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見性成佛 第二十天▪P2

  ..續本文上一頁有」是大乘佛法根本的動機。我們修道的過程中,如果心中還有垢、有淨的話,此人並無解脫,無解脫如何說是禅的世界呢?

  所以在此講一個公案給諸位聽,凡是你的內心有淨相、有汙垢之相的話,你的心並未清淨、未解脫,還有染汙不是禅的世界,更加不可說你有見性。見性之人已經懂得如何修行,豈會姑息養奸,容許心裏有所謂的垢淨之相呢?所以引用宋朝蘇東坡先生和佛印禅師兩人的公案來說明。

  他們二人一僧一俗常常在一起,兩人在佛法上常有沖突、有爭執,當然屢次都是蘇東坡先生屈居下風,因爲佛印禅師是一位開悟聖僧,以現在的說法是他比較專業。有一次蘇東坡先生看見佛印禅師在坐禅坐得很好,他不但不誇獎他,還半諷刺的形容說:「大師!你坐禅時就像一堆牛糞。」佛印禅師看蘇東坡先生坐在那邊,就誇獎說:「蘇東坡先生,你坐禅就如佛一般,非常莊嚴。」兩人正好是一百八十度不相同的境界。他把禅師形容爲一堆牛糞,禅師形容他坐禅時栩栩如生,如同佛陀端坐著。結果如何?蘇東坡先生很得意,自以爲占了便宜,他贏定了,那天他特別高興,因爲每次都辯輸佛印禅師。回去就告訴他的妹妹蘇小妹說:「小妹!小妹!我今天和禅師論道理,我在坐禅時,佛印禅師說我坐禅時如同佛一般。我告訴禅師,他坐在那邊就像一堆牛糞,我贏得很徹底。」小妹說:「哎唷!哥哥!你輸得一塌糊塗,輸得很徹底。」蘇東坡說:「爲何如此說呢?我贏才對,我說他坐禅像一堆牛糞,而他說我坐禅時如佛一般,我比較清淨!他比較汙穢啊!」小妹說:「哥哥!你自始至終,沒有一次贏過禅師,這一次輸得更慘。」蘇東坡說你解釋一下。諸位,蘇東坡這位詩人的妹妹學佛也學得非常好,很有佛法的見地,她就分析給哥哥聽。她說:「禅師心中的佛性是清淨光明的,你在坐禅時,他把你當作如佛一般。心、佛、衆生叁無差別,他把你當作如佛一般,他心地清淨。而你將禅師形容爲如牛糞一堆疊坐著,當然代表你的心中都是汙穢不清淨。講難聽一點,有人身攻擊的成分,你的心已經先染汙、不清淨,有垢有淨了。」蘇東坡先生聽完並歎了一口氣說:「這下子完了,妹妹!你說得對,我這次輸得很徹底、輸得很慘!」諸位清楚嗎?佛印禅師雖然告訴他:你坐禅時如佛一般,還是有一個清淨之相,但是禅師畢竟是權巧方便,難道他不知禅的世界、本性世界是不垢不淨嗎?他知道,只是方便誇獎、贊歎蘇東坡而已。而蘇東坡先生純粹是報複、攻擊之心。他跟禅師論佛法,總是辯得臉紅脖子粗,自始至終沒有贏過一次。所以他認爲逮到機會了,說禅師坐禅時就像一堆牛糞,實在輸得很慘!所以表面看來,他似乎是贏了,讓他逞強、逮到機會了,其實他的心地當下是汙穢不清淨。總之,見性之人在禅定中是不垢不淨的世界;是解脫的世界;是光明的世界。若還有分別心,當下就還有分別淨垢之相。所以修道若未遠離淨和垢的對立,則無法超越不能稱爲禅的世界。

  以前我剛出家時,去讀佛學院,在佛學院裏,我專門負責一項工作,什麼工作呢?專門打掃廁所。我看到【般若心經】說「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垢不淨是什麼意思呢?我的同學說:「如本法師!你去洗廁所。」我聽了很歡喜,我每每洗廁所時,都參不垢不淨的道理。諸位都曉得廁所的情形,如果正常排泄還沒關系,可是有些人會腹瀉,尤其在佛學院裏過午不食,大家胃腸都不是很好,拉得整個廁所裏汙穢不堪,我就很認真用刷子去刷,刷不掉的糞疤,就留長指甲去摳,藉此參「不垢不淨」。雖然廁所裏面很髒,還要用指甲去摳是汙穢不淨的。但是,我們的心不能隨著它汙垢,若還有汙垢之相,法身則不能彰顯。所以我就一直參,後來有一天讓我參到了,了解本性不能有汙垢,但是也不能有淨相。心裏如果還有清淨之相的形影;有清淨之相的形相;有清淨的象征,這樣本性並未清淨,到最後了解本性不垢不淨。所以我們清淨的自性是萬法不立、一塵不染,哪來垢淨之有呢?所以當下我就悟入心地,以後看經典一看就懂……。所以兩叁年的洗廁所下來,在乍看之下,我是吃虧,被人占便宜,可是實際上來說,我得到大利益,因爲洗廁所而開悟;因爲洗廁所而悟明本性;因爲洗廁所而入禅定的境界,悟到不垢不淨,有何不可呢!諸位!多洗些廁所也不錯,能夠開悟,見自性,悟明真理,了解不垢不淨的真谛,有何不可呢!

  所以我們在修道過程中要記住,不要只挑選好的,我不以爲然,有時在汙穢不清淨處,也能悟明很多真理。我舉一個例子來說,蓮花出于汙泥而不染,有些人只看到蓮花的光明、聖潔,只顧著摘非常漂亮的蓮花。但是他何曾想過蓮花在尚未離水面的時候,它的根莖都生長在汙泥中,所以汙泥也是好土,不然你把蓮花種在陸地上、石頭上,看它會不會活?種在清淨的地方,蓮花反而會死掉。所以「煩惱即是菩提」也是同樣的道理,在煩惱中覺悟,在煩惱中淨化,煩惱即是菩提,離開煩惱哪裏有菩提可言?離開痛苦哪裏有清涼可言呢?離開生死哪有涅槃可言呢?泥巴雖然不清淨,泥巴也是好泥。

  有人問一個問題,女性朋友懷孕十個月當她要臨盆生産時,稱念佛菩薩的聖號,會不會對佛不敬或不淨呢?我說你不用煩惱,佛菩薩心裏還有垢有淨,還會嫌棄你汙穢不清淨者不能稱爲佛菩薩。所以,女性朋友懷孕十個月要臨盆時,可以的話,你就在心裏默念,出聲也無所謂,一般傳統觀念,認爲臨盆生産時,會有血崩,流出種種不清淨的水,因此認爲這樣念佛,會對佛菩薩不恭敬會汙穢佛菩薩。其實誤會了,佛菩薩不會計較這些,如果他心裏有垢有淨,不敢來幫助你,看到你就飛也似的逃開,我說這佛菩薩你也不用拜了。佛菩薩也不可能會做這種事,尋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哪會計較這些呢?他怎麼可能不降臨呢?他同樣大慈大悲度你,若問什麼理由?因爲觀世音菩薩的心裏已經達到不垢不淨的境界。禅,是一個光明解脫的世界,沒有垢淨的分別,這樣諸位了解嗎?這點非常重要!

  有人發心來佛寺幫忙,但往往只願打掃大殿,因爲大殿比較幹淨,比較不喜歡下廚房,因爲油膩膩的,洗東西會濺濕衣服弄得濕答答的。所以相較之下一般人喜歡打掃大殿,比較不喜歡下廚房。如果廚房再和廁所比較呢?大家又比較喜歡到廚房。如果叫他去洗廁所,他說:不要!我要去廚房。如果叫他去廚房幫忙他不願意,說:我要去打掃大殿。諸位!越骯髒的地方,你越敢承擔者成就也就越快,如本法師就是一位見證者!我因爲洗廁所而悟明「禅是不垢不淨的世界」自性中若還有淨相、垢相,不名爲見性之人,因爲洗廁所而悟明本性,有何不可呢!如果大殿、廚房、廁所叁者當中讓你選擇,你會選擇哪一個?我用平常的話來解釋,洗廁所是消業最好的地方;是結善緣最好的地方;是悟明本性最好的地方。

  我分析給你聽,先講消業就好,你平常嬌生慣養、我慢貢高,因此洗廁所是消災解厄最好的地方。你看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有七位王子要跟隨釋迦牟尼佛出家修行,釋迦佛陀跟他們見面後,不馬上教他們深奧的道理,佛說:「以前你們貴爲王子,平日嬌生慣養,貢高我慢的習氣深重,如溫室裏的花朵,若沒有相當的磨練,貢高我慢不能淨化,如高山德水不住。」于是叫他們去清理廁所、打掃廁所,等他們打掃到起歡喜心,不再起我慢心,不再與人對立了,才開始教他們佛法,爲他們剃度。最後他們也打掃到真正起歡喜心,不再埋怨了。他們以前都如何埋怨呢?「我貴爲王子,是國王的兒子來出家,洗廁所就是出家嗎?吃飽太閑,我若待在家裏,皇宮裏的彩女、宮女會幫我打掃得幹幹淨淨,來這裏真是氣人,佛陀是故意刁難我!」他們會有這些怨言,這就是尚未入道,慢慢的讓他們由打掃而悟入……,到最後起歡喜心,佛陀才爲他們剃度、講演微妙的佛法。所以,洗廁所是最好的消災解厄,驅除我慢貢高之心最好的地方。

  佛門有一句話「我慢高山德水不住」。貢高我慢就像一座很陡峭的山,譬如玉山來說,尖尖的山形,雨一下往兩邊流失!功德的水住不得也一樣,相對的大地平坦雨下得再多,也會鋪在表面。我慢高山就像尖峭的高山,功德水住不了,都往四面八方流光了,叫做「我慢高山德水不住」。功德的水住不得,所以一定要先消除我慢貢高,再來學習佛法很快就能入道。所以王子來出家本身具有好條件,智慧又高超,再加上消除我慢,很快就能證成果位。

  所以洗廁所的好處在哪裏?第一、洗廁所能消除我慢,是消業最好的地方。第二、能和廣大人衆結善緣。譬如佛學院裏有五十位學生,若廁所洗得幹幹淨淨,進來大小便利的人,會因爲你把廁所洗得幹淨而齊聲稱贊你,你的功德、福報因緣會一直增加,大衆都和你結善緣,不論是他和你結善緣也好,你和他結善緣也好,彼此之間的恩怨,多生累劫的業障都能消除,這就是結善緣。如果裏面不幸有幾個腹瀉,一天要跑四、五次,那就不只結緣五十遍了,少者百多遍。可是不要這樣想:保佑這五十個學生都腹瀉,我就能結更多緣了!你可不要這樣想,這是「詛咒給別人死」,心地就不好了,要順其自然,最好每天不要因爲腹瀉而跑廁所也不要緊,身體健康最好,這樣才是標准的想法。我的意思是你清廁所幹淨後,衆人來捧場、進出,你就和他結善緣了,有什麼不好呢?很好啊!所以我在佛學院裏都負責包辦洗廁所,作爲我的出坡。

  再者,你在洗廁所當中能悟入甚深的道理,譬如說你在背經、誦經時會念到「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可以藉此悟到不垢不淨是什麼道理,原來垢是無自性,淨也是無自性,菩提自性中哪來垢淨之有呢?因此剎那間就悟明真如本性。所以我們修道當中,千千萬萬不要只想選擇清淨的事來做,汙垢當中亦能讓你悟出一番道理;汙垢當中是造就一個人成就佛法的原動力。

  在【華嚴經…

《見性成佛 第二十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