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眼睛就保持叁分眼、臉泛紅,帶微笑,安祥如同睡覺般,(注:世尊入涅槃時亦是叁分眼,可以參考臥佛即知。)此情景保持到叁十小時後沐身更衣身體柔軟異常,如似活人一般讓人感覺念佛往生之人不可思議之處。
家父往生第四天,一位以前的老鄰居,但已搬家有四年之久,突然到靈堂拈香,並且告訴家母,昨天晚上夢見家父往生了,並且不可思議靈堂之擺設竟然和夢境一模一樣。(注:末學的家,此位太太並未曾來過,是夢境後才專程趕來末學家確認此事的。)
十一月份南臺灣尚是豔陽高照的天氣,十一月二十日決定要在十一月二十六日舉辦由上香下月法師舉辦的叁時系念法會,深怕屆時太熱會影響大衆,上悟下本法師還親自跟老菩薩講到時要涼爽一些,果真到了叁時系念二十六日與告別式二十七日天氣轉陰,涼快無比,並且于法會當天黃昏下了叁次甘露雨,一次的時間都不超過二分鍾,落在衣服上不濕而且相當清涼,真是有誠則靈,會場莊嚴無比。
火化當天,末學還真擔心假使家父真的燒出舍利子,不知該如何分辨?臨出發前還在爲此事煩惱,果真靈驗電話響了,開元禅寺上慧下境法師竟然慈悲發心要幫忙去火化場挑舍利,末學趕緊開車去接師父,一來一往花了十分鍾,剛好趕上巴士開車時間,結果不可思議之處,竟然骨舍利、發舍利、及五彩舍利花無數,截至目前在骨灰當中陸續發現尚有舍利子,總數已超過百余粒。
4.總 結
家父往生後的第二十一天,末學夢境中見了家父,老菩薩告知末學西方極樂世界的勝境與經典說的完全相同,你勿需有懷疑之心,說完此句話即不見了。另外香嚴寺住持上香下月法師于十一月十八日佛七圓滿大回向之際,見到阿彌陀佛帶領著老菩薩坐在蓮花上,由雲端下來,此時的老菩薩不但年輕且相當莊嚴。家母亦曾在夢境中,見家父身著袈娑,現出家莊嚴相,頭頂放光,八十四年九月十五日臺中光複國小,中午午休時間其中有一棟四樓教室被大火燒掉五間貯藏室,當時末學的侄女就讀該校五年級,正是該棟大樓的叁樓,因正值午睡時間,突然侄女夢見家父盤坐在赤色的蓮花上,年輕的莊嚴相,叫著侄女趕快醒來,樓上已經失火了,侄女夢中醒來趕緊往外跑,果然煙火彌漫整個校區,由這些不可思議的境界一再顯示家父往生的鐵證。
第一點:在「易行疾至之道」這本書內有關投生預兆臨終信念有提到往生淨土的人,臨終常會看見清淨的境界,最殊勝的是親睹極樂淨土的各種依正莊嚴。其次的是看見佛菩薩,再其次的是只看見蓮華,然而這些現象往往旁邊的人不一定看得見,老菩薩卻都看得清清楚楚,這何嘗不是往生最佳見證,只是老菩薩爲了示現人生苦短,並且度化末學周遭的這一群人,而在此娑婆世界多留下十多天罷了。
第二點:老菩薩這一生從不做夢,而在往生的前一個月前,竟然在默念佛號當中有多位龍天護法在冥冥中勸家父持長素,這是累劫來所結之善緣,並且在生病這幾個月內,經常有善知識到家中鼓勵他老人家萬緣放下,念佛求生西方,彌陀經雲:「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第叁點:弘一大師曾說偈雲:「阿彌陀佛,無上醫王,舍此不求,是謂癡狂。一句彌陀,舍此不服,是謂大錯。」老菩薩深信念佛是因,往生成佛是果,就算病重痛苦甚劇時,仍不忘記一句彌陀聖號,以便今生輕受,能速了償宿業,求生淨土,此種勇猛精進之心,怎不令聞者驚喜贊歎!
第四點:事實上也印證老菩薩所說的往生時有一人會知道,指的是上悟下本法師因家父往生的前兩天已示現給法師看到了,其夢境佛像放光接引家父,而身旁只有內人一個人的景像與事實完全吻合。
第五點:老菩薩往生助念之時,有些蓮友忽聞異香由外入內,而非檀香亦不是花香,時間相當短暫,且老人家眼睛始終保持叁分眼,臉泛紅、微笑,猶如安祥睡覺一般,叁十小時後沐身更衣,身轉柔軟異常如似活人,此是念佛人殊勝之境界。
第六點:由上香下月法師主持的叁時系念,因全體師父與蓮友之真誠感召叁次的甘露雨,實屬不容易。
第七點:老菩薩念佛修行時間不及一載,卻能火化後燒出舍利,此殊勝之因緣無非是念佛人虔誠心之所感召,也是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佛力加持,亦是老人家累劫之修行而此生福德因緣聚會而成的。
古德雲:「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裏人,萬般將不去,惟有業隨身。」又雲:「莫雲老來方念佛,孤墳多是少年人。」末學以至誠之心感恩上淨下空導師之教化,指引出一條徑中徑的淨土念佛法門,同時也感謝此次參與家父往生盛會的諸位法師大德與蓮友同參的助緣,最後末學以古德的一偈與諸位善友互勉,「時光滅處命光微,到眼繁華轉眼非,莫在險途貪五欲,彌陀日夜望兒歸。」
5.回歸本願
以上所說「陳老居士」在重病中猶能力挺精神精進念佛的實例,而從用功念佛至往生淨土卻不到一年的時間,是十分難能可貴的。若是蓮友皆能像「陳老居士」一般地在「重病中亦做得了主」,做到「一心專注在佛號上」、「色身雖生病,但心不迷、不爲病苦所亂,臨終十念」,決定往生淨土。
由此說明了無論平素念佛者或不知念佛的人,在「臨終之時」,若能不爲病苦所擾,不昏迷、不顛倒,生出具有堅固的信願念佛之心,是相當不容易的。就因爲臨終的淨念念佛之心難得,如果蓮友果真能于臨終時生出具有往生正念的「十念」念佛之心,必得超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從前述淨土經典綜合彌陀接引往生大願可以證知。相對的,一個臨終人若能如經典所說,産生「十念念佛」的信願之心,大體說來,必是平常精誠念佛,得到「一心不亂」,具有正定念佛功力的衆生。因此古德將這第十八願科判爲修「正定聚」具有深厚善根功德的衆生接引大願。所以欲求今生便能成就「念佛正定」、往生淨土的蓮友,必須依第十八願所說,經常行、住、坐、臥,至誠懇切的用心在「老實念佛」上,克期取證,發願見佛(有相念佛成就,證入「正憶念叁昧」),只要今生能在「有相念佛」中見佛,臨終「十念現前」,必定下品上生。
所以欲于今生有志念佛、見佛,一世往生的大善根蓮友,除了研讀「淨土五經」及對修行有助益的淨土經論外,應該專注在念佛修持上,不需要特別分心閱覽無益修持的書籍,導致知見紛亂,煩擾心神,不得成就有相念佛叁昧。我們看近代在有相念佛上有成就的大德,均是畢生專心一意在有助往生、確立淨行知見的經論上研讀,終生以念佛爲職志,才能在往生的信願上,堅固不退,遺風後世,令後世佛子,相繼效學,臨終顯瑞,激勵後進,薪傳不斷………。
6.下品往生的蓮花爲什麼是金黃色的?
觀無量壽佛經第十六觀說:「下品下生者,在命終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臨終見「見金色蓮花來接」這是針對「五逆十惡」者臨終往生淨土的「見證」,是特例中的特例,不可用于常規的下品下生。常規的下品下生,不僅見金色蓮花現前,同時一定親見彌陀或觀音手執金色蓮花現前接引。也就是說,依無量壽經等所述,正規的下品下生,于臨終時,將會見到彌陀執持像太陽光芒般柔和瑩淨的淨土中的金黃色蓮華,旋轉到他的面前,來接引他往生極樂世界。接引往生的蓮華爲什麼是金黃色的?
「觀經」第七觀說:「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于七寶地上作蓮花想…,有八萬四千脈…,一一脈有八萬四千光…,如是蓮華,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爲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如此妙光,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
第九觀又說:「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複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舍…。」
第十叁觀又說:「阿彌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花如上所說…。」
這裏請注意:阿彌陀佛無論在任何世界現身接引衆生往生西方的身相、光明、蓮華,依經上說,皆是真金色的(或譯爲金剛色蓮華臺、紫金色蓮華臺及往生者自見身相呈現紫磨金色的)身相、光明,蓮華之所以呈現爲黃金般的顔色,即第七觀所說:「本是法藏比丘願力所成。」乃是阿彌陀佛過去修集了無數的「定願之力」而成就,以此定願之力而成就的身相、光明、蓮華,遍攝十方世界的念佛衆生,往生淨土,沒有間斷過。于此可知,下品下生者若要感得阿彌陀佛放射出「無盡禅定悲願力」所形成的「金色光明蓮花」來接引,往生者自身也必須具備與阿彌陀佛「一分定願力相應的念佛功力」,才能感招彌陀放射「金色光明的蓮花」來接。因此更可證明下品下生的臨終十念念佛,是建立在今生念佛專勤,而與彌陀定願力相應「正定聚」(一心不亂)的念佛者身上。由此更顯示出具有淨念之心而産生的「臨終十念」的困難性。
大集經上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這是警惕末法衆生,應該明白自己的根器,選擇與自己根器相應的法門而說的話。現在的居士學佛,持名念佛的人很多,但是往生淨土的很少,大都「信願不切,雜修不專,欲想不斷」,以致令心識散亂,「淨念不易成就」。希望欲求「一世往生」的蓮友,記取淨土經典及諸淨宗大德的法語,依「信願之力,專持名號,不勞『觀想』,不必『參究』」,如此「至誠」、「專心」、「懇切」的「深心回向」念佛,必能與彌陀的這第十八願相應,與彌陀的「一分無上定願力」相應,臨終之時,在「最後『十念念佛』的正念因緣成熟下」,感得與「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說「西方叁聖」執持「真金色」的蓮華前來接引,往生極樂世界,爲淨土做見證。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廣釋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