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何學佛▪P2

  ..續本文上一頁其實不會,其實佛教講心包太虛,亮周刹界。如果說總是願意跟人計較的話,那我們就是鼠目寸光,那樣我們就是背著各種各樣沈重的負擔來學佛,我們背著枷鎖、背著房屋、背著地、背著家庭,背著各種各樣沈重的負擔,不用說到極樂世界,就是說你到火車站,你也未必能走得了。所以我們必須放下我們一切的包袱。

  但是你不要誤會,放下不是放棄,是在我們行爲觀念上的一種突破,這正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一直說我們要反思、反省、轉變自己。

  因爲往往作爲我們人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念,我們就好像每人都戴著一副眼鏡一般,這個眼鏡是有色的。我們戴了各種各樣的有色眼鏡,所以我們産生了爭論、産生了矛盾。

  一個戴紅色眼鏡的人對一個戴綠色眼鏡的人講:“世界是紅色。”戴綠色眼鏡的人說:“世界是綠色。”這兩個人爭論起來沒完沒了,最後打起來了。他們有意義嗎?他們毫無意義。

  我們某些佛教徒就是這樣毫無意義,就說這個法門好,那個法門好,其實毫無意義,你們本身就戴著眼鏡看世界。所以我們要給別人機會,要包容別人,有一天你明白了,我戴的眼鏡本身就是有色的,所以你也應該給別人機會,否則別人也不允許你的紅色眼鏡成功,所以你應該包容別人。第一點是應該包容。如果一個佛教徒不包容別人,老說自己是對的或者別人是錯的,根本不行,你不是學佛的人。

  第二點,我們在包容的同時,也要把眼鏡摘掉,因爲只有摘下來之後,你才會知道,原來不論什麼顔色的眼鏡都是錯誤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反思、反省,不然的話你一直會跟人計較,你就覺得我對呀,我一直很對呀。我就反問他:“既然你是對的,你爲什麼還有煩惱?還要生氣?”他說:“我對我才煩惱。”我說:“那你最好不要對了。”

  當年在中國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好像我們的紅衛兵曾經要把我們的紅旗呀、紅色傳遍五湖四海,其中把毛主席像章戴到駐北京的國外外交官身上去,最後弄成了外交事件。這是一廂情願的呀,你認爲他是你心中的紅太陽,別人不一定接受。所以成了外交事件。對我們每個學佛的人來講,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應該改變我們原來自以爲是的價值觀念。

  我們在家裏學佛,就要統理這個家庭,希望這個家庭都學佛,其實這樣是錯誤的,如果你有那樣的一種想法,你也得需要一個過程,讓別人了解你、理解你,最後才能夠選擇你的信仰。不然的話,人家會相信你的信仰嗎?你自己在家裏就怪怪的,簡直就是一個佛盲,你這個佛盲給人的感覺就是:“原來佛教徒都是這樣!”非常錯誤,所以我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念加在別人身上,因爲你們的眼鏡不一樣。所以要給別人機會,要包容別人。

  正是因爲如此,我們不一定對,別人不一定錯。正是因爲如此,有一些友人贊歎你,你千萬不要得意忘形。爲什麼?因爲別人無論怎樣贊美你,其實你不一定是那麼好,你記住;同樣別人無論怎樣抵毀你,你也不一定那麼壞。你難道不就很坦然了嗎?有人說:“平常心是道。”我聽得出來,這裏邊有無奈的成份,無可奈何才說:“順其自然呀,平常心吧。”其實佛教的平常心是平等心,就像我剛才說的:你贊歎我和你抵毀我,我的感受是相等的、平等的,這才叫平常心。不然你總是覺得贊歎比抵毀好,那這還是不平等。所以這還是我們需要反思的事情。

  第叁點:依“叁法印”來學佛。

  很多佛教徒他學了十幾年、二十幾年甚至一生都在學佛,但是他不知道“叁法印”爲何物。當我說:“如果說一個佛教徒他不知道“叁法印”是什麼,他就不能算是一個很好的佛教徒。”的時候,他茫然了,他說:““叁法印”到底是什麼?”

  “叁法印”就是印證佛教的標准,他是不是佛教,用“叁法印”來一印,就知道了。有人如果想混水摸魚,如果你要明白“叁法印”,那混水摸魚的人就根本沒有市場。爲什麼?因爲你有法寶。不然的話,你就純在那兒上當受騙,這是肯定的。

  什麼是“叁法印”?第一是“諸行無常”;第二是“諸法無我”;第叁是“涅槃寂靜”。就這樣簡單。非常非常簡單,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我覺得非常遺憾。

  “諸行無常”指的是世界上所有所有的宇宙萬有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停不停的變化著的,有人說這是“辯證法”,沒錯,正是由于永遠不停、遷流不住的變化著,我們感覺到過去的事情不會再回來,就像我們昨天見到一條河,我們的觀念裏那是長江、那是黃河、那是什麼永定河等等,我們觀念意識是這樣的,所以我們今天又去了,我們的觀念裏還是那條河,其實我們錯了,爲什麼?因爲昨天的河已經流過去了,而且在我們探討的當下,這條河又流過去了,而且我們還可以說,不僅僅是這條河流過去了,而且我們每個人都在流過去,我們每個人都在變化著,這就是“諸行無常”。正是因爲“諸行無常”,才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機會,我們會發現即使昨天我做錯了什麼,今天我重新開始,依然可以改造我們的命運,如果說永恒不變,那就是佛教講的“宿命論”,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發現不變的東西,一直都在變。

  有個禅師叫白雲首端禅師,他做了一首詩,他說:“夏日擁芳叢,遊來趣不同。”就是說:夏天的時候我們在一個花壇的旁邊,站在那裏。“遊來趣不同”說是每天每時感受肯定是不同的。“發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無論你的年齡,你是小孩也罷,你是老年人也罷,你的白發就從現在開始,不是說你的白發到老了突然間出現了,你突然一天變老了,哪有這樣的事?得有一個過程。“發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人們老是覺得現在的東西不好,當你擁有的時候,你總覺著你擁有的東西不如你想像的那麼完美,所以去年的花比今年的好。“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就是說沒有必要等到那個花非要落下來,然後你才說一切都是空的,都是假,都是如幻如化。我覺得這句話非常有道理,他揭示了“諸行無常”,所以學佛的人必須在“諸行無常”上去下功夫。如果不能在“諸行無常”上去下功夫,我們幾乎是沒有什麼希望的。這是佛教的“叁法印”的第一個法印。

  “諸法無我”,“諸法”是宇宙萬法,這個“我”人們常常不大清楚。“我”是“主宰意、實在意”,也就是說我們總認爲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主宰,有一個實在,在冥冥中來主宰我們,我們學佛了,我們在求佛、拜佛的時候說:“哎呀,老佛爺,你保佑保佑我吧!”其實你就是感覺到有一個主宰,佛在主宰我。我覺得不對,因爲佛是覺者,佛告訴我們,也應該做覺者,那個時候,你是自己主宰自己,應該是這樣的,我告訴諸位,佛不是萬能的。

  你不要悲哀,佛不是萬能的,但佛最有希望,所以“諸法無我”就告訴我們任意宇宙萬法沒有實在,也沒有主宰,它們都是不固定的。你不要悲哀,真的是沒有固定的東西。但是反思我們現在我們都有“我”,人爲什麼不能成佛?因爲有“我”,有“我”你才恐懼,有“我”你才擔心,有“我”你才害怕,有“我”你才幻得幻失,所以老子說:“我有大幻,唯我有身”,人有這個身體,麻煩就來了,然後掙錢呀,然後買什麼藥洗澡呀,要穿衣服呀,各種各樣的這些待遇,然後就在維護它,但是你怎樣拼命的維護它,可以這麼講,這個身體都是慢慢、慢慢地變壞,也沒有辦法。

  所以我要說的一句話:我們人類的身體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你只能去使用它。我們甚至對很多事情都無可奈何,我們可以把一個茶杯放得遠一點,也可以近一點,這可能是還有辦法的。但是你說我想沒有病,你不可能,你說我想不死,還是妄想,所以人無可奈何。正是因爲這些無可奈何,所以人才學佛。但是學佛,剛開始的時候,你說學佛,我要長生不老,這些諸多種種的解決不了的問題,希望佛陀來幫助你,可以,但是如果你永遠有這種想法,那你就錯了。最初的因緣,可以因爲不同的因緣而走進佛門中來,但是如果我們一直抱著一種迷信的或者似是而非的觀念來學佛,幾乎說可以沒有希望。因爲希望是要我們看破,希望我們放下,這種看破、放下的最好的工具就是“叁法印”。所以我如果一旦認識到我只是四大五蘊結合的人,那麼我們還會再堅持認爲我有理嗎?我想你不會。你想想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四大地水火風。是因爲骨骼是堅硬的,把它比喻爲地;火是我們身體的溫度,把它比喻爲火;水是因爲我們身體血液的流動,把它比喻成爲水;風是因爲我們的風氣,所以比喻爲風。我們的身體就是由這四種元素組成的。有人說:“四大皆空,哪四大?”有人說:什麼家庭呀,什麼各種各樣的大呀(也有說酒色財氣是四大的)。

  人不理解佛教,所以就這樣誤會,說“四大皆空”是這樣一種“四大”,因爲是由這四種零件組成我們的身體,你說那一種零件是我們的身體。比如說:我們還可以舉個例子,既然是宇宙,于“諸法無我”,我們不僅僅探討人無我了,還有法無我呢,比如說“氫二氧一”,人們都說水是由氫氧兩種無素組成的,是啊,我們一碰到電的時候,水就分解了。就變成了氫和氧,分離出來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這樣去問大家:“你說氫是水,還是氧是水呢?”我可以這樣講:“氫也不是水,氧也不是水。”因爲《金剛經》告訴我們:世界是一合相,是一緣起,聚組起來的一個相,所以我們人是緣聚則生,緣散則滅,對不對?你認爲有主宰嗎?沒有主宰。所以你不要一廂情願,你只能延緩衰老,但是你不能永遠不老。如果你九十歲、一百歲,還長得像小孩一樣,你認爲正常嗎?我們就覺得不正常。正常的自然法則是生老病死。這是一個無法替代的自然法則,這是沒有辦法的,所以我們的世界才是挲婆世界,堪忍,還可以忍耐。所以我們還是要反思,我們反思我們是不是知道這個“諸法無我”,所以從“諸法無我”之中我們就走出來了,我們…

《如何學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