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种情形(因为人情因素,非去不可时,譬如是你的亲朋好友请你去带他们诵经、念佛,或者是某位莲友的父母亲或夫妻,或子女过世了,请你去带他们诵经、念佛),请注意:不要采用以下所述「引导亡者(临终人)看破人生假象的开示文」及不要采用以下所述「为亡者(临终人)开示忏悔法门全文。」
因为亡者(临终人)不能接受世间的亲情儿女是「无常假相」的启示,你引导亡者(临终人)看破人生假相,他正在和亲朋好友难舍难分,不愿意死,他会当下对你起反感,不但不能度他,反而与他「结怨」(这是助念的经验),只要引导亡者(临终人)「求受三皈五戒」及方便为他开示「净土法门」,诵经、念佛,劝其求生净土即可,若是时间不允许,只要为其诵经、念佛、回向即可。
(四)初学、理性之人适用何种开示文?
相对的,若是亡者(临终人),已经皈依三宝,生前偶而念佛,或不知念佛,但是对佛法已有概念,理性处世,又是初学之人,对亲情、世间虽然有所挂念,但不会难舍、难分,或者亡者(临终人)没有信仰佛教,但是对三宝有恭敬心,处世理性,对恩爱之亲情提得起、放得下,便可采用以下所述「(一)为初学之人临终(中阴身)开示内容」;这种人虽然生前对人事有所挂心,但是只要一经开导,一点即通,然而由于生前没有熏习佛法,一定要在临终或已故的七七四十九天内,每天为其「开示」,不断地为其提醒认清人生的假相、看破、放下,才能进入「佛法的熏陶中」─忏悔业障,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学净土法门,求生净土。
若是只为其开示一次,或作简短开示,是不能打开其一生中,对人事眷恋的「心结」。何以证之?大家想想,如果生前都没有熏习过佛法,自然不能引渡其看破假象的人生,皈依三宝,何况是只凭死后简短的开示,或诵经、念佛,就能令其「心开意解」,超脱「昏沉不定的阴暗之身心」(中阴身)吗?故万万不可忽视为亡者(中阴身)不断地开示的重要性。
(五)以下开示文不适用对象
相对的,若是亡者(临终人)不但没有宗教信仰(或者是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而且不信六道轮回,或者虽然相信善恶因果的道理,但是对僧宝没有恭敬心,就不要请师父开示。如果因为人情因素,你自己非去不可时(若是亡者是基督徒或天主教徒等,就不要去。)万万不可采用以下所述「临终(中阴身)开示全文」,因为一开示,就会引起他的大反感,与他「结大怨」。只要为其诵经、念佛、回向即可。
(六)自杀、横死之人适用的开示文
再则,若是遇到自杀(如用刀、用枪自杀、跳海、跳楼、上吊……,或横祸(如车祸、飞机失事、海难、山难、枪杀、刀杀……)情形,切记:千万不要在亡者面前挑起他自杀或横死的痛苦回忆,因为他的业识已经被他自杀或横死时所产生强烈的苦痛、惊慌影相所羁绊或束缚,挣脱不出来,只能善巧方便地在七七四十九日的每一天不断重复地开示说:「亡者○○○,你已经离开了这个充满灾难、病苦、烦恼的世界,不会再遭受疾病、烦恼、痛苦的折磨。
现在你只要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圣号(如果是念观世音菩萨,就改称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以下皆同),很快的就能获得另外一种清净、快乐、自在的轻盈身体。你现在应该为你自己脱离了这个世界里有病苦、有灾难、有生命的身体,不再受到固体色身的禁锢与束缚,将要得到另外一种清净、快乐、自在,没有忧愁,烦恼的晶莹身心而感到高兴。
不要再对这个有战争、有灾难、有悲欢离合的苦恼世界依依不舍,不要再对这个有病痛、有死亡的腐朽身体眷恋不舍。
从现在开始,要专心一意的想念阿弥陀佛,想念极乐世界,祈求阿弥陀佛接引你到没有灾难、没有战争、没有病苦、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没有生死的清净世界去。
现在我们要为你诵阿弥陀经和称念阿弥陀佛圣号,你要随着我们一齐诵阿弥陀经和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当我们没有诵经、念佛的时候,你一定要自己勤快念佛,不管你念佛念了多久,一直要称念到你投生为止,阿弥陀佛一定会接引你到清净的世界去。到了极乐世界,你就能获得另外一种清净、光明、快乐、自在的晶莹化身,永远不会再堕落到这个充满灾难、战争、病苦、烦恼的世界受苦。
记住:当我们没有诵经、念佛时,你一定要自己勤快念佛,不管你念佛的时间有多久,一直要称念到你投生为止,阿弥陀佛一定会接引你到清净的世界去,永远脱离这个充满痛苦、烦恼的色身。」(按亡者可能在刚开始听到「开示文」时,不能全部接受,但是在不断重复「开导」后,必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欧巴桑、阿婆、阿伯等亡者亦可采用此段开示文。
若是观察出亡者生平观念能够进一步接受「人生假相」的启示下,更要重复地为其开示以下所说「看破人生假相」一文,引导其忏悔业障,受持三皈依,安定他自杀后所产生的「后悔、惊慌、散乱的心念」,指引他一个心灵依靠的方向─为他开示「净土法门」(如下文所说),令其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才能救拔他在自杀或横祸后,所产生「黑暗、浊乱」的业识,投生到善道去。
若是观察出亡者生平观念不能接受以上所说开示内容,则不要为其开示,倘若勉强为之会产生强烈的反效果。
(七)二十岁以下小孩及欧巴桑、阿婆、阿伯等亡者适用开示文
再者若是二十岁以下小孩死了(或是没有皈依佛教的欧巴桑、阿伯等)死了,就要善巧方便地安慰他,令其一心思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思念极乐世界,在七七四十九日的每一天不断重复地开示说:「 亡者○○○,这个世界有灾难、有战争、有病苦、有生死,有一个世界没有灾难,没有战争,没有病苦,没有生死,而且很快乐、很幸福、很清净,那个世界现在有很多佛菩萨都在欢迎你去那个世界享受幸福、安详、清净的快乐。
你现在已经脱离了这个有病痛、有灾难、有生死的身体,只要你从现在开始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圣号,阿弥陀佛就会大放光明,接引你到那个清净、快乐、幸福的世界去。
你现在先去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爸妈(或兄弟姊妹、或女儿等,以下皆同),以后也一定会去极乐世界与你团聚在一起的,阿弥陀佛比爸妈(或称我们,以下皆同。)还要慈祥,比爸妈更会关心你、照顾你(对小孩,或欧巴桑、阿婆而言)。
爸妈(或称我们)都是阿弥陀佛的弟子,现在每天都在念阿弥陀佛,以后一定会去亲近阿弥陀佛。你现在一定要随着我们一齐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阿弥陀佛神通广大,一定会接引你到极乐世界去。
你现在应该为你自己将要得到另外一个清净、快乐、自在的轻盈身心而感到高兴,不要再对这个有战争、有灾难的世界依依不舍,不要再对这个有病苦、有死亡的腐朽身躯留恋不舍。
从现在开始,应该快快乐乐的想念阿弥陀佛,想念极乐世界。我们诵经、念佛的时候,你就要跟着一起诵经、念佛,我们没有诵经、念佛的时候,你就要自己勤快念佛,阿弥陀佛一定会接引你到那个幸福,快乐的清净世界去。
记住:我们没有诵经、念佛的时候,你一定要自己勤快念佛,不管你念佛念了多久,一直要念到你投生为止。
记住:不管你念佛念了多久,一直要念到你投生为止,阿弥陀佛一定会接引你到那个幸福、快乐的世界去,我们以后也一定会到那个幸福、快乐的世界去与你永远团聚在一起。(自杀或横死之人,也可为其作以上方便开示,视需要情形而定,不可勉强为之)。
(八)不可妄教临终人观空
更要注意一点,就是一类修禅者,注重于平时及临终「观空、入空、当下即空的心念」,而不注重日常心性、习气的反省及修持,尤其在临终时教导初学者或不懂佛法之人观空,或观净土本空、念佛本空的道理,而不知一般临终人,临终心念的恐慌、无主、无助!有相都观不起来,何况是观空?(临终人会误观为什么都没有空的)。一个「意识迷茫」的临终之人,岂可教他观空呢?
(九)以下开示内容要家属全力配合
可以说,以下开示内容,无论适用于三宝弟子或有念佛基础的莲友,或者是一般的善男信女,都一定还要家属愿意全力配合,才能去做。尤其是没有什么佛法概念,念佛又不精进的佛教徒,虽然法师(或善知识)在旁边对亡者开示,但是法师走后,家属在旁边哭泣,或偷哭,或者不相信佛教,排斥三宝,或者不用纯正对亡者超渡有益的佛事,都会形成干扰作用,影响亡者的心念,及阻碍亡者投生到好的地方去。
所以如果你希望亡者蒙受佛力加被,投生到善道或清净世界去,一定要「生者─家属」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全力引导亡者配合「开示内容」去做。只要任何一位法师或善知识,或者亡者的家属,用以下「开示仪轨」,令亡者「心智启开」、「心开意解」生起向善、向道、向光明的清净心念,投生到善道,或者清净世界去,就是度化了一位众生,脱离生死苦海,功德无量。也是为人子女对父母等(亡者)尽了最大的孝道。
六、临终开示仪轨(或中阴身)
(一)对初学之人临终(中阴身)开示内容
1、杨枝净水赞(炉香赞)
2、大悲咒三遍(洒净)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南无喝罗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菩提萨埵婆耶 摩诃萨埵婆耶 摩诃迦卢尼迦耶 唵 萨皤啰罚曳 数怛那怛写 南无悉吉嘌埵伊蒙阿唎耶 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 南无那啰谨墀 醯唎摩诃皤哆沙咩 萨婆阿他豆输朋 阿逝孕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多 那摩婆伽 摩罚特豆 怛侄他 唵 阿婆卢醯 卢迦帝 迦罗帝 夷醯唎 摩诃菩提萨埵 萨婆萨婆 摩啰摩啰 摩醯摩醯唎驮孕 俱卢俱卢羯蒙 度卢度卢罚阇耶帝 摩诃…
《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