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的生命觀 二▪P3

  ..續本文上一頁是悟。悟了,畏因,他怕因。迷,管他叁七二十一,做了,承受果報的時候他害怕了,痛苦了。所以說他們之間的界限,一個是迷和悟之間的差異,所以背後沒有任何力量在操控,不是上帝,也不是釋迦牟尼,你今天念了釋迦牟尼佛,或者你念經,你念咒,請你記住,那不是佛灌的,你只是通過這樣念誦的過程,改變了你自己的心。你的承認這一點,你已經把佛法消化了,融解到自己的生命中,已經變成了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所以你改變了你自己,你不要說佛加持了你,是你改變了你自己,你跟佛的標准已經溶入了。

  

   你得承認這一點,就像你去拜佛,如果你不願意,別人怎麼忽悠你,你都不去。但你拜下去的時候,就說明你已經接受他了,你已經改變了你生命中的某些東西。你已經潛移默化的,細微的在改變。但是你肯定不知道,我們常常願意把佛看作萬能的主宰,那你錯了。佛是覺正淨,佛法叁寶是覺正淨,覺是覺悟,醒來,那麼你經常的去念經啊,誦咒啊,那麼你也會醒來,因爲你達到了一定的量的時候,一定的質的時候,一定的質量的時候,那你就會發生本質的改變。你的標准一點點的符合佛法,所以你不要認爲主宰,佛在加持你,是你改變了你自己,你願意接受這個遊戲規則,而你確實的在改變,你的標准就達到了。就像上西方極樂世界一樣,你確確實實願意去,你確實符合善根因緣,那你的標准潛移默化地達到了。佛自然而然就能把你接走,否則你不符合這個標准,佛確實在你身邊,接不走你,你不要認爲阿彌陀佛離你非常遙遠,其實他就在你身邊,我告訴你的是實話。你可能現在還認識不到這點,有一天你會知道,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融爲一體,才叫相應。就像月亮映到水裏,你說兩者之間是二嗎?絕對不是二,他已經和你融爲一體,就是平等。

  

   無論是造惡因,還是做惡緣,那麼如果我們能覺醒的話,就不會受報。你造下惡因,如果你能覺醒,你突然間醒來的時候,你不會受報。即使受報,你沒感受。因爲你造的惡因,那個種子,不用說別的,路上到處是荊棘,然後你用石灰把它壓住,你看它還會紮人嗎?不會啊。但是已經不會了。或者你把那荊棘割掉,看看它還會紮人嗎?不會的。斬草除根嘛。如果是緣的話,既是是環境惡劣,你沒有辦法,你隨緣了,沒有辦法,但是你的發心不是這樣的,我要做做壞人,你改變不了,但是你心裏不願意,你將來絕對不受報。就像你供養了假和尚一樣,有人問我,我供養假和尚,我會不會下地獄,我說你肯定不會下地獄。因爲你沒有這個因,不是我發心供養假的。你沒有這個因,你不會受這個報。當然了,作爲一個佛教徒來講,他要升起博大的慈悲心,他要不希望供養這個人,下地獄,所以他應該供養這個家夥。所以這是慈悲心的表現。不是你供養了,你要受報,你不會受報。因爲你沒這個種子,你怎麼受報呢?所以這是不一樣的。那麼即使環境惡劣,惡因啊,只要沒有惡因種子,你不會受報。可見知因知果,世間的苦啊,才會有止期的時候。有了因,你也不要怕,你覺醒了,你突然間翻然悔悟了,好辦。就怕你沒辦法翻然悔悟,因爲你已經習慣了,你有成見了,你這樣做是對的,你找了很多借口,理由來維護這種錯誤的行爲,當然首先是錯誤的思想,居然後是錯誤的行爲,那麼最後你能不受報嗎?但是你受報的時候,你非常不服氣,完了抱怨好人咋這麼倒黴呢?你怎麼能證明你是好人呢?你沒有辦法證明你是好人,另外你所謂的好人還是活在比量的世界裏,怎麼比量,是我比他要好一點,就像戰場上,中國不傳下來了嗎?五十步笑百步,戰場上逃跑,逃跑五十步的人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人,你逃跑了,其實他也逃跑了,他們一樣。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你活在比量的世界裏,你是比跑一百步的人,肯定是好一點點,但是你還是逃了。活在比量的世界裏,他不是一個標准。是你自己的借口,所以我們要活在理性的智慧的因緣論裏。把握自己的因,不要做這樣的因,當然做了這樣的因,用佛法努力的修行,徹底的改變,不讓他受這個報。你做了這個因了,怎麼辦啊?特別加功修行啊。就像米拉日巴,做了惡因怎麼辦啊?他不斷折磨他,讓他去忏悔,去改變,最後他成就了。不一樣的,據說他供養的師父是什麼?是鐵鍋,鐵鍋什麼東西都沒有,他師父拼命敲啊敲啊,目的就是讓他名揚四海,聲名遠揚,是啊,米拉日巴誰都知道,無論藏地,漢地的。大成就者。但是他的經曆非常的艱難,非常痛苦,這就是因果論。你用那個黑咒咒死了自己的姑姑叔叔,家人,和他爭奪財産,那你肯定受報。你咒死他了,用火焰燒掉了,你能不受報嗎?這是因,這是種子。當然你通過自身努力修學改變,你成就了,但是話說回來,這個改變的過程從用人性的觀點來說是很可怕的。用佛性當然無所謂了。都是假的,無所謂的。話說回來,大家承受能力有多少呢?沒有多少。當然我所說的佛性是真谛,用真谛的角度去看,這是因果啊。這是因果論。

  

   第二個是輪回論。你想想,佛教講輪回,輪回是怎麼看,怎麼認識的呢?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佛教的生命觀是種圓圈式的生命觀,天人,阿修羅,地獄,惡鬼,畜生,圓圈式的。不同于其他宗教是直線式的。什麼叫直線式的?上帝啊,造人了,所以你一切的因緣都和上帝有直接關系,跟神有關系,造人啊,你來源于神,你還要回歸于神,來升天,如果你回報的話,你就要墮落,直線式的,要不下落,要不升天。佛教是圓圈式的,不一樣的。佛教是可變的,那麼其他宗教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升天,要麼墮落,下地獄。佛教啊,說你做了這種壞事,你可能受報,你可能不受報,因爲因緣沒成熟,你能受報嗎?你可能升天,你可能墮落畜生,你可能成人,你可能成佛。不一樣,所以是圓圈式的,可變式,它不是一種選擇,很多種選擇。即使是人,千差萬別,即使升天,福報不一樣,即使是鬼,因緣不一樣,都不一樣。也有富鬼,也有窮鬼,事實上是這樣的,確實是這樣的。富鬼不愁吃穿,那窮鬼沒辦法,餓著。咽喉似針峰,腿啊走路嘎嘎直響。那窮不窮啊,就是窮。所以說不一樣,千差萬別的因緣導致了這樣一個結果。這就是佛教的生命觀。圓圈式的啊,可以換個頻道,死了後,可以換個頻道。生而爲人,我保持頻道,還是生爲人。或者我持戒好了,我升天。或者將來去極樂世界,換個頻道。頻道挺多的,就像我們的電視,有一百多個頻道,據說最多的有五百多頻道。可能按頻道要很長時間,就是我們有很多種選擇。就像我們佛教徒,更多的人是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選擇。還有說我到兜率天淨土,還有的說到藥師琉璃淨土,這也是個選擇,沒有關系。那麼有人說我看了維摩經,我想到阿祖佛界,也有人說我看了阿彌陀經,那麼多佛土,我琢磨琢磨上上方世界,也可以。佛土無量無邊,所以可以還個頻道,可變性,正是因爲生命的可變性,圓圈式的,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我們沒有必要沒有理由怕死,怕什麼死啊,怕死是障礙。連浮羅伊德都說過,奧地利的一個醫生,他是精神病專家,他一生研究人的潛意識,他說如果你想長壽,首先你要不怕死。怕死的人整天提心吊膽的,耳朵特別靈,眼睛特別好使,我給你說,這特別苦惱,特別苦惱就特別短壽,我告訴你實話,真的,特別敏感的人,特別特別煩惱。不敏感,馬馬虎虎的,就像傻的呵的,這人挺好,挺幸福快樂的。你旁邊說句話,他說你是不是說我呢?指桑罵槐得,那完了,這樣的人最痛苦,無所謂,簡單一點,那你會活得很自在。如果在娑婆世界沒有辦法修行成功,那麼我麼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繼續修行。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成佛了,是繼續努力,繼續修行。不要誤以爲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成佛了,還得經過很漫長的,才能成佛。但是你到那裏面可以繼續修行,可以得到修行的保障。佛教把有情生命不同階段存在形式稱之爲一種有。有情生命不同存在形式,例如你入胎,出生,然後你從嬰兒到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到壯年,到老年,這樣的一個過程,到死亡,是一種存在,是一種有,就像十二因緣裏所說的,愛取有,那是一個存在的痕迹,雖然它不固定,有。所以生是一種存在形式,老病死也是一種存在,只是有會不斷地改變,你必須接受不斷的改變,你的視野你的智慧才能夠增長。如果你老是執著,老是不願意改變,不願意接受改變,那你就完了,你畫地爲牢。所以說有,在英文裏叫becoming,它就是變化的意思,轉變的意思。那麼這個完全表達了佛教的無常,無我,沒有主宰,不斷地在變化。我覺得這特別重要,如果離開了這種變化,這種轉變,我告訴你,你生命沒有希望。因爲不斷的變化,不斷的改變,你不斷的充滿了希望。你可以從任何一個階段開始,從任何一個階段結束。什麼叫開始,我現在開始學佛,不晚,我從現在開始,不再做殺盜淫妄酒的事,結束了。可以隨時隨地的努力,因爲它是變化的,所以永遠不晚。那麼比如小孩子變成成人,變成少年,青年,壯年乃至老年,病死等等的過程,一直在變。小孩子長大,你盼望他長大,你就老。因爲你跟他同樣在變,他長了,你要是不長,你不正常。所以說一直在變,每天,每時,每刻,每分,每秒,你成不承認你在變啊?你若承認你在變,你爲什麼老活在過去啊?變了,你的希望就來,變了,不是剛才的,你還煩惱什麼?他已經不一樣了,你爲什麼還煩惱?

  

   有人說,我爲什麼煩惱,那是因爲你愚昧,爲什麼愚昧,那是因爲你看不開,我爲什麼看不開,是因爲你不願意再見,不願意向什麼再見,向過去再見。你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在變,你爲什麼鑽牛角尖?你爲什麼不讓他變?你不讓他變,苦惱就留下來了。那麼你就有了輪回的資糧了。所以變啊,至關重要,所以我們的心也是分分秒秒在變,身體在變,心在變,變是正常的,一會想南,一會想北,特別正常。但無論想什麼,你不要認爲他是一個標准,是實在的,你就自在。你老是認爲那個垃圾那個東西是實在的,我又想這個,又想那個,我坐禅啊,老是有什麼影響我,我告訴你,你老是認爲他是個實在的東西,那怎麼樣啊,你被拴住了,突破不了了。你不是活著變,你是活在固定的,實在裏。你要活在變裏面。必須如此,我們不可能永遠年輕,我們不可能永遠活著,我們不可能永遠的漂亮。所以英雄易老,美人癡目。沒有辦法,誰都沒有辦法,無可奈何,心情好了,會長壽,心情不好了,麻煩了,會夭折,會死亡。心情好了,你會發現人生啊,每一個過程都是需要的。如果你缺少了老的年齡段,你是不正常的,所以你就把這個人生酸辣苦甜都嘗嘗。然後你才發現都是緣起,你不會執著,你就自在,你就解脫了。就是這樣,簡單,但是你必須認識到變,變了,以後再有煩惱的時候,變了,你要提醒自己,變了,你就不自在了嗎?就是變了,不斷的在變,身體的變化,心裏也在變化,所以我們不可能永遠年輕,永遠活著,終究有告別這個世界的一天,終究如此,無論你多年輕,無論你身體多硬朗,沒有辦法,做好准備,做好告別的准備,而且做好告別的准備,活得非常自信,活得質量非常好的現在,你沒有這個現在,你怎麼能活好的結果?整天的苦惱,我要死了,怎麼辦?越是這樣想的人,越很難往生,你要死怎麼辦,不是死怎麼辦,而是你當下應該做,這你要念佛。整天著急有什麼用?東跑一下,西跑一下,當務之急是你要行動起來,你不行動,未來哪裏有好的結果呢?因爲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改變,所有的存在都是改變,康德說,存在是合理的,合理的注定要滅亡。就是注定要改變,他不會是永遠,我得意了,得意不會是永遠,我失意了,失意也不是永遠,不會是不變,所以得意的時候悠著點,爲什麼悠著點,我得意了,我將來失意了,怎麼辦?你失意了,沒有關系,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佛法的生命觀 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