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3· 气脉的通调

  气脉的通调

  

  一、禅宗向来对气脉的态度?

  二、一禅修者,对于气脉的知识,有无深究的必要?

  三、个人对气脉的觉受与定义?

  四、气脉之表里、深浅、通塞?

  五、禅坐与调气脉,有否必然的关系?

  六、天台《小止观》中所述「八触」的现象?

  七、禅坐中呕气、摇动及哭笑的现象?

  八、男女众对任、督二脉的反应?

  九、因气之偏颇而影响情志者?

  十、气脉的通调,对生活及禅修中的影响?

  

  一、禅宗向来对气脉的态度?

  这大家都会说:禅宗向来不谈气脉。其实,包括原始佛教的《阿含经》,及大乘的《般若经》等,也都不谈气脉。然而不谈气脉,并不代表对气脉的否定或无知;你可以知道有这回事,只是不去谈它而已!为何禅宗与原始佛教等,皆不谈气脉呢?这主要为两种原因:

  谈气脉会增加众生对身体的执着:凡夫本来「身见」就很重,若更谈气脉,将导致他对此臭皮囊更放不下。

  

  

  标本不同:虽就修行而言,身心是互相影响的;心可影响身,身也可牵制心。但就关系而言,身是标尔,心才是本。故心通,则脉通;而脉通,心未必通。故如执意先打通气脉,再来调心,那就成为本末颠倒。所以刚刚有人,提到马祖禅师的公案:该打牛?还是该打车?当然是打牛,而非打车。

  不过话说回来,想打牛就能打到牛的人,却不很多。因此常说:禅是上根利智的人修的。很多人不要说打到牛,就是要看到牛(尤其在脉障显现时,要直接调心,恐有困难。)都不是那么容易。因为牛代表心,而心对某些人而言,却是非常抽象的。如果他打不到牛,你又不淮他打车,他便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所以对某些根器的众生,也不能全然否定调脉的方便。

  

  刚才有人提到「快速拜佛」的法门,我倒不认为:此与调脉有任何关连。为有些人妄想太多,情绪太乱;故用快速拜佛的方式,压制妄想。如果气脉不通,想用快速拜佛的方式,来把它拜通,我认为是无稽之谈;除非佛菩萨能感应加持,不过这也不是学禅者的常态。

  

  二、一禅修者,对于气脉的知识,有无深究的必要?

  很多人一看到「深究」的字眼,马上直觉地挥挥手,没有必要!但是若谓「是否也要知道一些」?则便有不同的意见,而这又分自修与化他的差别。现首先说明自修的部份:

  完全没有必要:有的人已打坐了三、五年,功夫还算用得上,也从来没发生过气脉的问题。那他就继续用功好了,没有涉猎气脉的必要。

  

  

  还用不着:有的人打坐,虽有气脉的觉受,但无气脉的问题。此所谓「无气脉的问题」者,乃因他能把一切身体的觉受,全然放下;靠着信心与毅力,继在气脉的逆障中,一心一意地用方法。故从来不把气脉的现象当问题。 但是这种人,以目前众生的根器来看,并不多。很多人对显现于别人身上的现象,都可直觉俐落地反应:一切放下,不要执着。但是若发生在自己身上,便疑神疑鬼、想入非非。旁人尽管奉劝他: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放下吧!然而他还是搔头弄耳,捉拿不定! (3)需略知道:故对那些已有气脉的觉受,而又放不下者,乃有略知的必要。然此之知,并不是要你拿来导引或练功用的;而是要使我们对一些气脉的现象,能从了解它是正常的过程,而安心接受它,而安心地继续用功。因此只要略知其为正常的过程即可,而不必对气脉变化的来龙去脉,有周详的了解。如果你一直很不放心,故非得追根究底不可,那就业障甚重也!

  以上是就自修者而言。其次,就化他而言,为推广禅修而成为一个禅修的指导者,有无深究气脉的必要?

  仍无必要:若是你仍坚持「身是标,心为本」的原则,故绝口不谈气脉;对一切身体的觉受,都抱持着:一切放下、继续用功的一贯立场。而被指导者也能绝对信得过你,那当然还是没有深入气脉的必要。或者被指导者不能信得过你,但你仍坚持原则;信不过,你们就自看着办吧!即使他们因此退席,你也不改初衷。

  

  

  略作说明:如前已谓,现在的众生,能够信心不移的,真是少之又少;如果你真坚持原则,那只有等「门前三尺草」的份。此对自己、对别人,都不见得有好处。

  因此要成为一个当代禅修的指导者,对气脉的现象变化,乃有了解的必要。(也为判定某些现象,是正常的过程?还是方法偏差而引起的误导?)然而即使一禅修的指导者,已对气脉的现象变化,有周详的了解;但在他临场指导时,却也不必全盘托出,讲得淋漓尽致。因为这可能又让人转移兴趣,于是又尽去打车,而不打牛矣!因此只要讲到:能让他安心继续用功的地步即可。

  

  因一个有心推广禅修者,将碰到千差万别的众生;所以我觉得还得对气脉的现象变化,有些概略的了解为宜。但是我还得再强调一句话:对气脉的了解,只为了使我们更能以「平常心」来看待气脉的现象,而安心用功;绝非教人拿来作导引、练气用的。刻意的导引,多是有副作用的。

  

  有人曾问我:像《禅门呓语》之类的书,看了会不会有副作用!我说:有的会,有的不会。有的看了,就以自我暗示的心理,而形成误导。有的却以「那些都不过是家常便饭的事!」故如发生在你身上,你也一无所谓!故或成为误导的毒药,或成为治病的良方,全在用者的心态不同而已。

  

  因此欲成为一个推广禅修的干部,一方面得对气脉的现象,有约略的了解;一方面又得把持「不偏不倚,不即不离」的中道精神,才能真正作好自觉觉他的准备功夫。

  

  三、个人对气脉的觉受与定义?

  关于觉受部份,大家都谈得很起劲:如酸痛痲痒、冷热通塞、呕气震动、姆指间像触电的感觉、腰背自然挺直;甚至大哭大笑,手舞足蹈,打拳,翻跟斗等,都跟气脉有关。

  

  至于定义,大部份人便很模糊。所谓气脉,乃指「质能流动的管道」,这是我定义的。现先说明能量流动的部份:

  电能:此相当于我们的神经系统;以神经传动的速度,与电讯差不多。若以中医的传统,则曰:神的作用,心主神。

  

  

  机械能:此相当于我们的运动系统;如手的挥舞,脚的行走,口之言语,眼之挑动,都是通过机械能的操作。若以中医的传统,则曰:筋的作用,肝主筋。

  

  

  热能:此相当于我们的循环系统;我们皆温血动物,故身体不断地新陈代谢,以制造出热能。若以中医的传统,则曰:血的作用,脾主血。

  其次,说明质量流动的部份:

  呼吸系统:我们每分每秒都在呼吸;故从吸进去到呼出来的一切管道,皆包括在气脉的范围。若以中医的传统,则曰:气的作用,肺主气。

  

  

  消化与排泄系统:食物从口中进入,进而被消化吸收,变成人体所需要的养份;至最后变成溺尿被排泄出来,亦属于气脉的范围。若以中医的传统,则曰:营卫的作用,三焦主营卫。

  

  

  内分泌与生殖系统:我们头顶上、脖子间、腰部里、阴部中,都有所谓的「内分泌腺」(包括生殖腺)。其次,所谓「七孔」,眼有泪、鼻有涕、耳有液、口有唾沫;甚至骨头里亦有骨髓,关节间有关节液。这些都是质体的流动,故也都包括在气脉的范围里。若以中医的传统,则曰:精的作用,肾主精。

  因此,气脉的现象,其实非常的复杂。如这一根大姆指里,既有神经、血管,亦有筋腱、骨髓,几乎各式各样的气脉形式都有了。因此可说全身各处,皆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气脉。

  

  而很多人对气脉的认知,只停留在任督、奇经,或中医的十二经络上,未免太单纯了。于是下面我们就要进一步,讨论到气脉的深浅、表里。

  

  四、气脉之表里、深浅、通塞?

  气脉既然这么复杂,一根指头里就有这么多脉;因此就有深浅、表里、阴阳的差别。如神经系统的脉,以传动得非常的快;故属于「阳表」的浅脉,而浮于肌肤之间。而内分泌与生殖系统的脉,则变动较慢,故属于「阴里」的深脉,且入于骨髓之隙。表脉因属于神经系统,故易用意识来控制导引。而里脉因属于内分泌系统的脉,故难为意识所察觉。

  

  这也就说,很多人都有蛮错误的观念:所谓「以意导气」,可用意识的方法,去导引、控制气的行向;当然那也是事实,不过只能导引浮于表层的气脉尔。至于要用导引的方式,以打通任督二脉,则纯淬只是自我暗示的假象而已!

  

  也有些人打坐时,气上下窜得很厉害!这是什么境界呢?心浮气躁,脉不归位!但他们还自鸣得意得很,真是无知得可怜!如禅坐真用得上功夫,气因向内摄入经络间,则渐成稳定也;若更能摄入骨髓间,则更笃实矣。

  

  我之所以谈此气脉的表里、深浅,主要为厘清一个观念:有觉受,甚至能导引的气,多是表脉而已!而很多「修道人士」,皆在这关卡中瞎费功夫。故唯有用「摄心」的方式,让它自然调整,才是既省事又安全的抉择。

  

  其次,再谈「通塞」的问题。我们常听得人说:或气脉不通,或打通气脉。故以为气脉只有「绝对通」与「绝对不通」的差别;甚至以为未打坐前,气脉皆不通。且必打坐有功夫后,才能将之一条条打通。其实,既全身到处是气脉,那可能皆不通!我们现在还能够讲话、能够走路,就为还有一些气脉犹通嘛!如果一个人真的气脉全不通,那早就死翘翘了;若大半不通,则重病在床也;若有些不通,或有不舒服的感觉,或一无异样的感觉。至于一切气脉皆通,我认为不可能─因为「通」是无止尽的(详细待更说明)。因此不要用「绝对有无」的观念,来看气脉的通或不通。

  

  

  同样,一条脉从上(头部)到下(手脚),从里(内脏)到外(皮肉),也不是全通或全不通。以头而言,或通到颈部,或通到眉心,或通到百会;以手而言,或通…

《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3· 气脉的通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