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引磬导引)。
(5)法师(或善知识)为临终人或亡者最后开示
法师(或善知识)念:
亡者○○,现在我们出家师父(及莲友)要为你诵阿弥陀经与念佛,你要诚心的跟着师父称念,并且要一心思惟经义,祈求阿弥陀佛接引你到净土去。诵经、念佛完毕,你自己更要精进念佛,不论你旁边的人在哭泣,或者在思念你,或者在讨论事情,或者将你没有知觉的身体入殓,放入冷冻库里,或者在做家祭、公祭,或者在出殡、火葬、土葬、入塔时,你都不要理会。因为在你这段还没有投生之前,假使家属为你所做的一切事情,如果不是在为你念佛,帮助你求生净土,都会使你来世投生到不好的地方去。所以你唯有一心一意的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功德圣号,祈求阿弥陀佛接引你往生净土,才能消除你的罪业,使你超脱现在的阴暗之身。
而且要牢记一句话:在你念佛声中,不论有没有看到佛来接引,都不要高兴、或惊慌、怀疑与失望,因为如果你对家属、世间仍然存有一丝留恋、难舍之情,只要你举心动念,都有可能招引你的冤亲债主来干扰你,化作佛的形象接引你到不好的地方去。
所以你一定要从现在开始,秉除一切俗缘与俗念,专心一意的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功德圣号,不论你自己念佛的时间有多长,一直称念到你投生为止,记住:一直念佛念到你投生为止:一定可以蒙受阿弥陀佛的佛力加被,仰仗念佛的功德力量,投生到「与你念佛功德力量」相应的清净世界去。
8、杨枝净水赞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寿广增延‧灭罪消愆‧火焰化红莲‧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
炉香赞(同前)
9、大悲咒三遍(洒净)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南无喝罗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菩提萨埵婆耶 摩诃萨埵婆耶 摩诃迦卢尼迦耶 唵 萨皤啰罚曳 数怛那怛写 南无悉吉嘌埵伊蒙阿唎耶 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 南无那啰谨墀 醯唎摩诃皤哆沙咩 萨婆阿他豆输朋 阿逝孕 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多 那摩婆伽 摩罚特豆 怛侄他 唵 阿婆卢醯 卢迦帝 迦罗帝 夷醯唎 摩诃菩提萨埵 萨婆萨婆 摩啰摩啰 摩醯摩醯唎驮孕 俱卢俱卢羯蒙 度卢度卢罚阇耶帝 摩诃罚阇耶帝 陀啰陀啰 地唎尼 室佛啰耶 遮啰遮啰 么么罚摩啰 穆帝隶 伊醯伊醯 室那室那 阿啰嘇佛啰舍利 罚沙罚嘇 佛罗舍耶 呼卢呼卢摩啰 呼卢呼卢醯利 娑啰娑啰 悉唎悉唎 苏嚧苏嚧 菩提夜菩提夜 菩驮夜菩驮夜 弥帝利夜 那啰谨墀 地利瑟尼那 婆夜摩那 娑婆诃 悉陀夜 娑婆诃 摩诃悉陀夜 娑婆诃 悉陀喻艺 室皤啰耶 娑婆诃 那啰谨墀 娑婆诃 摩啰那啰 娑婆诃 悉啰僧阿穆佉耶 娑婆诃 娑婆摩诃阿悉拖夜 娑婆诃 者吉啰阿悉拖夜 娑婆诃 波拖摩羯悉陀夜 娑婆诃 那啰谨墀皤伽啰耶 娑婆诃 摩婆利胜羯啰夜 娑婆诃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利耶 婆嚧吉帝 烁皤啰耶 娑婆诃 唵 悉殿都 漫多啰 跋拖耶 娑婆诃
10、诵《阿弥陀经》(挪至最后页)
11、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 大慈大悲 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12、念佛
13、回向
「愿以诵念之功德,回向亡者○○○;
承此功德消罪障,净业成就得往生。
面见西方阿弥陀,顿开智慧了生死;
启发大乘菩提心,十方世界度众生。
接引众生念弥陀,人人弘扬净土门;
人人往生极乐国,福慧圆满成佛道。」
(二)对念佛多年之人(或中阴身)开示内容
1.杨枝净水赞(炉香赞)(同前)
2.大悲咒三遍(洒净)(同前)
3.引导临终人或亡者看破人生假相(同前)
4.引导临终人或亡者忏悔业障(同前)
(1)法师(或善知识)开示临终人或亡者忏悔法门(同前)
(2)法师(或善知识)引导临终人或亡者忏悔业障(同前)
5.法师引导临终人或亡者受三皈依(同前)
6.法师引导临终人或亡者受五戒(同前)(同前)
(1)法师(或善知识)引导临终人或亡者虔诚向僧宝(或善知识)祈求(同前)
(2)法师(或善知识)开示为何要修学净土法门(同前)
(3)法师(或善知识)为临终人或亡者开示净土法门(同前开示)再继续接此开示,若是熟研净土的利根念佛者,在(1)法师(或善知识)引导临终人或亡者虔诚向僧宝(或善知识)祈求后,直接由此开示即可。
法师(或善知识)念:
亡者○○,你已经念佛多年,现在就为你深入开示净土法门。一般来说,求生净土,一定要具备信、愿、行三个条件,更要深刻的了解信、愿、行的意义,才能往生净土。
所谓信、愿、行的信,就是相信有极乐世界的信心,这个信心是智信的信,智慧的信心,不是迷信的、泛泛的、迷迷糊糊的、人云亦云的信,是透过对大、小乘佛法和净土法义以及佛教宇宙观的深入认识,而产生对净土的坚定信心。
佛教的宇宙观是广大无边、不可思议的。依诸佛证觉的心智中,开示我们,宇宙中无穷无尽的世界内有无量千差万别的生命力存在,而形成无量差异、不同形态的世界种类。众生如果犯下杀生、偷盗、邪淫等罪业,必然共同形成相似业力所成就的浊恶世界;众生若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邪行,必然共同形成相似业力所成就的清净世界,如天人世界及他方净土世界(如极乐世界)。
从业力与因果的事实,证明宇宙中众生共业所成的世界无量,众生别业所感的别业世界无量,相似恶业众生,所感的浊恶世界无量,相似善业众生所感的清净世界无量。而极乐世界就是无量众生仰仗阿弥陀佛本愿度生因缘,精进念佛,修行所感,而共同庄严的广大无边的清净世界。
由业力与因果的事实,肯定的告诉我们:确确实实有一个因缘和合、化生化现的极乐世界存在,而且是不同于我们地球世界所能臆测的另一种有形相(如阿弥陀经上说:「极乐世界有宝树、宝地、宝池、栏楯……。」非物质世界(不是胎身众生的固体世界)的另一种层次的显相(有无量精进念佛的天人众生与阿罗汉及大菩萨存在)。
大乘经典开示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与阿弥陀佛的因缘最深,所以指引我们求生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随佛修行。
要如何才能往生极乐世界?
依《无量寿经》说,无论上品、中品、下品往生,都一定要发成佛心(无上菩提心)来精进念佛,才能真正坚固信、愿、行的愿─就是回向发愿求生净土的愿心。
也就是开示说,我们这颗发愿求生净土的心,一定要与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净土的「悲愿力」相应,才能蒙佛接引往生净土。
换句话说,就是要发出与阿弥陀佛的无上菩提心相应的「成佛悲愿心」,才能确实发出发愿往生净土的回向心,具足信、愿、行的「愿」。
相对的,一定要发出成佛心来念佛,才能具备信、愿、行中的「行」,才能在念佛时与阿弥陀佛的接引众生往净土的「悲愿心」相应,临命终时,一心不乱,预知时至,蒙佛接引,往生净土。
我们不要以为看到有些人在临终之前,才发心念佛,往生净土,以为只要精进念佛,就能往生净土,而忽略了他宿世曾经发过坚固的成佛道心!
何以证明呢?这个道理,在《观无量寿佛经》上有明确说明。如《观经》上说:「下品下生的人,在净土十二大劫后,发成佛之心。下品中生的人,在净土六劫后,发无上菩提之心。下品上生的人,在净土七七日后,发无上成佛道心。」
由此可知,净土佛国的众生,从最低的下品下生往生之人,一定要先在观音菩萨的指导下,启开宿世曾经发过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悲菩提心后,才会逐步往大解脱的成佛之道前进。
也就是证明了,能够往生净土的众生,宿世都具有大乘根器,均在进入佛门之初,曾经发过自利、利人的成佛大悲心,甚至宿世学佛时,曾经接受过弥陀的劝化,才能在今生逢遇净土法门,并且毫无疑惑的修学净土法门,求生西方。
亡者○○,所以现在要引导你发出「成佛心」来求生净土。(引磬导引)
(4)法师(或善知识)引导临终人或亡者发成佛心求生净土。
法师(或善知识)念:
亡者○○,长跪、合掌,现在师父念一句,你跟着念一句。由孝子引导亡者称念:
我要从现在开始
时时刻刻发出惭愧做错事情的悔悟心
时时刻刻发出恐怖堕落恶道的警惕心
时时刻刻发出出离生死苦海的向道心
时时刻刻发出成就无上佛道的菩提心
时时刻刻发出启开怨亲平等的普渡众生心
时时刻刻发出感怀诸佛说法之恩的报恩心
时时刻刻发出罪性本空的灭除罪相心
来忏悔无始以来的一切业障
愿我生生世世皆能像今生一样,保持这颗忏悔发愿,随佛修行的心,爱水就此干枯,瞋火从此淡化,贪慢积习减轻……,誓愿学诸佛一样,广度众生修学圣人所行八圣道、三十七助道品,誓愿断尽无明根源,精进不息地向涅槃圣道前进,誓修菩萨行愿,誓修菩萨十波罗蜜……,誓成无上佛道,誓度无尽众生……。
愿以礼忏所得善根……。常得宿命智,常亲近诸佛,常闻佛说法……,远离一切不善因,恒得修行真妙法……,一切世界诸众生,悉皆离苦得快乐……,愿得常生富贵家,勇健聪明多智慧……,诸根清净身圆满,殊胜功德皆成就……,愿此胜业常增长,速证无上大菩提………
《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临终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