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P4

  ..续本文上一页罚阇耶帝 陀啰陀啰 地唎尼 室佛啰耶 遮啰遮啰 么么罚摩啰 穆帝隶 伊醯伊醯 室那室那 阿啰嘇佛啰舍利 罚沙罚嘇 佛罗舍耶 呼卢呼卢摩啰 呼卢呼卢醯利 娑啰娑啰 悉唎悉唎 苏嚧苏嚧 菩提夜菩提夜 菩驮夜菩驮夜 弥帝利夜 那啰谨墀 地利瑟尼那 婆夜摩那 娑婆诃 悉陀夜 娑婆诃 摩诃悉陀夜 娑婆诃 悉陀喻艺 室皤啰耶 娑婆诃 那啰谨墀 娑婆诃 摩啰那啰 娑婆诃 悉啰僧阿穆佉耶 娑婆诃 娑婆摩诃阿悉拖夜 娑婆诃 者吉啰阿悉拖夜 娑婆诃 波拖摩羯悉陀夜 娑婆诃 那啰谨墀皤伽啰耶 娑婆诃 摩婆利胜羯啰夜 娑婆诃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利耶 婆嚧吉帝 烁皤啰耶 娑婆诃 唵 悉殿都 漫多啰 跋拖耶 娑婆诃

  3.如何引导临终人或亡者看破人生假相?

  法师(或善知识)开示:

   生死是人生必经之路,

   任何人都免不了死亡;

   死亡不代表生命就此结束,

   死亡只是来世生命的再生;

   每一个人都在亲情、恩爱、琐事、忙碌中,

   渡过短暂欢乐的人生,

   就是在面临生离死别时,

   也割舍不下今生虚幻不实的情爱;

   如果不能觉悟生死无常,

   因缘生灭的世间常法,

   每一个人都会在死亡前,

   呈现恐慌挣扎的心态;

   唯有对生命真相、看破、觉悟的人,

   才会坦然自在接受人生必经之路─死亡的来临。

  亡者○○,金刚经有一句话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意思是说,世间一切的荣华富贵、贫穷、卑贱、恩爱、亲情,痛苦、快乐、悲伤、欢笑、疾病、灾难、祸福、命运……等等,都是非常短暂的,随时都会随着无常的岁月,我们的因缘业力,霎时变化,像梦境、幻相、泡沫、影子一样的虚幻不实,剎那消失在云端深处,再也换不回一丝踪影。

  每一个人就是这样在生、老、病、死的生死轮回中,生生世世一次又一次的与亲朋好友聚会,感受到一时的欢笑与欣慰,又一幕又一幕的尝受到与父母、兄弟、子女、朋友等亲朋好友间生离死别的悲哀与痛苦。

  这就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宇宙间任何一件事物,无论是山河大地,或者是众生的亲情恩爱,到了因缘离散时,都会无常变灭,转眼成空的。

  亡者○○,每一个人之所以会与亲朋好友离别时,内心产生过度的悲伤哭泣,就是因为每一个人的感官意识错觉今世的恩爱亲情、事业富贵,都是真实存在的,认为:是我曾经经历的,是我曾经拥有的,是我曾经经过辛苦代价争取来的。因为强烈的对周遭人事环境的坚持与认同,强烈的对亲情、恩爱的渴求与占有,而使得我们一再被感情的幻觉作用所误导,引发内心种种对世间情欲、俗事的幻想与憧憬。

  亡者○○,你现在应该静心思考:世间的一切恩爱、亲情、俗事,能够随着我们对它的贪恋与需要,而纵情所欲,历久不变吗?

  能够随着一时荣华富贵的到来,而留住即将转眼成空的恩爱至情吗?

  你现在应该觉悟出:此生所有一切我所感受、我所拥有、我所倾慕、厌恶的人事景物,都会随着个人因缘、业力的牵引而变化、而消逝。今生所有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人物景象,只不过是自己前世造作业因现世承受因缘果报的延续而已。

  既然是错综复杂的因缘果报现前,当这一世的业报完结后,自然会继续演化,无常变异,那么当我们今世执意追求的一切亲情恩爱,美好事物,一旦濒临变化迁流时,当然会产生忧悲苦恼的阴影。

  亡者○○,你就是因为生生世世寄情追求每一生中短暂的苦乐感受,不肯面对尘世间无常变化的实态,寻求正确出离生死苦海、六道轮回的方法,才会生生世世轮转在地狱、畜生、鬼神、人道、阿修罗、天道等六道轮回中,不知也不思生死轮回的痛苦!

  亡者○○,你现在既然觉悟出世间、身心、亲情、恩爱都是无常、虚幻、不实的道理,就不可再执着这个已经没有知觉的色身假相,只要你从此刻开始,看破、放下今世的亲情、恩爱、俗事、身体、及对亲友的留恋、执着之心,就是你踏出六道轮回、生死苦海的第一步。(引磬导引,若人欲了知……)

  

   4.引导临终人或亡者忏悔业障

   (1)法师(或善知识)开示临终人或亡者忏悔法门

   法师(或善知识)念:现在为亡者开示忏悔法门

   亡者○○,每一个人之所以会在六道轮回中生生世世不断的受生,是因为每一个人从无始以来,由自己的身、口、意三业,造作了太多贪、瞋、痴、杀、盗、淫等恶业,累积了无量的烦恼惑业,所以才会在生死苦海中,遭受果报,轮回不停。也就是告诉你,每一个人在过去生中,都积集了无量无边障碍超脱六道轮回的罪业因缘,所以每一个人都在自作自受的善恶业行中受生,跳不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轮回之苦。

  亡者○○,如果任何潜藏在自己内心的贪、瞋、痴、慢、疑、杀、盗、淫、妄、嫉妒等心理没有断除,都会在各种因缘聚会时(如人情因素被牵扯下去,或者许多事件突发时),足以牵引你再去造作恶业,又堕落恶道去,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沉沦恶道之中,甚难出离。所以你现在要发出至诚的惭愧心、悔悟心来反省你自己内心潜藏堕落恶道的不好的思想、行为与习气,向佛菩萨忏悔你过去生中所造作的一切罪业(引磬导引,若人欲了知……)。

  

   (2)法师(或善知识)引导临终人或亡者忏悔业障

   法师(或善知识)念:现在引导亡者忏悔业障

   亡者○○,你现在要在师父引导下,在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的圣相前,发至诚心,虔诚忏悔无始以来所作的一切罪障。祈求佛陀加被你,消除你的罪业。

  当你的家属称念你的名字时,你就要随着家属一齐称念你的名字,并且要用最至诚的忏悔心,虔诚诵念、礼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的忏悔偈。

  现在孝子(家属)引导亡者忏悔无始以来的罪障,祈求佛陀加被、摄受亡者为永远的正信的三宝弟子。(法师或善知识念一句,孝子(亡者)跟着念一句)

  法师或善知识念:现在我念一句,孝子(亡者)跟着念一句。(如法师念:我弟子○○,孝子便称:我弟子何瑞生「假设亡者的名字」,法师再念:往昔所造诸恶业,孝子便称:往昔所造诸恶业,法师再念:皆由无始贪瞋痴,孝子便称:皆由无始贪瞋痴……。以下引导亡者受三皈、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发成佛心及发大回向文,皆同此例)。

  我弟子○○,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在佛前求忏悔。(三称三拜)

  法师或善知识念:

  三称三拜后,孝子引导亡者称念忏悔偈一十五遍。(一称一拜)(引磬导引……)

  

  5.法师引导临终人或亡者受三皈依

  法师(或善知识)念:

  亡者○○,你已经至诚发露忏悔无始以来所造罪业,现在要用一颗悔悟心、向道心来皈依佛、法、僧三宝,如果生前还没有皈依(或称:已经皈依),更需要在中阴身中加强皈依三宝的信念,令临终人或亡者在八识田中种下深刻的皈依三宝的信心,未来投生为人时,一心向佛,永离邪念。(七七四十九日之内的每一天,都要引导亡者皈依三宝,非常重要。但是在七七之内的每一天不可能每日都有法师前来引导亡者皈依。(能请法师前来引导,对亡者的摄受力最强)。在无法请法师每日引导亡者皈依三宝的情况下,亦可礼请念佛或修行精进的「善知识」前来引导亡者皈依,若是无法每日请「善知识」前来引导亡者皈依。亦可方便由亡者家属在佛前发恭敬心、惭愧心,引导亡者皈依三宝)。(后续引导亡者七七之内每日受五戒、受八关斋戒、十善戒、发成佛心、发大回向文,亦同此例,不赘述。)

  法师(或善知识)念:

  由孝子引导亡者皈依,孝子自称亡者姓名。

  亡者○○,你现在要随家属至诚称念、顶礼三皈依的发愿文。(法师或善知识念一句,孝子(亡者)跟着念一句。)

  我弟子○○,从今以后,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更不皈依一切邪魔外道。

  我弟子○○,从今以后,皈依随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一切经藏,更不皈依一切外道典籍。

  我弟子○○,从今以后,皈依随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的一切僧宝,更不皈依一切外道邪众。

  我弟子○○,现在已在佛前,尽未来际,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释迦牟尼佛是我世尊,唯愿世尊听受我为优婆塞(夷)。(男居士称「优婆塞」,女居士称「优婆夷」)

  我弟子○○,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称三拜)(引磬导引……)

  

  6、法师引导临终人或亡者受五戒

  法师(或善知识)开示:

  亡者○○,现在既已皈依佛、法、僧三宝,已为正信三宝弟子,接着在佛前依释迦牟尼佛所说五戒圣法,向佛求受五戒,令你未来不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等五种过患,障碍投生人道因缘。释迦牟尼佛说,若有善男子受持五戒不犯者,以此因缘,未来必生善道,见闻佛法,持戒修行,最后福慧圆满,成就无上佛道。(引磬导引)

  法师(或善知识)念:

  亡者授五戒,由孝子引导亡者受持,孝子自称亡者姓名。

  亡者○○,你现在要随家属至诚称念、顶礼五戒的发愿文。(法师或善知识念一句,孝子(亡者)跟着念一句。)

  我弟子○○,皈依三宝竟,尽未来际,不杀生。

  我弟子○○,皈依三宝竟,尽未来际,不偷盗。

  我弟子○○,皈依三宝竟,尽未来际,不邪淫。

  我弟子○○,皈依三宝竟,尽未来际,不妄语。

  我弟子○○,皈依三宝竟,尽未来际,不饮酒。(三称三拜)(引磬导引)

  (按在七七四十九日的每一天,皆要引导亡者受持五戒,令其在中阴身中的心识田中种下深刻的守持五戒的善根,来世投生人道,一闻佛法,便会发愿求受五戒,至为重要。)

  

  7、法师(或善知识)引导临终人或亡者…

《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