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此人乃于無量劫已曾親近諸佛,已廣修無量福慧,于叁寶中常精進學佛念佛已久。
是故,今生得聞淨土法門,不退不失,信心不退轉,此人難能可貴,世所稀有,所以,佛陀在經典裏很詳細的記載一段經文,現在分別敘述如下:
佛藏經雲:『往昔若無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聞,已曾欽奉諸如來,才有因緣聞此義。』
由此可知,淨土法門具有相當殊勝的因緣,願我輩學佛行者,莫錯過此大因緣、大利益;甘願看別人一個一個往生淨土,自己卻留在生死的彼岸,受盡叁界火宅之煎熬,常受焦灼,不休不停,不罷不止!
世尊(梵語bhagavat)大悲垂慈,告訴我們說,叁界是苦難處,是衆生造業之處,同時,也是受業力牽纏受一切苦處,極不安之處,于是佛在法華經有如是記載﹕
法華經﹕『叁界(梵語trayo dhatavah)無安,猶如火宅,衆苦充滿,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熾不息。』
叁界輪回,六道往返,實在夠苦啦!不可以再猶豫不決,若猶豫不決下去,會因此斷了自己的善根,人生學佛的機會不太多,機會一失,百千萬劫難遭難遇。
是故,要多加珍重,提起菩提道心,痛念輪回之苦,真爲生死(梵語samsara),發菩提心,信願念佛,求生西方,與西方聖賢爲伴爲侶,共證無上菩提,是名爲幸。
綜合上面所說,如來一代聖教,談空說有,說五乘法、叁乘法、二乘法、一乘法,乃至一切佛法,最後,佛陀皆一一的導歸西方淨土,讓大地一切衆生,有個目標、有個終程、有個理想的歸宿。
因此,如來(梵語tathagata)統攝一切經論,共趨淨土于一轍,曆代弘宗演教之高僧大德,演說佛法之後,亦然回向西方淨土,是故:
高僧大德雲﹕『千經萬論不須標,共指西方路一條。』
△ △偉哉四十八願▽▽
偉哉!偉哉!四十八大願,四十八願度衆生的由來,乃系阿彌陀佛(梵語Amita-buddha)于無量阿僧祇劫前,當法藏比丘時所發的弘願,這四十八個大願一發完,當下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以散其身,自然音樂,空中贊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于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滿如是大願,誠谛不虛,超出世間,深樂寂滅。
現在將阿彌陀佛成就四十八願的因緣由來,敘述一番,普令修淨土法門的諸大善信,諸大德們,對阿彌陀佛有個正知正見,同時,對四十八願的由來,也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無惑無動,現在分別敘述如下:
阿彌陀佛無量阿僧祇劫以前,曾經當過國王,正好當時有一尊佛出現在人世間,佛的名號叫做世自在王如來,此尊佛在當時紹隆佛法,興盛無比,度化無量菩薩,無量人天。
當時的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法喜充滿,得未曾有,于是發大菩提心,欲行菩薩道,放棄國王的尊榮,舍棄五欲六塵的享受,因此,割愛辭親,識心達本,解無爲法,作大沙門,于是,世自在王如來爲國王剃度,法名叫做法藏比丘。
法藏比丘,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于是,頂禮佛足,向佛右繞叁
,長跪合掌,向世自在王如來發大誓願:
『希望大聖世尊慈悲,我已發無上正覺之心,願佛廣宣經法,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
于是,世自在王如來,即爲法藏比丘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全部應現給法藏比丘睹見;此時此刻的法藏比丘,聞佛所說的一切莊嚴國土,皆悉睹見。
得法受益的法藏比丘,更發起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那時候,彼佛之壽命有四十二劫,應化衆生,法藏比丘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也就是說,綜合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如是如法而修行。
一切因緣成熟,法藏比丘,向世自在王如來稽首禮足,繞佛叁
,合掌而住,于是發大慈悲心,立下甚深宏願,法藏比丘白佛言,唯願佛陀慈悲聽察,如我所願,當具說之;以下就是阿彌陀佛無量阿僧祇劫前,當法藏比丘時,所發的四十八大願,每一個大願都充滿大悲心的流露,最後,四十八大願都一一圓滿成就,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也同時圓滿成就,功德難思難量,現在完全恭錄如左,供給諸大德、諸大善信,共研共參,四十八大願如下:
第一大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梵語naraka)餓鬼(梵語preta)、畜生者(梵語tiryagyoni),不取正覺。
第二大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複更叁惡道者,不取正覺。
第叁大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第四大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第五大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第六大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七大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第八大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衆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第九大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十大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第十一大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第十二大願: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十叁大願:設我得佛,壽命有限,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第十四大願: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梵語sravaka),有能計量,乃至叁千大千世界衆生,悉成緣覺(梵語pratyeka-buddha),于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第十五大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十六大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第十七大願: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第十八大願:設我得佛,十方衆生,乃至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九大願:設我得佛,十方衆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衆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大願: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聞我名號,系念我國,植衆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國,不果逐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一大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成滿叁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二大願: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衆,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爲衆生故,被弘誓铠,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衆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叁大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
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四大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五大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六大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七大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勝,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衆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八大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裏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九大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第叁十大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第叁十一大願: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叁十二大願: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覺。
第叁十叁大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衆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叁十四大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衆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第叁十五大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複爲女像者,不取正覺。
第叁十六大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衆,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叁十七大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叁十八大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贊應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縫搗浣濯,不取正覺。
第叁十九大願:設我得佛,國中天…
《淨土法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