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是大乘佛法根本的动机。我们修道的过程中,如果心中还有垢、有净的话,此人并无解脱,无解脱如何说是禅的世界呢?
所以在此讲一个公案给诸位听,凡是你的内心有净相、有污垢之相的话,你的心并未清净、未解脱,还有染污不是禅的世界,更加不可说你有见性。见性之人已经懂得如何修行,岂会姑息养奸,容许心里有所谓的垢净之相呢?所以引用宋朝苏东坡先生和佛印禅师两人的公案来说明。
他们二人一僧一俗常常在一起,两人在佛法上常有冲突、有争执,当然屡次都是苏东坡先生屈居下风,因为佛印禅师是一位开悟圣僧,以现在的说法是他比较专业。有一次苏东坡先生看见佛印禅师在坐禅坐得很好,他不但不夸奖他,还半讽刺的形容说:「大师!你坐禅时就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看苏东坡先生坐在那边,就夸奖说:「苏东坡先生,你坐禅就如佛一般,非常庄严。」两人正好是一百八十度不相同的境界。他把禅师形容为一堆牛粪,禅师形容他坐禅时栩栩如生,如同佛陀端坐着。结果如何?苏东坡先生很得意,自以为占了便宜,他赢定了,那天他特别高兴,因为每次都辩输佛印禅师。回去就告诉他的妹妹苏小妹说:「小妹!小妹!我今天和禅师论道理,我在坐禅时,佛印禅师说我坐禅时如同佛一般。我告诉禅师,他坐在那边就像一堆牛粪,我赢得很彻底。」小妹说:「哎唷!哥哥!你输得一塌糊涂,输得很彻底。」苏东坡说:「为何如此说呢?我赢才对,我说他坐禅像一堆牛粪,而他说我坐禅时如佛一般,我比较清净!他比较污秽啊!」小妹说:「哥哥!你自始至终,没有一次赢过禅师,这一次输得更惨。」苏东坡说你解释一下。诸位,苏东坡这位诗人的妹妹学佛也学得非常好,很有佛法的见地,她就分析给哥哥听。她说:「禅师心中的佛性是清净光明的,你在坐禅时,他把你当作如佛一般。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他把你当作如佛一般,他心地清净。而你将禅师形容为如牛粪一堆叠坐着,当然代表你的心中都是污秽不清净。讲难听一点,有人身攻击的成分,你的心已经先染污、不清净,有垢有净了。」苏东坡先生听完并叹了一口气说:「这下子完了,妹妹!你说得对,我这次输得很彻底、输得很惨!」诸位清楚吗?佛印禅师虽然告诉他:你坐禅时如佛一般,还是有一个清净之相,但是禅师毕竟是权巧方便,难道他不知禅的世界、本性世界是不垢不净吗?他知道,只是方便夸奖、赞叹苏东坡而已。而苏东坡先生纯粹是报复、攻击之心。他跟禅师论佛法,总是辩得脸红脖子粗,自始至终没有赢过一次。所以他认为逮到机会了,说禅师坐禅时就像一堆牛粪,实在输得很惨!所以表面看来,他似乎是赢了,让他逞强、逮到机会了,其实他的心地当下是污秽不清净。总之,见性之人在禅定中是不垢不净的世界;是解脱的世界;是光明的世界。若还有分别心,当下就还有分别净垢之相。所以修道若未远离净和垢的对立,则无法超越不能称为禅的世界。
以前我刚出家时,去读佛学院,在佛学院里,我专门负责一项工作,什么工作呢?专门打扫厕所。我看到【般若心经】说「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垢不净是什么意思呢?我的同学说:「如本法师!你去洗厕所。」我听了很欢喜,我每每洗厕所时,都参不垢不净的道理。诸位都晓得厕所的情形,如果正常排泄还没关系,可是有些人会腹泻,尤其在佛学院里过午不食,大家胃肠都不是很好,拉得整个厕所里污秽不堪,我就很认真用刷子去刷,刷不掉的粪疤,就留长指甲去抠,藉此参「不垢不净」。虽然厕所里面很脏,还要用指甲去抠是污秽不净的。但是,我们的心不能随着它污垢,若还有污垢之相,法身则不能彰显。所以我就一直参,后来有一天让我参到了,了解本性不能有污垢,但是也不能有净相。心里如果还有清净之相的形影;有清净之相的形相;有清净的象征,这样本性并未清净,到最后了解本性不垢不净。所以我们清净的自性是万法不立、一尘不染,哪来垢净之有呢?所以当下我就悟入心地,以后看经典一看就懂……。所以两三年的洗厕所下来,在乍看之下,我是吃亏,被人占便宜,可是实际上来说,我得到大利益,因为洗厕所而开悟;因为洗厕所而悟明本性;因为洗厕所而入禅定的境界,悟到不垢不净,有何不可呢!诸位!多洗些厕所也不错,能够开悟,见自性,悟明真理,了解不垢不净的真谛,有何不可呢!
所以我们在修道过程中要记住,不要只挑选好的,我不以为然,有时在污秽不清净处,也能悟明很多真理。我举一个例子来说,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有些人只看到莲花的光明、圣洁,只顾着摘非常漂亮的莲花。但是他何曾想过莲花在尚未离水面的时候,它的根茎都生长在污泥中,所以污泥也是好土,不然你把莲花种在陆地上、石头上,看它会不会活?种在清净的地方,莲花反而会死掉。所以「烦恼即是菩提」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烦恼中觉悟,在烦恼中净化,烦恼即是菩提,离开烦恼哪里有菩提可言?离开痛苦哪里有清凉可言呢?离开生死哪有涅槃可言呢?泥巴虽然不清净,泥巴也是好泥。
有人问一个问题,女性朋友怀孕十个月当她要临盆生产时,称念佛菩萨的圣号,会不会对佛不敬或不净呢?我说你不用烦恼,佛菩萨心里还有垢有净,还会嫌弃你污秽不清净者不能称为佛菩萨。所以,女性朋友怀孕十个月要临盆时,可以的话,你就在心里默念,出声也无所谓,一般传统观念,认为临盆生产时,会有血崩,流出种种不清净的水,因此认为这样念佛,会对佛菩萨不恭敬会污秽佛菩萨。其实误会了,佛菩萨不会计较这些,如果他心里有垢有净,不敢来帮助你,看到你就飞也似的逃开,我说这佛菩萨你也不用拜了。佛菩萨也不可能会做这种事,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哪会计较这些呢?他怎么可能不降临呢?他同样大慈大悲度你,若问什么理由?因为观世音菩萨的心里已经达到不垢不净的境界。禅,是一个光明解脱的世界,没有垢净的分别,这样诸位了解吗?这点非常重要!
有人发心来佛寺帮忙,但往往只愿打扫大殿,因为大殿比较干净,比较不喜欢下厨房,因为油腻腻的,洗东西会溅湿衣服弄得湿答答的。所以相较之下一般人喜欢打扫大殿,比较不喜欢下厨房。如果厨房再和厕所比较呢?大家又比较喜欢到厨房。如果叫他去洗厕所,他说:不要!我要去厨房。如果叫他去厨房帮忙他不愿意,说:我要去打扫大殿。诸位!越骯脏的地方,你越敢承担者成就也就越快,如本法师就是一位见证者!我因为洗厕所而悟明「禅是不垢不净的世界」自性中若还有净相、垢相,不名为见性之人,因为洗厕所而悟明本性,有何不可呢!如果大殿、厨房、厕所三者当中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我用平常的话来解释,洗厕所是消业最好的地方;是结善缘最好的地方;是悟明本性最好的地方。
我分析给你听,先讲消业就好,你平常娇生惯养、我慢贡高,因此洗厕所是消灾解厄最好的地方。你看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有七位王子要跟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修行,释迦佛陀跟他们见面后,不马上教他们深奥的道理,佛说:「以前你们贵为王子,平日娇生惯养,贡高我慢的习气深重,如温室里的花朵,若没有相当的磨练,贡高我慢不能净化,如高山德水不住。」于是叫他们去清理厕所、打扫厕所,等他们打扫到起欢喜心,不再起我慢心,不再与人对立了,才开始教他们佛法,为他们剃度。最后他们也打扫到真正起欢喜心,不再埋怨了。他们以前都如何埋怨呢?「我贵为王子,是国王的儿子来出家,洗厕所就是出家吗?吃饱太闲,我若待在家里,皇宫里的彩女、宫女会帮我打扫得干干净净,来这里真是气人,佛陀是故意刁难我!」他们会有这些怨言,这就是尚未入道,慢慢的让他们由打扫而悟入……,到最后起欢喜心,佛陀才为他们剃度、讲演微妙的佛法。所以,洗厕所是最好的消灾解厄,驱除我慢贡高之心最好的地方。
佛门有一句话「我慢高山德水不住」。贡高我慢就像一座很陡峭的山,譬如玉山来说,尖尖的山形,雨一下往两边流失!功德的水住不得也一样,相对的大地平坦雨下得再多,也会铺在表面。我慢高山就像尖峭的高山,功德水住不了,都往四面八方流光了,叫做「我慢高山德水不住」。功德的水住不得,所以一定要先消除我慢贡高,再来学习佛法很快就能入道。所以王子来出家本身具有好条件,智慧又高超,再加上消除我慢,很快就能证成果位。
所以洗厕所的好处在哪里?第一、洗厕所能消除我慢,是消业最好的地方。第二、能和广大人众结善缘。譬如佛学院里有五十位学生,若厕所洗得干干净净,进来大小便利的人,会因为你把厕所洗得干净而齐声称赞你,你的功德、福报因缘会一直增加,大众都和你结善缘,不论是他和你结善缘也好,你和他结善缘也好,彼此之间的恩怨,多生累劫的业障都能消除,这就是结善缘。如果里面不幸有几个腹泻,一天要跑四、五次,那就不只结缘五十遍了,少者百多遍。可是不要这样想:保佑这五十个学生都腹泻,我就能结更多缘了!你可不要这样想,这是「诅咒给别人死」,心地就不好了,要顺其自然,最好每天不要因为腹泻而跑厕所也不要紧,身体健康最好,这样才是标准的想法。我的意思是你清厕所干净后,众人来捧场、进出,你就和他结善缘了,有什么不好呢?很好啊!所以我在佛学院里都负责包办洗厕所,作为我的出坡。
再者,你在洗厕所当中能悟入甚深的道理,譬如说你在背经、诵经时会念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可以藉此悟到不垢不净是什么道理,原来垢是无自性,净也是无自性,菩提自性中哪来垢净之有呢?因此剎那间就悟明真如本性。所以我们修道当中,千千万万不要只想选择清净的事来做,污垢当中亦能让你悟出一番道理;污垢当中是造就一个人成就佛法的原动力。
在【华严经…
《见性成佛 第二十天》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