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行,土葬也不得,这样维持下去不是办法,后事总要有个妥善处理才对!
有一位弟子发言道:『师父乃为圣僧,其禅定境界深不可测,非人力所能为;师父有一位妹妹也出家,当比丘尼(梵语 bhiksuni ),修行也相当有成就,师父平常最听她的话,我们应该请他妹妹来处理,或许有办法,不知大众师意下如何?』
大众师听了这段话,觉得蛮有道理,于是透过种种人士关系,请他妹妹来了,高峰妙禅师的妹妹(比丘尼),轻而易举的说了五句话,高峰妙禅师当下就倒下去了,很管用!
他妹妹(比丘尼)唱言道:『哥哥啊!你生也古怪,死也古怪,于下你的古怪,是多么自在!』
禅师被他的妹妹这么一说,如雷贯耳,震醒了他,出了禅定(梵语 dhyana ),瞬间倒了下来,已经往生三天了,接着禅师又爬了起来,又说了几句话:
高峰妙禅师言:『妹妹啊!难道我这样死不对吗?这样死不对,再重来!』
于是禅师果然真的又入涅槃了,这一下子真的永入涅槃,与世诀别矣!
由此可知,大修行者,毕生苦修历炼,为明心见性刻骨铭心,为证悟菩提,忍受劳苦;为脱离六道轮回而迈进,大修行者一旦证悟菩提自性,了知菩提自性,不生不灭,本自清净,与十方诸佛清净自性平等无异。
因此,对世间五欲(梵语 panca kamah )六尘(梵语 sad visayah )无染无杂,心不被境转,欲望沾染不得,自性能自在无碍;所以在命终之时,心就不会恋恋世间,执着世间,依依不舍世间,一剎那之间,意识马上可以脱离肉躯,而得自在,是名大修行者,死亡速度如瞬眼间。
三、大善者
指一生乐善好施,有贫穷困难者,能发大慈悲心,因而施舍钱财米粮给贫困者;或别人有不如意,情绪低落,心神不安,于此能发大慈悲心,布施法语,安慰他人,普令离苦得乐,精神和协统一,做施无畏者;别人病苦无法送医,能为病患者送医付医药费者;能普劝他人行素食,多行放生业,不从事杀生业者。
鼓舞他人常行助印佛经,听闻佛法,能普劝他人归依三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共证菩提者;建筑佛寺,兴建道场,普施三宝(梵语 tri-ratna ),令道场早日圆满,给与社会群众可共参佛法,礼佛瞻仰三宝,令出家师父讲经说法,度化无量众生者。
这一切行为举动,都表露出善良的一面。
所谓:『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种什么善因,必然会得什么善果;一个人活在世间,日积月累,持之以恒,都不断的一直行善,整个脑海里都是慈善的业识种子,所念的是慈善,所做的也是慈善,心行与所做皆是慈善之业。
是故,当此人欲命终之际,整个脑海里所浮现的业识种子,都是慈善业识,心生喜悦,命终就是凭此慈善喜悦之心,一剎那间,而得生善道,乃至念佛得以往生净土。
四、非善非恶,小善小恶
非善非恶者,就是不很明显的善与恶;小善小恶者,就是一生中为善不大,为恶不大,平平凡凡度一生,庸庸碌碌混过一辈子,如是之人,在命终之时,没有大修行的种子,也没有大善种子,更没有大恶的种子;这时候命终者的心里业识,非常薄弱,对世间易生执着,恋情世间,不舍世间,因此,心生大苦恼,颠倒罣碍,妄想纷飞,内心凌乱,七上八下,意识缓慢脱离肉躯,业障(梵语 karmavarana )一旦现前,易堕入三恶道。
所谓:阴境一现前,瞥然随它去。
通常佛门中所说的超渡者,一半以上皆指这一辈的人士;大修行者,都已开悟证成菩提,不必超度了;大慈善家,心地皆是慈善业识种子,往生善道能自在而去,不必超度了;大恶的人,一生都是造一切恶业,心地染污不清净,全身强而有力的恶业种子,命终即刻随强而有力的恶业种子,牵制堕落三恶道,由不得自己作主,随业所牵,直接堕落恶趣,不必超度了,若要超度困难甚困难;所要超度乃指非善非恶,小善小恶者。
死忘后真有灵魂吗?
在佛门中不叫灵魂,灵魂的说法太儱侗了,而称为意识或神识,佛法是肯定意识的存在。一个完整的生命,是由心灵和身体和合而形成。心灵是绝对不灭的;身体是由四大,地、水、火、风和合所成,身体是物质的东西,会经过生老病死的阶段,是可坏性的,是不能自在的,是无常的东西;一旦我们的神识离开了身体,称之为死亡,所死的实在是身体,而不是神识,神识是死不了的。
我们时常听说过,社会上有很多人,有气绝之后,经过数天之后,常有死而复活的情形,这根本原因有二种:
一者,神识尚未脱离身体所致,因此死而复活。
二者,是去而复返。是故,对于临终大事,千万不可草率行事,要慎重处理亡者,本文所提供临终的常识,是以唤醒社会人士,对临终者前后有个正确的重视。
人死为鬼,这种论调是谬论,鬼是六道中的其中一道,说人死为鬼,是答对六分之一而已!尚有六分之五的机会可当;所以不可说人死当鬼,若硬性要说人死当鬼的话,这在佛门称为 常见 ,否定了其他的五道;若说人死了之后,身体腐烂,什么都没有了,如木头火化之后成灰烬,否定了神识的存在,不相信有灵魂,如是之辈,佛门称之为 断见 。
常见与断见称之为二见,二见皆是邪见,犯了邪见不能入佛知见,既然不能入佛知见,就不能证菩提,入大涅槃,永处长夜黑暗,于三界中往返不休不止!
六道乃包含天道(梵语 deva-gati )、人道(梵语 manusya-gati )、阿修罗道(梵语 asura )、地狱道(梵语 naraka-gati )、饿鬼道(梵语 preta-gati )、畜牲道(梵语 tiryagyoni-gati ),六道是凡夫众生轮回的窠臼,是有情生命流浪的大本营,是众生造业自然感召的业道,造什么业因,就随业感应在六道的任何一道去。
古德云:『升天自有升天业,未必求仙便得仙。』正是此意。
既然已当鬼,就是已随业力投生去了,鬼之存在是不可否认的,我佛陀在六道当中,就曾经谈到鬼道的问题,鬼的层次很多,比方有饿鬼、恐怖鬼、多财鬼、少财鬼、啖血鬼、啖精气鬼王、厉鬼、鬼王、恶毒鬼王、大诤鬼王、电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主魅鬼王、主产鬼王、主命鬼王、五目鬼王、主财鬼王、恶目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鬼的存在遍布陆海空,无处不有,各部经典几乎有论及鬼道,甚至民间亦留传不已!
现在举例三件离奇惊人的鬼公案,证实鬼的存在是无处不有,无孔不入,上至天空,下至山河大地,皆有鬼的住处,有鬼的活动处,有鬼的木本营。
六年前有一位中年男子告诉我,他曾经由台东市欲回高雄 ,开着 BMW 西德车子,缓缓往西部而出发,此时正是太阳西落,接近黄昏之际,同时天空黑云密布,下着蒙蒙细雨,车子开到 大武 ,经过一段崎岖险降坡的低洼处,突然走出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长长的头发,穿著白色衬衫,红色裙子,婷婷而立,右手高举,向这辆车子挥手,有意搭上这中年男子之车,这位男子看得很清楚,毫无犹豫,就将车子打方向灯,往路边停靠。
这位美貌小姐开口道:『这位先生是否能包容一下!天气不好,下着大雨,等车不便,我想到 屏东 ,搭车方便吗?』
中年男子说:『方便!方便!无妨,反正车上也没载人,请小姐上车吧!』
这位小姐上了车后,把车门关上,车子开动之后,一直往屏东直驶,一路上美貌的小姐都没开口,这位中年男子也没开口,车子中途没有停车过,车上只有一男一女,彼此默默无言,车子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时而爬坡,时而下坡,路面有时高低不平,低洼处与高凸处,多得不胜枚举。
不知不觉中,车子已经行驶到 枫港 ,欲下车上 WC (厕所)于是路边停车完毕,这位中年男子,心里突然无意中起了寒,有点不自的感受,好象有话要对这位小姐谈,把头猛然回头一望,这么一望,不得了了,不看还好,这么一看,当下受不了事实的考验,有话说不出,叫也叫不出声,在那恐怖瞬眼间,禅定的功夫不够,即刻晕倒于驾驶台上,似乎奄奄一息。
在恐怖懔懔笼罩下,昏昏迷迷的度过三十多分钟,逐渐的清醒过来,只觉得裤底下湿透了一大片,省得去拉尿,但是精神上所受的刺激,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这时候的中年人,在似醒非醒的状况下,再把头留神往得面一看,这位美貌女子确实不见了,果然刚才的经过是活生生存在着,这么晕倒过去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过去以往所未曾见过的事实,竟然今天会摆在我眼前,真是不可思议!
中年男子很细腻的描述给我听的时候,只见他亦然内心有所寒惧,皮层显示出疙瘩,耸立良久,两眼惊奇炯炯有光,心神颤动未得和协,一副受惊的模样,令人同情。
中年男子告诉我:『师父 啊!自从那一次遇到女鬼,我心灵上时常涌现出那女鬼的形象,导致心神不定,恐惧不安,以后在路边见了再美丽的小姐,我绝对不敢轻易载人,免得历史重演』
我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正是此意,这也是有前因后果的,造下什么因,必定成就什么果报,逃避不了的;仁者心存慈悲之念,毫无邪念,是故无重大伤害,仅以恐怖晕迷之报,佛门有句话:虽有重大…
《临终遗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