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向往那海闊天空的世界也。
目前科技的發展當然又比水泥廠更尖端矣!而越尖端視野就越狹窄。像開車一樣,速度愈快,視野必然越小─只能專注于前,而無暇旁顧周邊。于是若碰上緊急狀況,你就找不到可轉換的空間矣!
尤其以西方人的思考方式,乃屬于直線式的方式;而直線式的思考方式,更讓我們找不到可轉換的空間也!譬如光碟機,最初是2倍、4倍、8倍,而現在是52倍。其實就用的人而言,增加幾倍也沒什麼意思,也是這麼開機、關機。可是那些開發者,就一心一意地要由8倍,增加到16倍、32 倍、52倍才過瘾。其實除了增加倍速,就沒有其它功能可附加嗎?當然不是!故此乃爲視野太狹隘而已!
固執暴戾,欲振乏力;拼命賺錢,無命花錢
當我們視野越來越小時,個性也必然越來越偏端、急躁,中國人過去常自稱爲「泱泱大國」,因爲屬地大,視野廣,自然心態也就寬平多了。而香港因爲是彈丸之地,所以香港人的個性就很偏端、怪異。
同理,當我們在科技的世界裏,越鑽越尖時,個性也會越來越固執、越來越暴戾。聽說竹科園區的人,個性都蠻剛強的。甚至在面對面溝通時,都會出現許多火爆的場面。這既爲尖端科技,視野本就很狹隘;也爲01的思考模式,本就比較偏極端。
其實我也知道,在資訊世界裏,很難讓個人有調適的空間。因爲這是一個很大的共業力量,故像黃河一樣,除非你不跳下去;否則不隨波逐流乃不可能也。
所以,即使尖端科技能讓很多人賺大錢,可是賺了錢,卻根本沒有時間、沒有心情去花錢。除非等到退休了,雖有錢卻已賠掉半條命去了。這時,還有時間或心情去花錢嗎?
事實上,我覺得目前的科技,已能對我們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故現在應該可休息享受也。可是他們就是沒辦法停下來,故還得繼續向前沖!爲什麼得繼續向前沖呢?共業的力量在催迫呀!而共業的力量,自何而來?乃來自于錯誤的思考模式。
非直線進步,而是邊際效用遞減;方便中,有不方便者
這錯誤的思考模式乃是指:西方人所認爲的直線進步,每一種事相都不斷地往前進步。可是在經濟學上卻謂「邊際效用遞減」,故越發展其實對我們的邊際效益乃越少爾!譬如電腦從DOS的作業系統到WINDOWS的作業系統,這個變化就很大!故真給人很多方便哩!而從WINDOWS 3.1到95就效用有限了。故我爲何不把WINDOWS 98升級呢?因爲既邊際效用遞減,又何必自找麻煩呢?可是,新的作業系統還是會繼續不斷地推出。
又像用掃描器好了,以前是200點、300點,而現在已600點、1200點,那麼多點,對我而言卻不實用。因爲若用300點掃描,便檔案就很大矣!何必再用1200點來掃描,而自找苦吃呢?所以表面似進步了,但實際效用卻有限哩!
其次,在方便中也有不方便處。雲何不方便呢?就像剛才所講的,因爲以車代步,故運動量就不夠了;而運動量不夠者,乃又有很多後遺症待處理也。或者,用手機很方便,隨時隨地可以溝通訊息。可是很多人又不免抱怨,一天到晚被別人幹擾。怕被幹擾,就學我把它關掉嘛!但他又舍不得關機。所以在方便中,自有其不方便處。
反過來說,于不方便之中亦有其殊勝者。像我一個人在山上,都兩個星期才下山買菜。對很多人而言,兩個星期的菜,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買?因爲很多菜,即使有冰箱,也會爛掉。但當我把一些技巧練熟之後,便兩個星期都不用上市場,乃無形中已省下太多的時間也。
五行中,有生即有克;如生態食物鏈中,自有其平衡的法則
這如用中國人的講法:即五行之中,有生就有克,故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會用這樣的東西,當爲它有予人方便的優點,但同時必不免也有它的缺失。但在「直線進步」的思考模式中,我們就會偏看它的優點,而迷失它的缺點。故就將它生産、上市了。而缺失呢?也許要等到五年、十年,甚至叁十年、五十年才會慢慢顯現出來。當其缺失顯現出來時,我們就幹脆把它拋棄了,而再換另一種産品。而這新産品一樣有優點和缺點,故換來換去的模式,總加起來便是佛法所講的「輪回」也。
且不說科技産品,就以食物而言:有段時間流行多纖維,有段時間流行高蛋白,而下段時間又要流行什麼呢?其實,不管流行什麼,在五行中總是偏了,故下面就要流行另一種來平衡。這偏偏補補總加起來,即是所謂的「風水輪流轉」。而轉來轉去,誰最得意呢?商人最得意,因爲這樣才能賺大錢。可憐的是輪下那些待宰羔羊,被騙得神魂顛倒,還自我陶醉哩!
這「五行生克」的理論,對現代人來講似乎很遙遠;但如換作生態學所講的「食物鏈」觀念就容易清楚。既吃牠的,即一定有被牠吃的;沒有一種生物只有生機,而無危機。
不管是五行生克的理論,或生物學上食物鏈的模式,都是必從「統觀」視野才能觀察覺悟的。而科技卻只鑽研于尖端的視野中,而看不到全局。故其自以爲又突破、又發明了,其實卻只還在「生克」的世界裏輪回爾!
人爲萬物之靈,乃爲能覺悟真理,而非能發展科技爾
我們人類自以爲是萬物之靈,尤其在科技發展之後,更是沾沾自喜。但不管是從「五行生克」的理論來看,或從食物鏈的模式來看:人乃是食物鏈中的一環爾!且還在「生生克克」的世界裏打轉爾!何靈之有呢?
如孫悟空難翻出如來掌心
我不認爲只發展科技,就能讓人跳出食物鏈中,就能讓人翻出「五行生克」的世界外。事實上,科技發展到今天,所形成的負面效果,也愈來愈清楚矣!這卻像孫悟空雖有七十二變,卻猶逃不出如來掌心。
科技造就的不是幸福美滿,而是「虛擬幻境」;愈來愈不能面對真實的世界
所以若言「人爲萬物之靈」者,乃爲人能夠成長智慧、能夠覺悟真理,而非能發展科技爾!但何以現代人這麼癡心于科技的偉大呢?因爲科技能造就出「虛擬幻境」而讓那些沒有智慧者陶醉不已!
這「虛擬幻境」尤其在「網路咖啡」中,更表現得透徹。聽說現在百業蕭條,卻只有「網路咖啡」這一行業獨領風騷。爲何時下的年輕人都甯可不吃飯而去泡網咖呢?因爲他們愈不能面對真實的世界時,就愈往「虛擬幻境」去躲避、去陶醉。于是若不得不必面對現實的世界時,就會像剛才所講的:既越來越嬌、也越來越暴戾。
其實,我個人到目前爲止,還是得用很多科技的産品。故我也非常感謝各位,能讓我們使用這麼多好用的工具。但從另個角度而言,我個人也覺得很慶幸:當初我乃選擇離開科技而邁向人文之路。因爲這條路,既能海闊天空,更得安心立命。
上了賊船,跟賊跑;回旋困難,窮途末路─從直線思考到01科技
說到目前,好象我是專程來菲薄科技的,或專程來向各位炫耀我從科技戰場,到出家禅修的心路曆程。其實不是!我乃衷心地願和各位來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也。
各位不要想:上了賊船,跟賊跑。既已從事這行,就只能繼續奮鬥到底。或者認定:雖也講得有理,但我們既鑽入牛角尖,便回旋困難也。
其實,就直線的思考方式而言,本就已夠狹隘了;更何況資訊科技,乃被稱爲01科技。01就是要嘛!全有;不嘛!絕無。以這樣思考方式而訓練出來的人,怎能視野不封閉,個性不極端呢?
不從順向思考,去解決問題;而從逆向思考,去追究問題
既現實的世界未必如此。所以總不至于回旋困難,窮途末路的。雖今天很多人都在誇歎「逆向思考」。其實,既正向思考不足爲道,也逆向思考只旁門走道,因爲真正高明偉大者,乃是「網狀思考」也─因爲這牽涉到佛法更高深的理論,所以今天沒辦法詳細說明。但是既從「網狀通路」去思考的話,則任何兩點都是有路可通的,這就非01世界者所能仰望于萬一也。
然而既前面已確定了重點:就是「本、末」而已。因此,我們還是從這關鍵來解決問題吧!既本和末,乃是一體的,故我們不必以否定科技,才能成就人文。但要在「務本」的前提中,而來圓滿末也。因此下面,我且提出「回末歸本」之道:
回末歸本之路
與大自然的和諧關系
非征服,而是親近
甯靜.詳和的心靈
首先,是跟大自然的和諧關系。演講前,有居士帶著我在科學園區裏轉一轉。我覺得不錯啊!科學園區至少還有蠻多的花草和樹木,街道也都還寬敞整潔哩!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心情去欣賞。在過去,科學家們總自負地要去「征服自然」。其實乃從對立、沖突,才有所謂征服也;故在征服的心態下,彼此是不可能和諧的。
故我們今天要改從「親近的角度」來看待大自然。雖有時候大自然也有它粗暴的一面,譬如臺風、地震等。但大致而言,所呈現者多爲甯靜、祥和的氣氛。故對在都會區生長、工作的人而言,是個蠻好的緩沖空間。相信對一個在01世界工作的人,必是更不可或缺的調適空間。
藝術的鑒賞
調和理性的偏端
從欣賞到創作
科技大致上是偏屬于知性和理性,但事實上我們的生命,乃包括理性跟感性。故如過于理性,而缺乏感性,便是偏端也。因此對從事科技工作的人士而言,還應多以藝術的鑒賞,來調和理性的陽剛。
但我說的藝術,主要是指欣賞,而非創造也。其實,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既壯觀、又精致的藝術品,不過乃必「靜觀而後自得」也。至于人文的藝術,當然品類就很多了,故能隨個人所好,而陶冶性情也。
人文的修養
打倒「孔家店」的缺失!
讀聖賢書,所爲何事?從增長智慧到安心立命
剛才講到…
《法雲灌頂 安心立命于資訊時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