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探究 上册▪P20

  ..续本文上一页修胜福,就能获得欲界天上的果报天眼通。其天眼所见处,与个人的福德、持戒力深浅,而有差别,又依其住处的广狭远近而分优劣。如经中说,欲界第一天四天王天的居处在须弥山腰(须弥山意,前已说明),第二天忉利天的住处在须弥山顶,第三天焰摩天的住处已经远离日月光明所能照到之处(所谓日月光明不一定是指我们这个太阳系的日月光明),第四天兜率天的住处,乃在「上升精细微妙,不接下界诸人、天境界」之处,第五天乐变化天,第六他化自在天的住处,都已层层超越以下诸天的境界。由此可知,欲界诸天的天眼通,以其个人所居境界及所获福德为所见范围,已经遍及宇宙中的无数世界,不可以凡常思虑预计,何况是上界「色界」天人的天眼通!依经上说,色界初禅天的住处,就如同一千个四天下那么广大无边,意指初禅天的住处,有如无量无数个星球世界的范围那么广大,不可测知;二禅天的住处有如二千个四天下那么的广大无尽;三禅天的住处,犹如三千个四天下一样的广远无际;四禅天住处,已经不是用人类言语及人类思想所能想象的境界,其住处已经达到不可思议宽广无量的境域,或说为四千个四天下......宽广不定。我们由色界天人住处的境界,即可推知色界天人的天眼通,亦如欲界天人一样依个人的福德、定慧力用的深浅不同而形成与每一层色界天人住处相应宽广无量的禅定见物程度。如大乘义章所说,色界天众的天眼通,亦与色界每一层天人禅定证境及住处成正比。或可看到一千个四天下的景象(即无数个星球世界的内外景象),或可看到二千个四天下众生居住世界的景象,或可看到三千个四天下众生寄居世界的景象,甚至到达看见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内无尽宇宙中的无际星球景象......。其他如天耳通、宿命通、神足通、他心通等四种神通,亦依天界众生的福德、定慧之力而形成与其住处相应的不同禅定证量的四种神通境界。(按科学家证实,宇宙最少有十度空间与三四十层次。我们所见宇宙,乃是由无数层次的物质宇宙与非物质宇宙而形成。佛经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乃是一尊佛的教化地区。有一○○○○○○○○○......个无法统计的太阳系那么多的星球世界为范围。无穷宇宙中有无穷诸佛,现在均正出现在每一个一佛化区,即所谓的三千大千世界内教化有缘众生。可想而知,色界天众的天眼,就像无数层次的宇宙一样的不可思议,不可测知)。

  (2)净土天人的天眼通

  极乐世界的天人众生,其定慧、福德力,在净土长劫精进下,达到某一种不可思议的程度时,都比三界中的欲界、色界天人定慧力高,故其住处及天眼所见景象的广远无际程度,更是深不可测,其天眼通所见景物就如本愿所说,能够看到百千亿个有诸佛出世的佛国世界内的一切景象,意指无数三千大千世界之义;亦正是指大菩萨的天眼通境界。由此可知,净土众生的天眼通,更加的不可预知、不可思议,更不是当今科学界及我们这个世界众生的智识与业力所能推论、揣度的范围。

  4、阿罗汉与辟支佛的天眼通

  (1)声闻圣者的天眼通

  声闻弟子因定慧力各有深浅不同,其获证的天眼通所看到的景象也有粗、细、广、狭、远、近之分。如有的声闻圣者(至少三果以上)能够以天眼通看到小千世界的景象,相当于初禅天梵天王天眼通所看到的景象,但与梵天王天眼通所见景象有所区别。如大智度论卷五说,大梵天王身在小千世界边,向内能见,向外不见;与同样以天眼通能见小千世界的声闻弟子的天眼通不同,声闻弟子随身所在,向内向外,恒时都能看见小千世界。

  有的声闻弟子定慧力较深,能够观见中千世界的一切景象。如阿那律尊者,因其专修「金刚乐见照明三昧深定」,所以其天眼通见物程度,成为声闻弟子中第一人——能观见三千大千世界中深广无尽的一切景物,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比四禅天人天眼所见更为深、广、细微)。其天眼通见物情形,翻译成白话,即是说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造作恶业,而堕落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的情形,造作善业,而上升天上、人间,轮回六道的景象,众生的生死、好色、恶色的相貌,上升善道或沉坠恶道的卑胜情形,都好象一面镜子一样,完完全全的在阿那律尊者的天眼中自然显现。

  智论卷五又说:「小阿罗汉小用心,便见一千世界(小千世界),大用心即见二千世界(中千世界)。大阿罗汉小用心,便见二千世界(中千世界),大用心则见三千大千世界景物。」

  (2)缘觉圣者的天眼通

  而缘觉圣者的天眼通(辟支佛)与声闻弟子的天眼通有什么不同呢?依智论卷五、卷九及大乘义章卷二十说,佛在世时,其大阿罗汉弟子,阿泥卢豆长者,所获得的天眼通,暂观即见小千世界景象,谛观(深观)便见二千世界景象。辟支佛天眼通亦与声闻弟子一样有大有小。最小者能见中千世界,最大者亦能观见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景象。净土中的天人众生,当其了脱生死时,其天眼见物情形,亦能如大阿罗汉及辟支佛的天眼通一样,能够照见三千大千世界的远近、粗细......景象,而没有障碍。

  (3)外道禅者不能辨知罗汉的遗骨生处

  佛在世时,有一位名叫鹿头的梵志,因其生前业感,及今生精进修行的缘故,能够观察太空星宿所显示的吉凶祸福,也能通晓各种医药知识,疗治众生各种病苦,又能以其锐利的「眼通」从观察死人髑髅中,得知每一个死人髑髅是男或女,生什么病而死亡,在生如果服什么药此病就会治愈,不会因此而死。更厉害的是,他能够从观察死人髑髅中,看出这个死人生前做过什么恶行或善行,来世会投生到六道中的那一道去!?

  有一次鹿头梵志与佛同在人间游行,驻足于一处坟间休息。佛便拿着每一个死人髑髅询问梵志说,这个死人是男,是女?生什么病而死亡?吃什么药就会治愈?生前做何业行?投生到那一道去?梵志以其「眼通」观察后,皆能一一作答,没有错误。但是当佛拿着死去阿罗汉的遗骨叫梵志去辨认他是男、是女时,梵志竟无法分辨出他是男是女,看不出他往生何处?在他听到佛为他解释说这是阿罗汉的遗骨时,当即赞叹说:「我虽然能够清清楚楚的知道九十六种道法的修行者来世投生的地方,也能知道一只蚁子之虫从何处投生而来,亦能从鸟兽的叫声音响中分辨出它是雄是雌,但我却不能观察出一个阿罗汉的遗骨是男是女?从何处生?往生何处?不仅我不知道罗汉圣者的生处,就是诸天、世人、魔天、魔王也不能够以天眼得知阿罗汉的涅槃境界。」

  于是鹿头梵志随佛出家,精进修行,不久得证阿罗汉果,以阿罗汉法,才能分辨出阿罗汉圣者的生处(增一阿含卷二十)。

  这个例子说明了任何外道行者及天人众生的天眼通,都不及阿罗汉的天眼通。唯有行阿罗汉之道,证阿罗汉果,具有阿罗汉的德行及智慧,才能辨别出阿罗汉的遗骨及生处。世间之人,连自己前世从何处来,来生往何处去,都不知道,何况能以俗人之心思,辨知圣人的智慧与生处?同理可知,辟支佛法、佛、菩萨法,也是一样。不具备诸佛、菩萨的悲愿与修持,不具备与菩萨行者相应的业行果德,如何能以有限之思,体解佛菩萨无量劫以来,所修证的深远无边不可思议的神通境界呢!?

  5、佛菩萨的天眼通

  (1)阿那律天眼不见佛在天上

  有一次佛到忉利天上为母说法。人间弟子不知佛在何处?渴望见佛,便请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以天眼通观看佛现在身在何处?阿那律当时正身、正意,系念观看佛在何处?先以天眼观照南阎浮提内(娑婆世界),而不见佛身所在之处,再以天眼观照北俱卢洲、东神胜洲、西牛货洲三大有众生居住的范围,仍不见佛身所在之处,又以天眼观看欲界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乃至色界大梵天上,依然不见佛身所在之处,继以天眼观察十方宇宙中一千个像娑婆世界有众生居住的世界,及一千个像东、西、北三大部洲三个有福德善根众生居住的范围,及观照十方虚空中有一千个像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天一样的天界众生居住的世界,仍旧不见佛身所在之地,续观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有众生居住的世界,依然不知佛身今在之处!?

  释迦牟尼佛明明在忉利天上为母说法,为什么阿那律不能以天眼观见佛身所在之处呢?因为佛陀特别运用神足通,不让人间弟子知道他身在何处,好让弟子们生起想要见佛、闻法、精进的心,不再懈怠修行。

  当佛在天上说法三个月结束后,便忆念到:人间弟子,不见佛已经有很久了,佛这么做,应当对弟子们有警惕、渴望闻法的作用。于是「舍神足」,使诸声闻弟子知道佛现在正于三十三天为天众说法。

  当时僧众渴望见佛,阿那律又受僧请,以天眼再观佛现在身在何处?于是观见佛现在正在忉利天上为母说法。告知四众弟子,大家欢喜踊跃,不能自胜,随即礼请神足第一的目连尊者上升天界请佛返回人间,为众说法。(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

  由此可知,阿罗汉的天眼通不及佛,阿罗汉不是佛,自然不能以阿罗汉法来辨定成佛之法。成佛之法,唯有从大菩萨久远劫以来,广大修证的悲愿智行中来理解,才能体会成佛之果的德行于万一。而一个菩萨行者在历劫以来所获证的广大天眼通,就是辅助修证成佛之果最有力的助道法之一,亦就是本愿所开演的天眼通境界。而什么才是大菩萨的天眼通证境呢?

  (2)大菩萨的天眼通境界

  甲、菩萨天眼通有两种不同

  大菩萨的天眼通境界有两种:一种是报得天眼;如佛菩萨降生娑婆世间,或在净土世界,不需特别运用天眼,就可直接以宿世福慧果报累积而形成的净色「肉眼」,照见无量世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依菩萨福慧力深浅差别,视物情形亦远近不定)。一种是由甚深禅定力所获得的天眼通,而且皆胜过凡夫及天人所获得的天眼通。

  如…

《净土探究 上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净土探究 下册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