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法門

  

  如本上人佛書著作-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爲一切諸法之歸宿,一切諸法,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如來一代聖教,所說一切法門,雖則大小頓漸不同,權實

  圓各異,無非令一切衆生,破迷啓悟,離苦得樂,轉凡入聖,就路還家,複本心性而已!

  

  千經萬論,極口指歸淨土,十方諸佛共贊共揚彌陀極樂,諸大菩薩,曆代高僧大德,亦複共贊共揚西方淨土,淨土世界乃法界衆生之歸宿。

  

  如來聖教,統攝諸法,一切諸法,皆須自力修持,斷惑證真,了生脫死,成證菩提,全靠自力,絕無他力攝持,若欲證成果位,極爲甚難。

  

  唯淨土法門,仗佛誓願攝受之力,與自己信願念佛至誠,感應道交,如此,自力與他力,相輔相成,異曲同工之妙,雙管齊下,無論證悟與否,乃至煩惱迷惑絲毫未斷者,均可仗佛慈悲願力,即于現在接引往生西方,既然得生彼佛國土,必證成無生法忍。

  

  若已證悟者,可直登上品蓮華;未斷惑者,往生彼國,絕對永不退轉,直至成就佛道,是故,淨土法門者,百千萬劫難遭遇,豈可疏忽之!豈可棄之而自願不往生!自甘墮落,沈淪叁界六道乎?

  

  淨土法門‧廣大無邊,統攝群機,可造就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可下化無量衆生,至始至終,總攝淨土法門,叁根普被,利根與鈍根全收,上自諸佛菩薩,下至逆惡凡夫,皆總持于淨土法門,無內無外。

  

  淨土法門者,正能演暢如來出世之本懷,開導迷妄衆生,因而覺悟,免受輪回大難,是故,九法界同歸淨土,十方諸佛共贊,千經萬論俱闡。

  

  拙衲如本有鑒于此,在因緣成熟之際,特意發起寫此『淨土法門』之書,願盡棉薄之力,做個如來使者,願與十方諸佛共贊共揚淨土法門,讓沈迷五欲六塵之有情,有此因緣,得聞淨土法門,因而有所猛然覺悟,痛念生死苦,輪回可懼。

  

  于是,皆能提起勇猛大道心,誓願求生淨土,果斷念佛,以『一心不亂』(梵語aviksipta–citta)爲宗,廣修無量福德因緣爲助緣,斷大生死流,同登極樂國土,親聽彌陀說法,早證無生法忍,然後,倒駕慈航,成願再來,廣度衆生,圓滿福慧,共成佛道。

  

  『淨土法門』之書,前後分爲八個綱目,將淨土法門之法義,有組織,有體系,分類而寫成。

  

  如本智慧淺薄,業障深重,心有意而力不足,亦然無法總攝淨土法門之義,實有愧對叁寶!願將虔誠懇切之心,以『淨土法門』之書,奉獻給諸大善信,諸位大德,共沾法益,同登極樂,共證菩提,圓滿佛道。

  

  

  --------------------------------------------------------------------------------

  

  ΔΔ何謂淨土?何謂穢土?ΔΔ

  

  何謂淨土?所謂淨土者,即是聖人所住的國土,因爲這種國土沒有五濁惡世的垢染,由勤修清淨行乃至一切善業,所得之安穩果報住處,自由自在之處,清涼極樂之處,無束無縛之處,中道(梵語madhya=ma-pratipad)之處,縱橫自在之處,壽命光明永恒之處,叁明(梵語sad adhijnah)之處,究竟解脫之處,遠離生死輪回之處,圓滿無礙之處,菩提岸之處,是名淨土。

  

  換句話說,因修清淨業因,所得的清淨業果,種什麼因,是必然得什麼果報的,這一連串的因緣果報,是構成淨土的展現,我們欲得淨土的歸宿,必須修淨土的正因,方能達到淨土的彼岸,在觀無量壽經很明顯的告訴我們說,往淨土必須勤修淨業正因,憑此淨業正因,方得生于彼佛國土,現在分別敘述如下:

  

  

  

  

  勤修淨土法門者,若能依觀無量壽經所顯示之法要而修者,必能往生淨土,此十一種法要是圓成淨土的正因,有此淨土正因,就能成就莊嚴的淨土。

  

  過去無量諸佛皆依此淨土正因,而成就莊嚴的淨土,現在諸佛也依此淨土正因,而成就莊嚴的淨土,未來諸佛欲成就淨土,亦必須依此淨土正因而莊嚴淨土。

  

  叁世諸佛皆依此淨土正因成就莊嚴淨土了;諸大菩薩欲得莊嚴淨土,亦不能例外,也同樣要依此淨土正因,來莊嚴淨土;曆代高僧大德若欲成就淨土,也必須遵循這淨土正因,來莊嚴淨土。

  

  我們是沈淪生死的凡夫衆生,無智無德無行,沒有超然的大智慧與福德力,怎能開辟更究竟之法呢?何況佛法是究竟之法、不二之法、圓滿之法、實相之法、中道之法、恒古恒今之法;佛法是最古老的,也是最新的,始終一如,不變不異,無惑無動。

  

  佛法如大海,我們所了解的佛法,如大海中的一滴海水而已!諸佛之智慧(梵語jnana),盡虛空

  法界,無處不包,無處不容,概括無余。

  

  十方諸佛乃是聖中聖,諸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

  

  因此,我佛門弟子,若能依此十一種淨土正因而勤修,必得莊嚴的淨土,假使要問爲什麼能得成就莊嚴的淨土呢?理由很簡單,當下就是:種淨土因,得淨土果。

  

  何謂穢土?汙穢的國土,即凡夫所住的娑婆世界。也就是說,凡夫因爲有貪欲、嗔恨、愚癡、貢高我慢、虛诳诤鬥、嫉妒心、疑心、邪說紛纭,因而煩惱叢生,身心逼迫,造無量業,由共業與不共業(梵語avenika-karman)的累積,因造惡業所感召的世界,這個世界,就是穢土的世界。

  

  穢土的世界,就是造惡因,所感應的汙穢的世界,凡夫所住的世界,就是這種渾濁不堪的世界,這種難堪難忍的世界,常有饑馑疾疫,世界戰爭,因而帶來刀兵劫難,苦不堪言。

  

  佛陀很慈悲的說出我們這個穢土世界,叫做五濁惡世,何謂五濁惡世呢?分別敘述如下:

  

  

  

  

  △ 一者命濁▽

  

  何謂命濁(梵語ayu-kasaya)?所謂命濁者,就是在住劫中人壽由二萬歲的時候開始,世界便漸漸渾濁而不淨起來,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越來越渾濁不淨,衆生越起殺盜淫妄,起貪嗔癡,造無量業,尤其是在末法時代的今日,更是渾濁不堪,所以叫做濁。命濁就是衆生因煩惱叢集,身心交瘁,壽命短促之義。也就是現在逢值減劫之際,壽命短促不長。

  

  

  △ 二者衆生濁▽

  

  何謂衆生濁(梵語sattva-kasaya)?所謂衆生濁者,就是世人造作惡業,身心不淨,不通達義理,因而水沈叁界,枉受生死輪回之苦。

  

  △叁者煩惱濁▽

  

  何謂煩惱濁(梵語klesa-kasaya)?所謂煩惱濁者,就是世人貪于愛欲,心無止盡的攀緣于五欲六塵,沾染塵欲,人與人之間,彼此爲了名聞利養,互相不禮讓,因而引發嗔怒诤鬥,虛僞诳傲,毀謗挑剔,徇私谄媚,攻讦不已!心地無法得到安甯,得到和諧統一,受到外塵外欲所支配,不得自在,痛苦萬千,猶如臺風之下的浪潮,永無止息,心之煩惱,亦複如是。

  

  △ 四者見濁▽

  

  何謂見濁(梵語drsti-kasaya)?所謂見濁者,就是世人知見不正,不奉正道,異說紛纭,莫衷一是。現在的世界,越來越渾濁,思想觀念不是走入唯物論說,就是走入唯心論說,偏激極甚;又有主張一世論、二世論、或無神論、神權論等等之邪說邪論,致使人類思想走入邪知邪見的巢臼裏,斷人善根,于是乎無法遵奉正道,以求的解脫生死,證悟菩提。

  

  如此的沈溺在見解上的錯謬,觀念上的弊病,無法正知正見,對于人生觀與宇宙觀迷惑所困,不能洞徹實相,是名爲見濁。

  

  △ 五者劫濁▽

  

  何謂劫濁(梵語kalpa-kasaya)?所謂劫濁就是生于當今末法時代,衆生根性日益惡化,造一切惡業加深,五逆十惡頻頻而出,家與家不合,社會與社會不和,國與國不和,世界與世界不和;因此,帶來利害沖突,因果循環,發動流血事件,國家暴亂,卷起恐怖的戰爭,人類所帶來的災害,饑馑疾疫刀兵等等,相繼而起,民不聊生,生靈塗炭,永無安甯之日,是名爲劫濁。

  

  

  △ △淨土法門是學佛者的歸宿▽▽

  

  淨土法門,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空,如來一切聖教,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淨土法門,猶如大海,普納衆流,亦如太虛,

  含萬象,盡法界衆生,無一人不攝其中,盡法界諸法,皆由此得其實際,釋迦如來一代時之教之特別法門,十方叁世諸佛之總持要道。

  

  聖教淨土法門,是釋迦教主大慈大悲所演暢之法門,乃金口所宣,十方恒河沙諸佛所共贊,諸大菩薩流通護持,輾轉無盡,爲普度聖凡之教,讓芸芸衆生出離苦海之寶筏,乃至諸大菩薩也一致導歸淨土,以期圓滿佛果,作究竟大丈夫;如曆代諸大菩薩有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馬鳴、龍樹等大菩薩紹隆淨土法門。

  

  及曆代高僧大德有慧遠大師、智者大師、少康和尚、善導大師、永明大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大師等高僧大德,一致弘揚淨土法門,以十大願王,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

  

  有此大功德大利益可得,能永超叁界(梵語tray=o-dhatavah),斷生死免輪回;淨土法門,是我們沈淪苦海之輩的歸宿。

  

  自從如來聖教傳來中國之後,念佛親證叁昧者,及現在得道而往生者,與具足煩惱,仗佛慈力,得以帶業往生者,多得枚不勝舉。

  

  若我佛門弟子,但見阿彌陀一佛,即已

  見十方諸佛;但生西方極樂一土,即以

  曆十方佛土,何以故?即一即多,無二無差別故。

  

  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

《淨土法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業力不可思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