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超越心靈之法寶▪P7

  ..續本文上一頁由?因爲他是道道地地的凡夫衆生,怎能叫他不貪呢?要是不貪,那早就成佛了。

  

  換句話說:各位的欲望也是一樣,今天有能力做裏長、村長,也希望有機會做個鄉長也不錯。等做到鄉長時,又覺得地位不夠高,進一步想做縣長,縣長做過了,又認爲不夠大,不然做省長好了,等到做省長時,又認爲名位不夠大,進而想更上一層樓做總統,如此下去,你以爲這樣就能滿足他的心嗎?

  

  其實不見得,或許有一天他想統領整個世界,要世界各國都歸順于他,聽他指揮,做他的部屬,你想!這樣他是否已經滿足了?不一定,因爲欲望是無止盡的,所以永遠也無法消除他滿腹的抱負。

  

  其實權力與名望也未必是不好的,只是會不會善加利用而已!

  

  權力與名望揚名天下的人,如果他今天能以此權力或名望來做功德,不但可以自利又可利人。相對的今天要濫用權力與名望去造業,不但損己還會害人。

  

  所以權力與名望本身是不好不壞的,好壞在于我們心的運作,這樣諸位明白嗎?(大衆掌聲如雷)

  

  法是無辜的,事在人爲,比如我們的市議員馬崇喜大德,他當一位市議員也是很有名望啊!如果他以這個名望來保護宗教,造福百姓,做一些有益社會國家的事,你不能說這個名位不好啊!是不是(掌聲響起)

  

  還有,如果今天我如本是一位無名小卒,默默無名的法師,大家都不認識我,你說誰來聽我講經呢?

  

  相對的,今天我名震寶島,只要在報紙稍微刊登弘法消息,聽衆就擠得水泄不通了,這樣名位豈不是能度衆生嗎?只是不要用名位去造業就行了。(掌聲如雷)

  

  假使今晚我如本講經圓滿後,到夜市去吃海産或跟女孩子約會,那不得了了,明天報紙一定大作文章,會讓很多人造口業,退道心,而且鬧得滿城風雨。因爲名氣大,當然震撼力就大。因此,會斷很多人善根,以後不敢來學佛了。

  

  這樣我豈不是有無量罪過嗎?所以,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名位亦如是。

  

  如果今天我們真的要來論名氣,佛的名氣最大,(ㄔ扁)覆叁千大千世界,不止是我們這太陽系而已!還(ㄔ扁)覆無量無邊的太陽系,因爲佛能百千萬億化身,何況佛來我們這個地球,只不過是一個化身而已!同樣的丈六金身還有無量百千萬億,亦然(ㄔ扁)覆叁千大千世界而度衆生。佛的教化區廣闊無際,所以論名氣,誰能比得上佛呢?

  

  總而言之,名與利本身是不好不壞的,因人而異!因爲凡夫衆生的貪欲是無止盡的,不知適可而止,不知行中道,因此才會造罪受報。

  

  衆生一旦陷入欲望時,始終無法開悟證果,因爲欲望自古以來,如影隨形,何況我們一生中又不修行、不念佛、不參禅、不深入經藏,所以綜合一輩子叁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這段時間都在造業中,而我們內心所擁有的良知、因果、道德、解脫、光明的一面,漸漸腐化崩潰,甚至被貪瞋癡、無明煩惱、五欲六塵給染汙遮蔽了,因此清淨自性無法顯現,永受叁界沈溺之苦,可不悲哉!

  

  今天我們既然聞到佛法,應該好好透過修行的管道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身心,不令造業,而且讓我們擁有的清淨光明本性,不生不滅的佛性展現出來,同登涅槃,永遠與生死流轉告別。(掌聲四起)

  

  假使我們再執迷不悟,繼續貪戀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法等五欲六塵,就如同鐵生鏽一般,久而久之自然會被侵蝕腐化而敗壞。

  

  同樣理由,今天若不將累生累劫的習染,透過修行的力量一一淨化蠲除,仍然滯留于五欲六塵中,終究我們擁有的清淨、光明、良知、因果、道德、慈悲、善良的一面,因此窮劫沈沒于萬丈坑底,畢竟無法自拔。所以今天爲何要演講超越心靈之法寶,其用意就在于斷惑證真,還我本源。

  

  換句話說,學佛就是在喚醒我們的清淨光明自性顯露,而並非追求深遠高超的學問與道理而已,這樣諸位明白嗎?(大衆掌聲四起)

  

  因此,我們今天有福報得聞如來正法,應當好好利此生的後半段,創造因緣,充實自己,洗心滌慮,讓我們清淨的智慧德相彰顯,不受後有。

  

  所以我們再怎麼忙,至少在一天之中,也要找一些時間出來打坐念佛,並且在念佛時,字字句句念得清清楚楚,分分明明,佛由心生,從口出,由耳入,叁到具備,一句接著一句,曆曆分明,以一句佛號攝住一切雜思妄想,同時將雜思妄想化爲一句阿彌陀佛聖號。

  

  雖然念佛也是妄,但是以妄克妄,以一念製萬念,以毒攻毒,將心猿意馬調伏,萬念歸爲一念,于是雜思妄想漸漸平息,而原來的清淨自性自然顯現。

  

  所謂:佛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明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

  

  所以學佛的人,時時刻刻都要有回光返照的心,不要一味地攀緣外境,持續分別好惡,以致心濁不堪。

  

  所謂:境緣無好醜,好醜起于心。

  

  所以智者自淨其意,威儀庠序,身心自在解脫;迷者心外求法,終不見道,反從己墮。因此上升或墮落只在一念之間,自作自受,他人頂代不得。

  

  念佛不重于念多,而是重于是否念得紮實,尤其現在工商社會,大家整天忙忙碌碌,那來的時間參禅念佛呢?由于如此,所以我常鼓勵那些號稱第一號沒空者,一個快又簡單的好方法,無須耗費很多時間,又能達到實際效果,那也就是所謂的十念法。

  

  十念法如何念呢?當你深呼吸一口氣時,利用這一口氣念十句的阿彌陀佛聖號,輕輕松松,安安詳詳,很快活的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分分明明的念下去,只要念十口氣,不到叁分鍾就把一百句的佛號賺起來了。如果早晚各一次,那每天就能儲存二百句的佛號了,這樣日積月累,所累積下來的往生資糧,是很可觀的。

  

  觀無量壽經雲:『念佛一句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

  

  由此可見,念佛拜佛其功德、力量是不可思議的,何況又能消除我們八十億劫生死大罪,又能福增無量,這種不必花半毛錢,又能達到修行解脫的利益,何樂而不爲呢?

  

  或許有人會懷疑,甚至不相信,更認爲這是天方夜譚,無稽之談,不足采信。可是我要告訴大家,佛是聖人沒有必要打妄語騙我們,何況你們看!念佛可以讓我們明心見性,了生脫死,從古至今,曆代祖師大德就是最有力的實據。

  

  來,我舉一個真人真事,念佛念到開悟,天眼洞開的實例給諸位聽!

  

  埔裏有位六十歲的老菩薩,因不識字,所以師父平常教以念佛,忠厚樸實的老菩薩,毫無疑問地依著師父所教而行持,她非常勤快直心,日日夜夜皆以清淨心、平常心、無所求的心來稱念阿彌陀佛聖號。

  

  事隔叁年,有一次,老菩薩在一個天昏地暗又沒有路燈的夜裏,獨自爬上山去找師父,一進門師父很疑惑的看著她,便問:老菩薩這麼晚了,天又那麼黑暗,是誰帶你上來,又有何事呢?

  

  老菩薩回答說:我獨自上來拜佛。

  

  師父接著又問:山路崎岖難行,你又沒有拿手電筒,如何上來呢?

  

  老菩薩緊接著回答說:天色像日光般的明亮,何須手電筒呢?何況柑子樹上有多少粒柑子,我都看得一清二楚。

  

  師父乍聽之下,差點昏倒。原來這位老菩薩念佛已念到無明煩惱破除,業識脫落,天眼開明的境界,因此不分晝夜目睹一片光明,由此足以證明念佛的不可思議。

  

  記得有一次,我開車要到遠地講經,經休息站下車欲上廁所時,忽見一位信衆跑得很急直到我面前來,很驚喜地對我說:你是不是那個叫做什麼本的法師。

  

  我答:是的,我就是如本啊!

  

  他大聲答道:對啦!就是每天在第四臺和華視講經的那位如本法師啦!

  

  當時我聽了很高興,于是從車箱裏拿出一塊價值伍百元的弘法錄影帶與他結緣,見他高興笑得口合不攏,只因叫一句如本就賺了一塊伍百元的錄影帶,而我又是十足的凡夫,何況稱念阿彌陀佛與十方諸佛聖號呢?其福報豈能心思口議!因此,我們不可小看念佛法門的殊勝功德。

  

  總而言之,我們不要以凡夫之見來衡量聖人之境地,更不要以一己之偏誤導衆生,把念佛法門視爲阿公阿婆之事,如此貢高我慢的見解,會障礙我們自己的聖道。

  

  何況我們的身分、地位、智慧又比不上曆代的祖師大德及帝王們之尊貴與高尚,我們豈能以此輕慢之心,妄說念佛法門是阿公阿婆的事!

  

  隨著時代的變遷,知識普遍提高,學佛者已不局限于阿公阿婆了,何況現在學佛的人多數是受過高等教育,知識份子層出不窮,已不再向過去所謂的愚夫愚婦所學了,這種落伍的觀念早已被淘汰,若問什麼理由!因爲現代的知識份子都已提升,有智慧去探究佛法的道理,所以大家是否考慮將那古老的腦筋觀念調整一下,我認爲這是必要的。

  

  諸位菩薩!我們再把話收回來,人的欲望是很難以淨化的,同時是無止盡的,所謂欲壑難填。若是能將欲望當下淨化解脫,那就是開悟證果了。只是,欲望這個圍牆如此堅硬,難以突破,因此阻礙我們的聖道,致使我們遲遲不能開悟證果,了生脫死。

  

  佛說:欲望是人類最難遊過的愛河,如膠如漆,藕斷絲連,實在有它潛在的道理。

  

  所以諸位菩薩,修行不可心外求法,而且要時常回光返照,照見我們擁有的本來面目,因爲外在的一切法皆是生生滅滅,所以我們應該悟明這不生不滅的菩提自性才對,並且依著這個菩提自性繼續修持下去,有朝一日定會開花結果。

  

  唐朝六祖惠能大師雲:『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諸位菩薩,這幾句話既道出我們人人各具有一個光明的本體,若能善用這清淨無染的心修道,絕對不會偏失,而且終…

《超越心靈之法寶》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