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大乘義章卷二十說:「肉眼、天眼唯能見事相中一色:粗事,余悉不見,如涅槃經說。菩薩天眼非直見色,亦見彼色生滅之相。若從是義,亦分見法,但少故不論。」
乙、菩薩天眼通的見物情形
放光般若經卷二敘述菩薩天眼通的見物情形說:「菩薩能以其修證的天眼通,看見衆生死亡後,中陰身(意生身),投向生緣、入胎、出胎、成長、茁壯、衰老、死亡、投胎......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六道中,依個人所造善惡業,往返、受生的情形。有的人因爲在生前身行惡、口言惡、意念惡,謗毀聖賢,信仰邪教,導致知見顛倒,以此邪見因緣,死後墮入地獄之中受苦;有的人因爲在生前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謗聖賢,信仰端正,因正見信心力,上升天界;有的衆生......。菩薩以其天眼通,清清楚楚的看見十方世界的衆生墮入地獄,投生人道,或者上升天界的情形。雖有如此照見萬物沈溺升降的殊勝神通力,但絕不會因此而生起貢高驕傲之心。」
丙、八地以上菩薩天眼通的見物情形
八十華嚴卷四十四記載八地以上的大菩薩天眼通見物的情形說:「菩薩摩诃薩,以其無礙清淨的天眼智證通,能夠見到如無量微塵數那麼多不可說不可說無盡世界中一切衆生(無盡叁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衆生),投生某處,往返受生善道或惡道中的情形。其相貌生來美麗、醜陋、清淨、垢濁、有福、無福、罪重、罪輕......,無論衆生出生時,具有某類品德,都能從其身、相中清楚徹見。所謂一切衆生,包括天界衆生、畜生道龍界衆生、鬼道夜叉衆生、幹闼婆界衆生(天神司伎樂)、緊那羅界衆生(天神司法樂)、畜生道阿修羅界衆生、迦樓羅界衆生(金翅鳥)、摩侯羅伽界衆生(屬于畜界大蟒神衆生)以及人道衆生乃至一切非人道的衆生。無論這些天龍八部衆生的身相,是微細?或是粗犷?是短小?或是寬長?是狹礙?或者廣闊?大菩薩修行者,都能以其無礙的天眼通,隨著衆生所積集的果報身業,而遭受的苦樂現象,無一不像一面鏡子一樣的隨著衆生的度化因緣,隨心分別,隨照隨見......,一點也不會錯謬。」
丁、極樂世界有無數菩薩獲證不可思議的天眼通
極樂世界有無量像此處所說的大菩薩修行者獲得不可思議的天眼通境界,正如無量壽經卷下所說:「十方世界有無數各種不同根器的菩薩修行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皆在淨土精進修持中,獲得不退轉果位(八地菩薩果位)的神通力用。」其天眼通證境,正如此處所述,也正是淨土天人衆生所要追求、修證的天眼境界。
6、綜觀佛菩薩及二乘天眼通的差別點
由前述知道了菩薩聖者及二乘聖衆的天眼通境界,現在再將佛菩薩及二乘天眼通的證境依經論所說,綜合分辨出來,便更能清楚的了解他們的差別點在那裏:
一、上下不同:聲聞、緣覺聖者,隨著自己所依、所入的禅定而獲得的天眼通,唯能看到與自己禅定證境相應的景象,超過自己的天眼證境範圍,不能觀見。諸佛及大菩薩的天眼通,上下一切皆見。
二、寬狹不同:二乘聖者無論作意及不作意,最多能見一個叁千大千世界的一切景象,佛及大菩薩的天眼通,能見無盡叁千大世界的所有景象(即本願所說天眼通境界)。
叁、頓別不同:二乘只能一處一處的個別觀見所要看到的景象,不像佛及大菩薩能夠一時頓見一切景像。
四、粗細不同:諸佛及大菩薩能夠以天眼觀見極其微細的微塵景物,乃至最極細微的鄰空微塵色等一切細膩景象,無不觀見,二乘不能。
五、遲速不同:諸佛及大菩薩,對于所想要觀見的景象,發心便見,二乘不能立即觀見所有一切景物,功力不夠者,必須入定才知。
六、虛實不同:諸佛及大菩薩凡是以天眼所見之物,均能夠沒有一絲錯謬的一點一滴的統統舉證出來,二乘不能。
七、時分不同:二乘聖者最遠能夠以天眼觀見未來世中自己及衆生八萬劫之內將要顯現的一切景象。諸佛及大菩薩的天眼通,則能窮見未來際中,一切將要顯發的景象。
八、自他不同:如涅槃經說,聲聞、緣覺聖者,其天眼通但能觀見眼睛以外的景色,不能自見其眼。諸佛及大菩薩的天眼通,不但能觀見眼睛以外的景色,亦能自見眼睛之內的組織與構造。
九、見法不同:如涅槃經說,諸佛及大菩薩的所有天眼,都能夠看見身內、身外的一切顯色念念生滅的變化情形,及能當下觀見現在自身及現在他人身中不淨的白骨相顯露,二乘天眼不能盡知。
十、知根不同:如涅槃經說,當諸佛及大菩薩以天眼觀見某個衆生的身形色相時,便能立刻得知這個衆生的根器、利鈍、大小的差別,二乘不能。(大乘義章卷二十)
7、仰仗念佛功德可獲得如大菩薩一樣的天眼通
反觀我們凡夫衆生,既沒有天人的天眼通,也沒有二乘的天眼通,更沒有大菩薩的天眼通。我們唯有今生精進念佛,仰仗念佛力量,來世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才能一步步地朝向佛及大菩薩聖衆修證的廣大天眼通證境前進。從最初看到一個佛國世界、二個、叁個、十個、百個、千個、萬個......,甚至在功力夠的時候,更可以如本願所說,像大菩薩修行者一樣運用其無礙的天眼通,看見十方世界中百千億個有諸佛出世的佛國世界裏,也就是無盡個叁千大世界中一切的景象。
往生淨土,這是娑婆世界的佛弟子,最穩當也最容易得到天眼通的方法。希望對淨土法門有信心的佛弟子,今生都能仰仗念佛功德,往生淨土。到了極樂世界,最低也能獲得淨土天人的天眼果報神通。進而獲得像大菩薩一樣的無礙天眼通。淨土天人所具有的這種修證大菩薩天眼神通的定慧潛力,是不是比末法人間的禅行者修證的天眼通來得特別的殊勝不同呢!?
七、天耳普聞願
由叁乘聖者的天耳通論述本願
1、本願是大菩薩天耳通境界
法藏比丘說:「當我成佛的時候,如果國土之中的天人,不能夠以天耳通聽到百千億個諸佛在十方世界說法,不能夠領受、牢記諸佛所說的一切法藏的話,我便不能圓滿成就佛道。」
能夠以天耳通憶持百千億個十方世界的諸佛所說一切法藏,依大乘經典說,已經不是聲聞、緣覺二乘聖者天耳通的境界,乃是登地以上大菩薩的天耳通證境。如觀無量壽佛經上品往生的經文說:「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的往生者,當其生到極樂世界中,皆在不同的先後時間內,能夠以神通力,去到十方虛空中有無數諸佛出世的世界,聞佛說法,修諸禅定,獲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陀羅尼門,譯爲領受、牢記、總持諸佛所說一切佛法,陀羅尼的釋義,將在叁十四願中會有說明)。」也就是說淨土的天人衆生,經過修行的階段,也一定能夠像大菩薩一樣的獲證不可思議憶持十方諸佛所說一切法藏的天耳通。在天人衆生尚未了脫生死前,其所修證的天耳通尚不及淨土中的阿羅漢及辟支佛聖者的天耳通,何況大菩薩!而天人的天耳通爲什麼不及聲聞、緣覺二乘聖者的天耳通?二乘聖者的天耳通與佛菩薩的天耳通有什麼不同!?這是本願所要說明的重點。
2、淨土天人的天拜通爲何不及阿羅漢?
依觀無量壽佛經說,除了中品上生以上的往生者到了極樂世界,立刻在聽聞苦集滅道四聖谛的法音下,獲證阿羅漢果,俱備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叁明,及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六通外,其余的往生者,一生到淨土,最起碼獲得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足等五種報得神通,但因尚在「分段生死」的束縛中,所具通力,成就有限。例如往生淨土邊地宮殿的胎生衆生,于五百年間不聞佛、法、僧叁寶名,而在此五百年間享受如忉利天人的福樂果報,必有五通感報。再說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的往生者,經過六大劫及十二大劫的時間,才能見到佛,于未見佛的這個中間,亦應具有五種報得神通,而且其五通果報,必不下于往生淨土邊地胎生衆生的神通,但因尚未斬斷八識田中貪癡煩惱的心影,心智未開,其所感報的天耳通等自然不及在淨土中已斷煩惱,心智開明的大阿羅漢明利。
3、阿羅漢的天耳通境界
于舍利弗阿毗昙論卷二十九及修行道地經卷叁,記述二乘的天耳通證境說:「當一個修行者得到甚深正定心時,至少叁果以上,只要趨使心意朝向人聲,對于人們談論的事情,無不清楚聞知。若想聽聞地獄、畜生、餓鬼叁惡道衆生乃至天人談論的事情,只要趨使心意朝向叁惡道衆生及天界衆生,便能如近在耳旁一般地清楚聞知。(按增一阿含卷四十七說,地獄言語及惡道言語與人間不同,一般人聽不懂地獄衆生言語,無法與地獄衆生對談,唯有了脫生死的大阿羅漢聖者如目連尊者等,獲證語言叁昧,通解六十四種音語,才能聽得懂惡道衆生言談,到地獄教化衆生)。
當一個修行者證得大阿羅漢果位,便能如上所說,以其清淨的天耳通,在同一個時間內聽到人聲與非人聲(包括叁惡道衆生及天界衆生的說話聲音)。而且當佛弟子獲證阿羅漢果位後,無論未來行菩薩道的過程中,出生在什麼地方,都能與生俱有無漏的天耳果報神通。不論入定或不入定,只要想知道某道衆生的某一類衆生,在談論些什麼,都能清晰的以天耳通聽到人與非人的兩種談話聲音。
4、阿羅漢天耳通爲何不及佛菩薩?
淨土天人在尚未了脫生死前,其天耳通不及在淨土中已了生死的大阿羅漢聖者,而無論在淨土中的阿羅漢聖者,或是在穢土中的阿羅漢聖者,其天耳通不如佛及大菩薩的天耳通,何以見得呢?依十住毗婆沙論卷一,比較佛、菩薩、聲聞、辟支佛的修行功力說:「聲聞乘修行者,只要在宿世『奠定良好的解脫知見根基』,便能在一世專精勤苦修持中,得度生死;有的需要二世勤苦修持,才能得度生死;有的必須經過多世......,皆隨個人宿世根器利鈍而有差別。辟支佛乘修行者,也和聲聞乘修行者一樣,只要在宿世奠定良好的解脫知見根基,必能在七世中專精勤苦修持,得度…
《淨土探究 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