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教的教主,教主不是你,你不是教主,千萬不要自作主張,把五教教主撮合一團說,叁教五教的教主會叫冤枉呀!冤枉呀!因此,盼望外道的行者,早日棄邪歸正,浪子回頭。
衆生邪知邪見,個性剛強,難調難伏,自己造罪造業而不自知!還自以爲是正確,一旦果報來臨,還是自作自受,誰也頂代不了這個果報。不要搞錯了,不要自作聰明,自編自導自演,說因果犯因果,耽誤了人類的思想觀念,讓人類産生錯覺作用,因而沈淪于無量痛苦中,罪過無量,所謂一盲引衆盲,相牽入火坑,正當如是。
佛教根本上,就不是這樣而說,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之後,證悟了人生觀與宇宙觀的真理,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宇宙世界,皆由衆生業力所感召,因而有如是世界的成立。飛禽走獸也是六衆生之一,皆不可殺,六道衆生皆有佛性(梵語buddha-dhatu),將後皆有成佛之時,只因業力的感應果報而已!殺生喪失大慈悲心,與衆生結下不可解的恩怨仇敵。
諸君冷靜思惟一番,如果明智之人,這麼一比較之下,心裏必定能即時恍然覺悟;世界五大宗教,其教義有共通點,有不共通點處,有些甚至不能溝通呢?如何來合一呢?實在令智者所憐愍,所同情!
我們沒有看過如來的經典,盲從無知,往往都會被外道鬼神所騙了,現在有很多外道善用欺詐手段,來接引入教,罪過無量,譬如開沙、扶鸾,說是南海古佛,觀世音菩薩降、濟公降、關公降、釋迦佛降‧‧‧。
這種迹象産生,早在叁○一一年前,佛陀就爲我們慈悲說過了,衆生無機緣聞法,還迷惑于外道鬼神之中,自己還自樂洋洋,法身慧命被邪見思想毒化,心靈已經腐化不堪而不自覺,是名不幸。
外道神鬼也是障道因緣,是故,大聖佛陀告訴我們歸依叁寶後,不要再歸依外道,外道境界頂多到天界,天界的壽命是有限度的,天福享盡,命終還是墮落六道輪回圈內,天界最高處,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能達八大劫之久,壽盡福盡,還是免不了墮落輪回之難,所以天界也不是歸依處。
佛門中有句話說:『佛門弟子不升天,升天非佛門弟子!』
就是這個意思,因爲升天不究竟,尚有墮落之日,有沈淪之危,非我佛門弟子所歸依處,切記!莫放逸!歸依佛法僧叁寶,才能徹底的使人逐漸走上離苦得樂,破迷妄得覺悟,轉凡夫地入如來地,究竟圓滿無上菩提。
歸依叁寶的功德與利益
學佛的人能虔誠歸依叁寶,所得到的功德利益,實在言之不盡,說之不竭,歸依叁寶後,可以在現生當中得到現世的快樂,也可以求得後世的快樂,更加可以由歸依叁寶進而得到涅槃(梵語nirvana)究竟快樂。
嚴格說來,我佛門弟子正式歸依叁寶後,對于盡未來際的人生觀是美好的,是有希望的,是光明的,前途無量的,是永恒解脫的,是永截六道輪回的,是遠離大苦聚得大涅槃樂的,是痛苦轉清涼的樞紐,是究竟成就佛道的因地。
因此,佛門叁寶弟子,一旦歸依後,有如是正知正見的話,心胸自然樂觀進取,積極精進用功辦道,爲成就菩提道業而邁進,以達成圓滿佛道爲宗旨,若能心存如是正見受叁歸依,心則有無量功德,無盡利益:
現在將歸依的功德(梵語guna)與利益,分別敘述如下,總攝歸納分爲十二種:
歸依功德與利益:
一、成爲佛門叁寶弟子。
二、可棄惡歸善。
叁、是受戒的基礎。
四、可減輕無量劫來的業障。
五、不墮叁惡道。
六、能積廣大的福德。
七、人與非人均不能擾亂。
八、無量諸天、鬼神隨身護持。
九、是證入聲聞乘的基礎。
十、是證入緣覺乘的基礎。
十一、是行菩薩道的基礎。
十二、究竟圓滿佛道。
歸依叁寶後,努力用功學道,所得到的實質利益,枚不勝舉,在佛經裏記載很多,因歸依而得到無量功德利益者,我現在分別節錄佛經中的六個例子,供給諸君見聞:
一、優塞戒經雲:『假使有人歸依了叁寶,依此歸依叁寶功德,將來所得的福報之大,大得不可窮盡,難以臆測;譬如有一個寶藏,全國人民,連續搬運七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麼歸依的功德,要比這個大到千千萬倍。』
二、灌頂叁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雲:『凡是受了叁歸依的人,就有四天王派遣叁十六位護法善神,擁護受叁歸依的人,此叁十六位的護法善神,各個還有萬億恒河沙數的鬼神,爲其眷屬,輪流護持受叁歸依的人,令其安樂。』
叁、折伏羅漢經雲:『過去,有一位忉利天的天子,天福享完了,壽命也快終了,再過七天就要死亡,他的身體也衰敗不堪了,但他知道命終之後,將在豬中投胎,因而心生憂慮,恐慌極了,于是請教天主,天主也沒辦法,天主要他去向佛陀求救,當天子面見佛陀的時候,佛陀教他歸依了叁寶,不久,死後不但免墮豬胎中,還得生人間,並值逢舍利弗尊者,請佛說法,天子得聞佛法,而證得聖果。』
四、校量功德經雲:『如果東西南北四大部洲之中,全部都是聲聞(梵語sravaka)緣覺(梵語pratyekabuddha)果位的聖人,有人盡形壽供養,乃至爲其一一造塔,此人功德利益之大,是不可思議的,是不可計量的,但遠不如歸依叁寶。』
五、嗟(革蔑)曩法天子受叁歸依獲免惡道經雲:『過去有一位叁十叁天的天子,也就是第二天的天子,天福享盡了,壽命也將盡了,剩余七天的光陰可活,以往的歡樂嬉戲,已成過往的雲煙,美麗的天女,不再接近他了,天子的相貌本來是很莊嚴的,如今變得衰微無氣色了,身體日益垢穢不堪,兩腋之下,日日直流不淨的臭汗,不樂本座,這就是天人現五衰的現象,天子自知死後將墮入叁惡道,因此內心苦悶不樂,牽腸挂肚,整日納悶無語以對,這事情天主知道了,天主很慈悲的教導他誠心誠意的歸依叁寶。』
並教他口念著:『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衆中尊。』
此天子事到臨頭,唯有此一生機,于是虔誠的歸依了叁寶,時間過得很快,七天一到,天子當下命終了,那麼,天主一直想要知道此天子生往何處去,于是運用他的天眼看遍他所能看到的地方,總是無法看到天子的下落,天主不灰心的去請問佛陀:
慈悲的佛陀告訴天主說:『此天子因爲歸依了叁寶的功德利益,轉墮爲升,目前此天子,已往生兜率陀天去了,請天主免憂慮,勿牽挂,天主的能力只能看清下界,無法看到上界。』
六、木(木患)子經雲:『過去有位莎鬥比丘,一心一意,專誦佛、法、僧叁寶之名,如是一旦複一日,經過了十年的歲月,便證得了初果須陀洹果,如今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
由上面所舉出六個例子可知,歸依叁寶實在要有大福德因緣,方能受叁歸依,若福德淺薄者,欲得歸依叁寶,實在困難再困難。
所以,佛法要我們創造因緣來歸依,製造因緣來歸依,改變因緣來歸依,培養因緣來歸依,機緣不得錯過,人的一生當中,沒有幾次的機緣可錯過,一旦錯過,一失人身萬劫難複,更何況歸依呢?切記!
歸依叁寶之後,就是種下金剛菩提因,生生世世,都能結下叁寶緣,並能得聞佛法,由得聞佛法的當中,因而深入佛法的道理。可讓衆生由痛苦的此岸到達清涼的彼岸,由黑暗的此岸到達光明的彼岸,由迷妄的此岸到達覺悟的彼岸,由煩惱(梵語klesa)的此岸到達菩提的彼岸,由凡夫(梵語prthag-jana)的此岸到達成佛的彼岸,這一連串的境界,都是歸依叁寶的最終目的,也是歸依叁寶的最終歸宿,那麼,歸依叁寶的實質功德與利益,也就在此時此刻大放光芒,威德顯赫,究竟圓滿佛道矣!
歸依叁寶後,心靈感受如何?
佛門畢竟就是佛門,佛門就是覺悟之門,入我佛門之弟子不得不覺悟,不得不清醒,不得不浪子回頭,不得不轉迷爲悟,不得不由凡夫地入如來地,因爲佛門道理深廣無涯,浩瀚如海,如虛空,廣說不能盡。
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道:『我所說的佛法如大海中的一滴海水,所未說的佛法如四大海之海水。』
佛所證悟的人生觀與宇宙觀,洞澈無余,智慧無量無邊,難思難議,不可臆測。
大般若經:『如目犍連與舍利弗智慧與神通力,欲測度鬥量大菩薩智慧,如是累生累劫,無有是處。』
阿羅漢(梵語arhat)已經超凡入聖,叁明(梵語tri-vidya)六通(梵語adhijnah)具足的聖者,都無法測度菩薩的智慧了,那佛的智慧更加不能臆測鬥量啦!
故佛經常雲:『佛的智慧,唯有佛與佛方能究竟了知,等覺十地菩薩了不可知,聲聞緣覺如聾如啞。』
這麼再一比較的話,等覺十地菩薩,聲聞緣覺二乘都無法測知佛的智慧(梵語jnana)了,那我們道道地地十足的凡夫,憑什麼能力來推測佛的大智慧呢?豈不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離譜太遠了嗎?不是的,我們應該要知道,佛同樣也是由凡夫衆生修道而成佛,要經過無量阿僧祇劫的歲月,才能有如今的佛道可成。
祖師大德雲:『沒有天生的釋迦,也沒有自然的彌陀。』
釋迦佛與彌陀佛,乃經過累生累劫的修道曆煉,而成就佛道的,十方世界所有諸佛,沒有自自然然就能成佛的,更沒有天生的佛,佛之所以稱爲佛,乃是曆曆生生修道而成就的,因此可知,佛的無上智慧不是偶然而有,更不是突然而生的。
今天大家能夠歸依佛門,親近叁寶,心裏應該懷著慶幸之心,報佛恩之心,因爲佛法難遭難遇,能得聞佛法實在不容易,內心應生難得可尊可貴之念。
華嚴經雲:『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爲床座(ㄔ扁)大千,若不說…
《歸依叁寶》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