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腳跟著地 農禅寺禅修幹部營討論題綱 2· 逆障的超越▪P3

  ..續本文上一頁境不良而引起的昏沈,當然能改進,則當改進;能避免,仍應避免。但有時候,不是短時間或你個人就能改進的,則我們只有以加強心力、改進方法而爲對治。

  

  

  時段關系:如夏天或午後打坐,就普遍地比較容易昏沈。也有人在某固定的時辰,會有心力不濟的情況。

  

  

  勞累或生病:如一個人整日在外面奔波,回家後立刻打坐,那一定昏沈的。因此有人說:如果昏沈,那就幹脆去睡覺好了!然這是有層次的不同:對初學者而言,如屬勞累或生病而引起的昏沈,是應好好休息過後,再來打坐;因爲對初學者而言,打坐確是挺消耗體力、心力的事。但對經常打坐且方法能很快上路者,則打坐卻是養足心力、節省體力的事;因此即使勞累或生病,還是可以打坐的(或也會昏沈一下子,但很快就捱過去的。)

  

  

  道心不夠:很多人初學打坐,發心勇猛,故坐得有模有樣。但時間一久,卻似松懈的彈簧,使不上勁了。于是變成機械式的用功,坐也在坐,數也在數,但是心散了。打坐像爲了交差,或趕鴨子上架;既聽到「叩、叩、叩」的木魚聲,則勉強上坐,但心裏卻一無期許,這怎麼能不昏沈呢?有一次,某學員還說:他之所以昏沈,乃爲這時間比較好過!于是我不得不嚴加棒喝:如果爲了好混時間,我勸你立刻回家睡覺,一覺到天明,豈不快哉?何必到禅堂自找苦吃呢?

  

  

  生理障礙:有些人昏沈,在那裏搖頭晃腦;自己也知道正昏沈,于是用種種方法來對治:睜大眼睛、觀眉心、跪香、舉手請打香板。然而有些昏沈,自己根本來不及發現在昏沈,心就一下子不見了。你要他舉手請打香板,他根本已不知道手在那裏!你要他跪香,他跪著還是瞌頭,還很可能去撞牆!你每次打他香板,打得自己身心憔悴,他卻依然故我!

  這不是普通的昏沈,而是氣路不通所引起的昏沈,這尤其顯現在老參身上!在禅堂中,我們經常看到:新參倒還坐得挺挺的(有的卻像毛毛蟲),老參卻多橫七豎八、歪歪扭扭的。是功夫愈坐愈退步呢?還是彈簧已松懈,壓不緊了!其實,很多是因生理的障礙,而引起的昏沈;且這障礙在初坐時,還不顯著;必坐久了,業障才會現形。

  

  在我剛學打坐一二年間,很少有昏沈的現象;但是坐到後來,竟也昏沈了。且這昏沈,還有個規律:在剛上座後半個鍾頭內,情況還好;然半個鍾頭後,心卻不知到那裏去了(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昏沈)。于是必像鴕鳥一般,垂頭屈身在那裏混個半個鍾頭後,才又悠悠然覺醒過來,于是從「山窮水盡疑無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以在那種情況下,以我的經驗,是什麼對治方法都用不上!然而就幹脆睡覺去嗎?如果去睡,果真要永不翻身!不是死掉了,而是這問題就永遠消不了!似此情況,我認爲:即使昏沈,用不上功夫;但還必堅忍,以捱過「柳暗花明又一村」爲止。

  

  這也就說:如昏沈顯現于上座後,叁十到六十分鍾間,那你至少要坐過一個鍾頭以上,才能放腿;甚至還不是稍清醒一點,就急著放腿,還要再待一會(半個鍾頭以上),才比較劃算。因爲「稍清醒」是「脈初通」;必坐到脈更通,才能加速捱過那個階段。簡單講,對于氣脈的障礙,就是多坐而已!所以不管是居士、還是僧衆,若只早晚坐個叁十分鍾,甚至一小時;還只是「吃點心」和「玩票」的份而已!

  

  當然,如果我們細心檢查一下,可發覺氣脈障礙的部位,大都在近頭部的地方;爲氣上不了頭部,故引起昏沈。因此可在障礙處,多做按摩,及相關的瑜珈運動,以幫助舒通脈路。 在某次禅修活動中,因昏沈者頗多,于是我介紹密宗「寶瓶氣」的對治方法;多數昏沈者試用後,覺得還頗有效。以下簡單介紹其修法:

  引息:用刻意呼吸的方式,盡可能將氣吸滿;若一次吸得不夠,可再次把它吸滿。

  

  

  滿息:吸滿之後,上壓下提,使胸膛如寶瓶狀;于是保持勿泄,並盡可能持久。

  

  

  均息:于持滿的期間,氣將往全身均勻散布出去。

  

  

  射息:當氣持至不能再持時,先緩緩吐氣,以抒解胸中的緊張狀態,繼而粗重;最後用力緊收,使氣如射箭然,一沖而出。

  射息後,再從引、滿、均、射,反複用之。這將有助于我們舒通氣脈的障礙。不過,這也必在未昏沈前,即先用之;如已昏沈了,便來不及也。

  

  十、幻境的現前與超越?

  幻境,大致可分身體方面的、感官方面的與心理方面的:

  身體方面:如感覺身體變大、變小,或如氣球般地往上升,或如鉛球般地往下墜。有時覺得手不見了、腳不見了,身體都不見了;其實你放心,一件也不少,不必急于睜眼檢查,甚至還把自己嚇壞了。廣義言之,天臺宗所說的八觸:酸、痛、冷、暖、通、塞等,皆可說是幻境。

  

  

  感官方面:這主要是指幻視與幻聽。幻視如看到一些光彩:紅、白、黃、綠、藍等。幻聽則聽到很多無意義的雜音,或有意義的言語。幻視與幻聽,尤其發生在氣脈,正通過頭部的階段。

  

  

  心理方面:這是潛意識所暗示成的假象。衆生在無始劫中,已熏習了無數的業障種子。這些種子都時時在第八識裏翻湧(所謂:一切種子如瀑流),但是一般衆生都不自覺;因爲凡夫平常妄念太多、太粗,都把它們蓋住了。故必待修定時,粗妄想已漸調伏了,才能看到這些翻湧的業障種子。所謂「一彈指,有六十剎那」即指此也。

  這些現形的業障種子,最初是以細妄念的形式出現。如果心更定了,將更以幻境的形式出現。因此,如心很敏感的話,便可反省到當下這個境界,其實是上一剎那動念的結果。若心不敏感,便將惑爲外來、客觀的實有。

  

  過去我曾打過一次「觀音佛七」,我因禅坐的習性,不用口念,而用心聽。在聽得很專心時,于每一聲佛號當下,即現出一尊觀音聖像;且形容姿態又不相同。(有時還不只一尊,而是一行行、一列列,縱橫交錯,遍滿虛空。)我因修禅的關系,本對外力的感應,就不很動心;尤其又能反省到:是前一念聽進佛號的聲音,才有後一剎那的聖像顯現,因此倒還能以平常心視之。否則,一般的信徒,不早就叁叩九拜、老淚縱橫才怪哩!

  

  有人說:禅坐間出現的境界,有的是真,有的是假。然就以禅修而言,只要離開方法,便一切是假。故曰「佛來佛斬,魔來魔斬」;那還費心去辨別:何者是真?何者是假?《圓覺經》雲:「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唯有立即回到方法,那才是真!。

  

  否則很多時候,在你還來不及確認真假前,你已愛上了它,或者已被嚇壞了。等到再判定它是假時,心早就亂成一團了。甚至有時候,我們明知是假,可是還留戀得很!就像有人明明夢醒了,卻仍不甘心;甯可再回去睡覺,以把它尋回來!如此怎可能超越呢?

  

  所以先前的心理准備非常重要,甯可在境界出現前,即說它是假的;而不要等心亂成一團後,再來說它是假。而先前的心理准備,即包括正知見的確立。

  

  最後我要再補充一個問題:那就是靈界加持的現象。在佛法叁界六道的世界觀中,是承認有靈界的存在。但他們的品味不會很高─不會有多靈的;因爲禅定天或空居天的天神,一方面離人間較遠,一方面這些天神,本就不管人間的事。因此我們能接觸到的,頂多是地居天等的天龍八部。

  

  當然他們還是有些神通異能,但是我們信佛、學佛,主要是爲了求智慧,而非求神通異能。因此對這些靈界的神只,雖信其有,卻甯可敬而遠之。尤其有些鬼神的貪心、瞋心、慢心又很重。你現在信他、聽他、求他,他當然高興;但是一旦你另有主張,他就要修理你了,所以還是敬而遠之最安全。

  

  然有些人之所以信他、求他,是爲他們能夠完成,某些個人能力所不及的事。比如說治病(不管是治自己的病或他人的病)或算命等。現就以治病來說吧!如果是世間的病,那就去找醫生好了,不必冒險去求鬼神。如果是業障的病,找上鬼神就能爲你消業障嗎?當然不能!他們自己的業障都消不了,雲何能幫人消業障呢?真正的消業障,唯有靠個人去修行。但是爲何有些醫師治不好的病,找上他們卻有效呢?

  

  其實,即使短時間有效;那也只是治標,而非治本。故如貪得一時方便,而去找「靈」藥的話,那就會像用嗎啡一般,越用瘾越大,越用越脫不了身,最後只有任他們擺布。所以我曾聽過很多鬼神治病的案例:最初都是速效、奇效,很多名醫治不好的病,硬是有效;但是時間越久,就越沒效了,故未曾真治好過一個病。可是最初的效力,卻早已把那些「信徒」或「羔羊」迷住了,所以他們仍一廂情願地求他、拜他,而不知回頭是岸。

  

  所以有些人,以爲藉鬼神的力量幫人治病,是慈悲善事;然初心雖好,卻因智慧不足,適足以害人而已!因此一個正信的佛教徒,絕不借助鬼神的力量,或爲自己治病,或爲他人治病。至于其它,看相、算命等皆一樣。

  

  目前的宗教界,非常的亂;到處都是非人幹涉的現象。此皆爲知見不正、心態不純,而導致的結果。因此不管是爲己爲人,都宜加緊于正見之確立。

  

  

《腳跟著地 農禅寺禅修幹部營討論題綱 2· 逆障的超越》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