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對現代的意義
87. 5. 21
禅修對現代的意義
色蘊─身體的健康
現代人多慢性病─醫不好,也死不了
脈塞病生
禅坐與氣血
禅坐治病
受蘊─情緒的平穩
想蘊─心識的清明
行蘊─內外的統一
識蘊─身心的蛻化
從修行看
小結
禅修對現代的意義
各位既來禅坐,相信對禅修功效已有基本的肯定。但如果我們不能對它有全盤了解的話,這種肯定還是不夠的。所以乃形成很多人,有空才來打坐,沒空不坐也沒關系。以此「一日打漁,叁天曬網」的消極態度,就想把打坐的功課作好是不可能的。尤其目前,法門出籠,琳琅滿目;似每種方法聽起來都不錯,于是乃更心猿意馬也。
因此若不能真肯定禅修對現代生活的意義,或對修行上的特殊功效;欲冀其安心于禅坐,也難矣!因此我今天願意在此作一次綜合說明,以了解禅修對現代的意義─此意義既包括生活層面,也包括修行層面。然不管從生活面.或修行面,我皆用「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來說明:
色蘊─身體的健康
首先講色蘊,色乃指我們的身體。打坐對身體的健康,絕是有幫助的。這我先舉某些人的例子:最初我到臺中教授禅坐時,有些人雖也來打坐,可是還花更多的時間在看病上。禅坐共修,一星期才一次;而看病共診,一星期就好幾次。這些人未必一起來打坐,卻一齊去看病。所以我都嘲諷他們不是朝聖團,而是看病團。每次看病,就互相邀約,一車載不了,再找另一車;且必每車都叫客載滿了,才出發。而看病的地點,有時遠在高雄.臺南,他們竟樂此不疲─好象遠足一般的心情。
于是每次我知道他們去看病後,就開口罵人:「似你們這樣奔波勞累,不要說把病看好;就算沒病者,也要累出病來!」我是無法禁止他們去看病的,故只得鼓勵他們多禅坐。于是時間久了,看病的次數乃日益減少。到目前,已很少聽說有人再去看醫生了。
爲什麼我這麼鬥膽:居然叫生病的人,不去看醫生呢?其實我們早被誤導:以爲既生病,就要趕快找醫生;不然,病情將愈來愈嚴重,甚至不治死亡。缺德的醫生,想多賺錢,當然如此喧嘩。
各位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何以一般人生病時,都會身體疲憊,心裏厭倦呢?其實身體疲憊.心裏厭倦,就是暗示你當好好放松.休息。而放松休息時,我們內在的醫生─現代人稱爲的「免疫」系統,才能有效地工作。而工作,即是爲我治病也。
我天生的體質好,故從小就很少生病。但在禅坐通調氣脈的過程中,卻讓我明白此道理:爲了打通某阻塞的脈位,勢必調度其他部位的氣血;以便集中火力,攻克關卡。所以其他部位的官能,不得不萎縮一些。同理,當我們生病時(生病即爲有某脈穴不通故,中醫的針炙學早已證明此事。)內在的免疫系統爲治此病,勢必調度全身的氣血,以便集中病位,而求打通也。于是其他部位,以氣血不足故;自形成「身體疲憊.心裏厭倦」的感覺。
所以放松休息,才是治病最重要的方劑。當然如能用禅坐的方法,以幫助放松休息,則必更事半功倍也。因此若生病時,不當緊張煩亂地急找醫生;若不放松休息,我敢保證你的病,絕對會愈來愈嚴重。
現代人多慢性病─醫不好,也死不了
現代人的病據我了解,多不是像過去霍亂、痢疾等急性病,叁天不治就會死掉。現代人的病,倒多是慢性病;我說「慢性病」者,醫不好,也死不了。雖每天看病,也沒有好轉多少;反之,十天八天不去看病,也嚴重不到那裏去。何以現代人多爲慢性病呢?
非細茵感染,非營養不足;而是氣血循環不好─脈塞病生。現代的醫學尤其是西方的系統,都在強調細菌的感染:像感冒.肺炎等病,如真檢查的話,確也可以檢查出有某細菌的存在。但我認爲:細菌的存在,是果而不是因。爲什麼呢?其實細菌到處都存在著,但有的人生病,有的人不生病。同理,在感冒正流行的地方,也有的人受感染,有的人不受感染。所以不是細菌存在不存在的問題,而是你的體質夠不夠好?受不受感染爾。
何以有些人雖有細菌,而不感染成病呢?唯氣血循環好,脈較通也!這種情況就像水溝裏面長滿了雜草,不是因爲草的種子掉入水溝中,就一定能長出草來。而是因爲水溝不通,所以草的種子才能附著生根,而致發芽成長。而待成長拙壯後,水溝便更不通矣!
同理氣脈若很暢通,即使有細菌的存在,也不致阻塞生病。反之,若以氣脈不通故,而繁衍出很多細菌來,即形成病症也。由是再用現代的儀器,而檢查確認有某些細菌的存在;這是我之所以斷言「細菌的存在,是果而不是因」的原故。故真正的因,唯脈不通也。
也有人認爲生病,是爲營養不足或營養過剩。其實營養不足或營養過剩,也是果而不是因。因爲「因」者,還爲氣脈阻塞故也。如說到營養的問題,並不是只用儀器去分析:木瓜有什麼營養,或蘋果有什麼成份;你吃了,就能照單全收。事實上,影響到營養更重要的因素,乃「是誰去吃?」因爲每個人消化吸收的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有的人雖吃了,而不能消化吸收;故呈現出營養不足的現象。也有的人雖消化吸收了,卻不能有效的新陳代謝─過時不用者,排泄不出來;故呈現出營養過剩的現象。而不能有效地消化吸收或新陳代謝,皆與脈的阻塞有關系。所以營養,絕不似某些人所說「有多少卡洛裏」那麼單純而已!
比如就以肥胖症來說,現代的美容師都從「卡洛裏」的觀點,教人如何減肥。但很多瘦子,雖拼命吃,卻也胖不起來。所以胖,尤其是「臃腫」,閩南語乃稱之爲「垃圾肥」。垃圾的意思,便是雖消化吸收,卻不能有效地新陳代謝;故垃圾囤積太多,而致肥也。
能消化吸收,卻不能新陳代謝者;爲脈路前段通,後段塞也。其如高速公路,以匝道不管製,故車輛上道者多。但于其中,或爲車禍,或爲修路;于是車道不順,大擺長龍。或謂:以運動故,消耗能量,故能減肥。吾曰:以運動故,能加速氣血循環,而有助于通調氣脈;故能減肥。
所以若肯定營養不足或營養過剩,皆是因脈不調才産生的病況;那麼直接以禅坐調脈,不是更高明有效嗎?所以即使單純地禅坐,都能有效地減肥。事實上,在禅堂裏,也很少看到胖子。
以上總說:生病的原因,乃爲脈不調爾。
脈塞病生
或問:那現代人,何以又多慢性病呢?答:現代人的氣脈,都普遍比古人更不通。其主要原因有:
一.運動不足:過去一切工作,都用人工;而現在,很多作務都被機器取代了,于是每個人便明顯地運動不足。而既運動不足,血氣循環就比較萎弱,故易形成阻塞的現象。
二.汙染過甚:現在我們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還有吃的食物,都多少受到汙染。于是汙染之物,在我們脈道裏,日積月累便形成阻塞現象。
叁.情緒不穩:在此工商時代,每個人的情緒都比較不平隱。而情緒既偏端,就會造成氣脈的失調。于是脈既失調,病即不免矣!
禅坐與氣血
然禅坐對氣血的循環.對氣脈的通調,竟有何幫助呢?首先我要申明的是:此氣,並不是指我們呼吸的空氣。氣,用現代的術語來說,即是物理學上所謂的能量。能量愈高,動力愈足,故氣血循環才會順暢。反之,能量不夠,氣血衰竭,便容易造成阻塞的現象。
何以我們禅坐時,自能增加體內的能量?嚴格來講,並非增加能量的形成,而是減少能量的消耗。以一般人在生活中,都需消耗能量的。這能量的消耗,既包括勞務工作,也包括講話溝通;甚至思考的運作,情緒的波動,也會有能量的消耗。最後即使不勞作.不言語,甚至不動心起念,也會消耗能量的;因爲我們的體溫較高,故隨時都在散熱狀態。然以一向在消耗能量的狀態中,故習慣了;反以爲常。
而禅坐者,既不作務,也不言語,更且避免于動心起念;故禅坐的方法,即能有效減免能量的消耗。最後禅坐的姿勢,跏趺坐、結手印、舌頂上颚,亦能有效減免能量的消耗。以跏趺坐與結手印故,雙手與雙腿,乃形成類似「圓」的狀態;而圓者,阻力最小,故能減少能量的消耗。又跏趺坐故,身體內攝成類似金字塔的形狀;而金字塔狀,亦能減少能量的消耗。
根據物理學上的定律:若物體形狀愈集中,便愈能減少能量的浪費。反之,形狀愈松散,就愈浪費體內的熱能。何以天氣變冷時,很多人自然就會屈蹲身體,並將雙手結在一起呢?因爲這樣即能減少能量的消耗,而使我們身體覺得溫暖一些。
因此站著.躺著,都比較容易散氣,坐著稍好一些,當然最好是盤腿。因此禅坐的姿勢,即能有效減少能量的消耗。故很多人一上座,身體就會發熱流汗。因爲能量消耗得少,故使能量的生産過剩也。但經一段時間後,體內即將自動調整,而不再有發熱流汗的現象。
于是既體內的能量,愈坐愈足;自能增加氣血的循環。尤其若碰到脈穴不通處,因身口意皆不作用故,乃更方便調度氣血,以加速打通氣脈。由是若把不通處消除了,自能脈通病除。故一個人如安心打坐幾個月,很多病就會慢慢消除的。
禅坐治病
或問:靠禅坐治病,是否緩不濟急?答:若急性病,可能緩不濟急;但還好現代人多生慢性病。然以禅坐治病,還有其他好處:
一.禅坐根本不需要了解你生了何病?才能治病。如世間的醫師,皆需應病與藥。但如不幸碰到醫術不高明的醫生,還可能因看錯病、下錯藥而致人于死。而禅坐,你便不用擔心;因爲從氣血循環裏,它自動會找到阻塞的部位,而予對治消除。因此禅坐,等于做一…
《力挽狂瀾 禅修對現代的意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