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門品聞記(聖一老法師)▪P2

  ..續本文上一頁以,一稱南無佛,就種下緣因佛性。頂禮佛、供養佛、塑佛像,乃至用一朵花來供養佛,亦是緣因佛性。「或有人禮拜,或複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複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衆,入無余涅槃,如薪盡火滅。」所以,成佛有叁個佛性:第一個名爲正因佛性,第二個了因佛性,第叁個緣因佛性。法華經雲舉手低頭供養佛,皆成佛道,這是緣因佛性;凡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這是了因佛性;「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這是正因佛性。

  

  正因佛性人人有,我們所欠就是了因,因此未能了了見佛性。了因之生起,皆由我們聞法,聞法就能了了見佛性。與佛有緣,才能聞法;與佛無緣,怎能聞到佛法呢?所以供養佛,名爲緣因佛性。只要向佛一拜,念一聲佛,便得見無量佛,聞無量佛說法。聞法就能了了見佛性,見佛性就從佛性起修,一超直入如來地。見佛性的人舉手低頭都是佛事,焚香掃地,獻花奉水,粗言及細語盡皆佛事;既然有佛事,將來一定成佛。

  

  什麼叫做「開權顯實」,授記作佛呢?如來所得的法是實,是甚深。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叁十歲成道,悟道後叁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衆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雲何而可度?」「我即自思惟,若但贊佛乘,衆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于叁惡道,我甯不說法,疾入于涅槃。」釋迦牟尼佛那時思維:我說一乘法,他們不懂;不懂就會謗法,謗法就墮落惡道。不如我不說法,入涅槃。但是,「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叁乘。」「思惟是事已,即趨波羅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爲五比丘說,是名轉*輪,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

  

  所以,世尊從一乘開叁乘,開叁乘不是直度衆生成佛,而是度五比丘,證阿羅漢果;後來才開叁顯一,直顯一佛乘。開叁顯一度衆生成佛,就是法華經;從一施叁度衆生證阿羅漢果,就是阿含經。若沒有叁乘的方便,衆生就在苦海中浮沈,又那裏會相信自己即心是佛?所以先開叁乘度衆生離開苦海,根基成熟才開叁顯一,那時他就相信自己是心作佛。

  

  法華經有個譬喻:有一長者,宅內有五百人的大家庭;其中叁十個是長者的兒子;而諸子在大宅裏頭貪著五欲,愛樂嬉戲。一日,大宅忽然失火就燒著。長者想救諸子出火宅,若不救出,諸子必爲火所焚。這叁十個兒子如何得離火難?長者說:「我身手有力,可以用幾案,放諸子在幾案上,用手推出去;又可以用衣祴,將幾個孩子放在裏面,背他們出去。」但是這些兒子不相信火宅危險,貪著叁界五欲之樂,不肯出叁界火宅。這個長者想到諸子各有所好,就對孩子說:「門外有羊車、鹿車、牛車,你們肯出來,叁架車就送與你們玩。」孩子想:「牛車、鹿車、羊車都好玩,比叁界五欲之樂好。」于是爲了叁車,就舍叁界五欲之樂,競共馳走爭出火宅。出火宅後向長者問:「牛、鹿、羊車在哪裏?你說走出火宅,就與我們叁車,爲何不見車?」長者笑問:「你們騎什麼車出火宅?」諸子說:「我們身手有力,競共馳走爭出火宅。」長者再問:「身手有力是什麼車?」諸子即時覺悟過來,身手有力就是大白牛車;騎大白牛車出火宅而不知,經長者一提就覺悟過來。

  

  身有力就代表佛性的神通妙用,手有力就代表是佛性的智慧;有神通,有智慧,就是大白牛車。諸子見到大白牛車,就舍叁車,乘大白牛車;乘大白牛車遊于四方嬉戲快樂,直至道場成等正覺。羊車、鹿車、牛車就是叁乘權教;權是方便,有名無實,是爲哄諸子出火宅而方便假設。大白牛車才是真實,從大白牛車示羊、鹿、牛叁個權,又以羊、鹿、牛車顯出大白牛車之實。諸子坐這個大白牛車成佛,這名爲「開權顯實」,又名「從實施權」;從一乘之實,示叁乘之權,以方便度衆生出生死苦海的火宅;最後才開叁乘之權,顯一乘之實,授記諸子作佛。

  

  妙法蓮華是個譬喻,妙法妙在什麼地方?蓮花譬喻妙法,蓮是爲蓮子而開花,又以花來養蓮子,養到成熟時,花開蓮現,花落蓮成,花落果熟;一乘的妙果—蓮子—就得顯現。蓮子是實,花是權;舍花見子,開權顯實,就是妙法蓮花了。所以,如來所得的法是實,爲實而施叁乘之權;又以叁乘之權養一乘之實。開叁乘之權,實就能顯出來;實一顯,叁乘的權就舍了。所以,經說:「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這就是開權顯實,舍權立實;以實法才能修行成佛,權法只能了生死。但權裏有實,因權中有實,所以開叁乘之權,衆生便得見一乘之實。

  

  再舉個譬喻:若石裏頭有玉,破石就見玉;如果石中無玉,破石不能見玉。石中有玉,破石見玉;如權中有實,開權便見實。什麼是權中有實?如來從實施權,從一乘法開示出叁乘法。所以權中一定有實,權不開就見不到實;權一開就見到實。例如,玉從石來,石中有玉;若果石中無玉,破石不能見玉。石中有玉,所以破石就見玉;見玉就舍石。開權見實,以一乘實法修行成佛。

  

  所以,妙法蓮華經講:如來是用方便來說法,所講一切法,都能契應衆生之機,令成佛道。經雲:「如來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爲衆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爲一佛乘故。是諸衆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所以各位來聽這部一佛乘的佛法,聞法而修行,究竟皆得一切種智。這名爲「開權顯實」,授記作佛。

  

  第二個問題呢?就是「開迹顯本」,增道損生;增菩提道,損無明的生長。法華經有廿八品,前十四品就是開權顯實,後十四品就是開迹顯本。開權顯實講完之後,有緣者皆得授記作佛。他方世界有過八恒河沙數菩薩,對釋迦牟尼佛說:「若佛答應,我們就在娑婆世界受持讀誦,宏揚妙法蓮華經。」世尊說:「你們有你們的事,不需要你們來此土宏揚。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恒河沙地湧菩薩,一一菩薩有六萬恒河沙眷屬,他們自會護持此經。」

  

  這些地湧菩薩其中有五萬恒河沙眷屬,或有叁萬恒河沙眷屬,或有一萬一千一百乃至五、四、叁、二、一菩薩眷屬。又有些地湧菩薩樂遠離行,故無眷屬的;此等地湧菩薩是破了無明,是從心地湧出的法身大士。無量的地湧菩薩一湧出來,就用種種的菩薩法來贊歎釋迦牟尼佛:「世尊啊,您老人家在人間說法,少病少惱,衆生容易度否?」世尊就答:「容易度!有些初見佛身,聞華嚴經便入佛慧;有些小乘的人,我用叁乘法度,待開權顯實,便得入佛慧。如是兩種人都能夠得入佛慧。上根利智,聞華嚴經即入佛慧;中根下智,聞阿含、方等、般若、法華等經就入佛慧。先聞叁乘之權,後顯一乘之實,就能證入佛慧。」

  

  此時,彌勒菩薩有疑,問佛:「世尊,地湧菩薩個個都是無量劫修行成就的大菩薩,他們住在什麼地方,我從來都未曾見過?其中人我都不相識,誰人教他們發道心啊?是從誰學?所習何佛道?」世尊回答彌勒菩薩:「這些地湧菩薩在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是我的弟子,是我教他們發道心,是我教他們修菩薩行,從我而學習。所以這些地湧菩薩全是我的弟子,是我成佛後而教他們發道心,教他們修菩薩行。他們將來都會成佛。」彌勒菩薩生疑,世尊成佛始過四十余年,十九歲出家,叁十歲成道,說法不過四十余年;以四十余年的功德與神力,如何度這麼多人悟道?于是世尊就開迹顯本,解釋四十年前在菩提樹下成佛,那個是迹佛。

  

  迹必有本,從本垂迹;無迹何以顯本?無本不能垂迹。迹佛是四十年前成佛,本佛是無始劫以前成佛。世尊即時開近成佛的迹,顯久遠成佛的本:「我在無始劫以前成了佛,常在娑婆世界教化衆生,也到別的世界教化衆生,乃至今日;所以這些地湧菩薩全是我教化的。我自從成佛以來,不但在娑婆世界教化衆生,又在十方國土教衆生。從本垂迹,有時講自己是佛,有時講是他佛。示現自成佛,示現他成佛;示現我身,示現他身。或說己事,或說他事。其中所有一切佛,都是從本佛流出。」

  

  世尊開近佛之迹,顯久遠成佛之本。我們現在每個人都是迹,不過我們不肯開,不肯舍;若開了迹,就能顯本。本就是我們的法身佛,生生世世輪回的幻身就是迹。我們有一世做鬼,鬼也是迹;我們有一生做畜牲,畜牲也是迹;我們有一世做人,做人也是迹;做比丘、比丘尼也是迹,證了阿羅漢果也是迹;乃至成佛都是迹。開暫成佛的迹,顯這個壽命長遠的本;開聲聞緣覺之迹,開人天之迹,得見如來壽命長遠之本。但迹是不容易開,不容易舍。你看僧公在蘇州虎丘山說法,有個鬼現人身來聽法,但不肯舍鬼的迹。這個鬼對僧公禅師說:「我做鬼來五百秋,又無煩惱又無憂。僧公勸我爲人去,恐怕爲人不到頭。我甯願做鬼不做人啊!做人很難做到底,做人每每半途就起變化,所以我願意做鬼。」這個迹是最難舍。

  

  釋迦牟尼佛這一次成佛是迹佛,他開近成佛之迹,顯久遠成佛之本。世尊開迹顯壽命長遠之本,令人人見到如來的壽命長遠;見到壽命長遠就是我們的本。所以世尊顯如來壽命長遠。有些菩薩見到壽命長遠,才覺自己還有一品無明未破;破一品無明就能成佛。所以分別功德品雲:「如來說壽命長遠時,有壹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诃薩,一生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有些菩薩見如來壽命長遠,即覺自己有兩品無明未破;破了兩品無明就能成佛。文中又雲:「有兩個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诃薩,二生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有四個壹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诃薩,四生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若見如來的壽命長遠便開悟,悟後才修。不悟雲何修?開迹顯本悟到如來的壽命長遠,就能一生成佛或二生成佛或叁生成佛。有的悟到如來的壽命長遠,就能得清淨不退轉法門;有的悟到如來壽命長遠…

《普門品聞記(聖一老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