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臨終遺囑▪P3

  ..續本文上一頁

  不久之後,紫柏大師精進參禅悟道,有一日,他大徹大悟了,于是又回到常住(原剃度之佛寺),已不見他的剃度恩師。

  

  別人告訴他說:『你剃度恩師已還俗娶妻生子了。』

  

  此時紫柏大師聽了這些話,心裏不慌不忙,從容不迫,臉部一點憂傷的呈現都沒有,他心裏有所計劃,于是即刻動身,前往還俗的剃度恩師處,欲度其師,自己打扮成一位平凡的人,頭上戴著鬥笠,一步一步邁向其師處,只見其師已成爲中醫師;同樣都是『師』,立場不一樣,當法師與中醫師畢竟不同,內心感歎萬千,業力的帶動真是不可思議。

  

  紫柏大師移動腳步,欲假裝當病患者,靠近其師之處,頭偏向一邊,不讓其知道,手伸出來欲讓其師把脈,其師這麼一把脈,不把脈沒話講,一把脈的當下,心都愕住了,此人脈膜全部停止,欲說無言,心裏知道這位不是普通人,是相當有來曆的,是過來人,于是這位善良的中醫師,菩提善根又再度大展流露!

  

  紫柏大師言:『迷時師度徒,悟了徒度師,佛性本平等,聞道有先後,此舉理所當然,在所不辭!』

  

  于此情況,紫柏大師大發慈悲之心,將還俗的剃度恩師,又重新剃度回來,真是功德無量!

  

  聖僧已超凡入聖,已離苦得樂,已破迷啓悟;心能轉相,相隨心所轉,色心能通融自在,表現出證得果位者,本有的特德與風範。

  

  紫柏大師他的脈膜已停止,不是意味他已死亡,這是修行者的境界問題,一個人若修行到這種程度,在身體上會起了變化,相(身體)是隨心所轉;心若清淨自在,那麼身體的體質,也隨著心而有所變化,血液的流動,快與慢、停與動、皆能隨聖者的心境操

  自在。

  

   以上所說的四點,若謹慎的判斷命終者,這四點是最好的處方,缺一不可,期望諸大善信,若處理家人眷屬,能如是觀察探究,必然與佛法相應,不會辜負命終者,陷入悲慘的下場,是名爲幸!

  

  

  

  

  

  死亡速度快慢有四種

  

  當人欲臨終的一剎那,是隨業力而流轉,業力不可思議,業力能障聖道,業力能抵須彌山,業力能深入大海,業力能使我們上升與隨落;業力在凡夫(梵語 prthag-jana )立場來說,是染汙的,是不淨的,是執著的,是障礙的,是不自在的,是黑暗的,是痛苦的,是無奈的;總而言之,是不理想的、是不吉祥的象征。

  命終之時,心若解脫(梵語 vimoksa ),心就能即刻脫離身體;心若無解脫,心就會隨業而流轉,因此,有快有慢的差別。現在依佛經的內容來說明,死亡的速度快與慢,可分爲四種:

  

  死亡速度快慢分四種:一、 大惡者 。二、大修行者 。叁、大善者 。四、 非善非惡,小善小惡者 。

  

  一、大惡者

  

  是指一生當中,爲人不樂善,狡猾險惡,爲惡不悔,搶奪殺戮,犯科逆法,走法律漏洞,經濟犯罪,惡性倒會,奸淫滅屍,如是等輩,可謂大逆大惡,罪惡貫滿,業重甚難革除,若臨命終之際,隨惡業直接墮落地獄(梵語 naraka )、餓鬼(梵語 preta )、畜牲(梵語 tiryagyoni ),于叁惡道中,遭受無量業力果報之苦。

  

  如佛陀時代的提婆

  多,一生皆與佛作對,不經過零點一秒之間,更不須經過中陰身,死得快,意識去得快!死後直接墮入地獄,于無間地獄受業力果報之苦,如此之輩,超度都來不及了,敲破十多個木魚,要超度成功,困難甚因難,是名大惡者。

  

  二、大修行者

  

  在心地的功夫已成熟,心地已開悟證成菩提(梵語 bodhi ),本性具有叁明(梵語 tri-vidya )六通(梵語 sad adhijnah ),神通變化自在,無所障礙,心地無染無雜,心中無罣礙,無有恐怖,無顛倒夢想;不隔毫端,當下就能舍此肉軀,毫無執著,毫無戀情的舍報(證入涅槃),這也同樣不須要經過一秒鍾,心即時與肉軀脫離,表現出修行者本有的實證功夫。

  

  如當初的佛陀與諸大菩薩、阿羅漢、緣覺乘(梵語 pratyeka buddha-yana )、以及曆代高僧大德們,就有這超然的實證果位,現在舉一個命終能大自在的一位聖僧,供給大家共參法味:

  

  宋朝的時候,有一位證得果位的聖僧, 高峰妙禅師 正是,有一天他欲入涅槃(命終),在當天的早上爲門人(弟子)講經說法。

  

  並開示道:『諸位弟子,師父本日中午十二點,准時要入涅槃(梵語 nirvana ),諸位對佛法有疑惑之處,請速問,不然日正當中,師父要入涅槃,請諸位努力辦道,珍重!珍重!』

  

  只見大家默然無聲,一片寂靜,大衆師既然無人發問,高峰妙師即宣布散會,期會之後,有些人相信師父確實有相當的境界,深信不疑,今天中午入涅槃是肯定的,毫無異論;但是有些人,對師父的功夫不能正見,免不了議論紛紛,莫衷一是,七嘴八舌的,疑惑不解。

  

  時間過得真快,時間是十一點叁十分,高峰妙禅師叫侍者扣鍾擊鼓,全寺的出家衆約五百多位,浩浩蕩蕩雲集在大雄寶殿,這時候,只見高峰禅師端坐在大殿正中央,容貌泰然,安祥自在,一點也不像要入涅槃一般,大衆師排班完畢。

  

  高峰妙禅師道:『諸位門人,現在是我要臨入涅槃之時,如果對如來正法有疑惑不解之處,現在馬上可發問,若無疑惑,師父時刻一到,即涅槃矣!』

  

  大殿一片空寂,一點聲音都沒有,有些大衆師心裏很難過又傷心,所傷心的,就是眼前師父即將涅槃,無法再聽聞如來正法,這麼一去與世長辭,慈容別世,永遠無法再相逢,內心惆怅不已!悲離之情由心所發,沈痛萬千;有些大衆師皆已開悟者,默然無語,以待師父圓寂,從容不迫,自在自得,這時候,時機成熟,一切無障礙。

  

  高峰妙禅師又開口道:『既然大衆師無所疑惑,師父要入涅槃之前,爲證明我佛門弟子依教奉行,依法受持,皆可證成無上菩提,絕對沒有白費,福不唐捐,功不可沒,因此,師父露一手小神通,讓諸位能更肯定如來正法,對修行了道能因此倍增。』

  

  大衆師同時言道:『唯願師父慈悲示教,愍懷衆生,苦口婆心,引導弟子共證菩提,不失大衆所望。』

  

  高峰妙禅師言:『善哉!善哉!既然如此,老衲將請問大衆師:曆代高僧大德入涅槃,乃至往生者,其命終的一剎那間,入涅槃的型態有那些?往生時模樣有那些?』

  

  大衆師言:『師父!據我所知,入涅槃的型態,包含有躺著入涅槃,有側著入涅槃,有坐著入涅槃,有站立著入涅槃!如此一來,以站立著入涅槃,最爲殊勝難得!』

  

  高峰妙禅師言道:『既然站立入涅槃最爲殊勝,那麼,除了站立入涅槃以外,還有什麼入涅槃更殊勝的呢?』

  

  大衆師言:『師父啊!以站立入涅槃來說,實在不簡單,太不可思議了!乃是空前所未有,獨創一格,非證悟者所不能及;除了站立入涅槃之外,實在沒有再特殊的入涅槃之型態。』

  

  高峰妙禅師言道:『諸位門人,師父活在這世間,今天是最後的一日,以往的我,從來沒有顯過神通一次,出家人沒有必要的時候,不可隨便顯露神通(梵語 rddhi ),知道嗎?今天師父就是要以倒立著來入涅槃,也就是兩手掌于地面,兩

  朝著天空而入涅槃,絕無戲論!』

  

  大衆師言:『師父啊!你可不是開玩笑吧!這不是小孩玩耍,更不是疊羅漢,這話是真的嗎?』

  

  當下五百多位雲集來的出家衆,議論紛紛,你一句我一句的;有的人說師父吹牛,有的人說師父的境界深不可測;有的人半信半疑;有的人說飯可以多吃一點,生死大事不可亂說;有的人說師父從來都沒有說過謊話,大家不要爭了,我們每個人都有眼睛等者瞧:

  

  高峰妙禅師觀望時機一切成熟而言道:『我不但倒立著往生(入涅槃),同時在一剎那間即時入滅,不須經過一秒鍾的時間。』于是就拿了一粒小石頭傳給他的弟子,並且說:『將這塊石頭往虛空中一丟,當這塊石頭還沒有落地之前,我即時倒立成就,不但倒立成就,同時也就在倒立的同一時間入涅槃了,圓滿我一生出家修行終程。』

  

  高峰妙禅話一說完,大衆師聽完言些話,心裏卻有所震撼,瞪大兩眼,等待一幕一幕的演變下去。

  

  這位拿小石頭的弟子說:『師父啊!你准備好了沒有?你真的能入涅槃嗎?我現在即刻要將小石頭往虛空中丟,我不再等候了!』

  

  高峰妙禅師言道:『是我在等著你,不是你在等著我,入涅槃早就入涅槃啦!而且天天入涅槃,天天在涅槃中,凡人不知又不覺,老衲何嘗有生又有滅呢?凡夫衆生于不生不滅中見有生滅。

  

  弟子啊!時候不早了,日正當中,十二點整,可以將小石頭往虛空中丟了,諸立弟子們,菩提路遠,爲開悟證果而努力,珍重!珍重!』

  

  禅師話一說完,弟子即時將小石頭往空中一丟,只見高峰妙禅師以輕快的

  步移動。

  

  高聲喊著:『弟子們!煩惱(梵語 klesa )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不一不二,正等無異;後會有期,諸位多保重!』咻一聲,瞬然之間,當下倒立入涅槃。

  

  如此倒立入涅槃,事隔兩天,不見高峰妙禅師有倒下來,一夥子拚命的搖動著禅師,始終不能動他一根汗毛,正在此時!

  

  弟子議論著說:『師父如此入涅槃,大家肯定如來正法,更無疑惑,深信不移,我們將後應該加倍用功辦道,爲證悟菩提而精進。』

  

  但是如今的師父倒立著入涅槃,沒有倒下來,推也推不動,如何搖也搖不倒,勸也勸不聽,真傷腦筋,火葬也…

《臨終遺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土法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