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戒律丝毫不讲究,把戒律置之千里,不闻不问,真是佛门中的不幸。
佛门就是觉悟之门,入我佛门,不得不觉悟,不得不清醒。不要搞错了,佛门不是观光理发厅呢?更不是理光头工厂,大量出产光头俗汉,诸佛菩萨会叫冤枉的,三宝会掉眼泪的,天龙八部会哭泣的,鬼神会哀嚎的。
不如法、不如律之事屡次而出,难怪佛门中的怪事特别多,尤其是出家众的问题,最令人伤感,佛门中出现这些阴阳怪气的出家人,我们不是看了很多吗?
前面我曾经提过,我曾经到过别的佛寺参访,心里都要有个准备,有时候,要睁一眼,闭一眼,为什么要睁一眼、闭一眼呢?为什么不干脆两眼都张开呢?因为两眼都张开,看多了那些不如法、不如律之事,心境转不过来,会很伤心而烦恼,倒不如闭一眼、睁一眼。
出家人竟然没有依照佛陀的戒律去做,任意的拿起剃头刀,就在剃头者的头上开始剃头,因此,这些江湖好汉,就出现在佛教的僧团当中,甚至于在社会上走动,每每皆可见可闻。
有手脚麻痹的出家人,有歪头的出家人,有驼背的出家人,这就怪不得社会人士,以及外道,会攻击我佛门的原因之一。
我佛门弟子该回光反照,深思佛门是否有如此之弊病,有的话,应该勇敢的承当这一连串的事实,因而大改革,大改善,以戒律的准绳为方针,出家众的本质才不会腐化不堪,乱了脚步,因为这是内部问题,也是教内问题,教内问题,亦须教内人士来解决,非社会人士,及外道所能帮忙与解决的。
因此,佛教(梵语Buddha-sasana)才不至于空有其名的纸老虎,佛法不愧就是佛法,佛法究竟是佛法,何以故?
梵网经菩萨戒云:『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非余外虫,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正是此意。
三者黄门不听出家:
所谓『黄门(梵语pandaka)』,在佛经里翻译为忽男忽女、不男不女,可男可女;这是很不正常的人,业障深重,身心复杂,一下子可变为男人,一下子可变为女人,又一下子由男人变女人,再由女人变为男人,男女性格不定,见异思迁,八识田中具有男人的业识种子,亦具有女人的业识种子,漂浮不定,见男爱男,见女爱女,身心变化不定。
若为这种人剃度出家,那还得了,置于比丘中,会闹很多问题出来,若置于比丘尼中,也会闹很多问题出来,所以这种人,不听许落发出家。
四者贼住入道不听出家:
所谓『贼住入道』,是指着在俗的时候,曾经偷听过比丘或比丘尼说戒、羯磨,以及冒充比丘或比丘尼的身份(当假和尚),参加僧团的法事者,称为『贼住』,不听许出家。
在家人不可以偷听比丘(尼)说戒、羯磨,出家众每月皆诵戒、说戒,若在半月中犯了过失,在诵成戒时,须要在大众中发露忏悔,披陈罪愆,以达到忏悔清净。
出家众在做『羯磨(梵语karman)』,你也在偷看、偷听。所谓『羯磨』,就是作法办事,若以现代的术语解释,就是一种特有的议事法或会议法,佛教的羯磨法目的,在于使僧团中的六种和敬,得以如法。
所谓六和敬就是: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以羯磨法来维持六和敬,是绝对民主无争论的,这就所谓的『僧事僧断』,也就是以僧团大众的意见和力量,来解决僧团中各种事业,因而能够团结僧团大众的力量者,便是羯磨法。
在俗之时偷听出家众的羯磨法,就不得听许出家,皆称为如贼一般住于佛门,盗听或作非法之事。
五者同性恋不听出家:
所谓『同性恋』者,就是同样是男人,而与男人相为恋情,作不如法,作不清净之事;同样是女人,而与女人相为恋情,作不如法,作不清净之事,皆不听许剃度出家。
这一旦出家还得了,整个僧团会被染污而不清净,此辈之人业障深重,心理复杂,性格怪异,心理变态不定,易生矛盾,与正常的男女有差异。
六者男女不孕不听出家:
所谓『男女不孕』者,就是男人不能生育,男人生殖器官,有生殖器、无生殖器、一切的生理组织,有毛病故,有缺陷故,因而不能构成生育的条件。
女人不能生育,女人生殖器,有生殖器、无生殖器、一切的生理组织,有毛病故,有缺陷故,有障碍故,因而不能构成生育的条件,这称为『男女不孕』,男女不孕是不能出家的。
出家修行的男众与女众,身体要健全,方得出家。
严格立场,出家前要先检查一番,生殖器官是否正常?是否黄门?是否正常的男子或女子,不正常不给予剃度。若不健全,有男女不孕之症,因而偷出家,是名不如法,有违背如来戒律,我们要知道,十方三世诸佛,皆示现娶妻生子,而后出家修行,这有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佛示现在家是个健全的王子,身体正常,娶妻生子,是示现给众生看的,避免众生起疑惑而生诽谤,要让众生明白,我如来是健全而出家的,不是不孕才出家的;佛是大觉大悟的出世圣人,身心清净无染,犹如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男女之欲,佛已解脱自在啦!
所以说,出家者,身体要健全,不得有不孕之症而出家,这不是鼓励大家都先结婚生子,过一段时才出家呢!
我们是道道地地的凡夫,不是佛,凡夫不能与佛比较的,佛(梵语Buddha)是果位,凡夫(梵语prthag-jana)是因位,因与果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佛在欲望已解脱,凡夫于欲望未得解脱,是故,凡夫不得学佛娶妻生子。
如果我们有心出家修行的话,应该具备有如此正知正见,千万不要会错意啦!因缘成熟的话,童男童女出家,是最好不过,身心清净,无社会上的五欲六尘所染污,以此清净无染的菩提道心,较易于入道。
七者盲聋喑哑不听出家:
所谓:『盲聋喑哑』者,就是眼睛瞎了,不见外境者,是谓『盲』。听觉器官有毛病,耳朵听不见,是谓『聋』。不能说话,是谓『喑』。发音枯竭,不能说话,是谓『哑』。是所谓的『盲聋喑哑』。
如果眼睛不能见,耳朵不能听,嘴巴不能说话,这种人因而遁入空门,这一下子,佛门又惨不忍睹了,众生造口业的机会又来了,又逮到空隙可诽谤了。
你们看!你们看!佛教都是那些身体残缺的人而出家的,有瞎子、有聋子、有哑巴、社会上已经无法混下去了,因此才跑去出家,在佛门中混一口饭吃,佛门是一个避难所、避风港、养老院、等死的宗教。诸位想想看,社会上不是风风雨雨,到处可听闻得到吗?
在家人造口业,有无量罪,将后也必然感召无量痛苦的果报!
出家人不如法而出家,亦有无量过失,不遵守如来戒律,因而受在家人所造业,出家不如法、不如律之举,在戒律是不许可出家,像这种残缺的情况,在家修行就可以啦!
这种形象最容易受无知众生所诽谤,因而造口业,众生之所以会造口业,就是出家者本身造成的,如果自己明白瞎子、聋子、哑巴,不能出家。而自己硬性出家,自己的形象丑陃,不雅观,无知的众生,当下就诽谤了,说了一些风凉话,刺激出家人,像这种情形,众生诽谤出家人,刺激出家人,这也是出家人自己造成的。
不遵守如来戒律,果报还是自作自受的;如果大家都遵守如来的戒律,如法出家修行,那些造口业,诽谤之事,岂不是就匿迹无踪了吗?所以佛制盲聋喑哑,不许出家,本意就是如此。
天主教当中的修女们,修女们的素质都很好,气质也很雅观,学位起码也要高中以上毕业,品格有达到天主教的条件,有经过一番的过滤,要合乎天主教的一定标准,才准许她们当修女而修道。
在教堂,或街上走路,也能显露出修道者的风范形象,我们看不到修女们,有盲聋喑哑的,因为天主教也很强调身教,身体端庄可引度众生,这是不可磨灭的事实,天主教都能如此一般了,何况堂堂之佛教呢?
佛教(梵语Buddha-sasana)在世界五大宗教当中,哲学思想领域,是最高深的宗教,在教义上,有深度、有宽度,佛法浩瀚如海,这是全世界文人所共认的,无以争端与议论的,又何况佛法其宗旨,在于普令大地一切诸有情,皆共成佛道。
所以说,佛教是平等的宗教,每一位众生,皆可成佛的宗教。
因此呢!我们要依佛陀的戒律,来维护佛法的本质与形象,这也是佛教面临当今之务,佛门弟子共同以戒为师,佛法就得兴盛;若不以戒为师,把戒律置之不理不睬,不坚守如来戒律,如何谈解脱、证悟菩提呢?
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戒律是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本基础,佛制出家者,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乃听教参禅,正是此意。
所以说,我们肯定以戒而修持,必得道果,去圣不远。总之,盲聋喑哑,皆不听许出家。若出家则与如来戒律相违,是故应当一心一意,依教奉行,是名真佛子。
八者不堪造事、卧起须人、皆不听出家:
这是以年龄的立场,来说明听出家与不听出家。
萨婆多论云:『若减七十不堪造事,卧起须人,皆不听出家;若年满七十健康,能修习诸业,听与出家。』
若年龄未到七十岁,年龄逐渐衰老,不能堪任佛门中事,生活起居点滴之事,须要别人扶助,行动极为不便,老态龙钟,自己修行生障碍,出了家,也会处处劳驾他人,是故此辈,皆不听出家。
若年龄满七十岁,而身体健康,能够自己行动方便,上上下下而能自在,不须要他人处处扶助,免得摔倒危险,因此,又能修习佛门中之事,譬如礼佛念佛,阅览藏经,修习诸禅定,能为开悟无上菩提而精进,是故此辈,皆听许出家剃度。
…
《出家功德与利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