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自立法師)▪P4

  ..續本文上一頁命就可以跟阿彌陀佛以及一切聖衆一樣:無量無邊了!諸位,你們要脫離黑暗,要求得到無限的光明,就要念阿彌陀佛。你要求長命百歲,也要念阿彌陀佛。將來到極樂世界去,壽命就無量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正報,具足了這樣的功德。

  事實上,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只是壽命無量、光明無量,他一切的福德、神通、智慧、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等等,都是圓滿具足,無量無邊的。絕不是我們所想象的,認爲念阿彌陀佛很不吉祥,只有到臨死之前才去念,如果有這種想法,那真是大錯特錯了!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依四十八大願修持而建設成的極樂世界,實在是一個最理想、最殊勝、最圓滿的世界。何以見得呢?

  人生在世,每天除了叁餐,還要點心、宵夜,也得穿衣,整天爲衣食忙碌。可是極樂國土卻不同,在那裏是「思衣得衣」:如果想要有新衣服穿,既不需要找設計師設計,也不必找裁縫訂做,更不必到百貨公司、服飾店采購,只要動一下腦筋,隨時就有合身的衣服穿到身上來;同時也是「思食得食」:如果肚子餓了,只要想到吃,不必到菜場買菜,也不必煮,隨時就有好吃的素宴排在面前,用完後就自動消失。在那種情形下,什麼都不必煩惱,不必爲生活、爲經濟奔忙、追求。如此一來,就會有充分的時間做修持的功夫。

  我們這個世界有膚色、種族的分別。白種人就瞧不起我們黃種人,也看不起黑種人,常常爲了種族、膚色而産生種種不平等的現象。如果能生到西方極樂國土去,每個人都跟阿彌陀佛一樣:全身都是黃金色的,沒有分別,自然就一律平等了。經上又說:「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同處在一起的都是學佛的人、都是善知識。這麼多的善友同住,彼此互相勉勵、一起精進,一同向佛道努力,達到了「見和同解」的理想生活環境。講到正報,大家都是身心淨化,既沒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也沒有貪、瞋、癡、慢、疑種種的煩惱,大家只有聽聞佛法,爲追求真理而努力。因爲目標相同,待遇一樣,大家同住,一處都是平等平等,一團和氣。絕對不像娑婆世界的衆生,爲了生活,大家勾心鬥角,找不到一個安甯的角落。所以我們要追求快樂,希望免受人生無數的痛苦,大家都應該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才是我們最理想的歸宿!

  七、阿彌陀佛的聖誕

  講到這裏,我順便介紹阿彌陀佛的聖誕。大家一向都知道阿彌陀佛的聖誕,是農曆十一月十七日。大家也知道,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的聖誕是農曆四月初八日(南傳佛教定爲五月的月圓日)。釋迦牟尼佛是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出生應化,他的生滅日期,有曆史可查證;可是,阿彌陀佛不是生在我們這個世界,而是在西方,經過十萬億佛土的極樂世界,離我們的世界太遠太遠了;同時他成佛到現在已經有十劫。不管是時間,不管是空間,都是那麼久遠,我們怎麼能知道他的聖誕呢?這必須從中國佛教史上一段公案說起:

  中國宋朝,杭州永明寺有一位延壽禅師,後來成爲淨土宗笫六代祖師。(本來他是修禅的,後來又修淨土,所以是禅淨雙修,雖然是淨土宗祖師,也尊稱他爲禅師)。他是一位很有道行的高僧,當時朝野都很敬重他,尤其深受吳越王──錢俶的特別禮敬。有一天國王突然發心想設齋供僧,就問禅師:「在我們國中,除了您以外,現在還有誰是特別有修行的高僧?」好象在臺灣,今天(七月十五日)有上千的出家人要去受供,叫做齋僧。吳越王也想齋僧,不過他想:只供養一般出家人,並沒有多大的功德,需要選擇一下,找一些特別有修持的來供養。

  禅師回答他說:「我們國家的高僧太多了,只是你不認識罷了!有些出家人,你看他好象瘋瘋癫癫的,其實來頭可大呢,例如長耳和尚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定光佛再來,你如果供養他,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福報!」

  長耳和尚是一位不修邊幅、穿得骯骯髒髒,講話也是顛叁倒四的,常常在街頭溜跶,遊手好閑,遊戲人間的出家人。他的兩個耳朵生得特別長,大家都習慣叫他長耳和尚,時間一久,反而把他本來的名字給忘了。平日大家總瞧不起他、討厭他,認爲他不像一般出家人那麼慈悲、莊重。國王一向敬重禅師,知道他的推薦一定不會錯,就趕快吩咐廚房辦素筵,並派了許多官員到處去找,恭請長耳和尚回到宮中,並且以上座接待。長耳和尚身不由己,莫明其妙的被國王以上賓款待,問明原因後,知道是延壽禅師多嘴,告訴吳越王真相的,便說:「彌陀饒舌!」說完就座後,隨時就圓寂了。吳越王當然感到非常遺憾,感歎自己沒有褔份供養定光佛,可是從長耳和尚口中知道延壽禅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也算還可以彌補這一份缺憾了。即刻親自趕到永明寺去,誰知到了永明寺,延壽禅師也已經坐化了。俗語說:天機不可泄漏,他們兩人的身份一旦暴露,也正是化緣已滿的時節,被人識破後就得離開世間了。

  從這段公案,我們知道永明延壽禅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所以後人就把他的生日──農曆十一月十七日,訂爲阿彌陀佛的誕辰紀念日。

  從這一個故事,我們也可以獲得證明,阿彌陀佛並不只是應化在十萬億以外的佛土,他經常在我們的身邊,不但永明延壽禅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中國還有另一則公案,同樣說明也是阿彌陀佛再來呢!

  中國浙江臺州天臺山,有一座國清寺,是一間非常大的叢林。我相信到普陀山去的善友,一定也有許多人去過這個地方。國清寺中住了一位豐幹禅師,大家都不知道他是什麼人,只常常看到他獨自一人騎著老虎,在國清寺中進進出出的。俗語說,物以類聚,同樣程度的高手,都是集合在一起。當時國清寺中還住著寒山、拾得兩位出家人。有一天豐幹禅師邀請寒山和拾得跟他一起去朝五臺山。

  寒山問:「去五臺幹什麼?」

  豐幹禅師回答說:「去禮拜文殊菩薩呀!跟我一起去的,就是我的同行;如果不跟我一起去,就跟我不相幹。我自己去好了。」

  寒山和拾得不肯跟他去,他只得獨自一人到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了。從天臺山下來,途中經過杭州,碰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此事說來話長,我還是從頭說起吧:

  中國人一向是學而優則仕,把書讀好,考取了功名,就有官做。當時有一位姓闾名丘胤的讀書人,雖然考取了功名,卻一直沒有接到上任做官的公文,就閑著在家裏等待。可是坐吃山空,正在爲經濟發愁時,他接到了省府的通知,要派他到臺州去當知府。這個闾丘胤接到通知後,正高高興興准備著去上任時,真是無巧不成書,平常在家沒事,一旦要他去做官,卻忽然間得了種怪病,頭痛不止,痛得整個頭都快要裂開了,請了好幾位醫生來看,也吃了好多帖藥,都沒有見效,只剩下一口氣喘息著。豐幹禅師知道後,親自到他家去,要爲他醫病,可是看門的人不讓他進去。

  「你們可要弄清楚呀,我是來替你們的主人看病,來救他的命的呀!」

  守門的一聽,急忙開門請他進去。進到屋後,禅師向他們要了一杯水,對著水念念有詞,大概是持念咒語吧。念了好一陣子才停下來,拿了一些咒水,在闾丘胤的額頭上擦擦,說來奇怪,病立刻就痊愈了。闾知府起死回生,恩同再造,就請問他法號及住處。

  「我名叫豐幹,住在臺州天臺山國清寺。」

  「那太好了,我就是要到臺州去的,上任後我一定會去拜望您。再請問您,寺中像大師如此有功夫的人還有多少?」闾知府又問。

  豐幹禅師說:「我算什麼功夫,比我高的還多著呢,那兒有文殊菩薩化身的寒山、還有普賢菩薩化身的拾得,他們兩位都比我高得多啦!」

  闾知府一聽,高興極了。上任叁天,把重要的公務交代清楚後,就立刻往國清寺去燒香,感謝佛菩薩庇佑,更要拜訪二位大菩薩和豐幹禅師。

  到了國清寺後,向知客僧說:「我想拜望寒山、拾得兩位大士,麻煩你替我通報一聲。」

  「你說的是那兩個瘋和尚嗎?大人先請坐,我找人去把他們叫來。」知客僧回答說。

  「不行,不行,我自己去拜望他們。」

  知客僧把闾知府帶到廚房,大聲喊:「寒山、拾得,知府大人來找你們,你們快出來呀!」原來他們兩人是廚頭,正在那裏嘻嘻哈哈、自自在在地談笑風生,闾知府一見,高興極了,就地禮拜。兩人一見,急忙攜手往山上跑去,一直跑到一個山洞前才轉過身來說:「豐幹饒舌!你不去事奉彌陀,來拜我倆做什麼?」說完,就往山洞中跑進去了。從他們的話中,知道豐幹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闾丘胤急忙轉回寺中去找豐幹,可是他也不見了。身份一暴露,從此豐幹、寒山、拾得都消失不見了。

  講到化身的事迹,坐在山門口的那位彌勒菩薩,也曾化身布袋和尚,整天拿著一個布袋、一串念珠,一般人也是叫他瘋和尚。臨命終時他說了一首偈:「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這首偈是說:你們知道嗎?彌勒本來就是真的彌勒,時時百千億化身應世。實際上,所有的佛、大菩薩,爲了化度衆生,常常會化身應世的。觀世音菩薩就是叁十二應身。彌勒菩薩是這樣,阿彌陀佛也一樣,就好象剛才所介紹的豐幹禅師、延壽禅師,時時刻刻化身示現到世間來給大家看;可是我們凡夫有眼不識泰山,不知道他就是佛罷了!從他的化身示現人間來看,可以證明阿彌陀佛跟我們特別有緣,常常化身千百億,你們只要誠誠懇懇的念佛,阿彌陀佛隨時都在你的身邊,你要是信願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將來也一定會蒙佛接引,往生淨土的。

  講完「依報」和「正報」以後,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無論是自然界、人事界、或是身心等各方面,都是非常美滿理想,而且莊嚴清淨的。但是要具足怎麼樣的條件,才能到那裏去呢?這就需要「往生的叁資糧」了。

  八、往生的叁資糧

  什麼叫做資糧呢?資、就是川資;糧、就是糧食。比如說:我們要到外國去旅行,就先得有所需要的旅費,更要准備路上要吃的糧食;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當然更不能兩手空…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自立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