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引磬導引)。
(5)法師(或善知識)爲臨終人或亡者最後開示
法師(或善知識)念:
亡者○○,現在我們出家師父(及蓮友)要爲你誦阿彌陀經與念佛,你要誠心的跟著師父稱念,並且要一心思惟經義,祈求阿彌陀佛接引你到淨土去。誦經、念佛完畢,你自己更要精進念佛,不論你旁邊的人在哭泣,或者在思念你,或者在討論事情,或者將你沒有知覺的身體入殓,放入冷凍庫裏,或者在做家祭、公祭,或者在出殡、火葬、土葬、入塔時,你都不要理會。因爲在你這段還沒有投生之前,假使家屬爲你所做的一切事情,如果不是在爲你念佛,幫助你求生淨土,都會使你來世投生到不好的地方去。所以你唯有一心一意的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功德聖號,祈求阿彌陀佛接引你往生淨土,才能消除你的罪業,使你超脫現在的陰暗之身。
而且要牢記一句話:在你念佛聲中,不論有沒有看到佛來接引,都不要高興、或驚慌、懷疑與失望,因爲如果你對家屬、世間仍然存有一絲留戀、難舍之情,只要你舉心動念,都有可能招引你的冤親債主來幹擾你,化作佛的形象接引你到不好的地方去。
所以你一定要從現在開始,秉除一切俗緣與俗念,專心一意的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功德聖號,不論你自己念佛的時間有多長,一直稱念到你投生爲止,記住:一直念佛念到你投生爲止:一定可以蒙受阿彌陀佛的佛力加被,仰仗念佛的功德力量,投生到「與你念佛功德力量」相應的清淨世界去。
8、楊枝淨水贊
楊枝淨水‧遍灑叁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壽廣增延‧滅罪消愆‧火焰化紅蓮‧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诃薩‧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诃薩‧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诃薩‧
爐香贊(同前)
9、大悲咒叁遍(灑淨)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南無喝羅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婆盧羯帝爍缽啰耶 菩提薩埵婆耶 摩诃薩埵婆耶 摩诃迦盧尼迦耶 唵 薩皤啰罰曳 數怛那怛寫 南無悉吉嘌埵伊蒙阿唎耶 婆盧吉帝室佛啰楞馱婆 南無那啰謹墀 醯唎摩诃皤哆沙咩 薩婆阿他豆輸朋 阿逝孕 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多 那摩婆伽 摩罰特豆 怛侄他 唵 阿婆盧醯 盧迦帝 迦羅帝 夷醯唎 摩诃菩提薩埵 薩婆薩婆 摩啰摩啰 摩醯摩醯唎馱孕 俱盧俱盧羯蒙 度盧度盧罰阇耶帝 摩诃罰阇耶帝 陀啰陀啰 地唎尼 室佛啰耶 遮啰遮啰 麼麼罰摩啰 穆帝隸 伊醯伊醯 室那室那 阿啰嘇佛啰舍利 罰沙罰嘇 佛羅舍耶 呼盧呼盧摩啰 呼盧呼盧醯利 娑啰娑啰 悉唎悉唎 蘇嚧蘇嚧 菩提夜菩提夜 菩馱夜菩馱夜 彌帝利夜 那啰謹墀 地利瑟尼那 婆夜摩那 娑婆诃 悉陀夜 娑婆诃 摩诃悉陀夜 娑婆诃 悉陀喻藝 室皤啰耶 娑婆诃 那啰謹墀 娑婆诃 摩啰那啰 娑婆诃 悉啰僧阿穆佉耶 娑婆诃 娑婆摩诃阿悉拖夜 娑婆诃 者吉啰阿悉拖夜 娑婆诃 波拖摩羯悉陀夜 娑婆诃 那啰謹墀皤伽啰耶 娑婆诃 摩婆利勝羯啰夜 娑婆诃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利耶 婆嚧吉帝 爍皤啰耶 娑婆诃 唵 悉殿都 漫多啰 跋拖耶 娑婆诃
10、誦《阿彌陀經》(挪至最後頁)
11、贊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衆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衆生 九品鹹令登彼岸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 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12、念佛
13、回向
「願以誦念之功德,回向亡者○○○;
承此功德消罪障,淨業成就得往生。
面見西方阿彌陀,頓開智慧了生死;
啓發大乘菩提心,十方世界度衆生。
接引衆生念彌陀,人人弘揚淨土門;
人人往生極樂國,福慧圓滿成佛道。」
(二)對念佛多年之人(或中陰身)開示內容
1.楊枝淨水贊(爐香贊)(同前)
2.大悲咒叁遍(灑淨)(同前)
3.引導臨終人或亡者看破人生假相(同前)
4.引導臨終人或亡者忏悔業障(同前)
(1)法師(或善知識)開示臨終人或亡者忏悔法門(同前)
(2)法師(或善知識)引導臨終人或亡者忏悔業障(同前)
5.法師引導臨終人或亡者受叁皈依(同前)
6.法師引導臨終人或亡者受五戒(同前)(同前)
(1)法師(或善知識)引導臨終人或亡者虔誠向僧寶(或善知識)祈求(同前)
(2)法師(或善知識)開示爲何要修學淨土法門(同前)
(3)法師(或善知識)爲臨終人或亡者開示淨土法門(同前開示)再繼續接此開示,若是熟研淨土的利根念佛者,在(1)法師(或善知識)引導臨終人或亡者虔誠向僧寶(或善知識)祈求後,直接由此開示即可。
法師(或善知識)念:
亡者○○,你已經念佛多年,現在就爲你深入開示淨土法門。一般來說,求生淨土,一定要具備信、願、行叁個條件,更要深刻的了解信、願、行的意義,才能往生淨土。
所謂信、願、行的信,就是相信有極樂世界的信心,這個信心是智信的信,智慧的信心,不是迷信的、泛泛的、迷迷糊糊的、人雲亦雲的信,是透過對大、小乘佛法和淨土法義以及佛教宇宙觀的深入認識,而産生對淨土的堅定信心。
佛教的宇宙觀是廣大無邊、不可思議的。依諸佛證覺的心智中,開示我們,宇宙中無窮無盡的世界內有無量千差萬別的生命力存在,而形成無量差異、不同形態的世界種類。衆生如果犯下殺生、偷盜、邪淫等罪業,必然共同形成相似業力所成就的濁惡世界;衆生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邪行,必然共同形成相似業力所成就的清淨世界,如天人世界及他方淨土世界(如極樂世界)。
從業力與因果的事實,證明宇宙中衆生共業所成的世界無量,衆生別業所感的別業世界無量,相似惡業衆生,所感的濁惡世界無量,相似善業衆生所感的清淨世界無量。而極樂世界就是無量衆生仰仗阿彌陀佛本願度生因緣,精進念佛,修行所感,而共同莊嚴的廣大無邊的清淨世界。
由業力與因果的事實,肯定的告訴我們:確確實實有一個因緣和合、化生化現的極樂世界存在,而且是不同于我們地球世界所能臆測的另一種有形相(如阿彌陀經上說:「極樂世界有寶樹、寶地、寶池、欄楯……。」非物質世界(不是胎身衆生的固體世界)的另一種層次的顯相(有無量精進念佛的天人衆生與阿羅漢及大菩薩存在)。
大乘經典開示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衆生,與阿彌陀佛的因緣最深,所以指引我們求生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隨佛修行。
要如何才能往生極樂世界?
依《無量壽經》說,無論上品、中品、下品往生,都一定要發成佛心(無上菩提心)來精進念佛,才能真正堅固信、願、行的願─就是回向發願求生淨土的願心。
也就是開示說,我們這顆發願求生淨土的心,一定要與阿彌陀佛接引衆生往生淨土的「悲願力」相應,才能蒙佛接引往生淨土。
換句話說,就是要發出與阿彌陀佛的無上菩提心相應的「成佛悲願心」,才能確實發出發願往生淨土的回向心,具足信、願、行的「願」。
相對的,一定要發出成佛心來念佛,才能具備信、願、行中的「行」,才能在念佛時與阿彌陀佛的接引衆生往淨土的「悲願心」相應,臨命終時,一心不亂,預知時至,蒙佛接引,往生淨土。
我們不要以爲看到有些人在臨終之前,才發心念佛,往生淨土,以爲只要精進念佛,就能往生淨土,而忽略了他宿世曾經發過堅固的成佛道心!
何以證明呢?這個道理,在《觀無量壽佛經》上有明確說明。如《觀經》上說:「下品下生的人,在淨土十二大劫後,發成佛之心。下品中生的人,在淨土六劫後,發無上菩提之心。下品上生的人,在淨土七七日後,發無上成佛道心。」
由此可知,淨土佛國的衆生,從最低的下品下生往生之人,一定要先在觀音菩薩的指導下,啓開宿世曾經發過的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的大悲菩提心後,才會逐步往大解脫的成佛之道前進。
也就是證明了,能夠往生淨土的衆生,宿世都具有大乘根器,均在進入佛門之初,曾經發過自利、利人的成佛大悲心,甚至宿世學佛時,曾經接受過彌陀的勸化,才能在今生逢遇淨土法門,並且毫無疑惑的修學淨土法門,求生西方。
亡者○○,所以現在要引導你發出「成佛心」來求生淨土。(引磬導引)
(4)法師(或善知識)引導臨終人或亡者發成佛心求生淨土。
法師(或善知識)念:
亡者○○,長跪、合掌,現在師父念一句,你跟著念一句。由孝子引導亡者稱念:
我要從現在開始
時時刻刻發出慚愧做錯事情的悔悟心
時時刻刻發出恐怖墮落惡道的警惕心
時時刻刻發出出離生死苦海的向道心
時時刻刻發出成就無上佛道的菩提心
時時刻刻發出啓開怨親平等的普渡衆生心
時時刻刻發出感懷諸佛說法之恩的報恩心
時時刻刻發出罪性本空的滅除罪相心
來忏悔無始以來的一切業障
願我生生世世皆能像今生一樣,保持這顆忏悔發願,隨佛修行的心,愛水就此幹枯,瞋火從此淡化,貪慢積習減輕……,誓願學諸佛一樣,廣度衆生修學聖人所行八聖道、叁十七助道品,誓願斷盡無明根源,精進不息地向涅槃聖道前進,誓修菩薩行願,誓修菩薩十波羅蜜……,誓成無上佛道,誓度無盡衆生……。
願以禮忏所得善根……。常得宿命智,常親近諸佛,常聞佛說法……,遠離一切不善因,恒得修行真妙法……,一切世界諸衆生,悉皆離苦得快樂……,願得常生富貴家,勇健聰明多智慧……,諸根清淨身圓滿,殊勝功德皆成就……,願此勝業常增長,速證無上大菩提………
《臨終、中陰身、作七、度亡開示(如何對往生的親友臨終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