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身,何況是超升色界禅天的「禅定成熟」之人及「念佛純熟」的往生淨土之人呢?)
(四)在中陰身內會見到佛光嗎?
以佛法的因果正理觀察:在陰暗身心尚未轉變的中陰身階段,會見到清淨的佛光現前嗎?
已經進入「中陰身」階段,必定身心呈現「陰氣磁場」,與佛光不相應,必須不斷地忏悔業障,受持叁皈五戒,發成佛心拜佛、念佛,發願求生淨土,才能在念念禮忏,憶佛間,每日不斷地轉換「中陰身的陰氣磁場」,逐漸顯露清淨、光明的身心。當亡者借著發成佛心、禮忏、拜佛、念佛的功德力量,達到念念清淨、光明的程度,才能徹底轉變被「陰氣」、「陰相」蒙蔽的中陰身,成爲清淨、光明的「身心」。
以此清淨光明的身心,方能與廣大清淨的佛光相應,此刻才能講佛力接引亡者往生與其念佛功德力量相應的清淨世界去。
(五) 對中陰身的心智認識
縱然修行人進入「中有」的過渡階段,身心亦必然呈現「陰氣磁場」,只是所顯現的「陰氣磁場」有層次上的不同,一般人不易分辨。(按「所謂陰氣磁場」,依各人的知見不同,修養不同,而有多種層次的顯相不同,不僅在「中陰身」內顯現,在每一個貪染五欲六塵之人活著時,都會「陰氣」、「病氣」夾雜其身,就是修行人也不例外,只是一般人不易分辨。)
而且大部份人的中陰身,皆比生前的心智靈敏數倍不等,如在中陰身內每一個亡者都會有「陰通」,不是「五種神通」,這是心識脫離肉體禁锢後,必然産生的現象,然而也不是一概而論,尚必須視亡者生前的觀念,身心修養程度,對人、事、物的執著性,生什麼病去世,死前心智的顯相及死時年齡等因素,而影響中陰身心智的靈敏度有著不同程度的顯相。而且中陰身的「靈敏性」,並不等于「開悟性」,因爲每一個人的中陰身的心識,皆是延續生前所造的善惡業行而顯相,這才合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緣果報」的法則。
(六)真正見佛、見佛光的基礎
若是亡者在「中陰身」中見到所謂的佛像現前,佛光照身,是很危險的事,讀者不可不知。
因爲對于一個生前沒有念佛基礎,或者念佛、修行基礎不夠的人,是不應該以在中陰身間令他觀想佛光、佛像,使其「見佛」、「見光」來鼓勵他修行有成。
真正「見佛」、「見佛光」的基礎,是建立在生前具有深厚的「佛道正見」,「解脫正見」、「淨土正見」及「自修有成、念佛成就」的基礎上,而在臨命終時,預知時至,一心不亂,正念分明,見佛來迎,一剎那頃,往生淨土,絕對不會在散亂心重,情執心重,煩惱心強,善惡業緣尚未決定,尚未轉換的「中陰身」中,往生淨土。
(七)只要轉中陰心識就能往生淨土
現代的佛教徒,就是因爲把往生淨土,看得太簡單,認爲只要在生前散心念佛,廣結善緣,臨命終時,仗著有人助念,提攜其「念佛正念」,就能往生淨土,而大大的謬解「往生淨土」的基本修行條件。導致蓮友們不知在生前精研淨土正義,實行往生淨土的八正道,精進念佛,而將求生淨土的希望,寄托在中陰身內的助念與超渡,而忽略了從古至今,能夠依「淨土經證」證明其當生往生淨土者,皆是熟研佛道知見及具足淨土正見,當生念佛成就,臨命終時,預知時至,親見西方叁聖來迎,當生往生淨土的「大成就者」。
是故凡是欲求「一世往生」的淨行者,應當好好的將往生淨土的希望,放在現生的「精進念佛」中。若是到了臨命終前,仍然不能在睡夢中「正念分明」,的看到阿彌陀佛現前,放光照身。更要加緊念佛,倘若死後中陰身現前,便證明你「生前念佛不得力」,此時更需要有「善知識」引導你在佛前忏悔業障,求授叁皈五戒,拜佛、念佛不斷,絕對不能有絲毫眷戀家屬之心,否則就會影響你「往生的去處」。
只要在中陰身內二六時中,念念禮忏、拜佛、念佛不斷,仍然能在你念念念佛的清淨心念串連起來時,超脫中陰身的「陰氣磁場」,轉換成「清淨、光明的身心」,此時你絕對會「自知、自覺」「陰相已轉」,「法喜充滿」,此刻才能講仗著禮忏、念佛的功德力量,超生到與你念佛功德力量相應的清淨世界去。
四、臨終開示的重要性
(一)、超渡的適當時機
大體來說,臨終至死後七天爲最重要的超渡因緣(尤其是臨終至死亡的第一天,亡者心識最爲靈敏),占尚未投生前超渡力量的百分之六十,其次是二七。因亡者剛死的前七天,其頻率「心波」最能與人間頻率接近、相應,故最能接收陽間子女及善友爲其開示、助念、回向、超薦的功德力量。頭七過後,亡者頻率(業感)已漸漸與投生之處相應,即亡者磁場逐漸轉向、顯現與投生之處的共業磁場相吸相應,與人間頻率(磁場)愈行愈遠,超渡力量亦愈漸薄弱(猶如果實漸漸成熟,已成定業,甚難轉還)。故于亡者死亡後的前七天(頭七之內),每天都要爲亡者開示,引導其一心忏悔、皈佛、持戒、發願、念佛、求生淨土。而且不是只有頭七的七天之內做開示、誦經、念佛回向佛事而已,頭七過後,仍然要每天繼續爲亡者開示、念佛,幫助其于投生之處顯現更多信佛、聞法、逢遇善知識、出家、修行、念佛、往生淨土的增上善緣。
(二)臨終開示爲何如此重要?
尤其是臨終開示或中陰身開示,更是萬分重要。因爲現在的念佛者或佛教徒,大都對佛法沒有深入研究,對淨土沒有深刻認識,對人生假相沒有深切體認,看不破、放不下,對「念佛」沒有下過深厚功力,所以在臨終之時,皆不能「一心不亂」、「預知時至」,大都爲病痛所苦,呈現昏迷、散亂、驚慌之象。
所以臨終開示(或中陰身),成爲非常重要的催化力量。臨終開示是否得體,對臨終人(或亡者)有決定性的幹擾作用,或者是安定作用與提升作用。而且臨終之人(或亡者)處在最危機的時刻,必須在七七四十九日內每天對其不斷的開示、念佛,(不是只有在作七時才開示、念佛),才能穩住其陰暗、散亂的心念,轉變成安定、集中、光明、自在的心波,蒙受佛力加被,投生到善道去。
(叁)爲何在七七四十九日的每一天皆必須對亡者不斷的開示、念佛
一般人以爲,亡者每逢一個七,就會出現轉生的因緣,所以就在死後的七天、十四天……,每逢一個七的倍數的那一天,都爲亡者作七。事實上,只要從臨終至死後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內的任何一天,如果有任何利益或障礙亡者的善因緣或惡因緣加諸于亡者身上,隨時都會因亡者的「身心」變化,而産生「投生的因緣」。
(四)爲何對亡者做簡短開示不夠?
如果在臨終時或中陰身中,只有對亡者做簡短、扼要的開示,就立刻爲其誦經、念佛或作其他的佛事,是不夠的。因爲在臨終人已經進入「陰暗、浮沈不定的中陰身期間」,倘若沒有強而有力的開導力量,令其不斷的「熏習佛法」,「開啓其理性的心智」,是不能令其在潛移默化中,仗著念佛力量,啓開其專心皈向佛、法、僧叁寶的清淨心念,「心開意解」,超脫中陰身的。尤其若是已經淪入鬼道之身,因爲「定業已成」,更是難渡。除非能令其超脫「鬼心」與「鬼業」,「心開意解」─啓開其向善、向道、向光明的清淨心念,才能在「這一期鬼壽命盡後」,引渡其到善道去。
所以若是你希望你已經亡故的六親眷屬,或者正在面臨重病、將要臨終的至親家人,早日「心開意解」,不再痛苦、徘徊在「陰界」,脫離中陰身或鬼道身,投生到善道去,或往生淨土。本篇所記述的「臨終開示」(或中陰身),可以幫助你解決你正在面臨的疑問與困境。
因爲臨終(中陰身)開示、助念、超渡、回向,有助于亡者往生善道或往生淨土的實質利益,故有必要在全省各地成立「助念團」,做爲淨土行者自利、利人的法船。
五、以下開示內容的適用對象
(一)全文開示的適用對象
(如何對往生的親友開示)
以下開示內容,適用于叁寶弟子與有念佛基礎及亡者家屬願意全力配合者。開示時間,應該在重病之時就不斷地重複做;如果因緣不具足,就要在臨終之前不斷地重複開示;倘若因緣不具足,就要在斷氣時爲亡者做簡短開示,再引導其念佛。在引導亡者念佛一小時後,再爲亡者重複開示,再引導其念佛。再于引導亡者念佛一小時後,再爲亡者重複開示,如此開示、念佛、開示、念佛,不斷地重複去做,時間越長越好,至少也要有八小時至十二小時,才能實質利益亡者。(按斷氣後,爲其作簡短的淨土開示─見後續所說對歐巴桑等「方便開示文」,再引導其念佛。此針對一般皈依者,生前沒有什麼佛法概念而言)。若是蓮友,就要在斷氣後立刻爲其做全文開示,再引導其念佛。可以說,若是亡者(或臨終人)能夠接受以下全部開示內容,又自己精進念佛,直到投生爲止,一定要有大福報,才能有此善根因緣,令其在臨終之時或中陰身中因爲開示力量,令其「心開意解」,因爲「心開意解」,才能仗著念佛功德,蒙受佛力加持,往生到善道到或清淨世界去。
開示時間與誦經、念佛時間,可以彈性分開,例如早上或下午爲亡者開示,下午或晚上誦經、念佛。
(二)初學之人開示文適用對象
若是亡者(臨終人)已經皈依叁寶,生前散心念佛,對佛法已有概念,又是初學之人,只要采用以下所說(一)對初學之人臨終(中陰身)開示內容即可。開示時間與誦經、念佛時間亦可彈性分開,同前。
(叁)「看破人生假相」與「忏悔法門」開示文不適用對象
若是亡者(臨終人)已經皈依叁寶,生前偶而念佛,或不知念佛,又是初學之人,對親情、世間貪戀、難舍,非常的感情化,又對佛法沒有概念,或者亡者(臨終人)沒有信仰佛教,又對親情、世間留戀,不願舍離,但是對佛教並不排斥,遇到…
《臨終、中陰身、作七、度亡開示(如何對往生的親友臨終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