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本上人佛书著作-临终遗嘱
『死亡』这两个字眼,看起来心里很不舒服,听起来令人心惊胆跳,有不自在的感受;不舒服也好,心惊胆跳也好,不自在也好,你总是要面临它的,逃也逃不了,避也避不开,也由不得你逃避。
因为『死亡』是人生最现实的问题,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死亡,中外古今,圣贤与凡夫,智慧与愚痴,国王与乞丐,千篇一律,都要经过死亡的阶段,平等平等!
任凭你有多大权力,多大神通,多大特权,对死亡来讲,是无法赦免的,是无奈的,避不开闪不得,你又能如何呢?
既然生来人间,就必定死于人间,是理所当然;除非不生来人间,既不生人间,何有死于人间!有生就有死,无生就无灭。
这本临终遗嘱出书宗旨,乃阐明临命终者,在死亡前后应有的正确观念,现生当中,就能得知往生真义,心里无所疑惑,命终之际,就能正念提起,顺利达成往生净土,无障无碍。
再加上家人眷属,从中助缘,一拍即成,如鸟翔空,自在无碍;如虎添翼,神威自得;如贫得宝,如暗得明。
本书前后分为十个纲目,引经据典,细腻分析,让诸大善信,能正见生死真相,对自己的生死,如何妥善处理,心中有个盘算,冷暖自知。
若能如此正见生死真相,与心中有个盘算,当下就是对自己的生死,有个保障,爱护自己,尊重自己,免堕落轮回,受苦无量!
同样的理由,若不能正见生死真相,心中毫无打算,不知如何妥善处理自己生死大事,当下就是对不起自己,令自己无所保障,严重伤害自己,不尊重自己,使自己堕落,轮回六道,永劫受苦。
因此临命终者,对家人眷属,交代遗言,空口无凭,为了保障自己生死大事,免受轮回大难,应该立下遗嘱,交给家人妥善保管,临终遗嘱,自保障自己最有效的契书,是命终者,在往生的剎那间,得到最有力的助缘,如同往生净土的护照(通行证),是往生与不往生,有着密切关联。
临命终者,若不立遗嘱,家人眷属,胡搞乱为,弄得乌烟瘴气,把自己往生的意念搞砸了,岂不是吃亏者,还是自己吗?
障碍往生净土者,何尝不是自己呢?轮回受苦者,不是自己又会是谁呢?
诸大善信们!人生只有死亡一次,要把无量劫轮回生死,在今生此世的生死中,当做最后的一生,当下生死一起了办,生死重任,何人可担当得起?是故,要立临终遗嘱,为保障自己生死大事,岂可放纵不顾!岂可不慎哉!
--------------------------------------------------------------------------------
人生的意义
普天之下,世间上的人,思想观念是难以统一和谐的,有些人活在人间,是抱着独善其身的立场来为人处事;有些人是怀着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心胸,因而兼善天下来为人处事;有些人是一世观念,有些人是两世观念,有些人是三世(梵语 trayo-dhvanah )观念,有些人是无量世的观念。
有些人心存邪恶,与人仇对,过着极端的生活,因而不满现状,破坏社会国家,心里不平衡;有些人心地很善良,乐善好施,敦亲睦邻(族),修心养性,利济社会国家,忠民忠国。
总而言之,人生观在个人思想领域,中外古今,亦然无法统一,有圆满的说法,有以偏概全的说法,有凡夫(梵语 prthag-jana )的说法,有诸佛菩萨圣人的说法,人生的意义,站在各人的立场,是多角度的,是多层面的,但是在人生多角度与多层面的立场来说,总要有归结的一天,有落幕的时候,有太阳西下的一刻,这就是所谓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死亡的来临』。
这是谁也免不了事实,谁也顶替不了,谁也无法赦免,谁也无法享受特权的!
这是无可奈何的,同时也是世间的真相,我们没有能力与权利来动摇死亡不来临,眼睁睁的要面对它,必然要经过的。
人的一生,成功与失败,潦倒与得志,功名与罪过,荣枯盛衰,富贵与贫贱,美与丑,犹如一场场春梦,一无所有,一笔勾销,一网打尽,空幻的人生,是不牢固的,是暂时性的;人的生命旅程,更是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一触即发,一息奄奄,神仙难救无命客;此时此刻正是我佛门所说的一句话:『业障(梵语 karmavarana )现前、娑婆(梵语 saha )业尽、无常来临、随业流转。』
正当此时,对一位将要临终者,应如何适当的处理!如何处理得如理如法!处理得有实际意义!这是临命终者所需求的,阳上的眷属,更应该为临终者,处置得尽善尽美,圆满无缺,使命终者得生善道,或往生净土;免受来生又轮回(梵语 samsara )六道,受无量苦,一生又一生,穷穷无尽。
若能如是而为,是名亡者所幸,乃上上策之计,为人子女,兄弟姊妺,亲戚朋友眷属,夫妻公婆媳妇,应如是知,如是见,与佛法相应,普令亡者消灾增福增慧,以
到圆满超度为目的,是名功德无量!
人命无常 国土危脆
无常经 云:『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法,不被无常吞。』
人生与宇宙都是因缘果报所成,上至虚空日月星辰,下至山河大地,乃至一切有情生命者,无非是因果的呈现,是由造善业造恶业累积的果报,因此构成缘起(梵语 pratitya-samutpada ),成就一切诸法,成就森罗万象,是故,有人生观有宇宙观。
但是我们更要进一步的认识与透视,一切万法,一切因果当下是无体性的,是可坏性的,是不自在性的,不是独立性的,是变迁性的,是空性的,乃是无常的事实。
日月星辰总是会毁坏的一天,地球更不能例外,要经过成住坏空的阶段,是名国土危脆。人的生命是无常(梵语 anitya )的,不是永恒不变,是不断的生灭不已!
人自从懂事以来,经过多少的伤心事,多少的烦恼事,多少的不如意事,不堪回首的事,一切的一切,如今又何在?被无常所吞噬,被无常所吞灭。
乃至经过多少的快乐喜悦之事,多少满意之事,多少如意之事,多少成功之事,如今又何在?皆已成梦幻泡影,空花水月,影尘回忆,落谢影像,幻化了不可得,被无常所吞噬,所吞灭。
那怕我们有多大的的权力与神通力,在无常的浸蚀之下,是俯首无奈的,无常是世间可怕的枭雄,也是世间本来的面目,诸位同仁!你们是否有同感呢?
所以说,无常能腐蚀世间森罗万象,能吞灭一切万法,一切顺境与逆境在无常之下,终归于乌有。
正如释迦牟尼佛(梵语 Sakya-muni buuddha )所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正是此意。
金刚经 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华严经 云:『诸法从本以来,常自寂灭性。』
佛门弟子若能正见生命无常,国土危脆,就不应该犹豫不决,徘徊十字路口,更应该为生死大事着想,办好自己的轮回(梵语 samara )葛藤,斩钉截铁为跳出三界牢狱而努力,为证悟菩提而发愿,这样一来,方不愧是我佛门弟子,不愧是大丈夫行为表现,乃流露出修行者本有的风范与宗教骨气。
何谓死亡?
死亡的类型有三种,何等为三种类型呢?现在分别叙述如下:
死亡三类型:一 、 大生死流。 二、 分段生死。三 、 变异生死。
所谓大生死流者
指无始劫轮回生死以来,一期一期的生死,一世一世的生死,于六道中往返不休不止,时而天道(梵语 deva-gati ),时而阿修罗道(梵语 asura-gati ),时而畜牲道(梵语 tiryagyoni-giti ),时而饿鬼道(梵语 preta-gati ),时而地狱道(梵语 naraka-gati ),穷尽未来,始终于三界中流浪生死,终无解脱时,是名大生死流。
所谓分段生死者
指凡夫众生于此三界(梵语 trayo dhatavah )内,身体的一期生死,分成一段一段的生死,故名分段生死。
所谓变异生死者
指菩萨已超越出三界(梵语 trayo dhatavah ),证成菩提果位,但精神上的心念亦然有分别生灭,此心念生灭,称之变异生死。
因此,在佛门中所说的生死,不只是一期的生死而已!应该总摄有三种类型;一般民间通常所说的死亡,是指一期生命的结束,是为死亡;也就是母亲生下我们的身体,一直到阳寿命终为止,称为死亡。
如此而言,太过于狭义的说法,应该是说死亡有三种类型才对,在修行的过程,若能证悟菩提(梵语 bodhi ),了办变异生死的话,那么,分段生死与大生死流同时也就了办成就,因为变异生死是一切生死的根源,根源一旦解除,一切的枝末生死也就同时一起休止了。
如何判断死亡?
佛教(梵语 Buddha-sasana )判断死亡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假使判断命终者有所差错,带来的后果,会遗憾终身,惨无人道的,正因如此,现在分别叙述如何判断死亡的步骤,供给大家共参:
判断死亡四步骤:一、呼吸停止。二、全身冰冷。三、…
《临终遗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