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紫柏大师精进参禅悟道,有一日,他大彻大悟了,于是又回到常住(原剃度之佛寺),已不见他的剃度恩师。
别人告诉他说:『你剃度恩师已还俗娶妻生子了。』
此时紫柏大师听了这些话,心里不慌不忙,从容不迫,脸部一点忧伤的呈现都没有,他心里有所计划,于是即刻动身,前往还俗的剃度恩师处,欲度其师,自己打扮成一位平凡的人,头上戴着斗笠,一步一步迈向其师处,只见其师已成为中医师;同样都是『师』,立场不一样,当法师与中医师毕竟不同,内心感叹万千,业力的带动真是不可思议。
紫柏大师移动脚步,欲假装当病患者,靠近其师之处,头偏向一边,不让其知道,手伸出来欲让其师把脉,其师这么一把脉,不把脉没话讲,一把脉的当下,心都愕住了,此人脉膜全部停止,欲说无言,心里知道这位不是普通人,是相当有来历的,是过来人,于是这位善良的中医师,菩提善根又再度大展流露!
紫柏大师言:『迷时师度徒,悟了徒度师,佛性本平等,闻道有先后,此举理所当然,在所不辞!』
于此情况,紫柏大师大发慈悲之心,将还俗的剃度恩师,又重新剃度回来,真是功德无量!
圣僧已超凡入圣,已离苦得乐,已破迷启悟;心能转相,相随心所转,色心能通融自在,表现出证得果位者,本有的特德与风范。
紫柏大师他的脉膜已停止,不是意味他已死亡,这是修行者的境界问题,一个人若修行到这种程度,在身体上会起了变化,相(身体)是随心所转;心若清净自在,那么身体的体质,也随着心而有所变化,血液的流动,快与慢、停与动、皆能随圣者的心境操
自在。
以上所说的四点,若谨慎的判断命终者,这四点是最好的处方,缺一不可,期望诸大善信,若处理家人眷属,能如是观察探究,必然与佛法相应,不会辜负命终者,陷入悲惨的下场,是名为幸!
死亡速度快慢有四种
当人欲临终的一剎那,是随业力而流转,业力不可思议,业力能障圣道,业力能抵须弥山,业力能深入大海,业力能使我们上升与随落;业力在凡夫(梵语 prthag-jana )立场来说,是染污的,是不净的,是执着的,是障碍的,是不自在的,是黑暗的,是痛苦的,是无奈的;总而言之,是不理想的、是不吉祥的象征。
命终之时,心若解脱(梵语 vimoksa ),心就能即刻脱离身体;心若无解脱,心就会随业而流转,因此,有快有慢的差别。现在依佛经的内容来说明,死亡的速度快与慢,可分为四种:
死亡速度快慢分四种:一、 大恶者 。二、大修行者 。三、大善者 。四、 非善非恶,小善小恶者 。
一、大恶者
是指一生当中,为人不乐善,狡猾险恶,为恶不悔,抢夺杀戮,犯科逆法,走法律漏洞,经济犯罪,恶性倒会,奸淫灭尸,如是等辈,可谓大逆大恶,罪恶贯满,业重甚难革除,若临命终之际,随恶业直接堕落地狱(梵语 naraka )、饿鬼(梵语 preta )、畜牲(梵语 tiryagyoni ),于三恶道中,遭受无量业力果报之苦。
如佛陀时代的提婆
多,一生皆与佛作对,不经过零点一秒之间,更不须经过中阴身,死得快,意识去得快!死后直接堕入地狱,于无间地狱受业力果报之苦,如此之辈,超度都来不及了,敲破十多个木鱼,要超度成功,困难甚因难,是名大恶者。
二、大修行者
在心地的功夫已成熟,心地已开悟证成菩提(梵语 bodhi ),本性具有三明(梵语 tri-vidya )六通(梵语 sad adhijnah ),神通变化自在,无所障碍,心地无染无杂,心中无罣碍,无有恐怖,无颠倒梦想;不隔毫端,当下就能舍此肉躯,毫无执着,毫无恋情的舍报(证入涅槃),这也同样不须要经过一秒钟,心即时与肉躯脱离,表现出修行者本有的实证功夫。
如当初的佛陀与诸大菩萨、阿罗汉、缘觉乘(梵语 pratyeka buddha-yana )、以及历代高僧大德们,就有这超然的实证果位,现在举一个命终能大自在的一位圣僧,供给大家共参法味: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证得果位的圣僧, 高峰妙禅师 正是,有一天他欲入涅槃(命终),在当天的早上为门人(弟子)讲经说法。
并开示道:『诸位弟子,师父本日中午十二点,准时要入涅槃(梵语 nirvana ),诸位对佛法有疑惑之处,请速问,不然日正当中,师父要入涅槃,请诸位努力办道,珍重!珍重!』
只见大家默然无声,一片寂静,大众师既然无人发问,高峰妙师即宣布散会,期会之后,有些人相信师父确实有相当的境界,深信不疑,今天中午入涅槃是肯定的,毫无异论;但是有些人,对师父的功夫不能正见,免不了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七嘴八舌的,疑惑不解。
时间过得真快,时间是十一点三十分,高峰妙禅师叫侍者扣钟击鼓,全寺的出家众约五百多位,浩浩荡荡云集在大雄宝殿,这时候,只见高峰禅师端坐在大殿正中央,容貌泰然,安祥自在,一点也不像要入涅槃一般,大众师排班完毕。
高峰妙禅师道:『诸位门人,现在是我要临入涅槃之时,如果对如来正法有疑惑不解之处,现在马上可发问,若无疑惑,师父时刻一到,即涅槃矣!』
大殿一片空寂,一点声音都没有,有些大众师心里很难过又伤心,所伤心的,就是眼前师父即将涅槃,无法再听闻如来正法,这么一去与世长辞,慈容别世,永远无法再相逢,内心惆怅不已!悲离之情由心所发,沉痛万千;有些大众师皆已开悟者,默然无语,以待师父圆寂,从容不迫,自在自得,这时候,时机成熟,一切无障碍。
高峰妙禅师又开口道:『既然大众师无所疑惑,师父要入涅槃之前,为证明我佛门弟子依教奉行,依法受持,皆可证成无上菩提,绝对没有白费,福不唐捐,功不可没,因此,师父露一手小神通,让诸位能更肯定如来正法,对修行了道能因此倍增。』
大众师同时言道:『唯愿师父慈悲示教,愍怀众生,苦口婆心,引导弟子共证菩提,不失大众所望。』
高峰妙禅师言:『善哉!善哉!既然如此,老衲将请问大众师:历代高僧大德入涅槃,乃至往生者,其命终的一剎那间,入涅槃的型态有那些?往生时模样有那些?』
大众师言:『师父!据我所知,入涅槃的型态,包含有躺着入涅槃,有侧着入涅槃,有坐着入涅槃,有站立着入涅槃!如此一来,以站立着入涅槃,最为殊胜难得!』
高峰妙禅师言道:『既然站立入涅槃最为殊胜,那么,除了站立入涅槃以外,还有什么入涅槃更殊胜的呢?』
大众师言:『师父啊!以站立入涅槃来说,实在不简单,太不可思议了!乃是空前所未有,独创一格,非证悟者所不能及;除了站立入涅槃之外,实在没有再特殊的入涅槃之型态。』
高峰妙禅师言道:『诸位门人,师父活在这世间,今天是最后的一日,以往的我,从来没有显过神通一次,出家人没有必要的时候,不可随便显露神通(梵语 rddhi ),知道吗?今天师父就是要以倒立着来入涅槃,也就是两手掌于地面,两
朝着天空而入涅槃,绝无戏论!』
大众师言:『师父啊!你可不是开玩笑吧!这不是小孩玩耍,更不是叠罗汉,这话是真的吗?』
当下五百多位云集来的出家众,议论纷纷,你一句我一句的;有的人说师父吹牛,有的人说师父的境界深不可测;有的人半信半疑;有的人说饭可以多吃一点,生死大事不可乱说;有的人说师父从来都没有说过谎话,大家不要争了,我们每个人都有眼睛等者瞧:
高峰妙禅师观望时机一切成熟而言道:『我不但倒立着往生(入涅槃),同时在一剎那间即时入灭,不须经过一秒钟的时间。』于是就拿了一粒小石头传给他的弟子,并且说:『将这块石头往虚空中一丢,当这块石头还没有落地之前,我即时倒立成就,不但倒立成就,同时也就在倒立的同一时间入涅槃了,圆满我一生出家修行终程。』
高峰妙禅话一说完,大众师听完言些话,心里却有所震撼,瞪大两眼,等待一幕一幕的演变下去。
这位拿小石头的弟子说:『师父啊!你准备好了没有?你真的能入涅槃吗?我现在即刻要将小石头往虚空中丢,我不再等候了!』
高峰妙禅师言道:『是我在等着你,不是你在等着我,入涅槃早就入涅槃啦!而且天天入涅槃,天天在涅槃中,凡人不知又不觉,老衲何尝有生又有灭呢?凡夫众生于不生不灭中见有生灭。
弟子啊!时候不早了,日正当中,十二点整,可以将小石头往虚空中丢了,诸立弟子们,菩提路远,为开悟证果而努力,珍重!珍重!』
禅师话一说完,弟子即时将小石头往空中一丢,只见高峰妙禅师以轻快的
步移动。
高声喊着:『弟子们!烦恼(梵语 klesa )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不一不二,正等无异;后会有期,诸位多保重!』咻一声,瞬然之间,当下倒立入涅槃。
如此倒立入涅槃,事隔两天,不见高峰妙禅师有倒下来,一伙子拚命的摇动着禅师,始终不能动他一根汗毛,正在此时!
弟子议论着说:『师父如此入涅槃,大家肯定如来正法,更无疑惑,深信不移,我们将后应该加倍用功办道,为证悟菩提而精进。』
但是如今的师父倒立着入涅槃,没有倒下来,推也推不动,如何摇也摇不倒,劝也劝不听,真伤脑筋,火葬也…
《临终遗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