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佛学者不再是过去的愚夫愚妇所学了,而当今的学佛者皆是才德具备的知识份子。好比民国七十三年,大学生出家修行,去受三坛大戒者就有一百七十多位,可见佛法缺乏弘扬,一旦真理显现,不分智愚老少,皆能相应。
总而言之,荷担如来家业,弘法利生本是出家人之职责,于是我出家后立志将身心奉献三宝,好好深入经藏,不停地宣扬如来正法,令一切众生皆能破迷启悟,背尘合觉,迈向究竟解脱的彼岸。(大众掌声如雷)
由于亲睹当今佛法的兴盛,所以内心有无比的感触,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还是回归今天所要演讲的正题,诸位菩萨!今天我们同样要演说超越心灵之法宝。
今天所要演讲的超越心灵之法宝其内容如何呢?就是要跟大家来探究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谁?
有人回答说:那还不简单!只要与我有利害关系,与我对立、有恩怨,并且令我最痛恨的人就是了。
例如:倒我的会、骗我的钱、抢我的男友或女友,或是占有我的先生或是我的太太的人,都是我的敌人,一想到这里,我就想啃他的骨、吸他的血、剥他的皮、吃他的肉,才能消我心头之恨,这外在一切都是我的敌人。
一般人都认为这就是他的最大敌人,其实诸位菩萨!这个说法未必就是正确。在此,我要大胆的向诸位说一句话,外在的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蕴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贪瞋痴,才是最可怕的。
如果大家没有忘记,我昨天有说了一段话,「能统理百万大军、移山倒海、唯我独尊的人,并不厉害!真正能够降伏其心,控制不发脾气、不贪心、无嫉妒心、不诽谤、不沾染一切善恶者,才是厉害之人。」(掌声四起)
所以说,心魔比外魔来得可怕,心魔指的是贪瞋痴,并非有个外魔跑来附体骚扰。
魔是染污义,能染污我们的清净自性,就叫做魔。心魔比外魔更恐布,更厉害,所以你有办法有能力打倒对方,未必就能打倒自己的心魔─贪瞋痴。
诸位听好,自己的敌人,从无量劫、无量世生死轮回以来,我们从未战胜过,于是使我们生死死生,像锁炼一镮扣着一镮,不停的轮转下去。
我们之所以无法停息下来,就是没有办法降伏这颗心,无法战胜这个贪瞋痴,因此至今还在流浪生死。
所以我才问!到底我们自己的敌人是谁?说主观一点,就是我们内心的贪欲、瞋恚、愚痴,还有爱诽谤人的心,疑神疑鬼的心,贡高我慢之心,空虚的心,忧闷的心,种种染污之心。
这些不清净的心若无降伏、净化、超越的话,会永远随着这些无明烦恼心,继续绵延不断的漂流下去,永无止息,于六道中轮回,这样名为凡夫。
所谓:永远做个「生死的流浪汉,六道的苦命儿」。岂不悲哉!悲哉!
所以我们在修道的过程中,有能力战胜别人,不一定有能力战胜自己,这句话你们去慢慢思惟,慢慢去参,有它深奥的道理在。
但是我的意思也不是否认外在的敌人不可怕或不厉害,只是有其轻重与前后的差别。这样不知诸位是否了解我的意思?(大众掌声如雷)
修行的人心最怕被染黑。我常说一句话:为何你要诽谤人、嫉妒人,因为对方比你强、比你有才华、比你漂亮、比你有钱、比你有名望、比你讨人喜欢,种种条件都比你殊胜,所以你心里不快活,因此而嫉妒诽谤。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到一点,当你未诽谤到他人以前,你的心早已染污生病了,自己先中伤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他会回光返照,不但不会嫉妒诽谤,而且还会随喜赞叹他之才能。
修道人只要心一发动,善就好,要是恶念一起,就生病染污了。因为当你还未采取行动攻击对方以前,你的心已七上八下了,所以佛说四十二章经里说:『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已。』
这是文言文,我解释一遍给大家听!佛说:有些坏人,欲害圣贤,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如人向空中吐口水,不但无法伤到虚空,反而喷到自己、染污到自己;要是你欺负善良的人,或陷害圣人,以后呈现的果报,也要自己担待。
又好比逆风洒尘,不但不能伤及对方,反过来害自己吃了一鼻子灰。所谓自作自受就是这个道理。
佛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我们的心如同仓库般,不分善恶好坏之种子皆储藏于八识田中,那怕是一劫、二劫、乃至百千万亿劫,亦然保护的完整如初,丝毫不损,等待因缘成熟业报现前时,自然爆发,不容商量,过去现在所作的一点一滴因果,到头来还是要自作自受。
如果诸位没有忘记,我曾说过一句话,因果是不会错乱的,这点大家要肯定,所以我才会说外在的敌人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难以降伏的贪瞋痴等心。
佛门课诵本有段文「四弘誓愿」,内容谈到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诸位啊!穷穷无尽的众生要发心将之度尽,有那么简单吗?诸位!不简单啦!
我说外在的众生反而好度,内在自性中的众生就难度了。你们不知道是否有同感?(大众掌声四起)
那么什么是内在的众生呢?我们众生的心虽是一个,可是能演化无量无数种虚妄之心,例如:贪心、瞋心、痴心、嫉妒心、我慢心、诽谤心、恨心……等等,这都是我们自性中的众生,你们可否考虑将心中的众生度尽。那让我告诉你,须经三大阿僧只劫的修炼,才能将之一一度尽。
大家有目共睹,虽然今天我有能力讲经说法带动整个台湾二千万人口听经闻法,可是我却无法降伏自己的心,毕竟自性众生难度啊!
真的很难度,曾经有位女菩萨到讲堂来向我吐苦水,她说:她与同修学佛好几年了,而且同修比她还要早学佛,为何她同修学佛那么久了,怎么脾气还是那么大。
未学佛以前时常骂我,学佛十几年了也是没有改变脾气,还是很会骂我,请问师父怎么办?
我对她说:其实你先生学佛有进步,只是你没察觉而己!他未学佛以前假使一天骂你十次,因为学佛后有在改变,所以现在一天只骂你五、六次,一天减少四次,难道你还不满意吗?
她说:哎哟!实在有道理哦!
我说:不能因为他还会骂你,就表示他没有改变,没有进步。今天要是他真的不发脾气、不骂人的话,那我恭喜你,你先生可以坐在上面,让大家供奉顶礼了,问什么理由?因为他已经成佛了。
一个人的习气是累生累劫所累积下来的,要摒除这些难调难伏的习气,谈何容易?修行并非三两天之事,佛说,须经三大阿僧只劫的历练、修行、净化,才能真正的脱胎换骨,转凡入圣。
所以你应该给他时间、空间,不能苛薄的要求他现在要完全摒除习气,那这样对他而言,实在太残忍了。
女菩萨听了这些话,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批评他先生了。
总而言之,要度自性中的众生,实非易事,我们也不要经常以佛的尺度来衡量他人,如此一量,十个百个甚至千万个,准是全军覆没。
所以我们对于一些还是在造业的人,要有宽宏大量的心、宽恕他、包容他、怜愍他、原谅他,给他机会忏悔,重新改过向上,不要一天到晚眼睛睁得大大的,专门挑人家毛病、偶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会活得快乐,不知诸位是否有同感呢?(大众掌声如雷)
一个会修行、有智慧的人,不会去分别挑剔外在好坏,遇境不生是非,又不染着,反而知道回光返照。
而不会修行的人,或是愚痴的人,时常去分别是非好坏,沾染外境,令心不得自在造业,致使沉沦诸趣。
所以说,会修行的人,内观自性。不会修行的人,必外求法,并且被境所转。
所谓:智者役物,迷者被物所役。
如果有一天真正度尽自性众生时,那当下就是开悟证果之际。有何证据?佛在阿含经里有一段话:若贪欲、瞋恚、愚痴三者断尽,名为阿罗汉。
所以若问他是凡人还是圣人,是问他自性中的贪瞋痴,到底净化了没有,要是净化贪瞋痴烦恼的人,名为圣人。要是没有净化者,名为凡夫。
因此,凡夫与圣人之差别,在于是否净化贪瞋痴来论定,这样诸位明白吗?(掌声如雷)
众生贪念一起则一切贪,因为这是累积累生累劫的习气而来,所以难对治。如果对一个没有修行,或是很少用功修行的人而言,贪欲现前,当下束手无策。包括我也一样,要是你问我会贪吗?老实说:还是会。只是贪多贪少而已!
曾经有人问我,如本法师如果有人供养你一百元,你会心动吗?我说不会。那么一千元供养你,会心动吗?不会。那供养你十万元会心动吗?不会。要是供养你一千万会心动吗?等一下,这可值得考虑看看了!心动了。(大众掌声四起)
因为凡夫心定力毕竟有限,钱少虽不动心,可是钱多就难说了。问什么理由?因为我还是凡夫众生,无法像佛一样如如不动。
诸位菩萨!贪欲是永无止尽的,记得刚才我有说一句话,贪一切贪,这表示欲壑难填,因为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人始终被欲望牵着鼻子走,自己不能自觉,如万丈深坑,无法探测,也无法见底。我们人的欲望就是如此,所以不愧为名副其实的凡夫众生。
什么叫做贪欲是无止尽的呢?我举一个社会上最现实的现象给诸位听!比如一个人一天赚三百元不够花,希望以后能赚五百元,等到有一天赚五百元,又不够花,想再赚一千元,一千元又嫌太少,看可否赚三千元,又不够,看看是否可赚五千元,如此累积倍增,永无止尽,贪欲无法自拔。
我们不能说他不对,问什么理…
《超越心灵之法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