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中國佛教會,在傳授叁壇大戒當中,爲新戒子受戒,在年齡方面,在身體健康行動方面,開緣方便太多,或多或少有點與戒律離譜了一些,在年齡超過六十以上,不得受大戒,也就是不得受具足戒(比丘戒),只能夠聽許出家受沙彌戒,假使不如法而強行受比丘戒,是名惡作。
薩婆多論雲:『年六十不得受大戒,設師強授,亦不得戒,惟聽爲沙彌;七歲以下亦不聽度,若度受戒,二具惡作。』
這是年齡方面,有待改善的層面,不然的話,神聖的佛教,永遠都沈溺在不可拔救的階段。傳受叁壇大戒是一件神聖大業,也因此,積習太深,冰凍叁尺非一日之寒,我佛門弟子若能如法,如律而爲,在戒律的基礎上,叁壇大戒可以奠定新受戒出家弟子,有個正知正見。多鼓勵新戒子,從戒律先學起,不要一出家,就開始學大經大論的,也開始參禅聽教,這是不如法的,這當下就是本末顛倒。
出家以後,不好好把戒律學好,以後出家路遠,在日常生活當中,天天犯戒,自己還不知不覺,一下子犯了那條戒,又一下子犯了一條不可說不可說的戒。我們要認清自己,是位薄地凡夫,不持戒律,有墮落之危!有一天墮入地獄(梵語naraka),我們還莫名其妙,不知何故而墮落!可不懼哉!
沙彌律儀雲:『佛製出家者,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禅。』
大律雲:『縱得叁明(梵語tri-vidya)六通(梵語sad abhijnah),五夏未滿,猶須依止師住;五夏雖滿,不明開遮持犯,還須盡壽依他。出家既滿五夏,又精明戒律,方許離師外出聽教參禅。』正當如是。
九者思想邪知邪見不聽出家:
所謂『思想邪知邪見』者,就是在俗之時,思想沒有正知正見,所學的盡是外道學術,邪經邪論,主張叁教合一,五教同源,釋迦退位,彌勒掌天盤,一點得道,地獄抽名,天堂挂榜,把叁教的經典,偷拿去抄一抄,又竄改佛教的教史與教理,這種衆生實在很可憐,自己在造業中而不自覺。
現在是白陽期,紅陽期已過,現在是叁期末劫,像這些邪知邪見的毒素思想,害慘了多少衆生的法身慧命,這一連串邪知邪見的思想,害了多少有善根的人,因而走入歧途,先入爲主的觀念種下去,打死他也不能讓他覺悟過來,真是衆生的不幸與悲哀。
像這些人,是不能出家剃度的,若爲他剃度,是不如法的,除非他們邪知邪見淨化了,已經導歸正知正見,方可爲他們落發剃度,不然的話,憑他們邪知邪見,遁入佛門出家,亂說一番,斷衆生慧命,豈不是罪過無量!
曾經有一位一貫道的道親,來找我,宗旨是要出家修行,他是一位經理兼講師,交談不到叁句話,就說現在是叁期末劫,釋迦退位,彌勒掌天盤,一點就得道,師父你點了沒有?要不要點一點?
我說:『讓你自己點你自己吧!慢慢的點,輕輕的點,重重的點,沒有人跟你爭著點;在清朝的時代,是用香觸燒兩眉之間;民國以來,才改變用手指點道,道親你明白嗎?
我告訴你,我本身也是一貫道跳出來的,早在十五年前,就加入一貫道當道親,曾經也跟你一樣,在一貫道講道許久,後來覺得不對勁,一貫道沒什麼道理可講,都是盜取叁教五教的經典,東抄西抄而編成一書,一貫道本身就沒有經典,如果須要再更深入的道理,就不得不偷佛門的經典來看或抄錄下來。
不光明,不磊落,也沒有教主,東拉拉,西湊湊,或虛構一位老申娘爲教主,邪知邪見,實在是一盲引衆盲,相牽入火坑。
過去十五年前的我,早就死了,生活在外道的生活圈內,得不到究竟解脫之道(真理),白費了多年,虛度光陰,一直到聽聞出家師父講經說法,我才猛然覺醒,如鍾聲一響,震撼了我的菩提善根,深深的覺悟自己是走錯路了,被引保師引導錯了,思想被一貫道毒化了。
今大有緣,能夠聽聞如來正法,莫非是宿世善根成熟。
我的內心有未曾有的法喜,當時在小小的心靈裏,就默默的許下諾言,我將後因緣成熟,我必然是要出家露出僧相,爲度衆生而努力!
我再稱呼您道親一聲:道親!您也是與如來正法有緣,只是看錯了,走錯了,被引導錯了。浸迷于外道,過去以往的思想觀念,就丟棄于汪洋大海吧!
不要執著過去的情景如何!任憑你在一貫道活動,有多大的名望與地位,已成過去,皆與證悟菩提無關,與解脫生死了無痛癢!重要的就是:我們都是爲真理而努力,爲開悟成就佛道而精進,在真理之下,我們要信服,不是真理就棄之,修行者是不講感情的,一落入感情,便是生死罪網所覆蓋。
佛門中有一句話說:『甯使老僧下地獄,不將佛法賣人情。』正是此意。
修行者,要具有大丈夫的行爲與魄力,提得起放得下,對就是對、非就是非,不要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知道嗎?行爲與魄力不能提起,就無法沖破難關,這是很嚴重的對不起自己,令自己自甘墮落。
今天,仁者還算蠻幸運的,能知道入佛門參訪一番,我如本恭喜您,能棄暗投明,改邪歸正,破迷啓悟,讓你無量劫以來的善根,繼續開花結果吧!早證菩提。
我希望您現在姑且慢一點出家落發,您的一貫道氣氛還很重,臉部一副邪氣的,一貫道入久了,自然面孔會顯露邪邪的,一看就知道是老道親,別無爭議。』
一貫道的仁者說:『師父你怎麼知道我是一貫的?』
我說:『怎麼會不知道,由您的說話、行動、以及您的一副邪邪的臉,當下已經告訴了我。』
一貫道的仁者說:『師父我現在可以出家嗎?』
我說:『先把你的思想淨化,淨化之後再出家!不然的話,現在馬上爲您落發,口裏還講叁教合一,五教同源,叁期末劫,那還得了!
出了家,身穿如來袈裟,吃如來飯,說的盡是破壞如來正法,你有過失,我也有罪過!您說是嗎?』
一貫道的仁者說:『那麼何時方能剃度呢?』
我說:『快很快,慢很慢,須要看您,是否淨化一貫道的思想沒有?一旦淨化了,即刻就可剃度;如果拖延下去,還未淨化,如是累生累劫,亦不得聽許出家,所以說,快慢在一心念,改與不改而已!』
一貫道仁者說:『相信很快即能如師父所願!』
我說:『祝您成功!一切如願!』
一貫道的仁者,法喜充滿的,告退而去。
接著再說,算命占相吉凶禍福,仰觀星宿,主張宿命論,定命論,紫微鬥,推步盈虛,曆數算計,八字出生年月日,爲人算命,爲人看風水,爲人看地理吉凶好壞,這一切皆與佛法所不相應,與修行扯不上關系,與生死無關,與開悟本性了無痛癢!皆爲邪命,爲佛所不聽許。
在世俗之時,所學的這一套邪命論,應該提起勇氣與魄力,把所學的這套世俗知見之學術丟棄,拋到太平洋去,從今日後,誓願斷除世俗邪命,依如來正法而行,爲證悟諸法實相而精進,若能如此而爲,則可聽許出家落發,何以故?能依如來戒律爲師,可得證悟聖道故,是名真佛子。
佛遺教經雲:『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爲第一安隱功德之所住處。』這幾句話說得很莊嚴,佛很鄭重其事的,說明戒爲第一安隱功德之所住處。
我佛門弟子,能持淨戒,則能有善法;將過去邪知邪見的思想觀念全部丟棄,唯有丟棄過去的邪知邪見,方能入佛知見;入佛知見,方能證悟實相本體。
能夠丟棄過去的邪見,而入佛知見,就是腳踏實地的持淨戒;即能證悟實相本體,因而得以大解脫,大自在,叁明(梵語tri-vidya)六通(梵語sad abhijnah)成就,當下就是成就善法功德。
相反的一面,若不將過去邪知邪見的思想摒棄,就是無持淨戒;永遠無法入佛知見,當下諸善功德皆不得生。因此,我們說,戒爲第一安隱功德之所住處。
十者五逆罪不聽出家:在俗之時,曾經犯了五逆罪的人,不許出家受具足戒,何等爲五逆罪呢?現在分別敘述如下:
五逆罪:
一者殺父。
二者殺母。
叁者殺阿羅漢。
四者出佛身血。
五者破和合僧。
一者殺父、二者殺母:
謂父母有養育之恩德,其恩惠同天地,當兒女者,應當竭力孝養奉事,以報其恩,況行殺逆,若行此事,是爲逆罪,即墮地獄。
四分律雲:『若殺父母者,不許出家受具足戒也。』具足戒者,即是比丘二百五十戒也。
叁者殺阿羅漢:
阿羅漢(ARHAT)爲梵語,有叁種義理:
一者應供:
阿羅漢已到無學的果位,堪受人天供養,衆生恭敬供養,可得無量福報。
二者殺賊:
阿羅漢已經斷了見思二惑,無有一切煩惱,斷盡煩惱惡賊,故名爲殺賊。
叁者無生:
阿羅漢已經證悟真空道理,也就是證入涅槃的境界,不再受生叁界,故名無生。若因此而殺害阿羅漢,即犯逆罪。
律藏雲:『殺阿羅漢者,不許出家受具足戒。』
四者出佛身血:
佛(BUDDHA)爲梵語,佛陀的簡稱,譯華文爲覺者,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義。
佛是六道衆生慈父,能令衆生悟明自心,出離苦趣,衆生曆劫供養,不能報其恩德萬一,何況出其身血,若行此事,是爲逆罪。
興起行經雲:『提婆達多推山石擲佛,山神接之,迸一小石,傷佛足指,即有出血,以此因緣,死後墮地獄。』
五者破和合僧:
謂比丘集衆行布薩時,和合作法,若後來者,當隨順寂默,或當出避;若以瞋惡之心,破其法事,令不和合,是爲逆罪。
律藏雲:『破和合僧者,不許出家受具足戒。』
出家必須具備那些條件,依據戒律列舉十…
《出家功德與利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