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僅以念佛爲重?但是按其終身「用功念佛」、「禮拜」數十年不間斷的情況來看,至少下品上生。然而若是平素有深入解脫法義,依解脫正見引導念佛,觀其平生「用功念佛」數十年如一日乃至延續至臨終前仍然念佛不止「正念現前」及「數度見佛接引」的情形來看,至少中品下生。」)
實例二
如淨土聖賢錄易解(五)說:民國、慶生尼師。俗姓厲,浙江定海縣人。年二十歲時,到浙江舟山的圓通庵剃發出家,發願持大悲咒十萬八千遍。庵中僅有叁間房舍,也沒有田産,都須仰賴勤儉地勞力工作。年叁十二歲,勸募修建大殿,增建房屋,訂立常住清規,每日早晚功課外,以叁炷香的時間念佛,遠近來皈依剃發者有十余人。民國六年,住持浙江蕭山的保蓮庵,組成蓮社念佛。
年五十五歲,發心閉關,每日持誦《法華經》、《金剛經》、《地藏經》各一部,《阿彌陀經》十二卷,往生咒五百遍,佛號一萬聲,早晚禮《華嚴經》一千五百拜,叁年來如一日。所有的功德,回向西方淨土,以報四恩,而救濟叁途之苦,屢次感得殊勝的瑞相。民國二十二年元旦出關,冒著風雪到浙江甯波的觀宗寺,打齋一堂,禮請谛閑法師說法,以滿其願。常常說功行淺薄,打算再閉淨土關,爲往生資糧,雖然因緣不成熟,但四十年來,念佛不斷。對于僧俗二衆及有緣者,均勸勉以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淨土。對于徒衆也勉勵她們謹守戒律,懇切念佛。
民國二十四年(西元一九叁五年)十月回到蕭山,因感染風寒,自知一病不起,于是囑咐准備後事,並且懇切地交代徒衆隨時念佛相助。雖病臥于床一個多月,仍時時念佛。十二月初八日晚上,忽然說:「先見到觀世音菩薩,然後阿彌陀佛也來了!」徒衆均執香,分別在左右跪念,慶生尼師的嘴唇也開合念佛。至戌時(晚上七至九點)嘴唇不動了而往生。到了五更(清晨叁至五點)頭頂的熱氣仍可熱手。隔天晚上封龛,面貌如生。時年六十一歲。(佛學半月刊第一二五期)(由此實例停留在「信行門」的階段,並于臨終先見觀音來接的情形,故知至少是下品上生。)
(2)中品往生實例
實例一
如淨土聖賢錄易解(一)說:宋、思敏。不清楚他的出身,依止靈芝元照律師,增受戒法,專心修習淨土法門,二十年如一日。有一天忽然得病,請大衆諷誦《觀無量壽佛經》半個月。誦完經後過叁天,見到化佛充滿整個室內。臨命終時大聲念佛,聲量超出衆人之上,在酷暑的大熱天裏,停留龛柩七日,仍然異香濃郁充滿室內。(佛祖統紀)
實例二
如書內說:北齊、慧光。居住洛陽。曾著《華嚴經》、《涅槃經》、《十地經》等經典的注疏,微妙窮盡地披露權實二智的義理。有一天得疾病,見到天人大衆來迎接(因生天業力先成熟,故先見天人來迎。)慧光說:「我所願求的,是歸向極樂世界啊!」說完之後不久,西方淨土的化佛,充滿了整個虛空,慧光說:「唯願我佛慈悲攝受,滿我往生淨土親見阿彌陀佛的本願。」隨即彈指而入滅往生。(佛祖統紀)(按此二例皆無淨土經諸所說上品行者修菩薩業等利他深廣功德,故非上品往生,但均自說「見淨土化佛充滿」來迎接此人,應是「見淨土聖衆現前,個個真金色,圓滿、莊嚴」,而不能分辨,以致誤視爲化佛,按此二例,必有持戒莊嚴功德及修學解脫正見等義理導引念佛,故能中品往生,如前所述。)
實例叁
如書內說:齊、慧進。俗姓姚,浙江吳興人,少年時放縱性情行俠仗義,到了四十歲時忽然心中有所了悟而自我覺醒,因此即出家修行。慧進依止于京城的高座寺,飲食粗簡衣著樸素,發願持誦《法華經》。但由于過度用心操勞苦行,每當執起經卷要誦經時就生病,因而發願造《法華經》一百部,以忏悔往昔所作的業障。後來募集一些信心人士的布施,造《法華經》滿一百部之後,疾病也接著痊愈,因此他對于自身嚴格的節操更加堅定。慧進常常回向一切的福德善業,期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有一日忽然聽到空中有聲音說:「你的行願已經圓滿,必定得生西方淨土!」
齊武帝永明叁年(西元四八五年),無疾而終,時年八十五歲。(高僧傳)
茲再舉數個高僧大德「臨終現瑞」的實例,以此證明「往生淨土」確有其事!
甲、唐朝的懷玉大師,在臨終前數日,便看見金色光明的西方叁聖相,遍滿虛空中現相接引。大師當即預知叁日後就要往生淨土。叁日一到,異光滿室,香氣盈空,聖衆遍滿。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手持金剛臺前來迎接。(見高僧傳叁集)
乙、宋朝的思照大師,臨終之前,夢見阿彌陀佛丈六金身,即自知往生將至,于是請七位僧人助念,趺坐念佛而化。(佛祖統紀)
丙、清朝的徹悟大師,命終之時,集衆助念,忽然看見虛空中幢幡無數,從西方極樂世界飄來,便告知徒衆說:「淨土相已經顯現,我將往生。」又說:「蒙阿彌陀佛親來接引,我隨佛去也。」死後,異香浮空,衆人皆聞。(徹悟禅師語錄)
丁、近代的印光大師,臨命終時,預知時至,開示大衆說:「念佛、見佛,決定往生,蒙佛接引,我去矣。」後面朝西方,念佛坐化。(印光大師行業記)
戊、晉朝的劉遺民居士,隨慧遠大師入廬山念佛(依般舟叁昧經觀想念佛),在定中看見阿彌陀佛白毫放光,爲其摩頂。命終之前,又夢見進入淨土七寶池中
。當即自知往生時至,臨終正念現前,面西坐化。(東林傳)
按前述所舉數例高僧大德,皆是在生「深入經藏學法有成,念佛成就,解、行並重」的實證者。古今高僧大德及居士,專修淨土法門,臨終因心識的平靜、光明轉變屍體的僵直、腐爛情形,成爲柔軟、出香、出光的異相,往生西方者,不在少數(見近代往生錄)。而且都符合淨土經證的幾個往生重點:
1.預知時至,
2.見佛現身,
3.彌陀放光接引,
4.異香及光明遍滿,
5.自見身坐金色光明的蓮華,隨佛往生淨土,
6.或者于臨終之前,夢見彌陀現身接引,預知時至;往生之時,異香滿室。
11.再論往生瑞相最低的條件
密宗行者陳健明居士在其著作「曲肱齋文叁集」中,曾經對往生瑞相最低條件的推究,有其個人見地,他說:「最低條件,即是最可靠的條件。往生傳記中,我曾經指導黃梅侗君,作過統計,最普遍的是:
(1)頂門後冷:然不一定是生西,此種後冷在腦頂,多屬生天,故不可靠。(筆者按又有多類外道氣脈暢通或相似佛法行者有大成就者亦在死後由「頂門脫神」而超升「外道異天」。故單靠死後頂門後冷來判斷是否往生淨土是不可靠的。)
(2)預知時至:外道亦有之。能生天者,必能預知時至,故亦不可靠。(筆者按「淨土宗」講的預知時至,是指臨終前預知往生淨土的時間已經到了,不是與一般人死前預知將要死去,而不知死後將往何道投生的情形不一樣。故「淨土宗」所說的「預知時至」是與一般人死前的「預知時至」的「內涵」是完全有差別的。)
(3)瑞香滿室:外道亦有。(筆者按鬼神亦有。而且死後多有因助念而親聞異香者,或者是亡者因爲得到念佛效用,而身出異香,或者是在場鬼神因見聞念佛音聲,而心生歡喜,故而放出異香以表對「念佛功德」的「恭敬、贊歎」
,但並不能因此而證明其人絕對往生淨土。)
(4)祥光滿室:外道亦有。(筆者按鬼神亦能放射光明令世人見聞,如經常聽到「異教徒」言;親自看到「神祇放射金黃色的光芒」,事實上是「見聞者」「程度所及」而看見的「光明」,但是卻不能正見「其光明的本質性」。例如「惡道或異道鬼神所現<光明>不出其<陰氣磁場>的本質,而「鬼神所現福相、光明」又有無量層次的不同。只是「一般見聞者」不能分辨是「正道善神」的「光明」抑是「異道」或「惡道」鬼神的「光氣」。甚至一般鬼類,亦能用其「靈通力」變現「神采奕奕的」樣子(福相)讓「相應者」見聞,而「其人」亦不能分辨「所見福相光明」氣場的本質是善?是邪?是陰?是陽?是正道善神所變現,或是異道鬼神所化現故不能在助念時,因見有光明顯相,而絕對證明其生天或生淨土!
(5)西方叁聖現前:此即可靠條件,然此亦有最低者。
甲、最高者,叁聖同在病人未死而神志清醒時來。
乙、中等者,叁聖同時在夢中來。
丙、最低者,觀音單獨在夢中來。
由此可知,最低條件,是夢見觀音送蓮花來。如夢他人送蓮花來,也不可靠,因外道生天,亦坐蓮花。如修行人,時常在夢中,能見西方境界及西方蓮花,則此最低條件,自是易得。假如平時有無常心,厭此欣彼,異常堅定;則應經常在夢中考察蓮花情形,到臨終纔有往生把握。如學佛多年,無此瑞相(中略),應隨時策發出離心,直至取夢中瑞相,方可放心。」
這是告訴我們,不可單憑一種瑞相現前,如頂門後冷、或預知時至、或瑞香滿室、或祥光滿室、或西方叁聖以外的天人送蓮花來,就斷定他往生淨土。就如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往生者最低的條件,造惡者的下品下生,也要親自見到金黃色光明的蓮花現相來接,而且要預知這朵蓮花是要來接引我往生淨土的,當然是阿彌陀佛變化化佛或變化觀世音菩薩手持金色蓮花前來接引。但是除了「造作五逆十惡業的下品下生」臨終「只見金色蓮花接引外」,就是造惡的下品中生及造惡的下品上生,亦必須親見「彌陀手執金蓮華前來接引」,才能絕對證明其往生淨土,何況是一般生平沒有「造下來世墮落叁惡道」業因,而且在平素知道用功念佛的蓮友,乃至臨終前半年、叁個月、一個月、一個星期才有因緣「成就精進念佛」的蓮友,皆必須在臨終時「預知時至」,「一心不亂」,至少親見「觀音」或「彌陀」現相接引,才能證明其確實往生淨土。故一類弘揚淨土者,認爲只要在臨終時見到「一朵金色蓮華」來接,是超生淨土最低的條件,乃是取自「觀經」所說造下五逆十惡者臨終往生最低的條件,而非「正規的下品往生臨終最低往生瑞相」,故知「此說」是不可靠的。
再則除了上品上生的經文,有講到觀世音菩薩手持金剛臺前來迎接外,其他如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及中品、下品的接引經文,都沒有明確的說明,是阿彌陀佛還是觀世音菩薩手執金色蓮華前來接引行者!前述九品往生經文之譯意,筆者在上品上生接引文以下,皆譯爲阿彌陀佛手持金色蓮花前來接引,以供讀者參考。
《如何證明臨終往生淨土?》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