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遍來計數的。甚至若不見效果,再加十萬遍,也是很平常的。
既五行可對應于一年的四季,當也可對應于一天之中。既可對應于時間的流行,也可對應于方位,東、西、南、北、中的分布。其詳細的對應關系,如下之表格所示:
其實就五行的學說來看,任何「同一層次」的差別相,皆可用五行來分類。所以在中國,于水果中,又選出五種代表而對應于五行,爲什麼選這五種作代表呢?主要是根據味覺而區分的。故五果者,乃棗甘.李酸.栗鹹.杏苦.桃辛也。同樣說到五榖,也選出五種而對應于五行。故五谷者,乃米甘.麻酸.大豆鹹.麥苦.黃黍辛也。至于五畜,則爲牛甘.犬酸.豬鹹.羊苦.雞辛;這也是從味覺而區分的。
在人身上所流出來的體液,也可區分爲五液:詳細是心爲汗,肺爲涕─肺對應者是鼻,故跟鼻涕有關系。肝對淚,以肝跟眼有對應關系,而眼所流出者,即淚也。脾對涎,所謂涎,就是口水爾,如碰到好吃的食品時,即會流口水也。至于腎爲唾,即指唾液爾。
同樣,在所把的脈相中,也有五種脈,而爲肝脈弦.心脈鈎.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其實詳細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我所以引用,乃爲說明在中醫的系統裏,乃把所有現象,都用五行去分類。
身體五輪─眉心輪.喉輪.心輪.臍輪.育樂輪:至于密宗,又把我們的身體從上到下,而區分爲五輪。而其對應的五行,乃火.金.土.木.水。
我們剛才說到五音,各位可念念看,看念「喔」的時候,是那個輪位起共振?是丹田的部位,即育樂輪也。再念「啊」,是那個輪位起共振呢?乃眉心輪也。
「啊」音因爲最輕揚,所以嬰兒初說話時,即是從啊發音也。所以其實,他不是叫「媽媽」,而是叫「啊啊」!同樣人在驚奇或恐怖時,也是沖著叫「啊!」至于伊、嗚、耶、喔,便愈來愈深沈。所以五輪跟五音的相應關系,乃啊、伊、嗚、耶、喔,對應于眉心輪、喉輪、胸輪、臍輪和育樂輪。
在佛法中,又把身心的組成,稱爲五蘊而有色、受、想、行、識。其中,色最粗淺,而識最深沈。同樣于衆生中,亦分爲五道─天.人.畜生.餓鬼.地獄。爲何無阿修羅道呢?以天道中有阿修羅,人道中有阿修羅,鬼道、畜生道中,都有阿修羅,故阿修羅非單獨成一道也。
又在密宗裏,謂有五方佛:東方不動佛.西方無量壽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佛.中方毗盧遮那佛。
架構的建立
以上乃只是于同一個層次的現象中,去歸納出所對應的五行,但這不過是初步的整理歸類。而再其次,就得把上下層次的五行,更貫穿起來,而成爲金字塔的模式。
首先以衆生爲例,在種種衆生中,乃歸爲五類,而稱爲五道衆生:天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于是在人道中,又可區分爲五蘊的色、受、想、行、識。
這從衆生、到人、到色,便是叁階的層次。
至于色階下,又可再區分。廣義的色,並不單指顔色而已,而是泛指一切的物質現象。以一切物質現象,都得透過五根才能認知,故下階乃以五根所對塵,而來區分:
于是在色塵下,又分爲五種顔色,而爲青、赤、黃、白、黑。在味塵下,又分爲五種味覺,而爲酸、苦、甘、辛、鹹。或聲塵下,也分爲五音,而爲啊、伊、嗚、耶、喔。在香塵下,也有五氣,而爲風、濕、燥、寒、暑。
這也就說,所謂金字塔的架構,乃有很明確的格局:即是從一分做五,再從五分做廿五。上面是統一性的一,下面是差別相的五。然後是五行的五行,故爲廿五,然後是一百廿五,這樣一直下去。這就是我們首先要建構的對位關系。
對位
同範疇的對位─五道衆生:所以在對位關系中,乃有好幾種對法。首先是在同一個層次.同一個範疇裏的對位。比如五道衆生:天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這是在同爲「衆生」的範疇裏。如以陰陽區分,既天道福報最高,乃屬于太陽;地獄道最苦,則爲太陰。
同層次不同範疇的對位─五色與五音:其次,有于同個層次而不同範疇的對位關系。比如五色與五音,乃有它們的對應關系,紅色對啊音,黑色對喔音等。
不同層次的對位─五輪與五道:在上下層次的五行間,也有對應關系。比如衆生中的五道,與身體中的五輪,或五種顔色,五種音頻,皆有位置上的對應關系。
故密宗的修法,持什麼咒?觀想什麼顔色?專注于什麼部位?本尊是那方的佛?都是根據這個理論架構而演申者。
所以如能先認知這個系統架構,再來看密宗的修行法門,即很清楚也。這也是它與道教非常類似之處。因此,真了解後,卻不神秘,只是一般人不曾用這樣的思想架構來理解它而已!這算是非常精致的心理學跟生理學吧!
對位的應用
從小以觀大─脈診.舌診:其實,這不當只是玩些名相組合的遊戲而已!在現實之中,它也能發揮很大的功效:
這首先有,從小以觀大。西醫如要診斷我們的腦袋裏,是否有問題?就一定得用超音波掃描。如果要確認胃有沒有問題,就得照胃鏡。而中醫,卻什麼儀器都不需要,而只把脈就行。
爲什麼只把一個脈,就能知道某些人頭部積水,某些人肝部硬化,某些婦人已身懷六甲了?這詳細的技術,我不是很清楚;但大致是以對位法,而能從局部以推整體也。
除脈診外,中醫還有舌診。現在聽說西方人也發明出一種技術,他們能從眼睛的光彩中,去判定什麼器官有毛病。這也是從對位法中,而能從小以觀大。
從外以知內─腳底按摩:同樣在中醫有所謂腳底按摩。從按腳底的穴位,而能治五髒六腑的病。這神奇嗎?如從對位關系去研究,便一點也不神奇。至于從近以知遠,從表以知裏,大致都一樣。
流行
在一個周期中的流行次第:下面我們再來論流行,流行是指事物變化、流轉的次第;甚至變化、流轉是呈現出周期性的循環。
比如晝夜的循環,四季的更替。這既是陰陽的遞變,也是五行的輪轉。甚至從月圓到月缺,從人生到人死,也都是陰陽的遞變,五行的輪轉也。
産品的流通.世代的更替.文明的起落:如果更廣泛地說,任何一種産品的流通上市,到慢慢地蓬勃發展,以至于似乎已霸占了整個市場。而後物極必反,過一段時間後,卻有個新産品發明了;于是它慢慢取代了原産品。這從新上市到被完全取代的過程,也是個生命周期的輪轉也。
甚至世代的更替,如漢朝、唐朝的從興到衰。文明的起落,如《西方的沒落》這本書裏,所述世界九大文明的興起.沒落,都不出五行的輪轉次第也。
在大周期內,有更多的小周期,層次分明,架構森嚴:于是流行的次第,便如對位的關系一般;于大周期裏,乃有小周期。在小周期裏,有更小的周期。比如若以晝夜的循環,爲一小周期;則一個月,爲更大的周期。一年、一生,一個世代的交替,一種文明的興衰,則爲更大、更大的周期。
從現在以觀過去.未來:既在大周期內,有更多的小周期;則前于對位法所說的對應關系:從小以觀大,從近可知遠,皆可應用于流行之中。所以或從現在,可以推知過去;或從現在,可以預測未來。
于是乎,一切法相在時空的存在與變化,皆不出數理之外:所以一個人,如能把這個架構,即對位與流行的種種關系,真弄清楚的話。則一切世間現象的存在跟變化,皆不出數理之外。
也皆不出意料之外:所以對有智慧者而言,卻無所謂「意外」也。因爲一切皆在預料中爾。
但這就是「宿命論」嗎?卻也不是!因爲這只是就「共業」的趨勢而言。共業非不能改變,卻也不容易改變。故年年春夏秋冬,似乎未有什麼大改變。
甚至即使科學發展到現在,我們可能改變地球的軌道嗎?可能要地球轉慢一點嗎?不可能!所以愈是與共業相關者,便愈難逃脫出數理的掌握中。
《論語》
所以在《論語》裏,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殷就是商朝也,商朝沿襲于夏朝,其于典章製度中,或增或減,這從文獻資料中,皆可以查得出來。同理,周朝沿襲于商朝,其于典章製度中或增或減,這也能從文獻資料中,查得出來。「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因此若有繼承于周朝者,雖百世之後,亦皆可預料也。
知道過去,是能從文獻資料中,去查得出來。而預料未來呢?乃從流行跟變化的趨勢中,可算得出來。中國人以卅年爲一世,故百世即是叁千年也。未來叁千年的流行變化,都早在預料之中。孔子真有這種本領嗎?我們不得而知,但在宋朝的邵康節,就有這種本領。
邵康節
先天易學:邵康節在中國易經的研究史上,有個獨到的發明,而被稱爲「先天易學」。所謂先天,即是純數理化也。他把易經裏的八卦,用數理的方式,而排成幹一.兌二.離叁.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次第。
于是再八卦相乘,而成爲六十四卦。當然其中亦不出種種對位跟流行的關系。他以此而寫了一本《皇極經世》的書,從古到今,從今到未來,一切曆史,都在卦象中。
後來又寫了一本書,名《梅花易數》,裏面有很多預言。不過既是預言,當不可能寫得很明白,故都是用象征的意象去表達的。至于准不准,那就得看每個人的解碼功夫了。
對邵康節而言,既天地的變化,皆不出先天的數理中,則豈有「意外」呢?就中國文化而言,他也是一個聖人吧!
征兆.迹象的意義:于是從對位與流行中,便知道一切現象的存在跟變化,都有它一定的規則,與特別…
《漣珠甘露 從對位與流行,觀法界之莊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