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P2

  ..续本文上一页身,何况是超升色界禅天的「禅定成熟」之人及「念佛纯熟」的往生净土之人呢?)

  (四)在中阴身内会见到佛光吗?

  以佛法的因果正理观察:在阴暗身心尚未转变的中阴身阶段,会见到清净的佛光现前吗?

  已经进入「中阴身」阶段,必定身心呈现「阴气磁场」,与佛光不相应,必须不断地忏悔业障,受持三皈五戒,发成佛心拜佛、念佛,发愿求生净土,才能在念念礼忏,忆佛间,每日不断地转换「中阴身的阴气磁场」,逐渐显露清净、光明的身心。当亡者借着发成佛心、礼忏、拜佛、念佛的功德力量,达到念念清净、光明的程度,才能彻底转变被「阴气」、「阴相」蒙蔽的中阴身,成为清净、光明的「身心」。

  以此清净光明的身心,方能与广大清净的佛光相应,此刻才能讲佛力接引亡者往生与其念佛功德力量相应的清净世界去。

  

  (五) 对中阴身的心智认识

  纵然修行人进入「中有」的过渡阶段,身心亦必然呈现「阴气磁场」,只是所显现的「阴气磁场」有层次上的不同,一般人不易分辨。(按「所谓阴气磁场」,依各人的知见不同,修养不同,而有多种层次的显相不同,不仅在「中阴身」内显现,在每一个贪染五欲六尘之人活着时,都会「阴气」、「病气」夹杂其身,就是修行人也不例外,只是一般人不易分辨。)

  而且大部份人的中阴身,皆比生前的心智灵敏数倍不等,如在中阴身内每一个亡者都会有「阴通」,不是「五种神通」,这是心识脱离肉体禁锢后,必然产生的现象,然而也不是一概而论,尚必须视亡者生前的观念,身心修养程度,对人、事、物的执着性,生什么病去世,死前心智的显相及死时年龄等因素,而影响中阴身心智的灵敏度有着不同程度的显相。而且中阴身的「灵敏性」,并不等于「开悟性」,因为每一个人的中阴身的心识,皆是延续生前所造的善恶业行而显相,这才合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缘果报」的法则。

  

  (六)真正见佛、见佛光的基础

  若是亡者在「中阴身」中见到所谓的佛像现前,佛光照身,是很危险的事,读者不可不知。

  因为对于一个生前没有念佛基础,或者念佛、修行基础不够的人,是不应该以在中阴身间令他观想佛光、佛像,使其「见佛」、「见光」来鼓励他修行有成。

  真正「见佛」、「见佛光」的基础,是建立在生前具有深厚的「佛道正见」,「解脱正见」、「净土正见」及「自修有成、念佛成就」的基础上,而在临命终时,预知时至,一心不乱,正念分明,见佛来迎,一剎那顷,往生净土,绝对不会在散乱心重,情执心重,烦恼心强,善恶业缘尚未决定,尚未转换的「中阴身」中,往生净土。

  

  (七)只要转中阴心识就能往生净土

  现代的佛教徒,就是因为把往生净土,看得太简单,认为只要在生前散心念佛,广结善缘,临命终时,仗着有人助念,提携其「念佛正念」,就能往生净土,而大大的谬解「往生净土」的基本修行条件。导致莲友们不知在生前精研净土正义,实行往生净土的八正道,精进念佛,而将求生净土的希望,寄托在中阴身内的助念与超渡,而忽略了从古至今,能够依「净土经证」证明其当生往生净土者,皆是熟研佛道知见及具足净土正见,当生念佛成就,临命终时,预知时至,亲见西方三圣来迎,当生往生净土的「大成就者」。

  是故凡是欲求「一世往生」的净行者,应当好好的将往生净土的希望,放在现生的「精进念佛」中。若是到了临命终前,仍然不能在睡梦中「正念分明」,的看到阿弥陀佛现前,放光照身。更要加紧念佛,倘若死后中阴身现前,便证明你「生前念佛不得力」,此时更需要有「善知识」引导你在佛前忏悔业障,求授三皈五戒,拜佛、念佛不断,绝对不能有丝毫眷恋家属之心,否则就会影响你「往生的去处」。

  只要在中阴身内二六时中,念念礼忏、拜佛、念佛不断,仍然能在你念念念佛的清净心念串连起来时,超脱中阴身的「阴气磁场」,转换成「清净、光明的身心」,此时你绝对会「自知、自觉」「阴相已转」,「法喜充满」,此刻才能讲仗着礼忏、念佛的功德力量,超生到与你念佛功德力量相应的清净世界去。

  

  四、临终开示的重要性

  (一)、超渡的适当时机

   大体来说,临终至死后七天为最重要的超渡因缘(尤其是临终至死亡的第一天,亡者心识最为灵敏),占尚未投生前超渡力量的百分之六十,其次是二七。因亡者刚死的前七天,其频率「心波」最能与人间频率接近、相应,故最能接收阳间子女及善友为其开示、助念、回向、超荐的功德力量。头七过后,亡者频率(业感)已渐渐与投生之处相应,即亡者磁场逐渐转向、显现与投生之处的共业磁场相吸相应,与人间频率(磁场)愈行愈远,超渡力量亦愈渐薄弱(犹如果实渐渐成熟,已成定业,甚难转还)。故于亡者死亡后的前七天(头七之内),每天都要为亡者开示,引导其一心忏悔、皈佛、持戒、发愿、念佛、求生净土。而且不是只有头七的七天之内做开示、诵经、念佛回向佛事而已,头七过后,仍然要每天继续为亡者开示、念佛,帮助其于投生之处显现更多信佛、闻法、逢遇善知识、出家、修行、念佛、往生净土的增上善缘。

  

  (二)临终开示为何如此重要?

  尤其是临终开示或中阴身开示,更是万分重要。因为现在的念佛者或佛教徒,大都对佛法没有深入研究,对净土没有深刻认识,对人生假相没有深切体认,看不破、放不下,对「念佛」没有下过深厚功力,所以在临终之时,皆不能「一心不乱」、「预知时至」,大都为病痛所苦,呈现昏迷、散乱、惊慌之象。

  所以临终开示(或中阴身),成为非常重要的催化力量。临终开示是否得体,对临终人(或亡者)有决定性的干扰作用,或者是安定作用与提升作用。而且临终之人(或亡者)处在最危机的时刻,必须在七七四十九日内每天对其不断的开示、念佛,(不是只有在作七时才开示、念佛),才能稳住其阴暗、散乱的心念,转变成安定、集中、光明、自在的心波,蒙受佛力加被,投生到善道去。

  

  (三)为何在七七四十九日的每一天皆必须对亡者不断的开示、念佛

   一般人以为,亡者每逢一个七,就会出现转生的因缘,所以就在死后的七天、十四天……,每逢一个七的倍数的那一天,都为亡者作七。事实上,只要从临终至死后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内的任何一天,如果有任何利益或障碍亡者的善因缘或恶因缘加诸于亡者身上,随时都会因亡者的「身心」变化,而产生「投生的因缘」。

  

  (四)为何对亡者做简短开示不够?

   如果在临终时或中阴身中,只有对亡者做简短、扼要的开示,就立刻为其诵经、念佛或作其他的佛事,是不够的。因为在临终人已经进入「阴暗、浮沉不定的中阴身期间」,倘若没有强而有力的开导力量,令其不断的「熏习佛法」,「开启其理性的心智」,是不能令其在潜移默化中,仗着念佛力量,启开其专心皈向佛、法、僧三宝的清净心念,「心开意解」,超脱中阴身的。尤其若是已经沦入鬼道之身,因为「定业已成」,更是难渡。除非能令其超脱「鬼心」与「鬼业」,「心开意解」─启开其向善、向道、向光明的清净心念,才能在「这一期鬼寿命尽后」,引渡其到善道去。

   所以若是你希望你已经亡故的六亲眷属,或者正在面临重病、将要临终的至亲家人,早日「心开意解」,不再痛苦、徘徊在「阴界」,脱离中阴身或鬼道身,投生到善道去,或往生净土。本篇所记述的「临终开示」(或中阴身),可以帮助你解决你正在面临的疑问与困境。

  因为临终(中阴身)开示、助念、超渡、回向,有助于亡者往生善道或往生净土的实质利益,故有必要在全省各地成立「助念团」,做为净土行者自利、利人的法船。

  

  五、以下开示内容的适用对象

  (一)全文开示的适用对象

  (如何对往生的亲友开示)

   以下开示内容,适用于三宝弟子与有念佛基础及亡者家属愿意全力配合者。开示时间,应该在重病之时就不断地重复做;如果因缘不具足,就要在临终之前不断地重复开示;倘若因缘不具足,就要在断气时为亡者做简短开示,再引导其念佛。在引导亡者念佛一小时后,再为亡者重复开示,再引导其念佛。再于引导亡者念佛一小时后,再为亡者重复开示,如此开示、念佛、开示、念佛,不断地重复去做,时间越长越好,至少也要有八小时至十二小时,才能实质利益亡者。(按断气后,为其作简短的净土开示─见后续所说对欧巴桑等「方便开示文」,再引导其念佛。此针对一般皈依者,生前没有什么佛法概念而言)。若是莲友,就要在断气后立刻为其做全文开示,再引导其念佛。可以说,若是亡者(或临终人)能够接受以下全部开示内容,又自己精进念佛,直到投生为止,一定要有大福报,才能有此善根因缘,令其在临终之时或中阴身中因为开示力量,令其「心开意解」,因为「心开意解」,才能仗着念佛功德,蒙受佛力加持,往生到善道到或清净世界去。

  开示时间与诵经、念佛时间,可以弹性分开,例如早上或下午为亡者开示,下午或晚上诵经、念佛。

  

  (二)初学之人开示文适用对象

   若是亡者(临终人)已经皈依三宝,生前散心念佛,对佛法已有概念,又是初学之人,只要采用以下所说(一)对初学之人临终(中阴身)开示内容即可。开示时间与诵经、念佛时间亦可弹性分开,同前。

  

  (三)「看破人生假相」与「忏悔法门」开示文不适用对象

   若是亡者(临终人)已经皈依三宝,生前偶而念佛,或不知念佛,又是初学之人,对亲情、世间贪恋、难舍,非常的感情化,又对佛法没有概念,或者亡者(临终人)没有信仰佛教,又对亲情、世间留恋,不愿舍离,但是对佛教并不排斥,遇到…

《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