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2· 逆障的超越▪P3

  ..续本文上一页境不良而引起的昏沉,当然能改进,则当改进;能避免,仍应避免。但有时候,不是短时间或你个人就能改进的,则我们只有以加强心力、改进方法而为对治。

  

  

  时段关系:如夏天或午后打坐,就普遍地比较容易昏沉。也有人在某固定的时辰,会有心力不济的情况。

  

  

  劳累或生病:如一个人整日在外面奔波,回家后立刻打坐,那一定昏沉的。因此有人说:如果昏沉,那就干脆去睡觉好了!然这是有层次的不同:对初学者而言,如属劳累或生病而引起的昏沉,是应好好休息过后,再来打坐;因为对初学者而言,打坐确是挺消耗体力、心力的事。但对经常打坐且方法能很快上路者,则打坐却是养足心力、节省体力的事;因此即使劳累或生病,还是可以打坐的(或也会昏沉一下子,但很快就捱过去的。)

  

  

  道心不够:很多人初学打坐,发心勇猛,故坐得有模有样。但时间一久,却似松懈的弹簧,使不上劲了。于是变成机械式的用功,坐也在坐,数也在数,但是心散了。打坐像为了交差,或赶鸭子上架;既听到「叩、叩、叩」的木鱼声,则勉强上坐,但心里却一无期许,这怎么能不昏沉呢?有一次,某学员还说:他之所以昏沉,乃为这时间比较好过!于是我不得不严加棒喝:如果为了好混时间,我劝你立刻回家睡觉,一觉到天明,岂不快哉?何必到禅堂自找苦吃呢?

  

  

  生理障碍:有些人昏沉,在那里摇头晃脑;自己也知道正昏沉,于是用种种方法来对治:睁大眼睛、观眉心、跪香、举手请打香板。然而有些昏沈,自己根本来不及发现在昏沉,心就一下子不见了。你要他举手请打香板,他根本已不知道手在那里!你要他跪香,他跪着还是瞌头,还很可能去撞墙!你每次打他香板,打得自己身心憔悴,他却依然故我!

  这不是普通的昏沉,而是气路不通所引起的昏沉,这尤其显现在老参身上!在禅堂中,我们经常看到:新参倒还坐得挺挺的(有的却像毛毛虫),老参却多横七竖八、歪歪扭扭的。是功夫愈坐愈退步呢?还是弹簧已松懈,压不紧了!其实,很多是因生理的障碍,而引起的昏沉;且这障碍在初坐时,还不显著;必坐久了,业障才会现形。

  

  在我刚学打坐一二年间,很少有昏沉的现象;但是坐到后来,竟也昏沉了。且这昏沉,还有个规律:在刚上座后半个钟头内,情况还好;然半个钟头后,心却不知到那里去了(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昏沉)。于是必像鸵鸟一般,垂头屈身在那里混个半个钟头后,才又悠悠然觉醒过来,于是从「山穷水尽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以在那种情况下,以我的经验,是什么对治方法都用不上!然而就干脆睡觉去吗?如果去睡,果真要永不翻身!不是死掉了,而是这问题就永远消不了!似此情况,我认为:即使昏沉,用不上功夫;但还必坚忍,以捱过「柳暗花明又一村」为止。

  

  这也就说:如昏沉显现于上座后,三十到六十分钟间,那你至少要坐过一个钟头以上,才能放腿;甚至还不是稍清醒一点,就急着放腿,还要再待一会(半个钟头以上),才比较划算。因为「稍清醒」是「脉初通」;必坐到脉更通,才能加速捱过那个阶段。简单讲,对于气脉的障碍,就是多坐而已!所以不管是居士、还是僧众,若只早晚坐个三十分钟,甚至一小时;还只是「吃点心」和「玩票」的份而已!

  

  当然,如果我们细心检查一下,可发觉气脉障碍的部位,大都在近头部的地方;为气上不了头部,故引起昏沉。因此可在障碍处,多做按摩,及相关的瑜珈运动,以帮助舒通脉路。 在某次禅修活动中,因昏沉者颇多,于是我介绍密宗「宝瓶气」的对治方法;多数昏沉者试用后,觉得还颇有效。以下简单介绍其修法:

  引息:用刻意呼吸的方式,尽可能将气吸满;若一次吸得不够,可再次把它吸满。

  

  

  满息:吸满之后,上压下提,使胸膛如宝瓶状;于是保持勿泄,并尽可能持久。

  

  

  均息:于持满的期间,气将往全身均匀散布出去。

  

  

  射息:当气持至不能再持时,先缓缓吐气,以抒解胸中的紧张状态,继而粗重;最后用力紧收,使气如射箭然,一冲而出。

  射息后,再从引、满、均、射,反复用之。这将有助于我们舒通气脉的障碍。不过,这也必在未昏沉前,即先用之;如已昏沉了,便来不及也。

  

  十、幻境的现前与超越?

  幻境,大致可分身体方面的、感官方面的与心理方面的:

  身体方面:如感觉身体变大、变小,或如气球般地往上升,或如铅球般地往下坠。有时觉得手不见了、脚不见了,身体都不见了;其实你放心,一件也不少,不必急于睁眼检查,甚至还把自己吓坏了。广义言之,天台宗所说的八触:酸、痛、冷、暖、通、塞等,皆可说是幻境。

  

  

  感官方面:这主要是指幻视与幻听。幻视如看到一些光彩:红、白、黄、绿、蓝等。幻听则听到很多无意义的杂音,或有意义的言语。幻视与幻听,尤其发生在气脉,正通过头部的阶段。

  

  

  心理方面:这是潜意识所暗示成的假象。众生在无始劫中,已熏习了无数的业障种子。这些种子都时时在第八识里翻涌(所谓:一切种子如瀑流),但是一般众生都不自觉;因为凡夫平常妄念太多、太粗,都把它们盖住了。故必待修定时,粗妄想已渐调伏了,才能看到这些翻涌的业障种子。所谓「一弹指,有六十剎那」即指此也。

  这些现形的业障种子,最初是以细妄念的形式出现。如果心更定了,将更以幻境的形式出现。因此,如心很敏感的话,便可反省到当下这个境界,其实是上一剎那动念的结果。若心不敏感,便将惑为外来、客观的实有。

  

  过去我曾打过一次「观音佛七」,我因禅坐的习性,不用口念,而用心听。在听得很专心时,于每一声佛号当下,即现出一尊观音圣像;且形容姿态又不相同。(有时还不只一尊,而是一行行、一列列,纵横交错,遍满虚空。)我因修禅的关系,本对外力的感应,就不很动心;尤其又能反省到:是前一念听进佛号的声音,才有后一剎那的圣像显现,因此倒还能以平常心视之。否则,一般的信徒,不早就三叩九拜、老泪纵横才怪哩!

  

  有人说:禅坐间出现的境界,有的是真,有的是假。然就以禅修而言,只要离开方法,便一切是假。故曰「佛来佛斩,魔来魔斩」;那还费心去辨别:何者是真?何者是假?《圆觉经》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唯有立即回到方法,那才是真!。

  

  否则很多时候,在你还来不及确认真假前,你已爱上了它,或者已被吓坏了。等到再判定它是假时,心早就乱成一团了。甚至有时候,我们明知是假,可是还留恋得很!就像有人明明梦醒了,却仍不甘心;宁可再回去睡觉,以把它寻回来!如此怎可能超越呢?

  

  所以先前的心理准备非常重要,宁可在境界出现前,即说它是假的;而不要等心乱成一团后,再来说它是假。而先前的心理准备,即包括正知见的确立。

  

  最后我要再补充一个问题:那就是灵界加持的现象。在佛法三界六道的世界观中,是承认有灵界的存在。但他们的品味不会很高─不会有多灵的;因为禅定天或空居天的天神,一方面离人间较远,一方面这些天神,本就不管人间的事。因此我们能接触到的,顶多是地居天等的天龙八部。

  

  当然他们还是有些神通异能,但是我们信佛、学佛,主要是为了求智慧,而非求神通异能。因此对这些灵界的神只,虽信其有,却宁可敬而远之。尤其有些鬼神的贪心、瞋心、慢心又很重。你现在信他、听他、求他,他当然高兴;但是一旦你另有主张,他就要修理你了,所以还是敬而远之最安全。

  

  然有些人之所以信他、求他,是为他们能够完成,某些个人能力所不及的事。比如说治病(不管是治自己的病或他人的病)或算命等。现就以治病来说吧!如果是世间的病,那就去找医生好了,不必冒险去求鬼神。如果是业障的病,找上鬼神就能为你消业障吗?当然不能!他们自己的业障都消不了,云何能帮人消业障呢?真正的消业障,唯有靠个人去修行。但是为何有些医师治不好的病,找上他们却有效呢?

  

  其实,即使短时间有效;那也只是治标,而非治本。故如贪得一时方便,而去找「灵」药的话,那就会像用吗啡一般,越用瘾越大,越用越脱不了身,最后只有任他们摆布。所以我曾听过很多鬼神治病的案例:最初都是速效、奇效,很多名医治不好的病,硬是有效;但是时间越久,就越没效了,故未曾真治好过一个病。可是最初的效力,却早已把那些「信徒」或「羔羊」迷住了,所以他们仍一厢情愿地求他、拜他,而不知回头是岸。

  

  所以有些人,以为藉鬼神的力量帮人治病,是慈悲善事;然初心虽好,却因智慧不足,适足以害人而已!因此一个正信的佛教徒,绝不借助鬼神的力量,或为自己治病,或为他人治病。至于其它,看相、算命等皆一样。

  

  目前的宗教界,非常的乱;到处都是非人干涉的现象。此皆为知见不正、心态不纯,而导致的结果。因此不管是为己为人,都宜加紧于正见之确立。

  

  

《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2· 逆障的超越》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