語及人類思想所能想象的境界,其住處已經達到不可思議寬廣無量的境域,或說爲四千個四天下......寬廣不定。我們由色界天人住處的境界,即可推知色界天人的天眼通,亦如欲界天人一樣依個人的福德、定慧力用的深淺不同而形成與每一層色界天人住處相應寬廣無量的禅定見物程度。如大乘義章所說,色界天衆的天眼通,亦與色界每一層天人禅定證境及住處成正比。或可看到一千個四天下的景象(即無數個星球世界的內外景象),或可看到二千個四天下衆生居住世界的景象,或可看到叁千個四天下衆生寄居世界的景象,甚至到達看見一個叁千大千世界內無盡宇宙中的無際星球景象......。其他如天耳通、宿命通、神足通、他心通等四種神通,亦依天界衆生的福德、定慧之力而形成與其住處相應的不同禅定證量的四種神通境界。(按科學家證實,宇宙最少有十度空間與叁四十層次。我們所見宇宙,乃是由無數層次的物質宇宙與非物質宇宙而形成。佛經所說的叁千大千世界,乃是一尊佛的教化地區。有一○○○○○○○○○......個無法統計的太陽系那麼多的星球世界爲範圍。無窮宇宙中有無窮諸佛,現在均正出現在每一個一佛化區,即所謂的叁千大千世界內教化有緣衆生。可想而知,色界天衆的天眼,就像無數層次的宇宙一樣的不可思議,不可測知)。

  (2)淨土天人的天眼通

  極樂世界的天人衆生,其定慧、福德力,在淨土長劫精進下,達到某一種不可思議的程度時,都比叁界中的欲界、色界天人定慧力高,故其住處及天眼所見景象的廣遠無際程度,更是深不可測,其天眼通所見景物就如本願所說,能夠看到百千億個有諸佛出世的佛國世界內的一切景象,意指無數叁千大千世界之義;亦正是指大菩薩的天眼通境界。由此可知,淨土衆生的天眼通,更加的不可預知、不可思議,更不是當今科學界及我們這個世界衆生的智識與業力所能推論、揣度的範圍。

  4、阿羅漢與辟支佛的天眼通

  (1)聲聞聖者的天眼通

  聲聞弟子因定慧力各有深淺不同,其獲證的天眼通所看到的景象也有粗、細、廣、狹、遠、近之分。如有的聲聞聖者(至少叁果以上)能夠以天眼通看到小千世界的景象,相當于初禅天梵天王天眼通所看到的景象,但與梵天王天眼通所見景象有所區別。如大智度論卷五說,大梵天王身在小千世界邊,向內能見,向外不見;與同樣以天眼通能見小千世界的聲聞弟子的天眼通不同,聲聞弟子隨身所在,向內向外,恒時都能看見小千世界。

  有的聲聞弟子定慧力較深,能夠觀見中千世界的一切景象。如阿那律尊者,因其專修「金剛樂見照明叁昧深定」,所以其天眼通見物程度,成爲聲聞弟子中第一人——能觀見叁千大千世界中深廣無盡的一切景物,如觀掌中庵摩羅果(比四禅天人天眼所見更爲深、廣、細微)。其天眼通見物情形,翻譯成白話,即是說叁千大千世界中衆生造作惡業,而墮落地獄、畜生、餓鬼叁惡道的情形,造作善業,而上升天上、人間,輪回六道的景象,衆生的生死、好色、惡色的相貌,上升善道或沈墜惡道的卑勝情形,都好象一面鏡子一樣,完完全全的在阿那律尊者的天眼中自然顯現。

  智論卷五又說:「小阿羅漢小用心,便見一千世界(小千世界),大用心即見二千世界(中千世界)。大阿羅漢小用心,便見二千世界(中千世界),大用心則見叁千大千世界景物。」

  (2)緣覺聖者的天眼通

  而緣覺聖者的天眼通(辟支佛)與聲聞弟子的天眼通有什麼不同呢?依智論卷五、卷九及大乘義章卷二十說,佛在世時,其大阿羅漢弟子,阿泥盧豆長者,所獲得的天眼通,暫觀即見小千世界景象,谛觀(深觀)便見二千世界景象。辟支佛天眼通亦與聲聞弟子一樣有大有小。最小者能見中千世界,最大者亦能觀見叁千大千世界一切景象。淨土中的天人衆生,當其了脫生死時,其天眼見物情形,亦能如大阿羅漢及辟支佛的天眼通一樣,能夠照見叁千大千世界的遠近、粗細......景象,而沒有障礙。

  (3)外道禅者不能辨知羅漢的遺骨生處

  佛在世時,有一位名叫鹿頭的梵志,因其生前業感,及今生精進修行的緣故,能夠觀察太空星宿所顯示的吉凶禍福,也能通曉各種醫藥知識,療治衆生各種病苦,又能以其銳利的「眼通」從觀察死人髑髅中,得知每一個死人髑髅是男或女,生什麼病而死亡,在生如果服什麼藥此病就會治愈,不會因此而死。更厲害的是,他能夠從觀察死人髑髅中,看出這個死人生前做過什麼惡行或善行,來世會投生到六道中的那一道去!?

  有一次鹿頭梵志與佛同在人間遊行,駐足于一處墳間休息。佛便拿著每一個死人髑髅詢問梵志說,這個死人是男,是女?生什麼病而死亡?吃什麼藥就會治愈?生前做何業行?投生到那一道去?梵志以其「眼通」觀察後,皆能一一作答,沒有錯誤。但是當佛拿著死去阿羅漢的遺骨叫梵志去辨認他是男、是女時,梵志竟無法分辨出他是男是女,看不出他往生何處?在他聽到佛爲他解釋說這是阿羅漢的遺骨時,當即贊歎說:「我雖然能夠清清楚楚的知道九十六種道法的修行者來世投生的地方,也能知道一只蟻子之蟲從何處投生而來,亦能從鳥獸的叫聲音響中分辨出它是雄是雌,但我卻不能觀察出一個阿羅漢的遺骨是男是女?從何處生?往生何處?不僅我不知道羅漢聖者的生處,就是諸天、世人、魔天、魔王也不能夠以天眼得知阿羅漢的涅槃境界。」

  于是鹿頭梵志隨佛出家,精進修行,不久得證阿羅漢果,以阿羅漢法,才能分辨出阿羅漢聖者的生處(增一阿含卷二十)。

  這個例子說明了任何外道行者及天人衆生的天眼通,都不及阿羅漢的天眼通。唯有行阿羅漢之道,證阿羅漢果,具有阿羅漢的德行及智慧,才能辨別出阿羅漢的遺骨及生處。世間之人,連自己前世從何處來,來生往何處去,都不知道,何況能以俗人之心思,辨知聖人的智慧與生處?同理可知,辟支佛法、佛、菩薩法,也是一樣。不具備諸佛、菩薩的悲願與修持,不具備與菩薩行者相應的業行果德,如何能以有限之思,體解佛菩薩無量劫以來,所修證的深遠無邊不可思議的神通境界呢!?

  5、佛菩薩的天眼通

  (1)阿那律天眼不見佛在天上

  有一次佛到忉利天上爲母說法。人間弟子不知佛在何處?渴望見佛,便請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以天眼通觀看佛現在身在何處?阿那律當時正身、正意,系念觀看佛在何處?先以天眼觀照南閻浮提內(娑婆世界),而不見佛身所在之處,再以天眼觀照北俱盧洲、東神勝洲、西牛貨洲叁大有衆生居住的範圍,仍不見佛身所在之處,又以天眼觀看欲界四天王天、叁十叁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乃至色界大梵天上,依然不見佛身所在之處,繼以天眼觀察十方宇宙中一千個像娑婆世界有衆生居住的世界,及一千個像東、西、北叁大部洲叁個有福德善根衆生居住的範圍,及觀照十方虛空中有一千個像四天王天、叁十叁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天一樣的天界衆生居住的世界,仍舊不見佛身所在之地,續觀叁千大千世界中一切有衆生居住的世界,依然不知佛身今在之處!?

  釋迦牟尼佛明明在忉利天上爲母說法,爲什麼阿那律不能以天眼觀見佛身所在之處呢?因爲佛陀特別運用神足通,不讓人間弟子知道他身在何處,好讓弟子們生起想要見佛、聞法、精進的心,不再懈怠修行。

  當佛在天上說法叁個月結束後,便憶念到:人間弟子,不見佛已經有很久了,佛這麼做,應當對弟子們有警惕、渴望聞法的作用。于是「舍神足」,使諸聲聞弟子知道佛現在正于叁十叁天爲天衆說法。

  當時僧衆渴望見佛,阿那律又受僧請,以天眼再觀佛現在身在何處?于是觀見佛現在正在忉利天上爲母說法。告知四衆弟子,大家歡喜踴躍,不能自勝,隨即禮請神足第一的目連尊者上升天界請佛返回人間,爲衆說法。(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

  由此可知,阿羅漢的天眼通不及佛,阿羅漢不是佛,自然不能以阿羅漢法來辨定成佛之法。成佛之法,唯有從大菩薩久遠劫以來,廣大修證的悲願智行中來理解,才能體會成佛之果的德行于萬一。而一個菩薩行者在曆劫以來所獲證的廣大天眼通,就是輔助修證成佛之果最有力的助道法之一,亦就是本願所開演的天眼通境界。而什麼才是大菩薩的天眼通證境呢?

  (2)大菩薩的天眼通境界

  甲、菩薩天眼通有兩種不同

  大菩薩的天眼通境界有兩種:一種是報得天眼;如佛菩薩降生娑婆世間,或在淨土世界,不需特別運用天眼,就可直接以宿世福慧果報累積而形成的淨色「肉眼」,照見無量世界,乃至叁千大千世界(依菩薩福慧力深淺差別,視物情形亦遠近不定)。一種是由甚深禅定力所獲得的天眼通,而且皆勝過凡夫及天人所獲得的天眼通。

  如…

《淨土探究 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土探究 下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