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度論雲:
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有。
例如我的身體是因緣和合,這個臭皮囊是地水火風所組成,加上意識,皆因緣和合;前面莊嚴的花卉,也是因緣和合;國父紀念
也是衆緣所和合,有鋼筋、水泥、琉璃瓦、水電、燈光、音響……等,這些都是因緣和合,因緣和合的一切法皆是無常法,因爲因緣法是脆弱的、可壞的、無常的,所以說「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不必等到五年、十年,乃至百年才空,當體即空。後面說「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有。」若此物不是因緣所和合,則不空,但找遍叁千大千世界,沒有一法不是因緣所和合,這證明世間是因緣法的大本營,如此諸位明白嗎?(大衆掌聲四起)
如果掌聲是常,那是不可能的,有句話叫做孤掌難鳴。有一次,我教弟子因緣法,我講了半天,弟子不知其意,我單手作拍掌狀,弟子仍不知所爲,就問:師父,這是什麼意思?我再換左手作拍掌狀,弟子仍參不透禅機,于是請道其詳,我說:孤掌難鳴,雙手拍掌才會響,單手拍掌,無因緣和合,是拍不出聲音的,這動作叫搧風。天下間無一物不是因緣法,乃至掌聲、說話聲、吃飯、睡覺、上廁所、上班……,一切都是因緣的流轉,我們生活在因緣法當中而不自覺,這不悲哀嗎?我的意思是希望諸位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如此才不會被外在因緣法的假相所蒙騙,以致迷惑、造業,帶來生死輪回。
再提醒諸位一點,佛教與外道有差別,外道如回教、婆羅門教、一貫道,乃至其他宗教,其平等性,不如佛教。佛教是平等的宗教,是人人都可成佛的宗教,我們要成佛或作衆生;要上升或墮落,一切操之在我,諸位聽好,人人都有佛性,既然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希望,所以佛說:
我是已成之佛,汝等是未來諸佛。
所以,佛有過去佛、現在佛和未來佛。
基督教、天主教和回教就不如此,基督教認爲上帝(耶和華)是高高在上的,縱然往生到伊甸園,也無法當上帝,如果想當上帝,有可能被貶出伊甸園,所以基督教上帝與子民是主奴的關系,如果動念頭想當上帝,命運就會如同吃了禁果的亞當和夏娃,被貶出伊甸園。
有關這個問題,我以前也曾經提過,以上是教義的比較,讓大家了解,用意是希望大家有個正確的思想觀念。
你我大家修行,人人都可成佛。我引用一段經文供各位參考,佛經雲:
佛由心成,道由心學,德由心積,功由心修,福由心作、禍由心爲。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獄,心能作佛,心能做衆生,是故,心正是佛,心邪是魔,心善是天人,心惡是羅剎,心是一切罪福種子。若有人悟自心,把得定,作得主,不造諸惡,常修諸善,依佛行持,立佛行願,佛說是人,不久成佛。
這段經文是說心是平等的,佛是由心所成,不要隨便看輕自己,道是由心所學,德行是由心所累積而來,明心見性之功亦是由心所修,福報由心所造,災禍亦是由心造,心能造天堂之因,也能造地獄之因,心能作佛,也能作衆生。
所以心若端正即是佛,心若偏邪,則和魔沒有兩樣,心慈悲是天神,心惡毒則是羅剎,所以心是一切罪福的根源,如果有心悟得自心,把持得定,思想不被人左右,從此廣行一切善事,不造諸惡,依佛的教法行持,佛說此人不久當成佛,所以萬法唯心所造,要成佛或成魔,上升或墮落,皆是自心所作,所以「萬法不離心,心能生萬法。」道理在此。(大衆掌聲如雷)
爲何佛的相貌莊嚴,具有福慧圓滿相?反觀自己的面貌,坎坷不平,如同懸崖峭壁?這有前因後果的,因爲佛累生累劫修福慧,感召臉龐非常的飽滿,而凡夫衆生福慧不圓滿,沒有修行,所以不能與佛相比。佛有叁十二相,每一相都是富貴相,如雙眼瞳、齒四十顆、手過膝蓋、兩耳垂肩……等,如果畫佛像沒有兩耳垂肩,就不標准。
以前有一位菩薩法王講堂,看見大殿的叁尊佛像,手指有蹼相,這位菩薩說:師父,你們的佛像不標准,佛的手怎麼會有蹼。我說:這是叁十二相其中一相,講堂的佛像是標准的。他說:臺灣的佛手都沒有蹼,只有法王講堂的佛像有蹼,那不就全臺灣的佛像都不標准,只有講堂才標准。我說:這就對了。講堂的佛像是根據造像量度經及叁十二相塑造的。然後他啞口無言,默默贊同。
修行的人面貌與身形,都會因修行而逐漸改變,現在我來講鬼谷子的公案,古時候有一位鬼谷子,他有國畫大師之稱,他的畫像受到朝廷上下,及朝野百姓的稱贊,他畫馬姿態栩栩如生,只有畫到馬躺著,四腳朝天,畫不出來,于是他跑到床上躺著,然後四腳朝天,揣摩馬的形像,因爲畫馬很用心,使得整個阿賴耶識都是馬的形像,整個意識都在想如何畫馬才能傳神,想得一心不亂,有一次,他太太煮好飯,要叫他吃飯,可是遍尋不著,最後在臥室看見床上躺著一匹馬,四腳朝天,他太太嚇了一大跳,便往村裏大聲呼叫,大家都跑來看個究竟,只見鬼谷子躺在床上比手劃腳之狀。諸位菩薩,鬼谷子已進入一心不亂的境界,整個身體變成一匹馬,過了許久才恢複原樣。這就是佛門說的:心能轉相,相隨心所轉。
這件事傳到禅師耳中,禅師非常慈悲,告訴鬼谷子:從今以後不要再畫馬了,如果再畫下去,對自己沒有好處,因爲一直想馬的腳、頭、眼睛……。整個八識田中,都是馬的種子,這樣下去會出問題。鬼谷子很有善根,但是他說:我賴此維生,以後該怎麼辦呢?禅師說:你能否改畫觀音菩薩聖像,如果用心的畫觀音菩薩,一定會有好處的。禅師開示完,鬼谷子便依教奉行。開始畫觀音,不論是立姿、坐姿、如意坐,都畫得很傳神,當中以金剛坐最不好畫,鬼谷子便跑到床上,盤起雙腿,手結法界印,縮下巴,眼睜叁分,腰杆挺直,面貌慈祥,揣摩觀音的神態,漸漸地又進入一心,當他太太叫他吃飯時,又找不到人,後來在房間看見一尊觀音端坐著,原來她丈夫想的一心不亂,整個身體變成觀音一般。可見人的相貌美醜胖瘦都和意識有關,萬法唯心造,平等不二,造善造惡、成佛作魔,皆在一心,後來鬼谷子成爲一位虔誠的叁寶弟子。
剛才提到,成佛作魔,上升或墮落,皆由自作。最後,我引用經典雲:
本性者,作佛用是佛性,作衆生用是衆生性,性無形相,隨用立名。一切聖賢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
本性者即是心靈(佛性),本無好壞,若有好壞,則是習氣,與清淨佛性毫無相幹,本性若作佛用則是怫性,若作衆生用,是衆生性,性是無形無相的,隨著作用不同,所以立名有差別,本性作狗用是狗性,作阿修羅用是阿修羅性,作菩薩用是菩薩性。這樣諸位明白嗎?(大衆掌聲如雷)
最後以一事相作比喻:把水喻爲佛性,將水倒入叁角瓶中,水變成叁角形,倒入長方形瓶中,水變長方形,倒入梯形的器皿中,水變成梯形,把水倒入長線形中,水變成細長形。諸位菩薩,我們清淨的自性,亦複如是,原無任何形態,不要以爲佛性像人,只因投胎爲人,佛性作人用,故稱爲人;如投胎爲狗,佛性作狗用,則稱爲狗。諸位,你們說不是嗎?
時間已超過十分鍾,對于館外幾千位不能進來的聽衆,我在此致十二萬分歉意。明後兩天的內容更深入、更精采。今天非常感謝廣大熱愛佛法的聽衆莅臨聞法,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大家請放掌)
諸山長老,諸位法師,諸位貴賓以及臺灣寶島佛像雕刻大師黃映蒲大德暨夫人,乃至所有熱愛佛法的廣大聽衆,大家晚安!
昨天聽完演講,有一位觀衆打電話至凱悅大飯店告訴我,說他太太聽如本法師講經後,炒菜時嘴角偶爾常起微笑,睡覺時嘴角亦露出微笑,那樣會不會出問題?我告訴他,不但沒有問題,笑久了還會開悟證果,但是被先生欺負、被小孩子氣、被社會糟蹋,內心有怨氣,卻還會笑,那就不好,遲早會被送進龍發堂。聽經聞法而微笑,如此的笑會畢業。諸位,明白嗎?(大衆掌聲如雷)。今晚的音響比昨晚更好,感謝音響師能調得更好,很感謝,功德無量!
今天進入佛學講座第二個階段,題目是超越心靈之法寶,今天的大綱是見性起修,說白話點,當你明心見性時,就是開始移動腳步修行的時候。
假使你沒有明心見性,我告訴諸位,凡夫衆生皆是用妄想意識在爲人處世,用妄想意識在修行,難怪不會開悟證果,所以問你會不會開悟、會不會證果,是問你有無見性,依見性與否來論定,這是佛門所肯定的,所以我列爲第二個階段,也就是說,我們的心靈既然有正見,接下來要修行,修行首先要見性,這是曆代高僧大德種種的著作,乃至經典所給與我們的啓示。
諸位菩薩!明心見性,見性起修,當下步步無生,頭頭是道,舉止動作無非是菩提之花。所以同樣起心動念,佛陀與衆生所發揮的作用就有千差萬別,諸佛菩薩起心動念所發揮的作用是清淨無染,凡夫衆生起心動念不但染汙,還大染特染,這是衆生遺憾之處,所以難怪要作凡夫衆生。
諸位菩薩!當我們明心見性後,才是會修行的時候,也就是正式踏上修行的起點,如果還未明心見性,剛才開門見山說,沒有明心見性,離叁大阿僧祇劫的成佛尚遙遙無期,所以佛經說,正式修行至成佛,首先要明心見性,然後開始起步,修慧修福,待福慧圓滿,方能成就佛道。所以尚未明心見性,距離成佛還遙遙無期。
見性是佛門中極重要的一環。
六祖慧能大師雲:「但論見性,不論禅定解脫。」
這句話強而有力的顯示,明心見性對修道…
《超越心靈之法寶》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